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制条格 - 第 13 页/共 21 页
北粮每硕叄升
直沽仓除对船交装不须破耗外,今拟壹年须要支运尽绝。
南粮每硕听耗贰升
元定破耗壹升叄合
今拟添柒合
附余短少
大德七年六月,中书省户部呈:永州北仓官司仓李全、司庭实等得替交割,短少南粮糙粳米千壹佰陆硕肆合,北粮白米粟豆有积余捌佰捌拾硕壹斗陆升肆合。本部照得先钦奉圣旨节该:管仓的官人每在先偷了粮的失陷了的,那年分偷来,依那年分价钞教陪者。钦此。议得南粮短少,北粮附余,名色各异,似难相补。拟合钦依,比照当年得代交割失陷月日时估追征。都省准拟。
元贞元年二月,中书省御史台呈:江南行台咨,嘉兴、松江等处壹仓各敖互有增短粮数,拟合通行准算。户部照议得:上项短少附余粳米,虽然各敖收贮,终是壹仓,互相增短,合依台拟对色准算。外据短少小麦,落追征还官。都省准拟。
揭借闭纳
大德元年九月,中书省御史台呈:平江等路官吏于不欠粮人户处逼勒揭借闭纳逃亡事故米粮。拟合遍行合属,今后民间差税须令合该人户依期送纳。果有逃亡事故,依例申覆上司除豁。都省准呈:遍行禁治,今后毋得于不欠粮百姓处逼勒揭闭。
沮坏漕运
,虚出通关,致有短少官粮;又收粮其间,各处官司辄将仓官纲官人等勾摄搅扰,沮坏漕运,乞降圣旨禁约事。准奏。仰漕运司官、各路部粮正官、仓官人等,毋得似前通同作弊。收运粮斛其间,诸衙门不得妄生事端,勾扰沮坏。违者照依累降圣旨条画断罪。元贞二年正月,钦奉圣旨节该:中书省奏,都漕运使司所管沿河仓分,随路部粮官吏与仓官人等通同作弊,收受糠米粟,结揽轻
运粮作弊
皇庆二年四月,中书省江浙行省咨:准本省提调海运官咨,海运岁供,京师所系甚重,往往诈称风水,盗粜官粮。除已督责合属委自廉干正官于濒海去处常切用心巡视体问,若有运粮船只无故沿海停泊,就将船主取招究治,划时催赶起发,前赴直沽等处交卸,不得停留。本地面里正、社长、主首人等容令湾泊,盗粜官粮作弊,一体坐罪。如果有遭风船只,随即根问虚实,体覆明白,依例施行外,切恐各处官司恃不统摄,看为泛常。合令山东沿海去处严切戒谕,庶肯遵守。都省准拟。
至元八年七月,尚书省御史台呈:今后军人合支粮食,合无听从所愿,或支米粮折支宝钞,仍禁约不得私下卖筹。户部讲究得,若令军人支钞,切恐非理破用,合令依旧支米,常切出榜,许诸人捉拏卖筹买筹人等,严行治罪。都省准拟。
倒换昏钞
至元十五年六月,中书省会验:先为街市诸行买卖人等将元宝交钞,贯伯分明,微有破损,不肯接使,已经出榜晓谕,今后行使宝钞,虽边栏破碎,贯伯分明,即便接受,务要通行,毋致涩滞钞法。若有似前将贯伯分明、微有破软钞数不肯接受行使,告捉到官,严行治罪。及将堪中行用宝钞赴库倒换,库官人等亦不得回倒,如违,定将官典断罪。
至元二十四年,中书省奏奉圣旨定到至元通行宝钞条画内一款:民间将昏钞赴平准库倒换至元宝钞,以壹折五,其工墨钞止依旧制每贯叄分。客旅买卖欲图轻便,用中统钞倒换至元宝钞者,以壹折五,依数收换。各道宣慰司、提刑按察司、总管府常切体究禁治,毋致势要之家并库官人等自行结揽,多除工墨,沮坏钞法,违法痛断。库官违犯,断罪除名。钦此。
大德二年三月,中书省户部定到贰拾伍样昏钞倒换体例:
一样,贰贯文省并贯伯俱全,损去钞张下截。
前件议得:钞张止凭上截贯伯行使,若肆字并贯伯既全,虽无下截,堪中倒换。
一样,贰贯文省肆字并贯伯上半俱全,其下半贯伯并钞张下截损去。
前件议得:街市行使之钞惟验贯伯,贰贯文省肆字并贯佰既全,虽下半贯伯并钞张下截损去,拟合倒换。
一样,止存贰贯文省,其贯伯并钞张下截俱各损去。
前件议得:钞使上不使下,但贰贯文省既存,又不是接补等钞,虽贯伯并钞张下截俱各损去,亦合倒换。
