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 第 250 页/共 273 页
国朝蓝千秋撰。千秋字长青,宜黄人。以荐授国子监学正,官至盛京户部员外郎。是集刻於乾隆丙寅,凡诗四卷,文二十二卷。
△《丰川全集》二十八卷(内府藏本)
国朝王心敬撰。心敬有《丰川易说》,已著录。此集乃所作语录及杂著,大抵讲学者居多,乃康熙丙申湖广总督额伦特所刊,额伦特即尝以隐逸荐心敬者也。
△《丰川续集》三十四卷(陕西巡抚采进本)
国朝王心敬撰。据其子勍《凡例》称,心敬康熙丙申刻有正、续集二十八卷。
是已有正、续两集矣。又称自丙申至乾隆戊午,与当代大人君子相酬答,及与门人子弟讲说论辨者,视前刻倍多,今裒成三十四卷。是此本又出《续集》后矣。
然其二十八卷之本,实不分《正集》、《续集》之目,未喻何说,故此本仍刊版之名,以《丰川续集》著录焉。
△《绿筠轩诗》四卷(编修周永年家藏本)
国朝张元撰。元字殿传,淄川人。雍正丙午举人,官鱼台县教谕。元为“昆仑山人”笃庆从子,故诗法本王士祯之论,以神韵为宗;晚乃渐归朴老,而终未忘其故辙。是集凡七百馀首,其孙庭寀所刻也。
△《质园诗集》三十二卷(编修程晋芳家藏本)
国朝商盘撰。盘号苍雨,又号宝意,会稽人。雍正庚戌进士,官翰林院编修,以养亲乞外补,改授同知,终於元江府知府。盘与钱塘厉鹗名价相埒,才情富赡,生平篇什甚多,此集乃删汰之馀,尚三千首云。
△《竹香诗集》四卷(大理寺卿陆锡熊家藏本)
国朝席鏊撰。鏊字景溪,常熟人。雍正己酉举人,官内阁中书。鏊为吴伟业外孙,於诗法颇有端绪。此集凡诗三百馀首,乃其友杭世骏所删存也。
△《冰壑诗钞》六卷(编修周永年家藏本)
国朝朱令昭撰。令昭字次公,历城人。少与淄川张元,胶州高凤翰等结“柳庄诗社”,绘画篆刻,皆能留意;其诗与凤翰相伯仲,而少逊其雄杰。
△《鹅浦集》六卷(编修周永年家藏本)
国朝朱怀朴撰。怀朴字素存,历城人,其诗格近宋人,而时有风致。
△《菱溪遗草》一卷(编修程晋芳家藏本)
国朝蒋麟昌撰。麟昌字静存,阳湖人。乾隆己未进士,官翰林院编修。年仅二十有二而殁,遗诗数十篇,其父原任仓场侍郎炳为刻而传之。
△《松泉诗集》六卷(编修程晋芳家藏本)
国朝江昱撰。昱有《尚书私学》,已著录。其平生喜为韵语,与编修程梦星等相唱和,游迹多在衡湘间,是集即刻於湖南者也。
△《闺房集》一卷(编修程晋芳家藏本)
国朝陈珮撰。珮字怀玉,天长人,江都诸生江昱之妻。是集仅诗四十首,长短句十首,附以《传》、《诔》及昱所作《墓碣》。
△《白云诗集》七卷、《别集》一卷(两江总督采进本)
国朝卢存心撰。存心原名琨,字玉严,别字敬甫,钱塘人。恩贡生,乾隆元年尝荐举博学鸿词。是集首以《文庙从祀弟子赞》八十首,殿以《咏梅七言律诗》八十五首,前有桑调元《序》,称为总角交,其才气亦调元之亚也。
△《万青楼诗文残编》一卷(国子监助教张羲家藏本)
国朝邵昂霄撰。昂霄有《万青楼图编》,已著录。所著诗文名《万青楼稿》,身后散佚;是编为其从子是柟所手录,仅存文数篇,诗数首而已。
△《随园诗集》十卷、《附录》一卷(御史戈源家藏本)
国朝边连宝撰。连宝字赵珍,今刊本作“肇畛”,乃戏以同音书之。如申涵光本字符孟,而每书“凫盟”,非其本字也。任邱人,雍正乙卯拔贡生,乾隆丙辰荐举博学鸿词,辛未又荐举经学。是集前有乾隆丁丑戈涛《序》,而第四卷以下题曰《病馀草》者,乃皆戊寅以后诗,盖续编而仍冠以原序也。附录一卷,曰《禅家公案颂》,则其晚耽禅悦,读《指月录》所作云。
△《隐拙斋集》五十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国朝沈廷芳撰。廷芳有《十三经注疏正字》,已著录。是集为廷芳所自编。
凡诗赋三十二卷,散体文十八卷,其诗学出於查慎行,古文之学出於方苞,故所作虽无钜丽之观,而皆有法度。
△《东山草堂集》六卷(江西巡抚采进本)
国朝潘安礼撰。安礼字立夫,南城人。乾隆丙辰召试博学鸿词,官翰林院编修。是编皆其官京师时所作律、赋,凡三十九首,其门人为注而刻之。
