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朝文献通考 - 第 742 页/共 807 页
求积日同推月离法
求火星年根以积日与火星每日平行一千八百八十六秒六七○○三五八相乗满周天一百二十九万六千秒去之余为积日火星平行加火星平行应宫度分秒微得火星年根上考往古则置火星平行应减积日火星平行得火星年根求最髙年根以积日与火星最高每日平行十分秒之一又八三四三九九相乘得数为积日最高平行加火星最高应宫度分秒微得最高年根上考往古则置火星最高应减积日最高平行得最高年根
求正交年根以积日与火星正交每日平行十分秒之一又四四九七二三相乗得数为积日正交平行加火星正交应宫度分秒微得正交年根上考往古则置火星正交应减积日正交平行得正交年根
求火星日数以所设日数与火星每日平行一千八百八十六秒六七○○三五八相乗得数为秒以宫度分收之得火星日数
求最高日数以所设日数与火星最高每日平行十分秒之一又八三四三九九相乗得数为秒以分收之得最高日数
求正交日数以所设日数与火星正交每日平行十分秒之一又四四九七三三相乗得正交日数求平行同推土星法
求最高平行同推土星法
求正交平行同推土星法
求引数同推土星法
求初均数同推土星法
求初实行同推土星法
求星距日次引同推土星法
求本天高卑差以火星本轮全径命为二千万为一率本天髙卑大差二十五万八千五百为二率火星均轮心距最卑之正矢为三率【引数与半周相减即均轮心距最卑之度其距最卑过九十度则为大矢以半径与余相加即得】求得四率即本天高卑差
求太阳高卑差以太阳本轮半径命为二千万为一率太阳高卑大差二十三万五千为二率本日太阳引数之正矢为三率【引数过半周者与全周相减用其余】求得四率即太阳高卑差
求次轮半径置火星最小次轮半径六百三十万二千七百五十加本天高卑差又加太阳高卑差得次轮半径【火星次轮半径时时不周故须加本天高卑差及太阳高卑差】求次均数同推土星法惟次轮半径用数不同求本道实行同推土星法
求距交实行同推土星法
求升度差同推土星法惟黄道交角度分用数不同
求黄道实行同推土星法
求初纬同推土星法惟黄道交角度分用数不同求星距黄道线同推土星法
求视纬同推土星法
求黄道宿度同推土星法
推金星法
求积年同推日躔法
求中积分同推日躔法
求通积分同推日躔法
求天正冬至同推日躔法
求积日同推月离法
求金星年根以积日与金星每日平行三千五百四十八秒三三○五一六九相乗满周天一百二十九万六千秒去之余为积日金星平行加金星平行应宫度分秒微得金星年根上考往古则置金星平行应减积日金星平行得金星年根求最高年根以积日与金星最高毎日平行十分秒之二又二七一○九五相乗得数为积日最高平行加金星最高应宫度分秒微得最高年根上考往古则置金星最高应减积日最高平行得最高年根
求伏见年根以积日与金星伏见每日平行二千二百一十九秒四三一一八八六相乗满周天一百二十九万六千秒去之余为积日伏见平行加金星伏见应宫度分秒微得伏见年根上考往古则置金星伏见应减积日伏见平行得伏见年根求金星日数以所设日数与金星每日平行三千五百四十八秒三三○五一六九相乗得数为秒以宫度分收之得金星日数
求最高日数以所设日数与金星最高毎日平行十分秒之二又二七一○九五相乗得数为秒以分收之得最高日数
求伏见日数以所设日数与金星伏见每日平行二千二百一十九秒四三一一八八六相乗得数为秒以宫度分收之得伏见日数
求平行同推土星法
求最高平行同推土星法
求伏见平行以伏见年根与伏见日数相加得伏见平行
求正交平行置最高平行减一十六度得正交平行【金星正交恒距最高前一十六度故置最高平行减一十六度得正交平行也】
