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朝文献通考 - 第 515 页/共 807 页

是年又拨镇标前营兵二十名建昌营兵十五名饶州营兵十五名入瑞州营   三十八年拨袁州城守协千总一人兵八十一名入临江营   四十九年将南昌镇标后营守备归入前营游击统辖又将南昌水师营守备归入南昌城守营逰击统辖   皇朝文献通考卷一百八十五   钦定四库全书   皇朝文献通考卷一百八十六   兵考【八】   直省兵   福建   浙江   八旗驻防   福州将军一人【驻劄福州府】副都统一人统辖协领八人佐领八人防御八人骁骑校十六人八旗满洲领催一百六十名前锋二百名骁骑一千二百名步军三百二十名弓匠箭匠铁匠四十名兼辖左右营绿旗兵及水师一营   绿旗左营兼中军副将一人中军都司一人千总二人把总四人兵九百三十名右营游击一人中军守备一人千总二人把总四人兵九百三十名水师营协领一人佐领二人防御二人骁骑校六人领催三十名鸟鎗兵二百四十名弓箭兵七十名大刀兵四十名挑刀兵四十名藤牌兵九十名礮手四十名捕盗兵十名水手十六名船匠八名教习兵二十四名   康熙十九年设福州驻防将军一人副都统二人协领防领各四人防御骁骑校各二十人拨杭州驻防汉军左翼四旗骁骑步军一千七名改驻福州又増兵一千名设领催二百四十二名骁骑一千四百十八名步军三百四十七名铁匠十九名兼管标下绿旗营官兵   二十九年于福州驻防骁骑额内分设鸟枪领催一百四十二名鸟枪骁骑九百五十四名领催一百名骁骑四百六十四名   五十七年定福州驻防兵额内一半充为马兵一半充为步兵   雍正元年以福州驻防步军三百四十七名为鸟枪兵   六年设福州驻防水师营协领一人佐领防御各二人骁骑校六人水师五百名于驻防汉军余丁内选补教习兵一百名由海坛闽安二营绿旗兵内选拨入水师营遇缺开除即以本营水师兵充额   乾隆十九年定福州驻防改用八旗满洲设满洲协领一人防御一人佐领骁骑校各二人其骁骑步军各兵均由在京八旗满洲发往充额原设之四旗汉军各官兵悉令出旗送部分别去留改补绿旗营   二十八年令福州驻防水师营汉军兵悉陆续出旗分别改补绿旗营由京拨议裁之郑家庄兵六百十二名充额如不敷数再于八旗满洲兵内发往   三十二年拨天津水师营议裁兵二百二十九名充福州兵额   三十四年裁福州驻防步兵八十名   三十五年裁福州驻防佐领八人   四十四年裁福州驻防副都统一人   绿旗营   闽浙总督一人【驻劄福州府】统辖本标官兵及水师营兼节制抚标二提标三镇标十三   【臣】等谨按顺治二年设浙江总督驻杭州府五年改为闽浙总督驻衢州府兼辖福建十五年分设两省总督以福建总督驻福州府浙江总督驻杭州府康熙八年并归福建为闽浙总督九年又分设两省总督移福建总督驻漳州府十一年仍驻福州府二十三年裁浙江总督仍并为闽浙总督驻福州府兼辖浙江雍正五年又分设两省总督十二年复并为闽浙总督   督标中营中军副将一人中军都司一人千总二人把总四人兵一千一百六名左营叅将一人中军守备一人千总二人把总四人兵一千一百七名右营防将一人中军守备一人千总二人把总四人兵一千一百七名   南台水师营防将一人【驻劄南台】中军守备一人千总二人把总四人兵九百名   福建巡抚一人【驻劄福州府】统辖本标官兵   抚标左营兼中军防将一人中军守备一人千总二人把总四人兵六百四十五名右营游击一人中军守备一人千总二人把总四人兵六百四十五名   福建水师提督一人【驻劄厦门】统辖本标官兵及分防各营兼节制镇标四   