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会要辑稿 - 第 374 页/共 1125 页

蕃夷 宋会要辑稿 蕃夷五 保塞蛮 保塞蛮 保塞蛮在黎州之西南,颇以善马来市。太祖开宝六年四月,黎州上言:保塞蛮七十余人自大渡河来归。 真宗大中祥符二年八月,益州上言:「邛部川蛮杀保塞蛮卖马蛮十八人,即移牒黎州,得报称:邛部川与山后两林素有雠隙,杀保塞蛮者乃大渡河外蛮也。」因下诏:「本州岛蛮自今不得与河外蛮相侵扰。本州岛及巡检使臣不得辄入溪峒,邀功生事。」 哲宗绍(兴)[圣]元年十二月十三日,枢密院言:嘉州犍为县有黎蛮逼近寨下。诏令本路钤辖司体量事因以闻。 光尧皇帝绍兴二十六年正月二十九日,新知黎州唐秬朝辞,进对奏云:「臣所治黎州,控制云南极边,在唐为患尤甚。自太祖皇帝即位之初,指舆 地图,弃越隽不毛之地,画大渡河为界,边民不识兵革垂二百年。昨蒙遣锺世明裕民川蜀,蠲减虚额,人受其赐。更乞降诏抚谕,庶几蜀民扶老携幼,共闻德音。」上曰:「卿尝上书论列。」颔首久之。 二十七年十一月十七日,都大提举茶马司言:「黎州蛮甲头李觌等报:有中马蛮客崖遇将带王子倪等自己马钱,雇大渡江土丁十五人,担擎请到马价、锦绢等前归,到大渡河南,在蛮界被汉人四十余人持刃将崖遇杀死,并杀伤蛮奴,劫夺财物。本州岛已收捉贼首汉人张大二姑并其徒伴二十六人根勘。本司行下黎州,将追到赃物日下给还,仍将贼徒尽实根勘。本州岛遂勒牙子杨实等说谕蛮人崖w同水尾村人户商量赔还价钱讫。今照得此事系因蛮人牵马中卖,被边民过境界劫杀中卖蛮人,劫取钱物六千余贯,情理凶恶,今来却一面用夷法和理断,非惟引惹生事,兼恐有碍马政,显见本州岛知、通率意妄作,措置失当。」诏:「知州唐秬、通判陈伯强并放罢,令本路提刑司将行凶为首人一名特决脊杖十五,送千里外州军编管,余人释放。今后并依见行条法施行。」 寿皇圣帝干道元年闰正月二十三日,诏以黎州管下邛部川蛮都王崖w承袭兄蒙备金紫光禄大夫、行怀化校尉,充大渡河南邛部川山前山后都鬼主。从四川宣抚司请也。 五月十八日,诏罢黎州知州宇文绍直,(生)[坐]青羌中马不支价 钱,致愤怒作过,侵犯省界,后遣推官黎商老等谕说,因致陷没也。 八月二十八日,试右谏议大夫兼侍讲苏峤言:「沈黎青羌侵扰边郡,片戈杀官吏,夷人尚未退,听内郡调兵运粮,人情不安。其黎州见今调兵运粮、防守次第,乞专委本路帅、宪司,务令民夷安靖,上宽西顾之忧。」从之。 九月七日,少保、武安军节度使、四川宣抚使虞允文言:「青羌首领奴儿结等二十余名赴黎州谢罪,就将马入中,归还被虏人口。权州事王昉辄多支金帛,便行发归,意在贪为己功,更不计顾黎州近蕃非止一族,日后仿效,滋长边患,无以示惩。」诏王昉降两官罢黜。 十月二十五日,枢密院言:「黎州土蕃近复寇边,乃青羌之别族,见过三冲,直攻虎掌寨,跬步可到城下。城中坐观,无以御之。」诏四川宣抚司火急行下(城)[成]都府帅司,差拨将兵二千人,选差谙练边事有心力智勇兵官,往黎州屯戍捍御。 蕃夷 宋会要辑稿 蕃夷五 侬氏 侬氏 【宋会要】 侬氏,广源州蛮也。其先韦、黄、周、侬四氏为州首领,互相劫掠,唐邕管经略徐申抚之,遂定遂:原作「远」,据文意改。。