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略 - 第 25 页/共 60 页

唐子西砚   笔之寿日墨之寿月砚之寿世何也砚静也吾得飬生焉以钝为体以静为用唯其然是以永年   延和砚   唐彦猷得侯宗亮古砚刻延和二字形外方水池内圎不加镌凿青紫色   玉堂端砚  苏养直   虞纯中砚薄唇斗池背数星云袭之古玉堂砚铭曰琢山骨维端溪星晳晳云袭之悬絶壁下斗池   李元时端砚   李元时古端砚广踰咫厚二寸栗泽芒润具端石之美琢制甚质容水处深而底平非迩来所作【李方叔】   玉堂大砚   文与可赴陜孙洙赠玉堂大砚东坡铭陂陀弥漫天阔海浅巨源之砚淋漓荡潏神没鬼出与可之笔   中兴袐阁砚秘阁砚   髙宗御押郑亨仲诗石渠东观天尺五右文储砚一百九今所见七十五耳   诗【诗铭琐琐者不书】   涵星砚诗【又诗呼童浄洗涵星砚】  苏轼   紫潭出元云翳我潭中星独有潭上月倒挂紫翠屏   紫花砚诗  郑毅夫   耕得紫玻瓈凿成天马蹄润应通月窟洗合就云溪   端砚诗  陈无已   王家旧物羣偷后石出蛮溪石丈深挥翰吾非玉堂手断金君有古人心   端砚诗【冦十一惠】  陈无已   端溪四山下龙渊郁积中州清淑气金声玉骨石为容河江屈流云作使滑如女肤色马肝探颔适遭龙伯睡辘轳挽出万人负千岁之藏一朝致书生活计亦酸寒断砖半瓦宁求备似怜陶瓦磨灶煤辍诵不减前人志   端砚诗  李朴   巗石凝清粹端然絶世珍声清轻楚玉色润胜燕珉   端溪大砚诗  谢无逸   琢琱山骨竒磨礲发光炯体润云气生寒泉冽幽井   端砚诗  【赠王欲】   陶商翁端石如池状润疑云雨通麁官不识字好去伴诗翁   端砚诗  【曽徽言】   张彦实君家文房珍尤者一一数端溪从谁得不记岁月古中洼削天成外凿余雷斧向来萑苇中险作百碎补   砚诗  【沈商卿】   郑亨仲眼明见此超万古色如马肝涵玉质白圭之玷尚可磨涩不拒笔滑留墨   砚诗  【范达夫】   郑亨仲范郎紫玉余半圭翻手作云雨雹随龙虵起陆孔翠飞云收雨霁千首诗   端砚诗  朱新仲   巧匠摩云斵山骨媪神拱手不敢惜因隆作防洼作池以金为声玉为质   铭   胡文恭公砚铭  晁无咎   天不爱道生异人地不爱宝物斯珍   端砚铭  苏轼   千夫挽绠百夫运斤篝火下缒以出斯珍一嘘而泣岁乆愈新谁其似之我懐斯人   端砚铭【苏养直】   我友三益取溪之石与墨为入玉灵之食与水为出阴鉴之液匪以玩物维以观徳   砚铭【迨】   有尽石无已求生阴壑閟重湫得之艰岂易投旌苦学畀长头   砚铭【迈】   以此进道常若渴以此求进常若惊以此治财常思予以此书狱常思生   砚铭   置之冰凝凄然其似秋嘘之露泫熙然其似春唯有徳以自润能不言而治人   端溪砚铭  晁无咎   倐忽相遇云翔雨驱似神而非以茁万殊   端石砚铭【李时】  李元叔   非玄非赤茫栗以泽宜笔与墨与手相得   端砚铭序【曰孟仁威端石如晓日彤霞天下至宝】  王性之   下岩星殒彤霞烂然呵嘘余润云液神泉   砚笺卷一   ●钦定四库全书   砚笺卷二   (宋)髙似孙 撰   歙山 龙尾山 罗纹山 眉子坑 金星坑 碧里坑 水舷坑 水嶡坑 溪头坑 叶九坑 驴坑 济源坑 灵岩山 麻石 石品 制法 石瑕 砚说 旧砚 诗铭   歙山   歙百八十里至西坑口入山三十里至罗纹山皆山谷林莽鸟道婺源大路三十里过溪大岭重复九十里至罗纹山   龙尾山   龙尾山在婺源东南开元中猎人叶氏逐兽至长城见迭石莹洁携归刋成砚温润过端溪持献令令访匠琢为砚南唐元宗时歙守献砚荐工李少微擢砚官【新安志】   龙尾山古坑无石他山皆龙尾支脉谓之龙尾坑延蔓百余里取不竭【歙砚谱】   罗纹山   罗纹山亦曰芙蓉溪十余坑蔓延百里山沿溪溪中殊无石好事者相传乃曰水中石【歙砚谱】   罗纹旧坑在寨头即钱仙芝访南唐采石故坑   罗纹上坑色微重中坑色微淡下坑泥浆石   罗纹坑在眉子坑东罗纹里坑在罗纹山后金星坑在罗纹西北并李氏发   祈门细罗纹理慢不坚色淡易干能乱真【并歙砚谱】   眉子坑   眉子坑在罗纹山西从溪至坑十余丈坑无土深丈余阔二三尺开元中发【歙砚谱】   金星坑   金星坑在罗纹山西北   碧里坑   碧里坑在济山上色青莹半里有水歩石大雨点白晕十里外有里山石青细有金纹花晕状不常   水舷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