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朝文献通考 - 第 766 页/共 807 页

建宁府在省治西北四百八十里东西距四百九十五里南北距四百三十里东至福寕府福安县界三百四十里西至邵武府邵武县界一百五十五里南至延平府南平县界八十里北至浙江衢州府江山县界三百五十里东南至福州府古田县界二百五十里西南至延平府顺昌县界一百十五里东北至浙江处州府龙泉县界二百二十五里西北至江西广信府铅山县界三百四十五里自府治至   京师五千七百五十五里明为建宁府领县八本朝初因之雍正十二年以夀宁县往属福宁府凡领县七   建安县【附郭治府东南境】   瓯宁县【附郭治府西北境】   建阳县【在府东一百二十里】   崇安县【在府西北二百四十里】   浦城县【在府东北二百七十里】   松溪县【在府东一百六十里】   政和县【在府东一百四十里】   邵武府在省治西北六百七十里东西距二百六十里南北距一百八十里东至延平府顺昌县界一百二十里西至江西建昌府新城县界一百四十里南至延平府将乐县界一百十里北至建宁府建阳县界七十里东南至将乐县界一百四十里西南至汀州府宁化县界三百四十里东北至建阳县界六十里西北至新城县界一百六十里自府治至   京师五千七百五十七里明为邵武府   本朝因之领县四   邵武县【附郭】   光泽县【在府西北八十里】   建宁县【在府西南二百十里】   泰宁县【在府西南一百四十里】   汀州府在省治西九百七十五里东西距三百里南北距三百八十里东至延平府永安县界二百四十里西至江西赣州府瑞金县界六十里南至广东潮州府大埔县界二百十里北至江西建昌府广昌县界一百七十里东南至漳州府南靖县界四百里西南至广东嘉应州镇平县界三百四十里东北至邵武府泰宁县界三百五十里西北至赣州府石城县界二百里自府治至   京师五千二百二十六里明为汀州府   本朝因之领县八   长汀县【附郭】   宁化县【在府东北一百六十里】   清流县【在府东北二百里】   归化县【在府东北二百九十里】   连城县【在府东南一百六十里】   上杭县【在府南一百八十里】   武平县【在府西南一百五十里】   永定县【在府东南三百里】   漳州府在省治西南六百八十里东西距二百七十里南北距二百九十里东至泉州府同安县界七十里西至汀州府永定县界二百里南至海一百八十里北至泉州府安溪县界一百十里东南至海一百八十里西南至广东饶州府饶平县界二百八十里东北至同安县界一百二十里西北至汀州府连城县界四百里自府治至   京师七千五百二十五里明为漳州府领县十本朝初因之雍正十二年升龙岩县为直州以漳平宁洋二县往属凡领县七   龙溪县【附郭】   漳浦县【在府南一百二十里】   海澄县【在府东南五十里】   南靖县【在府西四十里】   长泰县【在府东北四十里】   平和县【在府西南二百五里】   诏安县【在府西南二百五十里】   福宁府在省治东北五百四十五里东西距三百六十里南北距二百七十里东至海二百里西至福州府古田县界一百六十里南至海一百里北至浙江温州府泰顺县界一百七十里东南至海一百里西南至福州府罗源县界一百六十里东北至温州府平阳县界二百里西北至浙江处州府庆元县界二百九十里自府治至   京师七千二百里明成化九年为直州领县二本朝初因之雍正十二年升为府増置霞浦县又以建宁府之夀宁县来属乾隆三年増置福鼎县凡领县五   霞浦县【附郭雍正十九年升州为府以州地置县为府治】   福安县【在府西北一百十里】   宁徳县【在府西南一百十里】   夀宁县【在府西北一百六十里初属建寕府雍正十二年改属福宁府】   福鼎县【乾隆三年析霞浦县桐山堡地置县】   台湾府在省治东南大海中水程以一昼夜为十更凡十一更又五百四十里东西距一百余里又至澎湖岛水程四更南北距二千八百四十五里东至大山番界五十里西至澎湖岛五十里南至沙马矶头海五百三十里北至鸡笼城海二千三百十五里自府治至   京师七千余里自古荒服之地不通中国名曰东番明天启初日本国人屯聚于此郑芝龙附之其后为红毛荷兰夷人所据   本朝顺治十七年郑芝龙子成功冦江南兵败退至台地逐荷兰夷居之伪置承天府后至其孙郑克塽扵康熈二十二年讨平之置台湾府领县三雍正元年増置彰化县凡领县四   台湾县【附郭 本朝康熈二十三年置县为府治】   凤山县【在府南八十里 本朝康熈二十三年置县】   诸罗县【在府北一百七十里 本朝康熈二十三年置县】   彰化县【在府北三百九十七里 本朝雍正元年析诸罗县北境地置县】   