自交趾窃据,而州多服役之。地在邕管西南 江之源西:原作「而」,据《长编》卷一六七改。,其岩险峻深,产黄金、丹砂,颇有邑居村聚,椎髻左衽衽:原作「言」,据《长编》卷一六七改。,善战',轻死好乱。初,知傥犹州侬全福杀并三州之地,而卒为交趾所虏,其妻阿侬遂嫁商人,生智高。年十三,即杀其父。阿侬更嫁特磨道侬夏卿,而智高冒姓侬氏。奔雷火洞,复据傥犹,为交趾所拔。交趾释之,以知广源州,又以雷火雷:原作「广」,据《长编》卷一六七、《文献通考》卷三三○改。、频婆四洞及思琅州属之。然内怨交趾,颇劫掠其地,僭称南天国,改年景瑞景瑞:原作「瑞景」,据《长编》卷一六七、《文献通考》卷三三○、《安南志略》卷一五、《宋史》卷四九五乙。。久之,求内附。既未得请,遂寇广南。 仁宗皇佑元年九月,广南西路转运司言:广源州蛮寇邕州。诏江南、福建等路兵备之。 十二月,遣入内东头供奉官高怀政往邕州,与本路转运使督捕蛮贼。 三年二月,广南西路转运司言:广源州蛮首领侬智高请内属。诏本路转运使、提点刑狱、钤辖司具利害以闻。 三月,广南西路转运司言:侬智高奉表,献驯象及金银。诏转运司、钤辖司止作本司意,答以广源州本隶交趾,若与其国同贡奉,即许之。 四月,智高率众五千沿 江东下。 四年五月,智高破邕州,杀知州陈珙、通判王干佑、广西兵马都监张立及官属四人,兵死者千余人。智高入州,阅所上金、函,怒谓珙曰:"我请内属一官以统摄诸党,汝不以闻,何也 "珙言:"已奏而不报。"索奏,检又不获,遂扶出。珙病目,不能视,临被杀,犹求效用,不听,遂杀之。智高伪建大南国,置参政二员,改端懿元年。是月,智高陷横、贵、龚、浔、藤、梧六州,知州张仲回、李琚、张序、李植、江镃弃城而遁,又陷封、康二州,知州曹觐、赵师旦死之。又陷端州,知州丁宝臣亦弃城遁,遂围广州。前二日,有告急者,知广州仲简不听,又不为备,及贼暴至,争先入城,后至者皆附贼。官军出阵,不利,凡围五十三日乃去。 六月,诏同提点广南东路刑狱、内殿崇班、合门祗候李枢合门:原作「阁外」,据《长编》卷一七二改。,与知桂州、崇仪使陈晓同捉杀蛮贼,仍令转运、钤辖司发兵应援之。命知潭州余靖为广南西路安抚使「西」下原有一「东」字,据《长编》卷一七二、一七三删。、知桂州,(阁)[合]门通事舍人曹修为同体量安抚经制贼盗。 七月,命知桂州余靖经制广南东西路贼盗事。 是月,诏:「广南有贩粮食以资蛮寇者,其首处死,从者配岭北牢城,舟车没官。」以枢密院言「蛮贼徒党无虑二万人,计日食米五百硕,非有资其粮饷者,则势不可留。犯者请法外处之」故也。是日,蒋偕击智高于路田,军败,南恩州巡检杨达、南安军巡检邵余庆、权宜融州巡检冯岳、西路捉贼王兴、苌用和死之。 八月,诏广南东路同体量安抚经制贼盗杨畋,以遣将佐兵甲既集,当相形势缓急,一举而扑灭之。「恐贼乘风下海,缘海州及琼管之地厚戍以兵,则势不足,失备,又乘隙而至,如能断其海路,则不以月日淹速计也。所请康定中行军约束及《赏罚格令》,(令)[今]降下; 其欲差官、删定模印事非应速,及须检法官亦可于辖下选之。朝廷既令节制诸将,其军旅战阵之事自当从长处决,毋用中覆。」是月,改新知泰州孙沔为荆湖南路江南西路安抚使,内园使、陵州团练使、入内侍省押班石全彬副之。