△《黄静山集》十二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国朝黄永年撰。永年字静山,江西广昌人。乾隆丙辰进士,官至常州府知府。
是集,前有雷鋐所作《墓志铭》,称所著有《希贤编》、《春秋四传异同辨》、《崧甫文类》、《南庄类稿》、《白云诗钞》、《静子日录》。此本仅《南庄类编稿》八卷,《白云诗钞》二卷,《奉使集》一卷,《静子日录》一卷,而他集不见。其《春秋四传异同辨》,今在《南庄类稿》第二卷中,亦不别为书,未喻其故。又一别本仅有《南庄类稿》、《奉使集》、《静子日录》三种,疑其随刻随印,皆非完本云。
△《山阴集》一卷、《归田遗草》一卷(编修郑际唐家藏本)
国朝林其茂撰。其茂字培根,侯官人。乾隆丙辰进士,官山阴知县。此二集:一为官山阴时作,一为罢官后作。其茂没后,其妇弟郑天锦所编,冠以鲁曾煜所作《家传》。又有沈廷芳《序》,惜其遘疾早世,未克竟其所长,盖其茂没时,年仅三十九有云。
△《史复斋文集》四卷(陕西巡抚采进本)
国朝史调撰。调字匀五,号后斋,晚号“云台山人”,华阴人。乾隆丙辰进士,官仙游县知县。是集一卷为其官仙游时,禀、谕及荒、政、义仓等略;二卷为序、跋、书、论;三卷为《横渠书院规谕》及《谕子书》,而以《仙游所定求士三则》冠焉;四卷为《语录》及《功过式》并以崔纪所作《志铭》附於其后。
△《瑜斋诗草》一卷(庶吉士卢遂家藏本)
国朝郭赵璧撰。赵璧字名瑾,侯官人,乾隆丙辰举人。是集乃赵璧殁后,其子文焕所编;后其子文海又搜求佚稿附益之,凡古今体诗一百十一首。盖赵璧喜吟咏,而不自收拾,故散失之馀,所存仅此云。
△《卓山诗集》十二卷(江西巡抚采进本)
国朝帅家相撰。家相字伯子,奉新人。乾隆丁巳进士,官至浔州府知府。是集又名《三十乘书楼集》,中多改窜之处,盖犹其自订之原本也。
△《瓠息斋前集》二十四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国朝凌树屏撰。树屏字保厘,乌程人。乾隆己未进士,官凤县知县,调咸阳,后改补嘉兴府教授。是集赋一卷,诗二十三卷,分十二集,大抵才情奔放之作。
△《问羲轩诗钞》二卷、《賸草》一卷(国子监助教张羲年家藏本)
国朝庄纶渭撰。纶渭字对樵,号苇塘,武进人。乾隆壬戌进士,官定海县知县。是集为纶渭所手定,其子世骏校刊。《賸草》乃其在定海时,所著杂文及案牍,已载入《定海续志》,又别录成帙,附於诗集之后焉。
△《咏史六言》一卷(侍讲刘亨地家藏本)
国朝周宣武撰。宣武字燮轩,长沙人,乾隆壬戌进士。是编杂采史事,以六言绝句评论之,或一首咏一事,或一首连类两三事,不分门目,亦不叙时代后先,每首之末,各附论一篇,六言一体,古今作者颇少,诗家偶一为之,避其难也。
宣武独衍至百首以外,意欲间道出奇,然终不能见长也。
△《月坡诗集》四卷(福建巡抚采进本)
国朝郭植撰。植有经史问,已著录,是集分四编:一曰《雪竹草堂集》,一曰《北游集》,一曰《台江草》,一曰《温陵草》,以集中编年考之,迄於辛酉,盖其乡试中式之后所刊也。
△《玉芝堂集》九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国朝邵齐焘撰。齐焘字荀慈,昭文人。乾隆壬戌进士,官翰林院编修。是集凡诗三卷,文六卷,乃其晚年所自定。诗文皆不分体,大抵骈偶之作为多,为四六之文者,陈维崧一派,以博丽为宗,其弊也肤廓;吴绮一派,以秀润为宗,其弊也甜熟;章藻功一派,以工切细巧为宗,其弊也刻镂纤小。齐焘欲矫三家之失,故所作以气格排奡,色泽斑驳为宗,以自拔於蹊径,而斧痕则尚未浑化也。
△《懒真初集诗选》八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国朝张用天撰。用天字用六,号诚庵,娄县人。是集刻於乾隆甲子,有用天《自序》。其诗气体匀整,而捶字往往未坚,句法亦多沿袭,如《板桥吟》中“红归水上桃花簇,青入烟中柳叶齐”,则直点窜杜甫句矣。
