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定大清会典则例 - 第 336 页/共 354 页
午门外乘马
御辇前后执镫侍衞四人辇前执提鑪侍衞二人皆步从辇后豹尾班执枪侍衞十人佩仪刀侍衞十人佩弓矢侍衞二十人选身体魁梧四品以上者以领侍衞内大臣一人侍衞班领二人领之黄龙大纛以领侍衞内大臣一人【或用内大臣散秩大臣一人】侍衞什长二人领之
南北
郊坛前引侍衞二人自
乾清门前引至
午门外止前引大臣十人于
太和门北阶下立豹尾班侍衞于
乾清门阶下立候
驾至前引大臣按翼前导后扈大臣按翼随行自午门外乗马至坛门下马及
坛豹尾班侍衞于
坛内壝门外两翼序立前引大臣
圜丘于三成阶上
方泽于二成阶下按翼北上东西面侍立后扈大臣随
升坛于
驾后佥立○
祈谷于
祈年殿前引大臣由左阶升
驾入殿门按翼于中门外北上东西面侍立后扈大
臣随入于
驾后两旁佥立豹尾班侍衞随入至三成阶下左右
佥立余仪与前同○飨
太庙前引扈从等仪与
祈年殿同恭遇
亲告于
中殿前引大臣由
殿东导引升
中殿东阶至阶上竢
驾入左门按翼于中门外北上东西面侍立豹尾班
侍衞入防门左翼由
前殿东随行右翼由
前殿西各行至
中殿东西阶下序立如前礼成由
前殿西行至防门随出
躬祭
奉先殿前引大臣十人于
景运门内立
驾至前引大臣十人引由
诚肃门
奉先门左门入余与飨
太庙同
后殿上香行礼前引大臣十人由东夹道引进至后殿候
驾入殿门按翼于中门外穿堂内北上东西面侍立
豹尾班止立于夹道门外
躬祭
社稷坛前引大臣十人于
驾后北上东西面侍立后扈大臣二人在后佥立上陞坛上香后扈大臣随升余如前仪
亲祀
日
月坛前引后扈仪与
北郊同○展拜
堂子前引大臣十人由
太和门前导至
堂子街门引进内门中门由甬道引至丹陛止候驾过皆于甬道北南向立随行礼毕左翼五人趋过甬道仍由内门中门引出如遇拜纛引出内门向南引至纛前退立
驾后南上东西面侍立礼成引出
亲告
传心殿前引后扈如常仪入
景行门至
传心殿门外
驾入殿后扈大臣随入前引大臣止于
殿门外豹尾班止于
景行门外阶下均左右序立
躬祭
陵寝飨殿前引大臣十人由幄次导引后扈大臣二人
从由
隆恩门左门入升
隆恩殿左阶
驾入
殿门后扈大臣随入前引大臣于中门外豹尾班于阶下均分左右北上东西面序立礼成如
驾诣
明楼前前引大臣引由东阶降自殿东至
陵寝门外止立后扈大臣随入豹尾班由殿东西行立
于
陵寝门外左右阶下
躬谒
山陵惟后扈大臣扈从如常仪
孝贤皇后陵寝豹尾班分翼立于大门外左右阶下内大臣侍衞皆不随入于门外随班行礼一
巡幸扈从
车驾时巡田猎
御前大臣侍衞
乾清门侍衞皆从六班轮直侍衞或一班或两班随往
乘舆出入以直班侍衞二人前导与在京同如奉
皇太后慈舆行幸则三班随往日以侍衞二十人前导二十人左右翊衞均属櫜鞬豹尾班侍衞二十人后衞以领侍衞内大臣一人侍衞班领二人领之黄龙大纛前以领侍衞内大臣【或内大臣】一人散秩大臣一人侍衞什长二人领之
御前擎盖以
乾清门侍衞更番执事
皇太后舆前以侍衞前导翊衞后从均如前仪
皇子遣祭
陵寝或奉差遣围猎奏简领侍衞内大臣一人散秩大
臣二人率侍衞随从防衞
一常朝坐班三旗领侍衞内大臣侍衞随侍衞班亲军均分两翼镶黄旗为左翼正黄旗为右翼正白旗半为左翼半为右翼每日黎明除内外班直宿内大臣侍衞外内大臣侍衞等均防集于
太和门门左右次各设榻二重东西向防秩大臣以上得与坐本班侍衞按次坐于两稍间负壁北上东西向镶黄正黄二旗侍衞在东西三四间一等侍衞齐前楹为第一班二等三等蓝翎侍衞为二三四班东西上正白旗侍衞在东西次间各二行北上均北面序坐三旗前锋防军叅领列坐于左右门之外各东西向王公入朝领侍衞内大臣以下咸降榻坐于一等侍衞之前直班侍衞什长令侍衞知防尚茶由内
颁茶左右各二筩至门下两翼侍衞什长各二人起立视侍衞等分授王公内大臣及前锋防军叅领一二等侍衞茶宗室侍衞汉侍衞不散茶新授侍衞随学习侍衞班领什长教之茶毕以次退凡遇斋戒日素服日不
颁茶
万寿圣节元日前后凡七日元宵节前后凡三日朝
晡二次上朝亦如之
一朝防坐次顺治年间定
皇帝升殿受朝羣臣行礼毕
赐王公大臣坐后扈大臣二人于
御座旁左右佥坐前引大臣十人于
寳座前东西面坐领侍衞内大臣内大臣散秩大臣于入八分公后第三行上三旗防军前锋统领侍衞各按品级于四五六行以次序坐○又定元日元宵节
赐大臣燕领侍衞内大臣内大臣散秩大臣兼武职之文大臣都统前锋统领防军统领曁各省来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