一样,止存贰贯文字,其省字并钞张下截俱各损去。
前件议得:贰贯文字既存,其省字并钞张下截虽俱损去,亦合倒换。
一样,止存贰文贰字,其贯省字并贯伯下截纸张俱各损去。
前件议得:使钞当以数目字为主,若贰字既在,其贯省贰字并贯伯下截纸张虽各损去,终有贰字完全,可以倒换。
一样,损去贰字,近上壹半并近上钞张不存,余皆可以辨验。
前件议得:前年有接补剜挑造伪者,往往将贰字壹字移于伍伯伯文钞纸上,作贰贯壹贯钞。使又存文省贰字及钱贯,边栏不失元母,虽是真钞,终是造伪,以致事败枉伤人命。今后若无数目字,虽是真钞,似难倒换。
一样,损去贰文省字,已上钞纸止存贯字,并贯伯边栏可以辨认。
一样,贰贯文省俱无,止有贯伯并下截钞张者。
前件议得:上项贰样俱无贰字,虽有文省并贯伯边栏下截可以辨认,安知上截贰字不剜于他处用讫。似此之类,不宜倒换。
一样,贰贯文省肆字俱全,损去贯伯左边壹半并右边壹半并左边壹角钞纸不存。
前件议得:贰贯文省肆字俱存,虽无边角,即是完钞,理合倒换。
一样,文省贰字并贯伯右边壹半俱各损去。
前件议得:使钞多凭数目字,既存贰字,虽文省贰字并贯伯右边壹半损去者,亦合倒换。
一样,止损贰字并壹角钞纸,其贯文省字并贯伯完全。
前件议得:此钞若便作不堪,缘是真昏钞。又贯伯完备,若拟作堪中钞两,奸人乘便或将完钞扯贰字,壹角接于他处用度,傥或事发陷人。临时相验,前项软烂真昏擦磨损去贰字并壹角,字画微有可辨认处,尚有倒换。若厚硬钞纸无贰字并壹角者,即系剜去贰字,不可倒换。
一样,止损省字并壹角钞纸,余皆完全。
前件议得:省字并壹角钞纸别无用处。若有贰字,虽去省字,合作堪中倒换。
一样,损去贯字并贯伯右边一半及右边钞纸不存。
前件议得:钞损去贯字即与上项损去省字者同,俱堪倒换。
一样,损去贰贯贰字并右边纸不存。
前件议得:损去贰贯贰字别无可凭,合作不堪。
一样,中心损去贰贯文省科壹字。
前件议得:若存贯文省字内科壹字者,不见贰字,终无可凭,又恐剜去,当作不堪。若有贰字,合许倒换。
一样,中心损去贯伯,止存贰贯文省肆字。
前件议得:中心虽损去贯伯,尚存贰贯文省肆字,终是全钞,亦合倒换。
一样,字贯俱各昏烂不堪辨认,边栏花样可以辨认。
前件议得:字贯虽昏烂,若不是接补,终是全张,更有边栏花样可以辨认,号为真昏,合许倒换。
一样,中心损去贰贯文省肆字。
前件议得:肆字俱无,何以为主,当作不堪。
一样,碎烂补作壹处,用别纸衬贴,字贯可以辨认。
前件议得:虽是碎烂补作壹处,若非别纸钞张,又无裨痕迹,元是壹张,字贯可辨,堪以倒换。
一样,昏钞纸张边角有火烧烟熏痕迹。
前件议得:若无行用库退印,字贯分明,虽是钞纸边角有火烧痕迹,可以倒换。
一样,油污钞。
前件议得:若果是真昏有可辨认,虽有油污,即合倒换。
一样,鼠咬钞。
前件议得:虽经鼠咬,若字贯可以辨认,亦宜倒换。
一样,雨水渰漏损烂。
前件议得:虽是雨水渰漏损烂,若辨认得实是真钞,贯伯字画有可辨认,合许倒换。若不可辨认,即是不堪。
一样,损去贰文贰字并已上钞纸。
前件议得:钞损去贰文贰字即系剜钞,不可倒换。
一样,料钞火烧损边或下截。
前件议得:若不干碍字贯及无行用库退印,虽烧损边角,尚可倒换;若烧去贰字,即系不堪。
到,仍置历标附了毕,退付元主。如验得料例相同,数目多者,就便追究。每季具有无辨过退讫伪钞开申。都省准呈。到钞数,仔细辨认,于内若有假伪,重别辨验是实,于上使用分朗伪钞墨印,仍用朱笔于钞背标写几年月日某人至元五年二月,中书省制国用使司呈:随路收差课程,并诸路交钞都提举司,如遇诸人
烧毁昏钞