求引数同推土星法
求初均数同推土星法
求初实行同推土星法
求伏见实行置伏见平行加减初均数得伏见实行初均为减者则加初均为加者则减【伏见平行为星距次轮平逺之度伏见实行为星距次轮最逺之度其相差之较即初均数而加减相反】
求次均数星自次轮最逺防右旋行伏见实行度用三角形法以次轮心距地心线为一边次轮半径为一边伏见实行度为所夹之外角求得地心对次轮半径之角为次均数伏见实行初宫至五宫为加六宫至十一宫为减随求星距地心之边为求视纬之用
求黄道实行置初实行加减次均数得黄道实行【金水二星本道即黄道故置初实行加减次均数即黄道实行无升度差】
求距交实行同推土星法
求距次交实行【星距次轮正交之度】以伏见实行与距交实行相加【加满全周去之用其余】得距次交实行【伏见实行为星距次轮最逺之度而次轮最逺距次轮正交之度与次轮心距本道正交之度等故相加得距次交实行】求次纬以半径一千万为一率次轮面与黄道交角度分之正为二率距次交实行之正为三率求得四率为次纬之正得次纬
求星距黄道线以半径一千万为一率次纬之正为二率次轮半径为三率求得四率即星距黄道线
求视纬以星距地心线为一率星距黄道线为二率半径一千万为三率求得四率为视纬之正得视纬距次交实行初宫至五宫为黄道北六宫至十一宫为黄道南
求黄道宿度同推月离法
推水星法
求积年同推日躔法
求中积分同推日躔法
求通积分同推日躔法
求天正冬至同推日躔法
求积日同推月离法
求水星年根以积日与水星每日平行三千五百四十八秒三三○五一六九相乗满周天一百二十九万六千秒去之余为积日水星平行加水星平行应分秒微得水星年根上考往古则置水星平行应减积日水星平行得水星年根
求最高年根以积日与水星最高每日平行十分秒之二又八八一一九三相乗得数为积日最高平行加水星最高应宫度分秒微得最高年根上考往古则置水星最高应减积日最高平行得最髙年根
求伏见年根以积日与水星伏见毎日平行一万一千一百八十四秒一一六五二四八相乗满周天一百二十九万六千秒去之余为积日伏见平行加水星伏见应宫度分秒微得伏见年根上考往古则置水星伏见应减积日伏见平行得伏见年根
求水星日数以所设日数与水星每日平行三千五百四十八秒三三○五一六九相乗得数为秒以宫度分收之得水星日数
求最高日数以所设日数与水星最高每日平行十分秒之二又八八一一九三相乗得数为秒以分收之得最高日数
求伏见日数以所设日数与水星伏见每日平行一万一千一百八十四秒一一六五二四八相乗得数为秒以宫度分收之得伏见日数
求平行同推土星法
求最高平行同推土星法
求伏见平行同推土星法
求引数同推土星法
求初均数同推土星法
求初实行同推土星法
求伏见实行同推金星法
求次均数同推金星法惟次轮半径用数不同求黄道实行同推金星法
求距交实行置初实行减最高平行加减六宫得距交实行【水星正交恒与最卑同则最高平行即中交平行故置初实行减最高平行又加减六宫方为距正交实行】
求距次交实行以伏见实行与距交实行相加【加满全周去之用其余】得距次交实行初宫至五宫为黄道北六宫至十一宫为黄道南
求交角距交实行九宫至二宫星在黄道北交角为五度零五分一十秒星在黄道南交角为六度三十一分零二秒【距交实行九宫至二宫为次轮心在正交前后故其交角用次轮心在正交当黄道南北交角】距交实行三宫至八宫星在黄道北交角为六度一十六分五十秒星在黄道南交角为四度五十五分三十二秒【距交实行三宫至八宫为次轮心在中交前后故其交角用次轮心在中交当黄道南北交角】