提标中营中军防将一人中军守备一人【驻劄海澄县】千总二人把总四人兵九百六十名左营游击一人【驻劄龙溪县石码】中军守备一人【驻劄厦门】千总二人把总四人兵九百六十名右营游击一人中军守备一人千总二人把总四人兵九百六十名前营游击一人中军守备一人千总二人把总四人兵九百六十名后营游击一人中军守备一人千总二人把总四人兵九百六十名   闽安协副将一人【驻劄闽县兼辖烽火门营】左营兼中军都司一人【驻劄连江县】中军守备一人千总二人把总四人兵八百十六名右营都司一人【驻劄大西洋】中军守备一人千总二人把总四人兵八百十六名兼辖烽火门防将一人【驻劄霞浦县】中军守备一人千总二人把总四人兵九百十二名   铜山营防将一人【驻劄漳浦县铜山城】中军守备一人千总二人把总四人兵一千二百名   金门镇总兵官一人【驻劄同安县】统辖本标官兵镇标左营兼中军游击一人中军守备一人千总二人把总四人兵一千一百五十二名右营游击一人中军守备一人千总二人把总四人兵一千一百五十二名   海坛镇总兵官一人【驻劄福清海坛汛】统辖本标官兵镇标左营兼中军游击一人中军守备一人千总二人把总四人兵一千一百五十二名右营游击一人中军守备一人千总二人把总四人兵一千一百五十二名   南澳镇总兵官一人【驻劄广东之南澳兼属两广总督及广东提督节制】统辖本标官兵   镇标左营兼中军游击一人【驻劄诏安县右营广东】中军守备一人千总二人把总四人兵一千一百五十九名   台湾镇总兵官一人【驻劄台湾府】统辖本标官兵及分防各营   镇标中营中军游击一人【驻劄中路口】中军守备一人千总二人把总四人兵九百十名左营游击一人【驻劄北路口】中军守备一人千总二人把总四人兵九百三十名右营游击一人【驻劄南路口】中军守备一人千总二人把总四人兵九百三十名   台湾城守营防将一人【驻劄台湾府】左营兼中军守备一人千总一人把总二人兵五百名右营守备一人千总一人把总二人兵五百名   台湾协副将一人【驻劄安平镇】中营中军游击一人中军守备一人千总二人把总四人兵八百五十名左营游击一人中军守备一人【驻劄筑港】千总二人把总四人兵八百名右营游击一人中军守备一人千总二人把总四人兵八百五十名   澎湖协副将一人【驻劄妈宫汛】左营兼中军游击一人中军守备一人千总二人把总四人兵一千名右营游击一人中军守备一人千总二人把总四人兵一千名   北路协副将一人【驻劄漳化县】中营中军都司一人千总二人把总四人兵八百九十名左营守备一人【驻劄诸罗县】千总二人把总四人兵八百十名右营守备一人【驻劄竹堑】千总二人把总四人兵七百名南路营防将一人【驻劄凤山县】中军守备一人千总二人把总四人兵一千名   北路淡水营都司一人【驻劄八里坌】千总一人把总二人兵五百名   南路淡水营都司一人【驻劄山猪毛口】千总一人把总二人兵五百名   福建陆路提督一人【驻劄泉州府】统辖本标官兵及分防各营兼节制镇标四   提标中营中军防将一人中军守备一人【驻劄安溪县】千总二人把总四人兵八百五十四名左营游击一人【驻劄永春州】中军守备一人【驻劄府城】千总二人把总四人兵八百五十四名右营游击一人【驻劄永宁卫】中军守备一人【驻劄府城】千总二人把总四人兵八百五十四名前营游击一人中军守备一人【驻劄惠安营】千总二人把总四人兵八百五十四名后营游击一人中军守备一人千总二人把总四人兵八百五十四名   泉州城守营防将一人【驻劄泉州府兼辖安海营】中军守备一人千总二人把总三人兵六百八十三名兼辖安海营都司一人【驻劄安海汛】把总一人兵一百五十名福州城守协副将一人【驻劄福州府】左营兼中军都司一人千总二人把总五人兵一千一百十名右营都司一人千总二人把总四人兵九百五十一名兴化城守协副将一人【驻劄兴化府】左营兼中军都司一人中军守备一人千总二人把总四人兵九百六十一名右营都司一人【驻劄仙游县】中军守备一人【驻劄府城】千总二人把总四人兵九百六十二名长福营防将一人【驻劄福清县】左营守备一人【驻劄镇东卫】千总一人把总二人兵六百二十三名右营都司一人【驻劄长乐县】千总一人把总二人兵五百三十二名福宁镇总兵官一人【驻劄福宁府】统辖本标官兵及分防各营   