永春州在省治西南四百十里东西距三百八十里南北距二百二十五里东至兴化府仙游县界八十里西至龙岩州漳平县界三百里南至泉州府南安县界四十五里北至福州府永福县界一百八十里东南至南安县界三十里西南至泉州府安溪县界三十里东北至永福县界一百九十五里西北至延平府永安县界四百十里本州境东西距七十五里南北距九十里东与南并界南安县西界漳平县北界徳化县自州治至   京师七千一百四十五里明永春县属泉州府本朝初因之雍正十二年升为直永春州以泉州府之徳化县延平府之大田县来属凡领县二徳化县【在州北少西三十里初属泉州府雍正十二年分属永春州】   大田县【在州西北二百六十五里初属延平府雍正十二年分属永春州】   龙岩州在省治西南九百里东西距二百六十里南北距二百九十里东至泉州府安溪县界二百十里西至汀州府上杭县界五十里南至漳州府南靖县界九十里北至延平府永安县界二百里东南至漳州府龙溪县界二百二十里西南至汀州府永定县治一百六十里东北至永春州界二百里西北至汀州府连城县界一百里本州境东西距一百三十里南北距一百九十里东与南并界南靖县西界上杭县北界连城县自州治至   京师七千三百四十里明龙岩县属漳州府   本朝初因之雍正十二年升为直龙岩州以漳州府之漳平县宁阳县来属凡领县二   漳平县【在州东七十里初属漳州府雍正十二年分属龙岩州】   宁洋县【在州东北七十里初属漳州府雍正十二年分属龙岩州】   【臣】等谨按福州兴化泉州延平建宁邵武汀州漳州福宁九府永春龙岩二州皆汉时防稽郡治县地惟漳州府之漳浦诏安二县兼有南海郡揭扬县地马氏通考于南越部中列南海郡而于扬州部中但云南海郡东境是也福建全省之广汉一冶县已十得其九大约当日海濵斥卤生齿未繁统属之冶县而已后世地辟人稠递经开置至我   朝御宇以来统台湾计之且十府二州六十余县矣   圣代生聚之盛亦即此可征云   皇朝文献通考卷二百七十八   钦定四库全书   皇朝文献通考卷二百七十九   舆地考【十一】   浙江省   【臣】等谨按周官职方以防稽为扬州山镇汉代因之以立郡今之浙东浙西皆古防稽郡地也至东汉而分属吴郡至吴而分吴兴东阳临海新都至晋而分永嘉至隋而分余杭至唐而分余姚信安缙云至宋而分嘉禾建置代殊绣壌交错盖十一郡之所从来渐矣禹贡扬州山水惟震泽实跨嘉湖之境若郭璞以钱唐为三江之一韦昭以浦阳为三江之一虽持论或有岐出要之其为扬州东南境固自昔然也总全浙之形势北通三吴南引七闽而浙水实中络其间唐时始分浙江东西二道自元以来遂以浙名省盖江源发自歙县至桐江合金华衢州之水曲折而东以归于海是为由江入海之次第海水自鼈子门入为诸山所束激而为涛逆流数百里至富春而始平是为由海入江之次第故浙水者实全省之鎻钥也   圣朝轸念海疆勤求保障巨塘屹立永奏安澜我皇上法驾所临亲殷相度审水亹之顺逆筹沙土之盈   虚伐石楗薪并承   睿略洵为万世之利頼矣若夫濵海之地自嘉兴以迄   于温州迢递千有余里入我   朝而定海置县玉环设防并在大海之中南北相望以拱卫全浙盐防亚于淮南桑麻比于吴防又   郅治之规模度越乎前代者与浙江明浙江等处承宣布政使司治杭州府领杭州嘉兴湖州宁波绍兴台州金华衢州严州温州处州十一府又置浙江都指挥使司领杭州等十六卫湖州等五守御千戸所   本朝初因之设福浙总督驻福州府兼辖浙江设廵抚及布政使司按察使司皆驻杭州府顺治十五年専设浙江总督亦驻杭州康熙八年裁九年复设二十三年仍并于福建总督为福浙总督雍正五年专设浙江总督兼管廵抚事十二年仍并福浙总督凡领府十一各卫所以次裁并入州县其存者俱専司漕运不治民事东西距八百八十里南北距一千八十里东至海六百里西至江南徽州府界二百八十里南至福建建宁府界九百六十里北至江南苏州府界一百二十里东南至福建福宁府界一千一百三十里西南至江西广信府界七百五十里东北至江南松江府界三百七十里西北至江南广徳州界三百二十里在   京师南三千三百里   杭州府为省治东西距一百九十五里南北距七十三里东至赭山海口六十里西至严州府桐庐县界一百三十五里南至绍兴府萧山县界二十八里北至湖州府徳清县界四十五里东南至萧山县界二十八里西南至金华府浦江县界三百四十里东北至嘉兴府石门县界一百二里西北至安徽宁国府宁国县界二百八十里自府治至   京师四千二百里明为杭州府   本朝初因之乾隆三十八年升海宁县为州凡领州一县八   钱唐县【附郭治府西境】   仁和县【附郭治府东境】   海宁州【在府东北一百七十里明海宁县乾隆三十八年升为州】   富阳县【在府西南九十里】   余杭县【在府西北七十里】   临安县【在府西北一百里】   于潜县【在府西北一百七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