求交角差以半径一千万为一率大距交角较化秒为二率【距交实行九宫至二宫星在黄道北大距交角较为二千零九十秒星在黄道南大距交角较为三千零六十二秒距交实行三宫至八宫星在黄道北大距交角较为二千二百一十秒星在黄道南大距交角较为二千六百六十八秒】距交实行之正为三率求得四率即交角差距交实行九宫至二宫星在黄道北为加星在黄道南为减距交实行三宫至八宫星在黄道北为减星在黄道南为加求实交角【本日星在次轮周所当次轮靣与黄道斜交之角】置交角加减交角差得实交角【水星次轮靣与黄道斜交惟次轮心在大距其南北交角皆为五度四十分此外则黄道南与黄道北不同而正交与中交又不同次轮心在正交其黄道北交角最小距正交渐逺则交角渐大而黄道南交角最大距正交渐逺则交角渐小次轮心在中交其黄道北交角最大距中交渐逺则交角渐小而黄道南交角最小距中交渐逺则交角渐大故先以次轮心距正交前后或距中交前后及星在黄道南北定其交角然后加减交角差方为实交角也】求次纬以半径一千万为一率实交角之正为二率距次交实行之正为三率求得四率为次纬之正得次纬
求星距黄道线同推金星法
求视纬以星距地星线为一率星距黄道线为二率半径一千万为三率求得四率为视纬之正得视纬
求黄道宿度同推月离法
皇朝文献通考卷二百六十二
钦定四库全书
皇朝文献通考卷二百六十三
象纬考【八】
日食
【臣】等谨按马端临所纪歴代日食于食分时刻宿度详略不同盖以有可考有不可考耳今钦天监纪顺治元年以来所纪日食自食及一分以上者具详宿度时刻分秒至食不及一分者则据实録所书而列之
顺治元年八月丙辰朔日食在张宿八度十八分食二分四十八秒午初初刻一分初亏午正一刻二分食甚未初一刻十四分复圆
二年十二月己卯朔日食先是六月掌钦天监事汤若望言旧法算得本年十二月己卯朔辰时日食三分强回回科算得食一分弱依新法推之止食半分强且在日出地平之前请临期遣官测验至是阴云不见
五年五月乙丑朔日食在觜宿十一度七分食九分十二秒卯初三刻八分初亏卯正三刻七分食甚辰正初刻复圆
七年十月辛巳朔日食在亢宿二度十五分食七分四十二秒已正二刻六分初亏午正初刻一分食甚未初二刻五分复圆
十四年五月癸卯朔日食在觜宿二度十二分食六分三十七秒寅正一刻四分初亏卯初初刻九分食甚卯正初刻四分复圆
十五年五月丁酉朔日食在毕宿六度五十七分食四分二十五秒辰正三刻九分初亏已正初刻十一分食甚午初二刻九分复圆
康熙三年十二月戊午朔日食在斗宿二十一度二十分食八分五十四秒申初一刻六分初亏申正二刻七分食甚酉初三刻一分复圆
五年六月庚戌朔日食在井宿九度四十五分食九分四十七秒申初一刻十四分初亏申正二刻十一分食甚酉初二刻十四分复圆
八年四月癸亥朔日食在娄宿十一度食五分二十九秒未初初刻八分初亏未正一刻十二分食甚申初二刻十三分复圆
十年八月己卯朔日食在张宿九度二十九分食一分五十九秒申正一刻九分初亏酉初初刻七分食甚酉初二刻十四分复圆
十五年五月壬午朔日食掌钦天监事南怀仁疏言依古法推算应食五分六十秒依新法推算应食二十防臣等登台测騐本日酉正一刻日食未及一分戌初初刻十分复圆其古法所推失之甚逺而新法亦不尽符合者乃清防之气使然按交食歴指等书言地中游气时时上腾能映小为大升卑为高如日月出入时与地平相近游气掩映比中天时望之其光较大此明验也今五月朔日食原不过二十微因气之故自平地视之则为不及一分疏入下礼部知之
二十年八月辛巳朔日食在翼宿初度二十三分食三分四十九秒辰正一刻七分初亏已初一刻七分食甚已正二刻五分复圆
二十四年十一月丁巳朔日食在心宿一度二十二分食二分十九秒申初初刻八分初亏申初三刻十三分食甚申正二刻十四分复圆
圣祖仁皇帝谕大学士等曰天象稍有愆违即当修省或施行政事有未当欤或下有寃抑未得伸欤廷臣详议以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