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会典 - 第 273 页/共 713 页

洪武三年定 乐艺冠青卍字顶巾。繫红绿褡(衿去今改尃)。乐妓则戴明角冠。皂褙子。不许与庶民妻同 前供奉俳长、皆服鼓吹冠。红罗胸背小袖袍。红绢褡(衿去今改尃)。皂靴 色长、皆服鼓吹冠。红青绿紵丝彩画百花袍。红绢褡(衿去今改尃) 歌工、皆服弁冠。红罗织金胸背大袖袍。红生绢锦领中单。黑角束带。红熟绢锦脚裤。皂皮琴鞋。白绵布夹袜 乐工、服色与歌土同 凡教坊司官、常服冠带、与百官同。至 御前供奉、执粉漆笏。服黑漆帕头。黑绿罗大袖襴袍。黑角偏带。皂靴 ○又令教坊司伶人。常服绿色巾、以别士庶之服 ○又令乐人戴鼓吹冠。不用锦絛。惟用红褡(衿去今改尃)。服色不拘红绿 ○又令教坊司妇人、不许戴冠。穿褙子 ○又令乐工当承应、许穿靴。出外不许 ○又令乐人衣服、许用明绿桃红玉色水红茶褐顏色。其餘不得穿用。俳色长乐工、俱戴皂头巾。繫杂色絛 凡 中宫供奉女乐、奉鑾等官妻、本色(上髟下狄)髻。青罗圆领提调女乐、服黑漆唐巾。大红罗销金花圆领。镀金花带。皂靴歌章女乐、服黑漆唐巾。大红罗销金裙袄胸带。大红罗抹额。青绿罗彩画云肩。描金牡丹花。皂靴 奏乐女乐服色与歌章同 大明会典卷之六十二 房屋器用等第 国初著令。凡官民、服色、冠带、房舍、鞍马、贵贱各有等第。上可以兼下。下不可以僭上。官员任满致仕、与见任同。其父祖有官身歿、非犯除名不叙、子孙许居父祖房舍。及衣服车马、有官者依品级。其 御赐者、及军官军人服色、不在禁例。又禁凡服色器皿房屋等项、并不许雕刻刺绣古帝王后妃圣贤人物故事、及日月龙凤狮子麒麟犀象等形。所以辨上下、定民志。至今遵守、不敢违越。其禁制备列於后 凡房屋。洪武二十六年定、官员盖造房屋。并不许歇山转角、重簷重栱、绘画藻井。其楼房不係重簷之例、听从自便 ○公侯、前厅七间、或五间、两厦九架造。中堂七间九架。后堂七间七架。门屋三间五架。门用金漆、及兽面摆锡环。家庙三间五架。俱用黑板瓦盖。屋脊用花样瓦兽。梁栋斗栱簷桷、用綵色绘饰。窗枋柱用金漆、或黑油饰。其餘廊廡库厨从屋等房、从宜盖造。俱不得过五间七架 ○一品二品、厅堂五间九架。屋脊许用瓦兽。梁栋斗栱簷桷、用青碧绘饰。门屋三间五架。门用绿油、及兽面摆锡环 ○三品至五品、庙堂五间七架。屋脊用瓦兽。梁栋簷桷、用青碧绘饰。正门三间三架。门用黑油、摆锡环 ○六品至九品、厅堂三间七架。梁栋止用土黄刷饰。正门一间三架。黑门、铁环 ○一品官房舍除正厅外。其餘房舍、许从宜盖造。比正屋制度、务要减小、不许太过。其门窗户牖、并不许用硃红油漆 ○庶民所居房舍、不过三间五架。不许用斗栱、及綵色妆饰 ○又定、在京功臣宅舍地势宽者、住宅后许留空地十丈。左右边、各许留空地五丈。若见住旧居所在、地势窄隘、止仍旧居、不许那移军民以留空地。官员之家、住宅照依前定丈尺。不许多留空地。过此即便退出。令子孙赴官告给园地、另於城外量拨。功臣之家、不许於住宅前后左右、多占地丈、盖造亭馆。或开掘池塘、以為游翫。公侯内外文武四品以上官、不得令子孙家人於市肆开张铺店、生放钱债、及出外行商中盐、兴贩物货 ○三十五年、申明军民房屋、不许盖造九五间数。一品二品、厅堂各七间。六品至九品、厅堂栋梁、止用粉青刷饰。