诏沔等若军中须人任使,听于江南东路抽差。 九月,智高入昭州,知州柳应臣弃城。州有山,山有数穴,其大皆容数百千人,民逃其间,悉为贼焚死。 十月,以宣徽南院使、彰化军节度使狄青为荆湖南路宣抚使、都大提举广南经制贼盗事。 是月,狄青言:「自侬智高寇岭南,而诸将专用步兵以抗乘高履险之贼,故每战必败。请下鄜延、环庆、泾原路,择蕃落锐军曾经战阵者各五十人,仍逐路遣使臣一员押赴行营。」从之。 是月,智高陷宾、邕二州,程东美、宋克隆弃城而遁。 是月,诏广南将佐皆禀狄青节制,若孙沔、余靖分路讨击,亦各听节制。 十一月,诏知桂州余靖:「所招九溪峒蛮愿助王师者,恐蓄奸谋,阴与贼合,其与狄青、孙沔常防察之。」 是月,广南西路走马承受公事李道宗言:「闻交趾将发兵二万人,溪水路入助王师,以讨侬智高。」 是月,诏广州魏瓘、广东转运使元绛:「凡守御之备,毋得苟且为之。若民不暂劳,则不能以久安。其广州城池当募蕃汉豪户及丁壮并力修完之。若无捍敌之计,但习水战,寇至而',非完策也。」时智高还邕据州,日采木造舟,而扬言复趋广州也。 十二月,广南西路兵马钤辖陈曙击智高,军败于金城驿。 是月,知桂州余靖言:「交趾今岁当入贡,属侬智高叛,道阻不通,累移文乞会兵讨贼,而朝廷久未报。观其要约甚诚,若许令助讨除,纵未能尽灭其党,亦可使益相离二。已于邕、钦州备万人粮以待之。」诏安南静海军给缗钱二万,令起兵,候贼平,更以三万缗赏之。 五年正月,诏广西转运司:「交趾请发兵助讨蛮贼,缘已遣宣抚使狄青行,宜移文止之。」 二月,狄青言:「领兵至邕州,阵于归仁铺,贼皆执大盾、标枪,骑将孙节为前锋,死之。青麾蕃落兵,张左、右翼,出其后急击,大破之。智高遁去。」诏狄青枭黄师宓等首于邕州城下,以其余筑京观于归仁铺。 诏:广南西路兵马都监萧注、邕贵钦横浔宾龚七州都巡检使王成、广南西路兵马都监于震同追捕智高。其有能获智高者,除正刺史;同立功人,以次甄赏之。 五月三日,广南西路经略使余靖言:「智高逃入外界藏避。」诏靖乘此机会募人擒戮,无令淹久,却致啸聚。 十二月,广南西路安抚司言:「大理评事黄汾、三班奉职黄献珪、邕州司户参军石鉴、道州进士吴舜举,捕获侬智高母并其子弟四人于特磨道。」诏护送京师,以献珪为左班殿直,鉴、舜举并为大理寺丞,汾为卫尉寺丞。 至和元年六月,益、利路钤辖司言:「得黎州申:侬智高自广源州遁入云南。」诏本道应蛮人出入要路,皆预择人备御之。 十一 月,权御史中丞孙抃言:「西川屡奏侬智高收残兵入大理国,谋寇黎、雅二州。请下知益州张方平先事经制,以安蜀人。」从之。 二年六月,戮侬智高母于都市。智高反,伪称皇太后,天资惨毒,嗜小儿肉,每食必杀小儿,智高攻陷城邑,皆其谋也。及智高败,奔大理国而保特磨道,依其夫侬夏卿,收残众,得三千余人,习战骑,欲内寇。石鉴等发峒兵掩袭,擒至都下,给食养饲,以招降智高。久之,传智高死,遂并其弟智光及二子继宗、继封戮之。 嘉佑二年四月,邕州言:火峒蛮侬宗旦入寇。 五年十月,知漳州王罕言:「在广西日,见侬宗旦啸聚其众,又数出摽掠,恐终为边患。请下本路设策招安。」从之。 七年十月,广西经略安抚司言:「知火峒忠武将军侬宗旦、知温闷洞三班奉职侬日新愿以所领雷火、计诚诸峒内属,却给省地归乐州,永为省民。」