至元二十九年五月,中书省照得:大同路丰州行用库官库子侵使倒下昏钞,买嘱监烧人员,虚行作数。除追断外,都省议得:烧毁昏钞情弊多端,今拟除监察御史史依旧外,改委断事官各部官轮番一同监视,日逐烧毁,壹月交换。自侍郎以下部官前去烧钞库,与断事官、监察御史眼同监视,仔细检数,别无假伪接补挑剜,随即烧毁。但有诈伪短少,即便监督追征,取招究治。相近满日,预为行移下次部分,依旧轮番监视,交代官到库,先监官还部。若下次合监烧,部官违期不到,即便赴省覆说究问。如不测,差官点闸得中间有短少诈伪,定将监烧官取问。施行。
倒换,涩滞钞法。本部参详:今后烧钞官员须要每日绝早到库,书押公座文簿,监临行人,照依日烧料例检闸烧毁,不许别行差占。果有事故,明白赴省覆说,其余官员依例监烧,庶望事无壅滞,公私便益。都省准呈。皇庆元年十二月,中书省户部呈:各衙门差委监烧昏钞官员,多有事故不至,即便罢散。略举春季昏钞,依例合烧拾肆日,其监烧官员因循迁调首尾两个月余,以致随路差来库官不能还职,因而
押运
至元二十五年十一月,尚书省户部呈:各路每季合赴省部烧毁昏钞,今后须差州县正官押运。都省准呈。
司库
至大四年六月,中书省户部呈:万亿宝源库申,本库设官员,司吏壹拾玖名,司库拾陆名,专收行省腹里一切合纳钞定。其司库押送和买和籴钞定,前去甘肃、和林、辽阳、大同、上都等处交割,时常差占,常无一二。司吏除年销局照算窟点旬申揭贴,省部呼唤照勘一切文字,亦无一二在库掌管勾当。照得凡收支钱物,必须半印勘合。工刑兵礼 【[六]礼,原文作(木壹),据文义改。】 肆部、中书省断事官并无半印勘合,差人呼唤司库人等就彼收受合纳钞定。本库参详:万亿肆库并富宁库掌管收支一切钱帛,各处合纳诸名项金银等物,合依旧例,本衙门先用半印权符收讫,开坐实收数目年月、给钞字号、纳物人姓名,移关本部勘合,各库正行作收,勿令似前径自呼唤司库、司吏人等赴本衙门交收钱物,似为便益。都省准呈。
关拨钞本
至元二十年正月,中书省体知:行用库官典人等库门开闭无定,将倒钞客旅屯积壅滞,妄生刁蹬,添荅工墨,转行倒换,有坏钞法。今后每日卯时开库,申时后收计。库官人等须管常川收倒,不许停闲刁蹬倒钞人等。若遇阙少料钞,预期关拨御史台差官常切体察。
钱粮去零
至元二十五年九月,尚书省江西行省咨:追理排年拖欠粮斛及每岁打算各路所申,俱有积算合勺抄撮零数,委是紊烦。今及打算收支粮斛,若至伍勺以上收作壹合,伍勺以下削去,似为省便。户部照得:凡有收支,中统宝钞积算到总数,若至伍厘收作壹分,伍厘以下削去。如至元宝钞,若至伍毫收作壹厘,伍毫以下除去。收支粮斛即与宝钞无异。都省准呈。
酒牌侵钞
延佑元年九月,中书省 【[七]省下疑有脱字。】 :近为街下构栏、酒肆、茶房、浴堂之家,往往自置造竹木牌子,及写帖子,折当宝钞贴爪使用,侵衬钞法。其酒牌止于本店支酒,不许街市流转,其余竹木牌子纸帖并行禁断。
务官欺课
至大四年十一月初四日,中书省奏:台官人每俺根底与文书,真定路姓郜的务官侵使子课程有,俺待问呵,院务官每比及年终未审,合无取问,说将来有。俺商量得,院务官每办课程有,既欺隐了课程,不教问呵,课程也不能尽实到官,做贼说谎的多了去也。今后但是务里委付的务官,端的偷了课程呵,依职官取受例交监察御史、廉访司官问呵,怎生?商量来。奏呵,那般者。么道圣旨了也。钦此。
通制条格卷第十五
畜牧
抽分羊马
