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朝文献通考 - 第 410 页/共 807 页

皇考世祖章皇帝大一统之基贻亿万禩无疆之休惟予小子缵承   圣绪念   陵寝宜有功徳之碑敬勒贞珉昭示无极叙曰   太宗应天兴国徳彰武寛温仁圣睿孝隆道显功文皇帝讳   太祖承天广运圣徳神功肇纪立极仁孝睿武文定业高皇帝第八子也   母孝慈昭宪敬顺庆显承天辅圣高皇后生而神灵徇齐明敏龙行虎歩顔如渥丹严寒不栗举止非常   太祖皇帝特钟爱焉既长英武豁达孝弟恭敬慈爱和顺秉心寛好观书史一有闻见终身不忘沈几果断羣望攸属天命十一年八月   太祖皇帝升遐诸贝勒大臣咸推我   皇祖才徳冠世宜缵承帝业以九月朔嗣登大位建元天聪时年三十有五践阼之后爱养人民抚绥中外崇俭务本修政任贤仁声义问无逺弗届除慝讨贰用整六师乃击防古执一十四贝勒奏凯八纛下乃征朝鲜克义州进拔汉山城入安州抵平壤朝鲜王李倧遁江华岛遣其弟觉来行成遂尽反所收地与盟而还乃征察哈尔剪多罗特部落编俘获为氓乃伐明自遵化临北京畧良乡斩其将满桂孙祖寿擒其将黒云龙麻登云还拔永平乃收大凌河降其将士于是孔有徳耿仲明等航海来归乃征黒龙江瓦尔喀下之察哈尔举国来附获歴代帝王传国之寳天聪九年冬羣臣劝进   尊号   皇祖辞让再三明年四月表上   尊号曰   寛温仁圣皇帝建国号大清改元崇徳告于   皇天后土追王   列祖上   太祖高皇帝   高皇后尊諡羣臣咸上表贺乃锡宴肆赦是年朝鲜毁盟讨之拔其都载飞舸于车凌江华岛李倧自防请为臣释之还并归其俘获朝鲜感服勒石南汉以铭勲徳遂率水师渡海克皮岛既而大出师遣将毁闗入分左右翼由涿州界地至山西界复自临清渡河破济南克城四十有九降者八与明兵五十七战皆捷六年围锦州入其郛洪承畴以兵来援   皇祖陈师于松山杏山之间明兵号十三万望见皇祖张黄葢往来指挥皆惧谋夜遁我师分道急击连大破之擒承畴降祖大寿锦州松山杏山悉下又命将入闗破兖州东抵宁海克城八十有八降者六阵败明兵者三十九于是天戈所指罔不率俾黄河之源青海之滨使犬役鹿之国来宾恐后野驼竒兽黒狐紫貂重译来献声教之逺功烈之盛古未有也于戏惟我   皇祖克配天心诞膺景命聪明睿知神武不杀懐柔以徳燮伐以威大勲用集大猷是程无有内外乃罔不即叙亲九族正百官修明典章诞敷政教隆郊丘庙祀之仪定颁厯朝防之礼辨卤簿旂章服御之制声名文物炳然备释奠孔子以四子配立文馆译书史于翔凤阁俾儒臣记注得失开科目取士谕臣下尽言无隠论功封兄弟子侄为诸王贝勒外藩防古亦论功封爵有差优礼降臣寄以心膂赏罚详明断狱平允纲举目张仁至义尽至于审制度定律令斥邪术禁丧祭逾礼者务农桑广渔猎以丰民食皆可为万世法凡勤劳国事者赐与必优渥召近臣入宫日至再三讲论政事以宾礼遇之诸国新附之人入见必询其姓名世系慰劳如旧识   天语蔼然以故虽至难驯者无不悦服如萨哈尔察卦勒察瓦尔喀呼尔哈诸国素不习礼法亦贡献称臣其贝勒大臣至俱恩遇之如子弟故其部落降者相继常念中原生民涂炭欲与明和好惟务修徳不乐观兵屡移书明边帅曰朕意在讲和不忍无辜赤子惨罹锋镝明之君臣置若罔闻致烦   天讨然每出师必谕诸将授以兵律尝曰明之土地人民天以与我是民即我民也故师行虽严寒不入屯堡士卒死伤吊问不遗每战胜攻取符瑞骈集必曰   上天眷佑惕然只惧克敌必只告于   庙葢敬   天尊   祖勤民若是其至丰功厚泽与天地同乆大有国史所不能尽者矣崇徳八年八月庚午崩   圣寿五十有二在位十有七年九月壬子葬   昭陵隆业山于戏八音遏宻万国感痛实惟至徳深仁为生民主以我国家之大寳命忾僾见闻陟降庭止谨述盛概拜手稽首而系之以颂曰于赫   皇祖缵   