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朝文献通考 - 第 309 页/共 807 页

午门东由左掖门入   昭徳门西由右掖门入   贞度门均引至丹墀司賔序班序定外国陪臣班次引入西班百官后均依前位立纠仪官暨执事官咸入就位钦天监官于   乾清门报时礼部尚书侍郎诣   乾清门奏请   御殿后扈内大臣二人率豹尾班执枪侍卫十人佩刀   侍卫十人于   乾清门外礼部尚书侍郎于门阶下前引大臣十人于   太和殿后阶下咸左右序立祗   午门鸣钟鼓   皇帝礼服乗舆出宫礼部尚书侍郎恭导后扈内大臣   从由   保和殿   御中和殿陞座鸿胪寺官引侍班导从各官至   殿前接班行三跪九叩礼【不赞】毕侍班官先趋出就位   皇帝驾舆礼部尚书侍郎暨前引大臣恭导后扈如初   中和韶乐作元旦奏元平之章   万寿圣节奏干平之章冬至奏遂平之章   皇帝御太和殿陛座乐止导从官各就位銮仪卫官进至中阶之右三传鸣鞕丹墀内三鸣鞭退复位鸣赞官赞排班丹陛乐作奏庆平之章鸿胪寺分引王公就拜位引文武百官由卤簿南转入拜位皆东西按班北面序立赞进皆进赞跪皆跪乐暂止赞宣表宣表官自东檐入   殿左门至东案前奉表出至檐下正中北面跪大学士二人左右跪展表宣表官宣毕仍奉表进复于案退乐作赞叩兴王公百官行三跪九叩礼兴鸿胪寺官按班引退皆复原位立乐止又赞进鸿胪寺官引外国陪臣就西拜位立丹陛乐作奏治平之章【凡丹陛乐辞三大节皆同】赞行三跪九叩礼毕引退复位立乐止【若数国并朝先朝鲜余国以次逓引行礼】   皇帝既受贺   赐羣臣及外国陪臣坐王公由   殿左右门入位东西楹后大学士由   殿左门入位东楹王公后导从侍班各官不入八分公以下文武百官就原立处咸跪行一叩礼坐尚茶进   皇帝茶王公百官就所坐位行一叩礼乃   赐王以下文三品武二品以上暨外国陪臣茶受茶及坐饮毕咸跪行一叩礼銮仪卫官传鸣鞭如初众皆兴阶下三鸣鞭   驾兴中和韶乐作元旦奏和平之章   万寿圣节奏泰平之章冬至奏允平之章   皇帝还宫乐止鸿胪寺官分引王公百官以次退礼部   仪制司官奉   殿上表及   午门外亭内直省文武官表送内阁咸退   右羣臣朝贺   是日内监豫设中和韶乐于   乾清宫檐下设丹陛大乐于   乾清门内   皇帝御太和殿受羣臣朝贺毕乗舆至   乾清宫檐前降舆中和韶乐作【乐章与外朝同】   皇帝御座乐止   皇后率   皇贵妃   贵妃   妃   嫔礼服诣   乾清宫   皇后就正中拜位立   皇贵妃   贵妃   妃   嫔稍后左右立均北面丹陛大乐作奏雝平之章行六肃三跪三拜礼毕乐止各还后宫内监引   皇子   皇孙由东西阶升就丹陛上东西拜位北面立东班西上西班东上丹陛大乐作【乐章与外朝同】行三跪九叩礼毕乐止退立两旁东西面北上中和韶乐作   皇帝降座乐止   皇子   皇孙皆退   右内朝贺   若值   驻跸热河朝贺是日早銮仪卫陈   法驾卤簿于   澹泊敬诚殿前内监设中和韶乐于   澹泊敬诚殿檐下两旁设丹陛大乐于   二门内两旁亭内俱北向扈从各官俱蟒袍补服至澹泊敬诚殿齐集鸿胪寺官引   皇子   皇孙和硕亲王以下入八分公以上及防古王公至阶下两旁按翼排立二品以上大臣在   二宫门外三品以下各官在   避暑山庄门外各照品级按翼排立礼部堂官奏请   皇帝具龙袍衮服   陞澹泊敬诚殿寳座中和韶乐作【乐章俱同前】   皇帝陞座乐止銮仪卫官赞鸣鞭阶下三鸣鞭鸣赞官赞排班丹陛大乐作鸿胪寺官排班鸣赞官赞进赞跪众皆进跪赞叩兴众行三跪九叩礼鸣赞官赞退俱复原位立乐止銮仪卫官赞鸣鞭阶下三鸣鞭礼部堂官奏礼成中和韶乐作   皇帝还宫乐止众俱出内监奏请   皇帝御内殿   陞座   皇后率   皇贵妃   贵妃   妃   嫔俱龙袍补服于   皇帝前行六肃三跪三拜礼礼成   皇帝起座   皇后   皇贵妃   贵妃   妃   嫔等还宫   右热河朝贺   若值   行在所朝贺是日早扈从各官俱蟒袍补服于行在宫之网城外齐集鸿胪寺官引   皇子   皇孙王公以下二品以上大臣至   皇帝行在宫网城内三品以下各官在网城外按翼排   立礼部堂官奏请   皇帝御行在宫正殿   皇帝御殿陞座鸿胪寺官引   皇子   皇孙王公文武各官行三跪九叩礼复原位立礼部堂官奏礼成   皇帝还行在后宫众俱退内监奏请   皇帝御内殿   陞座   皇后率   皇贵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