诏宗旦等各迁一官,仍以耕牛、盐、彩赐之。 十二月,广南西路经略司言:广源州蛮侬平、侬亮、侬夏卿自特磨道来归。 英宗治平二年七月九日,以知顺安州、忠武将军侬宗旦为右千牛卫将军。宗旦本智高族人,所居(日)[曰]火峒,嘉佑二年知桂州萧固招之内属,以为忠武将军,补其子日新为三班奉职,后以监邕州税。至是,宗旦与李日尊、刘 有隙,畏墉,知桂州陆诜等因使人说之,遂弃其州内徙。故有是命。 治平四年八月六日,神宗即位,未改元。知桂州张田言:「得钦州石鉴状:蛮 贼侬智高犹在大理国,及尝往来蜀中,如闻与大理结亲,聚集蛮党,制造兵器,训习战',不可不为朝廷虑。乞密诏广西经略安抚司并东、西两川钤辖司常切(过)[遏]防。」诏令石鉴体问。鉴奏:「智高作过,经今已十五余年,恐是蛮人诡诈。」诏广南西路经略司更切差人探候,如智高果在,亦勿致张皇。 神宗熙宁二年二月,广南西路经略安抚司言:「访闻侬智高见在特磨道,已令知邕州陶弼密切探候,暗作堤防。诏更切探候虚实闻奏,仍令诸处常切堤备。 九月四日,又言:「据外界古勿峒头首赍到侬智会文状,愿归明,只乞在本峒居往,不敢于省地作过,乞赐与官爵,其余头首亦等第与名目。」诏侬智会除右千牛卫将军,依旧知古勿峒,侬进安与保顺郎将,依旧同知古勿峒,仍各赐锦袍、金涂银带,其余首领等有恩赐,令本司勘会闻奏。 十月,又言:「蛮人忠武将军侬平保明侬智会归明,其智会已授左千牛卫将军,却在侬平之上,乞加侬平官爵。」诏平为保明侬智会归顺,与转左监门卫将军。 十一月五日,诏:「侬宗旦、侬日新昨因张田奏,为置在沿边不便,已移洪州监当。此州控扼二广之冲,访闻宗旦徒类萃在任所者甚众,况此辈尽是智高残党,使聚居要地,密迩广南道,实为非便。令分隶近北诸路。」 三年正月二十六日,广南西路经略使潘夙言:「广源州侬智高残徒卢豹、黎顺、黄仲卿归明,乞各与左班 殿直,于省地溪峒顺安州居住。」从之,仍加检校官。 六年四月三日,广南西路经略司勾当温果言:「诏补侬宗旦、侬智会等以将军官,缘夷人不知此官,欲乞一近上班行或副使。」诏宗旦、智会并与供备库副使,宗旦桂州都监,智会知归化州,日新充邕州监押。 元丰二年五月九日,广南西路经略司言:「顺州蛮叛,知归化州、文思副使侬智会率丁壮千二百余人应援壮:原作「状」,据《长编》卷二九八改。,乞推赏。」诏智会为宫苑副使。 六月七日,广西提点刑狱刘宗杰言:「知邕州刘初申:监冻州奉职黄案高等下头首斩知宫阙峒侬智春,并执其妻子,乞加优赏。」上批:「可下曾布速具有功人姓名,比优例取旨。」智春先为内殿崇班,与知武陵峒麻顺福合谋攻顺州,兵败,复趋交趾求援,至是平之。 三年正月二十九日,诏给归明人宫苑副使侬智会全俸。以智会年老有功也。 哲宗元佑二年六月二十二日,权知桂州兼主管广南西路经略司苗时中奏:「侬顺清占夺任峒,与梁贤智父子互相持害。请将顺清并家属就湖南近里州军编管,依例给田土。」枢密院言:「任峒元孙侬顺清父祖主管,虽因梁贤智父子占夺,不当私相雠杀,及与广源州杨景通交通。已该登极大赦,请特依归明人例与茶酒班殿侍,其家属令广南西路经略司差人押送道州,给赐田土,羁縻无令出入。」从之。 蕃夷 宋会要辑稿 蕃夷五 南蛮传 南蛮传本篇当置于原书蕃夷五之七三干德三年之后。 