△《燕川集》六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国朝范泰恒撰。泰恒字无厓,河内人。乾隆乙丑进士,改庶吉士,外补崇义县知县。此集皆其所为古文;后附其祖父《墓表》、祖母《寿序》,皆他人作,而末又缀以泰恒代文六篇。编次不伦,疑《墓表》、《寿序》即泰恒自作,嫁名於人,后仍收之集中耳。然究非体例也。
△《敝帚集》二卷、附《芦中集》一卷(国子监助教张羲年家藏本)
国朝赵秉忠撰。秉忠字景光,号秋墅,兴化人,乾隆乙丑进士,改庶吉士,未散馆而卒。是集皆古今体诗,末附《芦中集》,乃哭其子春祈而作也。
△《凝斋遗集》八卷(江西巡抚采进本)
国朝陈道撰。道字绍洙,号凝斋,江西新城人,乾隆戊辰进士。是集为其子守诚等所刊,凡文六卷,诗二卷,中颇多讲学之作。
△《柘坡居士集》十二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国朝万光泰撰。光泰字循初,秀水人,乾隆庚午举人。是集其所自定,卷一曰《南邨草堂集》,卷二曰《栾于集》,卷三、卷四曰《闻鱼阁集》,卷五曰《北郭草堂集》,卷六、卷七曰《江船集》,卷八曰《闻鱼阁续集》,卷九曰《觚屋集》,卷十曰《江船续集》,卷十一曰《五上春司集》,卷十二曰《青乳轩集》。前有汪孟鋗《序》,称循初计偕北上,以病卒。方病中,薈自定诗十二卷,一缄寄余,有可存则付令子存之;不者毁之之说。又称刻既成,取循初别字,题曰《柘坡居士集》。其古文、诗馀极夥,闻手自毁去外,杂著十六种,则皆其自定缄寄者,俟他日续刻,云云。盖光泰才思富赡,篇什颇多,后乃悔其少作,所存止此也。
△《浩波遗集》三卷(庶吉士梁上国家藏本)
国朝郑际熙撰。际熙字大纯,侯官人。乾隆丙子举人,年三十六而卒。是集为其弟际唐等所刊,凡诗二卷,文一卷。文中有《杜律篇法序》一篇,称能诗者,未尝先言法,而自中法,且神而明之,变化以自成其法;未有案一定之科条而谱之,舍其性情才力,俯首以从法也。其论亦足破拘挛之说,其书则未之见也。
△《观光集》五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国朝蔡以封撰。以封字桐川,嘉善人,由优贡生官桐乡训导。是集凡古今体诗八十五首,拟乐府四十六首,皆其监敷文书院,恭逢圣驾南巡,率诸生迎驾时所赋也。
△《绿杉野屋集》四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国朝徐以泰撰。以泰字陶尊,德清人。国子监生,乾隆二十二年官阳曲县知县。其诗皆早年之作,故骨格未就,而时有隽句,如《咏鹰翎扇》,“附人终在手,断翮尚生风”一联,亦颇工点染也。
△《强恕斋文钞》五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国朝张庚撰。庚有《通鉴纲目释地纠缪》,已著录。庚少孤贫,卖画养母,以馀力为古文。是集,乃其七十三岁所自编。中《传》、《志》之文居十之七,多述忠孝节义之事。
△《冬心集》四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国朝金农撰。农字寿门,钱塘人,客於扬州。书画皆以奇逸自喜,诗亦如之。
其名“冬心”者,取崔国辅“寂寥抱冬心”之语也。
△《产鹤亭诗集》七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国朝曹庭栋撰。庭栋有《易准》,已著录。是集,凡分七稿,每稿各为《小序》,其书斋中有“产鹤亭”,因以名集。故集中咏鹤诗最多。其第二稿别题曰《魏塘纪胜》,第七稿亦别题曰《续魏塘纪胜》,盖嘉善旧隶嘉兴路,为魏塘镇,亦名武塘,明宣德五年始析为县。庭栋先咏其名迹为一百首,又续成五十首也。
△《西涧草堂集》四卷(编修周永年家藏本)
国朝阎循观撰。循观有《尚书续记》,已著录。是编,其所著古文也。其文谨严,颇不苟作。循观殁后,其同学韩梦周为搜辑编次,《序》而刊之,仅五十七篇。