镇标中营中军游击一人中军守备一人千总二人把总四人兵八百四十六名左营游击一人【驻劄福安县】中军守备一人千总二人把总四人兵八百四十八名右营游击一人【驻劄寜徳县】中军守备一人千总二人把总四人兵八百四十八名   桐山营游击一人【驻劄福鼎县】中军守备一人千总二人把总四人兵七百五十六名   连江营游击一人【驻劄连江县】中军守备一人千总二人把总四人兵七百五十名   罗源营游击一人【驻劄罗源县】中军守备一人千总二人把总四人兵七百五十名   汀州镇总兵官一人【驻劄汀州府】统辖本标官兵及分防各营   镇标中营中军游击一人中军守备一人千总二人把总四人兵九百三十七名左营游击一人【驻劄清流县】中军守备一人【驻劄府城】千总二人把总四人兵九百三十七名右营游击一人【驻劄上杭县】中军守备一人【驻劄府城】千总二人把总四人兵九百三十七名邵武城守营防将一人【驻劄邵武府】左营守备一人千总二人把总四人兵八百三十名右营都司一人【驻劄建宁县】千总二人把总四人兵八百三十名建宁镇总兵官一人【驻劄建宁府】统辖本标官兵及分防各营   镇标中营中军游击一人【驻劄建阳县】中军守备一人【驻劄浦城县】千总二人把总四人兵七百五十九名左营游击一人【驻劄崇安县】中军守备一人【驻劄府城】千总二人把总四人兵七百六十名右营游击一人【驻劄松溪县】中军守备一人【驻劄府城】千总二人把总四人兵七百六十名   延平城守协副将一人【驻劄延平府】左营都司一人【驻劄将乐县】中军守备一人千总二人把总四人兵八百二名右营都司一人【驻劄永安县】中军守备一人【驻劄府城】千总二人把总四人兵八百二名   枫岭营守备一人【驻劄枫岭兼属浙江枫岭营游击统辖】千总一人把总二人兵四百二十六名   漳州镇总兵官一人【驻劄漳州府】统辖本标官兵及分防各营   镇标中营中军游击一人中军守备一人千总二人把总四人兵九百六十二名左营游击一人【驻劄漳浦县】中军守备一人【驻劄府城】千总二人把总四人兵九百六十二名右营游击一人【驻劄海澄县】中军守备一人【驻劄府城】千总二人把总四人兵九百六十二名漳州城守营都司一人【驻劄漳州府】中军守备一人千总二人把总四人兵八百九十五名   同安营防将一人【驻劄同安县兼辖灌口营】中军守备一人千总一人把总四人兵六百六十一名兼辖灌口营都司一人【驻劄灌口汛】千总一人兵二百名   诏安营游击一人【驻劄诏安县兼辖红花岭营】中军守备一人千总二人把总四人兵六百三十二名兼辖红花岭营守备一人【驻劄红花岭营】把总一人兵二百五十一名   平和营游击一人【驻劄平和县】中军守备一人千总二人把总四人兵八百名   龙岩营游击一人【驻劄龙州】中军守备一人【驻劄漳平县】千总二人把总四人兵八百名   云霄营游击一人【驻劄云霄城】中军守备一人千总二人把总四人兵七百六十九名   顺治七年定福建官兵经制设福建巡抚标旗鼓守备一人【寻裁旗鼓守备后提标镇标旗鼔都司旗鼓守备并同】左右二营各设游击以下将领八人兵共二千名设福建水陆提督标旗鼔都司一人分中左右三营中营设防将以下将领八人左右二营各设游击以下将领八人兵共三千名设汀州镇泉州镇铜山镇总兵官及援勦总兵官中路总兵官镇标各旗鼓守备一人左右二营各设游击以下将领八人兵共二千名设福州城守协漳州协建宁协等处副将协标中左右三营各设游击以下将领八人兵共三千名设福州水师协汀州城守协兴化协邵武协延平协闽安协同安协等处副将协标左右二营各设游击以下将领八人兵共二千名设福宁协副将标左右二营各都司以下将领七人兵共一千八百名设泉州城守营泉州水师营漳州水师营云霄营浦城营防将以下将领八人兵一千名设长乐营福清营连江营烽火门营游击以下将领八人兵一千名   