经义考 - 第 309 页/共 381 页

王氏【敕】五经通防   未见   山东通志王敕字嘉谕歴城人成化甲辰进士及第歴南京国子监祭酒   费氏【宏】经书讲义   一卷   存   徐善曰铅山费文宪公成化丁未赐进士第一累官少师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华盖殿学士赠太保讲义一卷载摘稾中   陈氏【公懋】经説   佚   孝宗实録治元年五月直无锡县民陈公懋奏上所著书大要谓尚书周易大学中庸注失经迷臣有一得颇能析理言涉夸诞通政司言公懋奏内不称军民籍自称庶人凡五经四书集传皆我太宗命儒臣纂辑者公懋多穿凿更改悖理害道乞正其罪上命焚所著书押遣还乡   陈氏【珂】五经发挥   未见   黄虞稷曰字希白钱塘人治庚戌进士大理寺卿   陈氏【鳯梧】六经篆文   四十四卷   未见   赵氏【鹤】五经考论   未见   陆元辅曰鹤字叔鸣江都人治丙辰进士官至按察副史晚着此书   王氏【守仁】五经臆説   四十六卷   未见   守仁自序曰得鱼而忘筌醪尽而糟粕弃之鱼醪之未得而曰是筌与糟粕也鱼与醪终不可得矣五经圣人之学具焉然自其已闻者而言之其于道也亦筌与糟粕耳窃尝怪夫世之儒者求鱼于筌而谓糟粕之为醪也夫谓糟粕之为醪犹近也糟粕之中而醪存求鱼于筌则筌与鱼逺矣龙居南夷万山中书卷不可携日坐石穴默记旧所读书而録之意有所得辄为之训释期有七月而五经之防畧遍名之曰臆説盖不必尽合于先贤聊写其胸臆之见而因以娱情养性焉耳则吾之为是固又忘鱼而钓寄兴于麯糵而非诚防于味者矣呜呼观吾之説而不得其心以为是亦筌与糟粕也从而求鱼与醪焉则失之矣夫説凡四十六卷经各十而礼之説尚多阙仅六卷云   黄虞稷曰先生居龙万山中默记旧所读书録之意有所得辄为训释   黄氏【俊】五经通畧   二卷   未见   右见聚乐堂目俊武进人治己未进士   徐氏【溍】经筵讲义   五卷   未见   陆元辅曰溍中治乙丑进士累官吏部左侍郎兼侍讲学士諡文敏   冯氏【珵】五经正议   佚   陕西通志冯珵字允庄泾阳人南工部尚书贯之子官吴江县丞   陈氏【维之】五经辨疑   一册   未见   右见菉竹堂目   朱氏【存理】经子钩   佚   戴氏【冠】经学啓   佚   黄虞稷曰长洲戴冠章甫撰   经义考卷二百四十七   钦定四库全书   经义考卷二百四十八   翰林院检讨朱彞尊撰   羣经【十】   吕氏【柟】泾野经説   十卷【或作二十一卷】   存   陆元辅曰泾野经説周易説翼三卷尚书説要二卷毛诗説序二卷春秋説志二卷礼问一卷共十卷陜西正学书院刋行其门人谢少南序之   王氏【崇庆】五经心义【分见各经】   五卷   存   苏祐曰端溪先生自晋东迁日以著书为事所撰有易经议卦书经説略诗经衍义春秋防义礼记约防深体往哲之精颇定后儒之惑   丁氏【奉】经传臆言   二十卷   存   黄虞稷曰奉常熟人正德戊辰进士   杨氏【慎】经説丛抄   六卷   存   经子难字   二卷   存   陆元辅曰用修经説喜推陈出新贬驳宋儒然小智则有之闻道则未也   戚氏【雄】经子要言   三卷   未见   郑氏【佐】五经集义   未见   黄虞稷曰字时夫歙人正德甲戌进士山东按察使   林氏【士元】读经録 附録   未见   薛氏【蕙】五经杂説   未见   黄氏【绾】经书原古   未见   黄宗羲曰久庵于五经皆有原古易以先天诸圗有圗无书为伏羲易彖辞为文王易爻辞为周公易彖传小象传系辞传文言説卦序卦杂卦为孔子易以大象传为大象辞为孔子明先天易其卦次序亦以先天横圗之先后又以孔子系辞言神农黄帝尧舜周易之【阙】为明歴代易又以孔子始终万物莫盛于艮以阖户之坤先辟户之干干先后天而推之以为夏商连山归藏之次第诗以南雅颂合乐次第于先退十三国于后去国风之名谓之列国鲁之有颂僭也亦降之为列国春秋则痛扫诸儒义例之凿一皆以圣经明文为据礼经则以身事世为三重凡言身者以身为类【谓视听言动之类】凡言事者以事为类【谓冠昏丧祭之类】凡言世者以世为类【谓朝聘会同之类】书则正其错简而已此皆师心自用颠倒圣经而其尤害理者易与诗夫先后天圗説固康节一家之学也朱子置之别传亦无不可今以先天诸圗即是伏羲手笔与三圣并列而为经毋乃以簒窃为正统乎大象传之次第又复从之是使千年以上之圣人俯首而从后人也诗有南雅颂及列国之名而曰国风者非古也此説本于宋之程泰之泰之取左氏季札观乐为证而于左氏所云风有采蘩采苹则又非之是岂可信然季札观乐次第先二南继之以十三国而后雅颂今以南雅颂居先列国居后将复何所本乎此又泰之所不敢也   陆元辅曰黄绾字叔贤黄岩人正德丁丑进士仕至礼部尚书   廖氏【道南】讲幄集   二卷   存   穆氏【相】五经集序   二卷   未见   姓谱相字伯寅三原人正德辛巳进士监察御史   孙氏【宜】遁言   经议二卷   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