庶民所居房屋从屋、虽十所、二十所、随所宜盖、但不得过三间 ○正统十二年令、庶民房屋架多而间少者、不在禁限 凡车舆。洪武元年定、并不得雕饰龙凤纹。职官一品至三品、许用间金妆饰。银螭。绣带青幔。四品五品、素狮头。绣带青幔。六品至九品、用素云头。素带青幔。轿子、比同车製。庶民车用黑油、齐头平顶。皂幔。轿子、比同车製。并不许用云头 ○六年、令凡舟车坐轿、除红漆外。许杂色漆饰。五品以上、车用青幔。餘并不许。其坐轿止许妇人、及官民老疾者乘之 ○景泰四年、令在京三品以上、许乘轿。其餘不许违例。在外各衙门俱不许乘轿 ○弘治七年、申明两京及在外文武官员。除奉有 旨、及文武例应乘轿者、止许四人扛抬。其两京五府管事、并内外镇守守备等项、公侯伯都督等官、不分老少、皆不许乘轿。违例乘轿、及擅用八人者、指实奏闻 ○万历三年奏准、武职衙门、及勋戚等官、俱不许僭用四人帷轿、与肩舆、及擅用交床上马。违者听科道官、及巡视衙门、参奏重处。指挥以下、京卫调外卫。外卫调边卫。俱带俸差操 凡伞盖。洪武元年、令庶民并不得用罗绢凉伞。许用油纸雨伞 ○三年、令京城内一品二品、许用伞盖。其餘止许用雨伞。京城外、听用之 ○十六年、令尚书、侍郎、左右都御史、通政使、太常卿、应天府尹、国子祭酒、翰林等学士、许张伞盖 ○二十六年定、一品二品、银浮屠顶、茶褐罗表、红绢里、三簷。三品四品、用红浮屠顶、茶褐罗表、红绢里、三簷。以上伞盖、俱用黑色茶褐。雨伞、俱用红油绢。五品、用红浮屠顶、青罗表、红绢里、两簷。雨伞同四品。六品至九品、用红浮屠顶、青绢表、红绢里、两簷。雨伞俱用油纸 ○三十五年、申明官员伞盖、不许用金绣硃红妆饰。公侯駙马伯、与一品二品同 ○成化九年、令两京官员、油伞遇雨任用。其凉伞、京城内不许张设。若出郊在外、不拘此限 凡鞍轡。洪武元年、令庶民不得描金、惟用铜铁妆饰 ○二十六年定、公侯一品二品、用银减铁事件。(革占)用描银。三品至五品、用银减铁事件。(革占)用油画。六品至九品、用摆锡铁事件。(革占)用油画 ○三十五年、申明官民人等、鞍轡、马頷下缨、并鞦轡、俱用黑色。不许红缨、及描金、嵌金、天青硃红妆饰。军民用铁事件、黑绿油(革占) 凡帐幔。洪武元年、令并不许用赭黄龙凤文。职官一品至三品、许用金花刺绣纱罗。四品五品、刺绣纱罗。六品以下、许用素纱罗。庶民用纱绢 ○三年、令职官一品至五品、帐幔许用綾罗纱。被褥用紵丝锦绣。六品至九品、帐幔许用纱绢。被褥用綾罗紬绢。庶民用紬绢布 凡器皿。洪武二十六年定、公侯一品二品、酒注酒盏用金。餘用银。三品至五品、酒注用银。酒盏用金。六品至九品、酒注酒盏用银。餘皆用瓷漆木器。并不许用硃红、及抹金描金、雕琢龙凤文。庶民酒注用锡。酒盏用银。餘瓷漆 ○又令官员床面屏风隔子、并用杂色漆饰。不许雕刻龙凤文。并金饰硃漆 ○又令军官军士、应用弓矢、止是黑漆。弓袋箭囊并不许用硃漆描金妆饰 ○三十五年、申明官民人等、不许僭用金酒爵。其椅卓木器之类、亦不许用硃红金饰 ○正德十六年奏准、职官一品二品、器皿不许用玉、止许用金、以為定例。其商贾技艺之家、器皿不许用银。餘与庶民同。官吏人等、不许僭用金酒爵。其椅卓木器之类、并不许硃红金饰 凡寺观菴院。洪武三年、令除殿宇梁栋门窗神座案卓、许用红色。其餘僧道自居房舍、并不许起造斗栱、彩画梁栋、及僭用红色什物床榻椅子 ○六年、令凡各处僧道寺观、金彩妆饰神佛龙凤等像、除旧有外。