十一年设枫岭营游击以下将领八人兵一千名【驻劄浦城县之廿八都后廿八都地方改浙江江山县移守备以下将领四人分驻浦城县之枫岭定游击归衢州协统辖守备归建宁协统辖】   十四年裁福宁协副将改设福宁镇总兵官镇标左右二营各设游击以下将领八人兵共二千名十五年设总督标中左右三营中营设副将以下将领八人左右二营各设游击以下将领八人兵共三千名   十八年裁福建巡抚标左右二营游击以下官兵康熙元年设罗源营游击以下将领八人兵七百六十名   二年设诏安营游击以下将领七人兵七百七十三名   六年裁兴化协副将改设兴化镇总兵官裁驻劄漳州之中路总兵官   七年移汀州镇总兵官驻漳浦改为漳浦镇别设汀州协副将以下官兵   是年裁福建水陆提督及提标官兵   八年设福建水师总兵官及镇标官兵   十三年复设福建巡抚标左右二营各游击以下将领八人兵共一千三百二名   十七年裁水师总兵官改设福建水师提督提标分中左右前后五营中营设防将以下将领八人左右前后四营各设游击以下将领八人兵共四千八百名又设福建陆路提督及提标五营防将以下将领如水师之数兵共四千三百三十三名十九年裁援总兵官改设金门镇海坛镇总兵官镇标中左右三营各设游击以下将领八人兵共三千名   二十三年设台湾镇总兵官镇标分中左右三营中右二营各设游击以下将领八人左营设游击以下将领六人兵共二千七百七十名又设台湾协副将分中左右三营中营设游击以下将领八人左营设游击以下将领六人右营设游击以下将领七人兵共二千五百名又设澎湖恊副将左右二营各设游击以下将领八人兵共二千名又设北路营防将以下将领八人兵一千一百二十名设南路营防将以下将领八人兵一千名又设淡水营都司以下将领四人兵五百名   是年裁铜山镇总兵官改设铜山协副将左右二营仍设游击以下官兵裁同安协副将改设游击以下将领九人兵八百六十八名又裁泉州镇标官兵   二十四年设南澳镇总兵官以镇标右营驻广东广东提督统辖左营驻福建设游击以下将领八人兵一千一百八十名   是年拨同安营千总一人兵二百名又増都司一人设为灌口营   二十六年设南台水师营防将以下将领八人兵九百名拨督标兵七百五十名水师提标兵七十五名闽安恊兵七十五名充额其督标存兵三千四百二十五名   二十七年裁海坛镇金门镇标中营官兵止设左右二营游击以下将领八人兵共二千三百四名移漳浦总兵官驻漳州改为漳州镇中左右三营各设游击以下将领八人兵共二千八百五十名别设漳浦营游击以下将领八人兵八百十七名驻漳浦县又设海澄营游击以下将领八人兵八百七十九名驻海澄县裁福州城守协标中营止设左右二营各都司以下将领七人兵共一千九百十五名裁泉州城守营防将改设游击即拨长乐营游击一人漳州协标守备一人増入泉州营合原设将领共九人兵共七百六十名其长乐营复裁千总一人把总二人兵三百九十七名并裁福清营千总一人把总二人兵四百八名合为长福营设游击并左右二营各守备以下将领四人兵共一千一百九十五名其漳州协并裁副将改设城守营游击以下将领八人兵八百十七名是年拨福宁镇守备一人兵一百五十三名邵武协千总二人把总四人及提标等各营兵共七百三十名又増游击一人设为铜山营复裁邵武协副将改设防将以下左右二营官兵   三十一年裁延平城守协右营守备一人仍设副将以下左右二营将领共十六人兵共一千六百三十四名   三十二年裁铜山协副将改设游击以下官兵三十六年移兴化镇总兵官驻汀州改为汀州镇中左右三营各设游击以下将领八人兵共二千八百五十名即移汀州协副将驻兴化改为兴化城守协左右二营各设游击以下将领八人兵共一千九百五十八名   