△《<山历>崌山人集》八卷(礼部主事任大椿家藏本)
国朝汪舸撰。舸字可舟,婺源人,流寓扬州。性不谐物,偃蹇贫病以殁。是集为舸所自定,断自五十岁以后。乾隆庚寅,杭世骏为之《序》,并附录《世骏与沈沃田书》,盛称其《和丁隐君贝叶经歌》、《长春观老子像》绝句云。
△《睫巢集》六卷、《后集》一卷(江西巡抚采进本)
国朝李锴撰。锴有《尚史》,已著录。锴卜居盘山,优游泉石以终。故其诗意思萧散,挺然拔俗,大都有古松奇石之态,而刻意求高,务思摆脱,亦往往有劖削骨立,斧凿留痕;较王世贞所谓高叔嗣诗,如“空山鼓琴,沈思忽往,木叶尽脱,石气自青”者,则犹有一间之未达。盖可以著力之处,精思者得之;不容著力之处,精思者反失之也。第一卷皆拟古乐府,古人音节既不可得,乃诘屈其词,以意为之。题下所注,如《朱礴》下注曰:建鼓殷所作,栖翔鹭於上,或曰:鹭鼓精。此吴兢《解题本》说也。《临高台下》注曰:趋帝乡而会瑶台也,借寓游仙,已非原解。《雉子斑》下注曰:《关雎》之类。则纯非古题之意,又不知其寓意所在。卷中大抵类此,殊不可解也。
△《石闾诗》一卷(江西巡抚采进本)
国朝陈景元撰。景元号石闾,镶红旗汉军。生平作字,效晋;作诗,效汉,务欲自拔於流俗之上。是集,乃其手书拟古诗六十馀首,以贻雷鋐者。前有短札,亦其手书。鋐并钩摹笔迹刻之,纸版颇为精好。景元诗虽以汉为宗,而性既孤僻,思复刻峭,结习所近,乃在孟郊、贾岛之间。如米摹晋帖,矩度不失二王;而波勒钩剔,乃时时露其本法。於汉人不彫不琢之意,未能全似也。此本以篇页较少,不能成帙,旧附於李锴《睫巢集》以行,然二人同时倡和,名亦相齐,未可列诸附缀,故仍各著於录焉。
△《南阜山人诗集》七卷(山东巡抚采进本)
国朝高凤翰撰。凤翰字西园,晚自号“南阜山人”,又曰归云老人,胶州人。
尝以县丞署坝盐大使,患风痹,罢归卒。凤翰工於书画,笔墨脱洒,不主故常;风痹后右臂已废,乃以左臂挥洒,益疏野有天趣。间作诗歌,不甚研炼,往往颓唐自放,亦不甚局於绳尺;然天分绝高,兴之所至,亦时有清词丽句,故少时以诗谒王士祯,极称赏之。生平所作凡三千馀首,曰《击林集》,曰《湖海集》,曰《岫云集》,曰《鸿雪集》,曰《归云集》,曰《归云续集》,曰《青莲集》。
晚年贫病,且死,自《跋》其后曰:“盲子顽孙,箧笥谁付?不知后来所作,尚复几许,亦不知得成卷与册否?尚有人拾取於蛛丝蠹腹之馀,以少得流传於人世否?露电茫茫,老病日笃,死且不知何时,而犹惓惓於此故纸窠中物。愚哉南阜,不直达人一笑矣。”其志亦可哀也。
△《拙斋集》一卷(编修周永年家藏本)
国朝李远撰。远字君宏,益都人。是集皆五七言近体。吐属亦颇恬雅,其刊版字画,悉从《说文》,以小篆改隶,诡形怪态,则殊为好异。
△《密娱斋诗稿》一卷(编修周永年家藏本)
国朝邓汝功撰。汝功字谦持,聊城人,乾隆乙未进士。传胪后即病归,未及释褐而卒。是集,乃其友桂林府同知李文藻所刊。文藻《序》,称其古体出於韩、苏,近体似钱、郎,皆非止境。盖其天分颇高,而得年不永,功候则尚未成就云。
△《放鹤村文集》五卷(山东巡抚采进本)
国朝张侗撰。侗字同人,一字石民,诸城人。是集,前有方迈所作《侗小传》,称其有孝行,多奇节,盖亦孤高之士。其文则欲摆脱町畦,乙乙冥冥,别标象外之趣;而反堕“公安”、“竟陵”派中。盖存一不落窠臼之意,即其窠臼矣。
△《东坪集》八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国朝胡庆豫撰。庆豫字雝求,号东坪,平湖人,岁贡生。是集卷一曰《南浦吟》,客江右时所作;卷二曰《昭阳小稿》,客邗江时所作;卷三曰《北征集》,赴京道中及寓京师时所作;卷四、卷五曰《西征草》,入关中及流寓西蜀时所作;卷六、卷七、卷八曰《桐轩集》,则里居所作也。其诗以雅淡为宗,而未能超诣。
△《六湖遗集》十二卷(浙江巡抚采进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