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斋书录解题 - 第 23 页/共 125 页

△《湖南故事》十卷   不知作者。记马氏至周行逢事。《馆阁书目》作十三卷,盖为列传十三篇,其实十卷也。文辞鄙甚。   △《五国故事》二卷   不知作者。记吴、蜀、闽、汉诸国事。   △《九国志》五十一卷   右正言知制诰祁阳路振子发撰。九国者,谓吴、唐、二蜀、东南二汉、闽、楚、吴越,各为世家、列传,凡四十九卷。末二卷为北楚,书高季兴事,张唐英所补撰也。   △《十国纪年》四十卷   刘恕撰。十国者,即前九国之外,益以荆南,张唐英所谓北楚也。   △《天下大定录》一卷   殿中丞通判桂州王举撰。景祐间人。始高季兴,终刘继元。其所记疏略,独江南稍详。书本十卷,今但为一卷,恐非全书也。   △《阴山杂录》十六卷   不著名氏。莆田郑氏《书目》云赵志忠撰。志忠者,辽中书舍人,得罪於宗真,挺身来归。欧公《归田录》云,志忠本华人,自幼陷虏,为人明敏,在虏中举进士至显官,归国,能述虏中君臣世次、山川风物甚详。今观此书,可概见矣。   △《燕北杂录》五卷、《西征寨地图》附   思卿武珪记。嘉祐六年,宫苑使知雄州赵进於朝。珪自契丹逃归,事见《国史传》。   △《契丹录》一卷   即《阴山杂录》之首卷也。   △《匈奴须知》一卷   归明人田纬编次。录契丹地理官制。   △《辨鴂录》一卷   不著名氏。契丹译语也。凡八篇。   △《虏廷须知》一卷   左藏库副使知安肃军陈昉撰:熙宁元年,集贤校理郑穆为之序,凡二十一条目。   △《西夏须知》一卷   内殿承制鄜延都监刘温润撰。凡十五条目。   △《金人亡辽录》二卷   燕山史愿撰。或称《辽国遗事》。   △《松漠记闻》二卷   徽猷阁直学士鄱阳洪皓光弼撰。皓奉使留敌中录所闻杂事。   △《征蒙记》一卷   金人明威将军登州刺史李大谅撰。建炎巨寇之子,随其父成降金者也;所记家人跳梁,自其全盛时,已不能制矣。   △《金国志》二卷   承奉郎张棣撰。淳熙中归明人,记金国事颇详。   △《金国志》一卷   不著名氏。似节略张棣书。其末又杂录金国事宜,及海陵以后事。   △《金国节要》三卷   右从事郎兖人张汇东卿撰。宣和中随父官保州,陷金十五年,至绍兴十年归朝。   △《伪楚录》二卷   不著名氏。   △《伪齐录》二卷   不著名氏。   △《金人南迁录》一卷   称伪著作郎张师颜撰。顷初见此书,疑非北人语,其间有晓然傅会者,或曰华岳所为也。近扣之汴人张总管翼,则云岁月皆牴牾不合,益证其妄。   ○杂史类   △《越绝书》十六卷   无撰人名氏,相传以为子贡者,非也。其书杂记吴、越事,下及秦、汉,直至建武二十八年。盖战国后人所为,而汉人又附益之耳。越绝之义曰:“圣人发一隅,辩士宣其辞;圣文越於彼,辩士绝於此。”故题曰“越绝”。虽则云然,而终未可晓也。   越者,国之氏也;绝者,绝也,谓勾践时也;绝者,绝也,绝恶反之於善。越专其功,故曰“越绝”,并见本书。文简批编尾云:《越绝书》讹不可读,如乐架之有哑锺。渔父辞剑事,见於此书。   △《战国策》三十卷   司马迁《史记》所本,刘向所校者也。但无撰人名氏。后汉高诱注。自东周至中山十二国,凡三十三篇。   △《鲍氏校定战国策》十卷   尚书郎括苍鲍彪注。以西周正统所在,易为卷首。其注凡四易藁乃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