【宋会要】 嘉定元年,郴州黑风峒徭人罗世传寇边,飞虎统制边宁战没,江西、湖南惊扰,知隆兴赵希怿、知潭州史弥坚共招降之。 二年,李元砺、罗孟二寇江西「西」字下原衍一「江」字,据《宋史》卷四九四删。,攻破龙泉县,李再兴战败死之,江州驻札都统制赵选亦战死。初,吉州获贼长七人系狱,土豪黄从龙为贼画策黄:原作「王」,据《宋史》卷四九四改。,赂吉守李絪,得纵还,贼遂无所忌。有侯押队者,领兵戍龙泉境上,元砺复用从龙计,椎尢酒以犒官军椎:原作「推」,据《宋史》卷四九四改。,贼至,官军皆醉,狼狈败走。寇之初起甚微,贼伺知议论不一,故玩侮官军。方江西力战则求降湖南,湖南战则求降江西,牵制王师,使不得相应援。其后命工部侍郎王居安知豫章,擒获之,溪峒略平。《会要》:嘉定三年二月五日,江西兵马钤辖司言:「照得李元砺等聚众结集作过,本司出榜劝谕上户充隅官,招集乡丁,防拓乡井,如能戮力向前,即与推赏,补绶官资。据赣州勘到,本州岛光孝寺伪僧陈法安受归朝蕃僧李福兴说诱,入湖南贼徒内招贼前来赣州,与牢城归顺重役人吕俊等图为内应作乱,未成间,陈法安道遇隅官刘天佑、刘国贤统率乡丁到来,捉下陈法安,根问通说因依,经赣州陈论,追李福兴下狱,皆有实迹,已等第处断。若非刘天佑首获陈法安,道败其情,则一郡生灵实遭涂炭。方此凶贼未平,难从常格推赏,理宜旌异乡民。本司借补刘天佑、刘国贤承节郎,乞给降真命祗受。」诏刘天佑、刘国贤各特补承节郎,并差充江西兵马钤辖司准备差使,日后更不作阙。三月十四日,诏刘禹特补承信郎,邓鼎、邓经、邓拱、曹舟并特补进(乂)[义]校尉。以广东经略言禹等收捕韶州九峰洞贼首功,故有是命。四月二日,诏:武功大夫、东南第六将、赣州驻札魏澄追五官勒停,送藤州编管寄理;(陈)[承]节郎、赣州宁都县青塘巡检王有功追毁出 身以来文字,除(各)[名]勒停,送宾州编管。以江西提刑李珏言:「峒贼犯南安军南康县境,澄等临敌曳兵先遯,以致陷没军将,残破县邑。」故有是命。七月三日,诏江州都统制赵选特赠武翼大夫,与两子恩泽,更与一(各)[名]进义(乂付)〔义副〕尉。以江西提刑李珪言:「选捕峒贼,'死。」故有是命。嘉定四年八月七日,直秘阁成都府路提刑李言:「照得董蛮、夷都两部族今春前来作过,目下虽已退伏巢穴,然夷情狡狯,未易测量。窃恐秋冬复出侵犯,且前时杀掠官兵丁民,其数过多,罪亦不容轻赦。契勘夷都、马湖部族上靠嘉定之犍为,下连叙州之宣化,在嘉定则有请税受犒之寨,在叙州则有中马互市之场,故嘉定、叙州两处边事相关至切,若彼此一心,互为救应,则虽有小警,亦可旋即底定;若一有乖剌,不相为谋,则意外之虑,盖未易言。绍兴、干道间,夷都两寇利店,淳熙十三年九月,马湖与夷都合寇笼鸠。照得两蜀边面旧来体例,凡遇蛮贼作过,必先止其岁犒,绝其互市,发兵增戍,或议战守,或议攻讨,或先令两处夷将分明开喻,俾归还所卤人口,及陪还已死人骨价,屈膝请命,乃赦其罪,与边吏歃血,申立信誓:自今以后,永不犯边。方与放行岁犒,及通互市,渐次撤警班师,各使夷、汉生于无事,盖蛮贼生理所资,悉仰给于汉,若岁犒即止于嘉定,而互市又绝于叙南,则其部族之内,即自窘因,则自然悔恨,怀不自安。前后官司区处之善,皆无出于此。淳熙十三年, 赵汝愚任四川制阃日,凡所施行,案牍具在,犹可举行。