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会典 - 第 449 页/共 713 页

协守一员 副总兵★旧设。俱驻札镇城☆ 分守四员 东路右参将★旧设。驻札花马池☆ 西路左参将★旧设。驻札寧夏后卫☆ 灵州左参将★每年河开之后、移驻清水营防守。河冻、往来灵州。通防横城至秦灞、沿河一带地方☆ 北路平虏城参将★旧设☆ 游击将军三员★旧有入卫游击一员、万历八年革☆ 镇城★旧有二员。万历八年、革一员☆ 兴武营 广武营★上二员、旧係操守。嘉靖十七年改為分守。万历九年改设☆ 守备三员★旧有备御领班二员。万历九年革☆ 玉泉营★旧守邵冈堡、嘉靖九年革。十二年改守☆ 石空寺 横城堡★以上二员、万历十二年添设☆ 坐营中军官二员 巡抚下千总★隆庆三年添设☆ 总兵下★旧设☆ 管理镇城都司一员★旧设。旧有领班都司二员、万历九年革☆ 管理水利屯田都司一员★旧设。万历八年革。十一年復☆ 甘肃 镇守一员 平羌将军总兵官★旧设。驻札镇城☆ 协守一员 甘州左副总兵★旧设。嘉靖四十四年、令暂驻高臺防御。其平川守备、镇夷操守、悉听节制。隆庆四年、令仍回镇城、照旧协守☆ 分守五员 凉州右副总兵★旧设☆ 庄浪左参将★旧设。所属、红城子、镇羌、二守备☆ 肃州右参将★旧设☆ 西寧参将★旧设☆ 镇番参将★旧设。后改為守备。正德四年改设☆ 游击将军四员 庄凉★嘉靖二十三年復设。后移驻安远站。四十一年移驻黑松堡。万历三年、令统领西寧上班兵马。赴石灰沟屯驻。兼管西南二州通海路口☆ 高臺★旧设。万历八年革。十一年復设☆ 碾伯★万历十二年添设☆ 巡抚标下★隆庆五年添设。驻镇城☆ 坐营中军官一员★隆庆四年设。以都指挥体统行事。五年、改為游击。驻镇城☆ 守备十一员 洪水堡★旧设☆ 山丹卫★旧设☆ 红城子堡★旧设☆ 镇羌堡★旧设☆ 寧远堡★旧為永昌守备。隆庆六年、改驻☆ 平川堡★嘉靖二十九年添设。驻札高臺☆ 嘉峪关★隆庆三年添设☆ 古浪★旧设。万历八年革。十二年復☆ 巴暖三川 北川★碾伯改☆ 镇夷★以上三员、旧俱操守。万历十二年改☆ 领班备御都司四员 甘州头班 甘州次班 凉州头班 凉州次班★以上四员、旧设。隆庆元年革。万历十一年復。上班、听候分布甘凉地方。下班、驻临洮巩昌☆ 陜西 镇守一员 总兵官★旧居会城。今移镇固原☆ 分守六员 洮岷副总兵★旧係守备。嘉靖十一年、改参将。万历六年、改副总兵。驻洮州☆ 河州参将★旧係守备。嘉靖三十八年改设。临洮、河州、二卫官军、悉听节制☆ 兰州参将★旧為固原参将。嘉靖九年改设。分守兰靖地方。御虏、巡捕矿贼☆ 靖虏参将★旧係守备。隆庆四年改设☆ 陜西参将★万历元年添设☆ 阶文西固参将★旧係守备。万历三年改设所属、西固、文县、二守备。并西固、阶州、文县、三千户所☆ 游击将军四员★旧有中路游击一员、万历八年革☆ 固原东路★旧设。在红德城驻札。应援东路乾沟乾涧花马池等处☆ 固原西路★嘉靖二十年添设。领兵三千、驻札西安州。应援西路兰靖庄凉等处☆ 总督下左营★原係标下。万历十二年改设。驻固原☆ 总督下右营★万历十二年添设☆ 中军官一员 总督下★万历八年添设☆ 守备八员 固原★旧守兰州。嘉靖九年改☆ 岷州★此下俱旧设☆ 环庆 西固城 文县★嘉靖二十九年添设☆ 汉中★嘉靖四十四年添设☆ 永安堡★旧裴家川堡。隆庆五年改名。添设守备☆ 旧洮州堡★隆庆五年、设操守。万历十二年、改守备☆ 坐营中军官一员 总兵官★万历四年添设☆ 大明会典卷之一百二十七 镇戍二 将领下 四川 镇守一员 总兵官★隆庆五年添设。驻札建武所。凡都司、卫、所、宣慰、宣抚、土知府、招讨等司、与副参游等官、俱听节制☆ 分守一员 分守松潘副总兵★旧设。驻札本处。所属、参游共四员☆ 协守二员 协守松潘东路左参将★旧驻小河。嘉靖二十六年、移镇龙州☆ 协守松潘南路右参将★旧设。驻札茂州。二参将、俱听分守副总兵节制☆ 游击将军二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