不许再造 ○天顺八年 詔、京城内外寺观、今后不许增修请额 公侯及一品二品许用银减铁事件描银(革占)三品至五品用银减铁事件油画(革占)六品至九品用摆锡事件油画(革占) (见图) 64 大明会典卷之六十三 冠礼一 按冠礼 天子止一加。用袞冕。太尉设纚。太师受冕。 太子皇孙、年十二、或十五、始冠、 天子自為主。择三公太常為宾赞。凡三加冠。一祝醴。成化间。始定祝词、醮词、 敕戒词。其 诸王冠祝醮词、皆洪武间定。下及官民、莫不有礼。备列於后 皇帝冠礼 洪武三年定 前期、太史院奉 制筮日。工部製冕服。翰林院撰祝文祝辞。或用古辞。或临时修撰。礼部备仪注。中书省承 制。命某官摄太师、某官摄太尉。既筮日。遣某官奏告 天地 宗庙、行一献礼讫。告示文武百官於 皇城守宿、侵晨、具朝服行礼。前一日、内使监令陈 御冠席於 奉天殿正中。设冕服案於 御冠席之南。香案又於冕服案南。尚宝卿设宝案於香案之南。侍仪司设太师太尉起居位於文楼之南、西向。设文官起居位於太师太尉起居位之后。设武官起居位於武楼之南。设太师太尉拜位於丹墀内道稍西、北向东上。设太师太尉侍立位於殿上 御席之西、东向。设盥洗位於 丹陛西陛之下、东向。内赞二人位於殿上南楹之左右、东西相向。设文官拜位於丹墀内道之东、每等异位重行、北面西上。设武官拜位於丹墀内道之西、每等异位重行、北面东上。设使客位於文官拜位之东、北面西上。设殿前班诸执事起居位於武官起居位之北、东向。设侍从班诸执事起居位於文官起居位之北、西向。设宿卫镇抚二人位於东西陛下、东西相向。护卫百户二十四人位於宿卫镇抚之南稍后、东西相向。典牧所官二人位於乘马之前、东西相向。知班二人位於文武官拜位之北、东西相向。通赞典礼二人位於知班之北、东西相向。通赞在西。赞礼在东。引太师太尉二人位於太师之北、西立东向。引文武班四人位於文武官拜位之北稍后、东西相向、引殿前班二人位於引武班之南。引使者二人位於引文班之南。设殿前班指挥司官三员侍立位於 丹陛上之西、东向。光禄寺官三员位於 丹陛上之东、西向。拱卫司官位於殿门之左右、东西相向。文官侍从班起居注、给事中、殿中侍御史、尚宝卿位於殿上之东、西向。武官侍从班悬刀指挥位於殿上之西、东向。护卫千户八人位於殿东西门之左右、东西相向。典仪二人位於 丹陛上之南、东西相向。鸣鞭四人位於 丹陛上、北向。将军二人位於殿上帘前之左右。将军六人位於殿门之左右。将军四人位於 丹陛上之四隅。将军六人位於 奉天门之左右、东西相向。是日侵晨、金吾卫陈设甲士於 午门外之东西。陈五輅於丹墀之南、北向。典牧所陈仗马於文武楼之南、东西相向。陈虎豹於 奉天门外、东西相向。协律郎陈乐於丹墀文武官之南。鼓初严。催班捨人催文武百官具朝服。鼓次严。引班引文武官各依品从齐班於 午门外、以北為上、东西相向。通班赞礼、知班、典仪、内赞、宿卫镇抚、鸣鞭殿内将军、殿外将军、俱入就位。引班引殿前班指挥光禄卿、各依品从序立於起居位、东西相向。诸侍卫官俱各服其器服、及尚宝卿侍从官入诣 谨身殿候迎。鼓三严。引班引文武官以序入就起居位。引使客立於文班之后、侍仪版奏外办。御用监令奏请 皇帝服空顶幘、双童髻、双玉导、絳纱袍、御舆以出。侍御导。从警蹕如常仪。 皇帝将出。仗动。和声郎作乐。太常博士引导至 奉天殿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