元受圣旨,各该铺马驰驿前去拘该地面抽分,限拾月已里赴都送纳,各人饮食已有定例外,据常川取要饮食分大德七年十月,中书省户部呈:宣徽院经历司呈,照得各处隘口抽分羊马人员,年例柒捌月间,钦 【倒】 【例】 【[一]据《大元马政记抽分羊马》相应文字改。】 元领圣旨,经由通政院倒给铺马分例前去,须要同本处管民正官眼同依例抽分羊马牛只,随即用印烙记,趁好水草牧放。如抽分了毕,各取管民官司印署保结公文,明白开写抽分到数目、村庄、物主、花名、毛皮、齿岁,申覆本院。仍令有司量差人夫牵赶至前路官司,相沿交换已委官押领,依限赴都交纳。沿路傥有倒死,亦取所在官司明白公文,将皮货等起解赴院。中间若有违法不公,欺隐作弊,宜从本道廉访司严加体察。其余一切搭盖棚圈并常川马匹草料饮食等物,不须应付,庶革扰民欺诳之弊。都省准呈。长行马疋草料,州县搭盖棚圈,别无许准文凭。本部参详:抽分羊马人员每岁扰动州县,苦虐人民。今后拟合令宣徽院定立法度,严切拘钤,至抽分时月,各给印押差札,明白开写所委官吏姓名,并不得多余将引带行人员长行马疋,定立回还限次,钦
擎圣旨,百姓每根底抽分羊口,哏教百姓每生受有,么道,礼部官人每备大同路文书俺根底与了文书有。俺商量来,汤羊里并客人每根底其余勾当里,每年多支持羊口有。在先年分里壹贰年北口等处委人仔细抽分时,比不曾计较的年分哏多抽分得来有,外路里羊哏多有,么道知道的人说有。又这里差去的,抽分了大的,教小的抵换,要了肥的,教瘦的抵换,多抽分了少报数目的也有,么道听得有。比附的上头,这里不差人,教各去有的路府州县达鲁花赤长官提调,休教百姓生受。取见羊口数目,依已定的体例,教抽分羊口,附近有的只教纳羊,远的回易作钞教纳。各处行省所管地面也依这例教行,提调的人每不教百姓生受。比在先多抽分的羊呵,验数目等第与赏的或与名分的。俺定例呵,怎生?依这般教各处牧民官提调呵,圣旨里台里行将文书去,作弊的人每根底,教监察御史、廉访司官体察出来,要罪过呵,怎生?商量来。奏呵,那般者。么道圣旨了也。钦此。至大四年闰七月,中书省奏:在先北口等处抽分羊马牛只的人,依体例抽分了不全纳的上头,教俺差好人抽分者,么道圣旨有来。如今木八剌沙、许也速歹儿、张伯颜等起
皇庆元年五月,中书省奏:在先年分抽分头疋羊口,宣徽院委人抽分来,去年为他每委付来的人每作弊的一般有,么道省官每奏了。试验一年,教监察御史、廉访司体察者,么道圣旨有呵,俺委付人教抽分来。去年抽分到的比宣徽院前年抽分到的数目,多抽分出壹万余口羊,贰伯余疋马,壹伯余只牛。又城子里抽分到的头疋羊口,回易作钞解纳将来的钞定,也比他每管的时分数目多余出五千余定钞来有。自前是宣徽院家管的勾当来,如今迤北蒙古百姓每各千户并各处口子里教他每委人抽分者,城子里不教他每委人,依去年例教本处官司就便提调抽分,宣徽院里纳者,省部里报数目呵,怎生?商量来。奏呵,那般者。么道圣旨了也。钦此。
鹰食分例
至元六年正月十七日,钦奉圣旨:如今鹅过来放海青时分,省会中都路地面城里村里人每,若是海青拏住鹅呵,恐怕人不识,将海青打伤。若拏住海青的人,送与本处官人每,教好人送将来者。如海青拏不住鹅呵,坐落的田地里或是拏鸡儿,休打者。人见呵,拏住送将来者。拏不得呵,教人看报知本处官司,转送与鹰房子每者。
至元十年正月,中书省会验:近为顺天路刘五十收住兔鹘不送官司,用牛肉喂死,量决肆拾柒下,奏奉圣旨:既是那般呵,打也不合打。咱已前为这拏鹰不送官司的人教死者,么道行了文字来,那的忒重有。若已后海青鹰鹘等拏呵,理会的人于就近官司便送纳者,不理会的人于暗房子里坐下海青鹰鹘等,教人看,休教入去,即便于附近官司说了,官司取去,差会养鹰的好人送来者,那般行文书者。钦此。今约量拟定下 【顷】 【项】 【[二]据《元典章》卷十六(户部卷之二)《分例官吏应副鹰鹘分例》相应文字改。】 鹰食数目,仍令食用新肉,如无新肉,杀与鸡者。
鹰食分例
海青兔鹘早晨二两 后晌叄两
鹰并鸦鹘早晨一两 后晌二两
皂鹰北海青等斟酌稍多应付
至大四年闰七月,完泽平章特奉圣旨节该:海青并豹子食,诸王驸马每的并官人每,不拣是谁的呵,休与者。么道圣旨了也。钦此。
擅支马驼草料
延佑元年八月,中书省奏准事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