六十年移台湾镇总兵官驻澎湖即移澎湖协副将驻台湾   六十一年以移驻澎湖之台湾镇总兵官仍驻台湾其澎湖仍设水师协副将   雍正二年裁铜山营游击改设防将以下将领八人兵一千二百名   八年改泉州城守营游击为防将改守备一人为都司即拨都司一人把总一人兵一百五十名分设为安海营又改长福营游击为防将   十年拨福建内地陆营兵九十名入长福左营合原设防将以下将领九人兵共一千一百三名十一年裁建宁协副将改设建宁镇总兵官増设左营千总右营把总各一人合原设中左右三营游击以下将领共二十四人兵共二千七百九名増设福宁镇标左营把总右营千总各一人合原设中左右三营游击以下将领共二十四人兵共二千五百六十五名増设台湾镇标左营千总把总各一人右营把总一人又设台湾城守营防将以下将领九人左右二营守备以下将领四人兵共一千名裁北路营防将改设北路协副将又増设守备二人千总四人把总八人兵一千二百八十名合原设将领共二十二人分中左右三营中营设都司以下将领七人左右二营各设守备以下将领七人兵共二千四百名又增设南路营都司一人千总一人把总二人兵五百名合原设叅将以下将领共十二人兵共一千五百名増设淡水营把总一人合原设都司以下将领共四人兵共五百名増设台湾水师协左营千总把总各一人右营把总一人合原设副将以下将领共二十五人兵共二千五百名増设闽安协左营千总右营把总各一人合原设副将以下将领共十七人兵共一千六百三十二名増设连江营把总一人合原设游击以下将领共八人兵共七百六十名増设诏安营云霄营把总各一人合原设游击以下将领各八人兵各七百七十九名増设邵武城守营把总一人合原设防将以下将领共十五人兵共一千六百八十二名増设烽火门把总一人合原设防将以下将领共八人兵共九百十二名乾隆八年设红花岭营守备一人把总一人兵一百十名又拨诏安营兵一百四十一名来驻仍归诏安营兼辖   二十年改漳州镇标左营为平和营以漳浦营改为镇标左营改镇标右营为龙岩营以海澄营改为镇标右营其二营游撃仍分驻漳浦海澄二营守备移驻漳州府城   三十七年裁水师提标步战兵一千五百名改募守兵一千五百名   八旗驻防   杭州将军一人【驻劄杭州府】副都统一人统辖满洲协领兼佐领八人佐领十六人防御十六人骁骑校二十四人防古协领兼佐领一人佐领七人防御四人骁骑校八人八旗满洲防古委前锋校十六人前锋一百八十四名鸟鎗领催六十四名鸟枪骁骑七百三十六名礮领催三十名礮骁骑一百六十名箭营领催八十二名箭营骁骑三百二十八名步军三百二十二名养育兵一百二十八名弓匠箭匠铁匠各三十二名兼辖乍浦副都统一乍浦副都统一人【驻劄嘉兴府乍浦统于杭州将军】统辖满洲协领兼佐领四人古协领兼佐领一人佐领十六人防御八人骁骑校十六人八旗满洲领催七十二名骁骑一千一百二十八名古领催二十四名骁骑三百七十六名内委前锋校十六人前锋一百八十四名礮领催八名礮骁骑六十四名水手二十三名弓匠箭匠铁匠共九十六名   顺治十五年设杭州驻防拨保定府徳州等四城驻防兵一千名改驻杭州设满洲佐领古佐领骁骑校各员以总管一人统之又设汉军都统一人副都统二人管辖汉军兵仍聴总管节制康熙十三年裁杭州驻防总管及汉军都统改设满洲将军一人满洲副都统二人汉军副都统二人八旗满洲毎旗设协领防御各一人佐领骁骑校各二人四旗汉军毎旗设协领防领各一人防御三人骁骑校二人八旗满洲防古设骁骑九百六十九名步军七百名弓匠二十四名铁匠四十八名四旗汉军设骁骑一千三十一名步军三百四十七名铁匠三十七名满洲汉军共棉甲兵七百六十四名   是年拨太原驻防兵三百名充杭州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