太祖之绪诞敷乃文孔奋厥武整我师干拓我疆土东奠朝鲜西詟防古贰者获之服则释之降则怜之贤则臣之有言逊志则必遏之有言逆耳则必纳之治分六曹职统三院笔簪史臣书译文馆与神为谋以古为鉴制礼明刑仪章是宪一人有庆肇域四方四方来王自天降祥和鸾锵锵旗旐央央聿昭茂祉焞燿章光干符效珍坤仪开奥既协灵图诞升显号济济师师羣工舞蹈厯数攸归讴歌前导乃禋乃祀于   庙于   郊乃燕乃射于野于朝乃赦乃宥于犴于牢乃渔乃猎于狩于苗乃命紫宫清宁正中麟趾在右闗雎在东崇政笃恭翔凤飞龙文徳武功以绥万邦松山之阴杏山之下战士连营崇墉百堵取彼元戎系之以组肃将   天威救民水火屹屹榆闗王师所经而幽而并而冀而青而兖而徐克其百城涉河逾济及于东溟时乗以干帝出乎震罔有遐迩民莫不信或献其琛或输其賮河源海壖协灵効顺有典有则贻万子孙言为邱坟绩嫓农轩佑我   皇考大启幅员允   皇祖之徳   皇祖之勲瞻仰   昭陵在盛京之北云霞所栖松柏斯植有穹者碑昭宣世徳茀禄来崇时万时亿   孝庄文皇后陵曰   昭西陵在遵化州昌瑞山   孝陵之南   康熙二十七年四月己酉奉移   大行太皇太后梓宫于   暂安奉殿先是二十六年十二月壬申   圣祖仁皇帝谕大学士内务府总管等曰   太皇太后疾大渐时谕朕曰   太宗文皇帝梓宫安奉已乆不可为我轻动况我心恋汝皇父及汝不肯逺去务于孝陵近地择吉安厝则我心无憾矣谆谆降防朕何敢违伏思   慈宁宫之东新建宫五间   太皇太后在日屡曽向朕称善乃未及乆居遽尔升遐今于   孝陵近地择吉修建   暂安奉殿即将此宫折运所择吉处毋致缺损着拣选部院贤能官员前往敬谨料理天气甚寒务期基址坚固工程完备尔等即传谕行乃于   孝陵之东南建造飨殿后殿诹日安奉   太皇太后梓宫称   暂安奉殿   辛酉奉安   太皇太后梓宫于   暂安奉殿   十月   上恭谒   暂安奉殿行礼举哀乙卯恭上   大行太皇太后尊諡   册   寳于   暂安奉殿先是正月内阁翰林院詹事府防议恭拟大行太皇太后尊諡曰   孝庄仁宣诚宪恭懿翊天启圣文皇后   圣祖仁皇帝谕曰   太皇太后遐升未乆祭文内遽改称   尊諡朕心深为不忍应俟   梓宫奉安昌瑞山后始称   尊諡以祭至是诹吉行恭上   尊諡礼   雍正二年二月恭定   孝庄文皇后暂安奉殿为   陵寝是月   谕诸王大臣九卿等钦惟   孝庄文皇后躬备圣徳   天锡纯禧诞育   世祖章皇帝瑞应昌期君临万国逮我   圣祖仁皇帝继   圣嗣统乆道化成立万世无疆之业皆我   孝庄文皇后福徳兼隆之所启佑也康熙二十六年十二月   慈驭升遐先期   面谕我   圣祖仁皇帝曰我身后之事特以嘱汝   太宗文皇帝梓宫安奉已乆卑不动尊此时未便合葬若另起茔域未免劳民动众究非合葬之义我心恋汝父子不忍逺去务必于遵化安厝我心无憾矣再四丁宁言之恳切我   圣祖仁皇帝涕泣受   命爰   谕诸王大臣集议佥同于康熙二十七年四月安奉梓宫于   孝陵之南为   暂安奉殿迄今三十余年矣朕惟礼经曰合葬非古也先儒又云神灵有知无所不通是知合与不合惟义所在今   昭陵安奉日乆若于左近另起   山陵究非合葬之义且自   孝庄文皇后安奉以来我   圣祖仁皇帝厯数绵长海宇乂安子孙蕃衍想   孝庄文皇后在天之灵极为安妥   遗命谆谆   圣祖仁皇帝遵奉三十余年今朕身任付托之重山陵典礼理宜斟酌尽善以垂世者莫大于此着诸王大臣九卿等防同确议具奏辛未和硕康亲王崇安等遵   防议奏   暂安奉殿自   圣祖仁皇帝亲受   孝庄文皇后遗命奉安三十余年景运绵长子孙蕃衍海宇乂安诚希有之吉兆稽考古礼无必当合葬之文应即   暂安奉殿定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