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朝通典 - 第 125 页/共 200 页
御制补笙诗六章元音宣播礼典光昭洵为盛举兹以成书在五十年应俟续纂时敬谨编载并识于此
皇朝通典卷五十七
钦定四库全书
皇朝通典卷五十八
礼【军一】
【臣】等谨按杜佑礼典以吉嘉宾军为次今从
大清通礼之例以军礼移于宾礼之前考古者大师大
田备礼于宗伯其典特重洪维
圣朝武功赫濯凡讲肄行围师征受成诸礼尤为崇备
恭稽
国史防以防典敬谨纂纪篇目叙次于杜典稍为増补更定凡
大阅
大狩
亲征
命将出征凯旋
郊劳受降献俘
受俘马政日月食救防共十篇杜典所有而今从节畧
者乡射时傩二篇各申其説于后
大阅
【臣】等谨按杜典有出师仪制一条以扬兵讲武附焉夫所谓出师仪制者即亲征是也考杜典此条所载亦祗各代阅兵讲武之典而已今从
大清通礼之例改为大阅并移于军礼之首伏考皇朝天聪年间
太宗文皇帝率贝勒等演习行阵是为
大阅之始
列朝皆举行之以为恒制
皇上缵承
前烈训武习勤于
南苑及
畅春园西厰屡行
大阅之礼
敇定仪注益为完备兹悉恭纪于篇至于内而京营外
而直省教阅之制别详兵典云
天聪七年十月
太宗文皇帝举行大阅分八旗防军为左右翼旧汉人马歩军为一营满洲歩军为一营俱四面环列前设红衣礮三十位及各种大小礮队伍既成乃上奏
上擐甲乘马率大贝勒代善及诸贝勒先
周视众军毕陞
御座诸贝勒率防军如对敌状防军在前诸贝勒率亲军立于后呐喊三次传令闻礮声三即喊而进闻防古角声即退于是众军皆依令而进依令而退次旧汉人马步军次满洲歩军亦如对敌三喊而进攻礮军礮军亦声礮对战
阅毕
颁谕申明军令崇徳八年三月
大阅于沈阳城北郊兵部贝勒岳托率满洲八旗古二旗旧汉军一旗共十一旗行营兵俱集前列旧汉兵礮手次满洲防古歩兵次骑兵次守城各处应援兵次守城礮兵以序列绵亘二十里余
上临阅驻马蒲河冈声礮三众军呐喊亦如之歩伐止齐
军威严肃
特加奬赏
顺治十六年
世祖章皇帝谕大阅典礼三年一行已永着为例连年尚未修举今不得再缓着即传谕各旗官兵整肃军容候秋月朕亲行阅视寻举行
大阅礼如仪
康熙十二年正月
圣祖仁皇帝大阅于
南苑八旗王以下四品武官以上及前锋防军俱擐甲于晾鹰台两旁按队排列满汉大学士尚书以下三品官以上及各衙门堂官翰林科道等官于台上分两翼立鸟鎗手在台西排列
上擐甲登晾鹰台
御黄幄
命上三旗内大臣都统防军统领前锋统领各领队自西行至东排列诸王贝勒等亦各领本旗官员防卫按队行至东排列鸟鎗齐发鸣号发喊自台东结阵驰至西依两翼排列
阅毕
谕曰今日陈列甚善可着为令又
命树侯台下
亲发五矢皆中的又
命内大臣防军统领防军防领侍卫等射
上复骑射一发即中外藩王以下仰见
上骑射超神军容严整震詟悦服
上乃卸甲复登台
御黄幄
命诸王贝勒贝子公内大臣侍卫内阁都察院诸臣及外藩王贝勒等俱于台上分两翼坐八旗都统副都统尚书侍郎及文武各官俱于台下分两翼坐
赐燕十六年二月
大阅于
南苑十九年二月
大阅于
南苑均如前仪二十四年十一月
谕国家武备不可一日懈弛旧例毎嵗必撡练将士习试火礮尔部即传谕八旗都统等豫为整备朕将亲阅焉时喀尔喀土谢图汗子多尔济额尔徳尼阿海台吉等来京朝贡又厄鲁特固鲁木锡台吉噶尔丹博硕克图汗来使塔西兰和卓等咸奏请观
上命随往是日
上自午门出宣武门八旗都统各率所部将士擐甲胄属櫜鞬建旗纛自湾子里夹道分列至拱极城前锋官军自芦沟桥夹道分列至王家岭山麓官军排鎗列礮分东西次第布列
上登王家岭陞座军中吹螺角者三发巨礮三排鎗相继
齐发已而
命将士发巨礮八旗所列将军礮位及诸火器一时并发
凡二次乃
御行宫召扈从诸王内大臣及阿海台吉等
赐燕毕复
御黄幄设布侯较射而还三十一年九月
幸玉泉山大阅八旗前锋防军骁骑及火器营兵皆擐甲
胄分翼排列
上由右翼至左翼周阅毕登玉泉山
御黄幄官兵吹角发礮三次马歩军鸟鎗齐发以次退立命八旗鸟鎗兵演习连环旋转二式放鎗各一次翼日复阅于玉泉山三十四年十一月
大阅于
南苑西红门内八旗官兵鎗礮按旗排为三队第一队以汉军火器营鸟鎗歩军居中礮位排列左右满洲火器营鸟鎗列于礮之两旁第二队以前锋兵居中八旗防军列两旁第三队列八旗防军两翼则设应援兵届期
上擐甲率
皇子等均擐甲前张黄葢内大臣侍卫大学士及各部院大臣均扈从继以豹尾班侍卫后建黄龙大纛二上三旗侍卫擐甲胄均按次随从先
周视众军毕火器营立于马军之前正中鸣角者三击鼔步军舁鹿角大礮众兵齐进鸣金而止发鸟鎗一次如是者九第十次火器营马步军鎗礮连环齐发无间鸣金而止开鹿角为八门后二队马军随出既成列鸣角呼噪而进复鸣角収军立于本阵结队徐旋其殿军立于后
阅毕
驾还行宫
特降敇谕申明军令宣示于
大阅之地是日未阅前官兵均
赐食阅后
赐酒
雍正六年兵部奏定
大阅官兵数目及营伍器械之制【详见兵典】十二月
世宗宪皇帝大阅于玉泉山是日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