今春制置大使司区处,亦是与赵汝愚已行过事宜一同。窃谓已见之效,所当先者,莫若止岁犒、绝互市之为急。所有嘉定府诸寨岁犒,已令截日住行支给,似闻蛮贼已自怵迫,然若不绝其至市,则犹未足以制其死命,但互市之权,实在叙州,而叙州以不属本路之故,便怀观望,有秦越肥瘠相视之意,于互市一事,全然不肯任责,妄乱申陈,巧作推避。兼访闻马湖初破利店之时,即以所劫卤之物公然将出,贸易于叙州之境。叙之边民,利于(嬴)[赢]掠十百之利,上下共享,故不乐于互市之绝,虽已累次移文叙州禁约,其本州岛终是奉行灭裂。近据关报称,马不来互市已久,不待而自绝。然本司遣人密往察视,则本州岛虽公言止绝,其实私下贸易交通,一切如旧。如是,则蛮贼何由悔罪,屈服请降,以归所虏之人 欲乞速下叙州守臣,须得与嘉定府同照管边事,协力一心,不可各分彼此,阴拱坐视,致失事机。仍委自守臣督责夷将前去蛮部明行开喻,俾归所卤人口,并陪还骨价,及执首谋作过之人,以赎前来侵犯之罪。如不遵从,尚敢负固狼抗,则便须截日将公私互市悉严行禁绝,不得徒为文具。仍训勒义兵,拣选犀铫,与豪定之兵相为掎角。或当乘机进讨,亦须必取万全,庶几中国之威一伸,小夷 自然知畏,边隅可保百年安靖,西南幸甚。又契勘利店旧寨在婆笼江之南,今春董蛮、夷都(西)[两]族犯边,合力攻破焚荡,杀掠为虚甚惨,前来本司及嘉定府见得此寨已是残毁,不欲复于故地修筑,遂移建本寨于笼江之北。后来访问,乃知旧寨乃知旧寨:其下有脱文,其所脱之文错编次于「蕃夷五之一○三第三十行「如券」字后,即「初,在江南」至蕃夷五之一○四「而得备御之实」一段文字。。 令辰、沅、靖等州沿边溪洞去处「令辰沅靖等州沿边溪洞去处」当接于蕃夷五之一○四「而得备御之实」后。,委监司、守臣相度条具来上,通融财赋,招募壮勇之人充弓弩手,耕食其地,责以捍御蛮獠,或官给室庐耕具,贷以种粮口食,仍于农隙教练兵事。此策一行,非惟边陲宁谧,两蛮獠之患熄矣。」从之。八月二十五日,知兴元府、充利路安抚、四川制置大使安丙言:「点州接境思州,系夷族世袭,近田氏互争承袭,于黔州省地纷扰,本州岛兵额绝少,备御单弱,夷蛮无所畏忌,以致杀伤省民。又叙州系通放夷蛮互市之地,汉、蕃杂揉,全藉兵官弹压。又天水军系创州郡,密对边境,所管关堡比他边郡尤为紧切,虽有出戍将佐守御,例皆半年一更,各怀去替之意。今将内郡闲慢近上兵官迁于三州屯驻,以作声援,以警戎心,于官司别无侵损。窃见夔路所管兵马都监一员在重庆府驻札,重庆系内郡,又有提刑置司,都监绝无职事,乞令移司黔州,分重庆禁兵百名前去,以镇夷俗。成都等路第三(付)[副]将一员荣州驻扎,近移屯嘉定府犍为,今乞移屯叙州驻扎,专一弹压汉、蕃互市,亦不失为嘉定辅车之势。利路兵马都监一员见在隆庆府剑门关驻扎,止是机察奸细,搜检禁物,本处有驻泊都监二员,并剑门知县干当关事,兼有御前后军屯驻,前有昭化县,后有隆庆府,相去不远,实冲要地,其兵马都监乞迁于天水军湫池堡驻扎,量带本关禁兵五十名前去,更乞令湫池堡驻扎兵马都监兼管把边军兵,用心教阅,照管边面,实为经久利便。所有官兵月粮请给,仍就置司州郡支给。」从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