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春秋 - 第 7 页/共 12 页

夏六月,荡湖进、平彝崔芝以事忤,合力攻闽安侯周瑞,并其众,尽有其艍舰。瑞以数艘溃围出,依国姓思明。   冬十一月,监国念扈从诸臣风波辛苦、不能朝夕者,权宜月俸有差,约二十余人;余不能遍及。   按二十余人,为阁部张肯堂、尚书吴锺峦、李向中、侍郎朱永佑、张煌言、孙延龄、太常少卿陆九征、太仆少卿李思密、通政使参议郑遵俭、御史朱养时、兵部郎中李国祯、礼部主事叶玄、户部主事林之瑛、中书舍人丘之章、国子监学录曾应选、太常寺典簿黄甲等,余不及考其详。   冬至,颁监国六年历;一如五年例,廷臣朝贺。   永历五年(辛卯)、监国六年春二月,荡湖阮进以兵攻建国彩于三沙,败之,获其艅艎尽。彩单走粤洋自保;己亥北师至,暴卒。   彩擅杀勋旧大臣者二,弃监国不顾;公愤,进等持大义攻之。   富平侯名振间击杀平西伯王朝先,暴其擅投刃斌卿之罪;函其首,为位于海澨遥祭之。   时斌卿原部颇以斌卿方拜命无罪,朝先矫监国自制;且疑富平阴为之。名振不得已,虑众解体,托以他故,称监国歼之。   降帅振威伯涂登华镇梅山孤,以其众北归。   初,登华以福宁来附受封;时监国保舟山,势悬隔无依,仍北向。   夏四月,北镇马进宝使人密招荡湖进于南田,进并拉其从子义英将军骏同往;骏不从,以露富平名振。名振涕泣留之,进感而止。   进已潜内款待发,进宝治酒迟之;骏百劝不从。名振驰进舟,索见不得;乃设座南田之陆,望舟山拜哭曰:『荡湖去,主上安所归?愿自杀』。情词惨痛,进部俱为泣下。于是残北使,示无他。   六月,舟山大旱。监国布袍步祷,群臣咸草具以从。   命兵部侍郎张煌言治兵鹿颈头。   秋七月,乞粟于日本。其国王许振疾,航饷数千斛。   先是丁亥,周藩安昌王以监国命乞师日本,权以府中人填部寺衔以行。既至长吉岛,岛通事以权衔报源将军。盖日本素所重明两榜,凡试录、履历具备;察之无权衔,兵不发。已而,诸生凌士弘与诸生冯京第以阁部张肯堂书及肃卤黄斌卿血书往。适天主教四舟失,风漂入界,而源将军方整兵拒防;但接济军需,慰所请。此乞粟,为监国第三往矣。   兵部尚书揭重熙师散,被于于闽之武夷山;就戮。   重熙,字万年,临川人。崇祯丙子,以五经隽南闱。丁丑成进士,亦以五经。   授福宁知州,历主事。入闽京,升兵部职方郎中。鼓敝,应豫国声垣;南昌败,犹创呼闽、粤之间。只身间走桂林,晋兵部尚书,加太子太保。归,出没武夷,无所就;为樵者所觉,被执。在狱,犹借书夜读;临刑,加网正帻,与曹大镐同难。遗笔有云:『行年四十有七不为夭、官至大司马不为卑、文章政事麤有名于时不为辱;所耿耿者,数载孤臣,竟无一当以报君父』!   八月,北师大治舟舰,从蛟门向舟山;战不利,被残。   时裨将江天保为荡湖进先锋,以四水艍迎击定海路获胜,沈敌十三舟。所俘,率断右臂纵还。   监国诣蛟门祭江,夜半见有大星从西北陨舟山,小星随之者无数。即日还舟山,未至闻警,御舟不登陆。或请间取两王子(长弘楠、次弘棅)入舟;定西侯名振曰:『如是,恐以寒守者之心』。监国不强。   越日,北师三道攻舟山,出吴淞及闽洋者岛师分御,皆捷;定闽师复益兵大出,兵逼,荡湖侯阮进失措,战于螺头洋不胜,死之。   时舟山精锐,分应南北洋。越五日,北师复大出。会天雾迷咫尺,进激大艍压之;风失利,艍不前,反为所乘。进乃手发火桶,仓猝桶触桅,反入进艍;焚艍,进急跃水以解。盖犯火以水淬之,无生者。敌起进,进创甚不能言,瞪目怒视三日死;此月之二十有一日也。   时屯田都督张名扬守南门,阁部张肯堂守北门,监军主事丘元吉、金允彦等督三亲标守城。内师攻舟山不遗力,守者亦百法应之;至投书劝降,阁部肯堂等不答。内师舆创进徇,城益戮力键御。环围十昼夜,南北洋二道凯师次十八门,阻不入援。   时诸门皆键,号令严,气益厉;军中有欲窜者,斩之。敌逼城下,被击重伤颇众。于是远炮崩其雉堞者数,辄随破随补。   定西侯名振等护监国驾由外洋南泛。   九月之一日,舟山破。   先一日,监军允彦力穷,潜叛内降;而元吉继之。为言城中虚实,导攻具益进;守者犹细醢允彦子传示四门,以示不二。明日午刻,南门开。   锦衣卫都督李向荣、总兵马泰、副总兵单登云等率民兵巷战,尽死之。   中书舍人顾玢、江中汜、陈所学,皆系舟山籍;于监国有捐助劳。城垂破,合户咸自焚死。   监国继妃张氏赴井死,宫眷十三人从之。一内监失其名,扼尸井旁以殉。两王子北去,浙西原兵部主事申信等争私敛衣食之;至欲赎篡,不果。   大学士吏部尚书张肯堂一门死之。   先一日,肯堂门人苏兆人(字寅侯)知不可为,合户自镒死。肯堂义之,为降四拜,善殓之。随作绝命诗四首,有『传与后来青史看,「衣冠」二字莫轻删』之句。次日事急,命举火焚其家属二十三口讫,遂与妾某氏并投缳雪交亭之下;一女投荷池死。肯堂有仆已度为僧,法名无凡,钵普陀。及舟山之变,叹曰:『吾翁无不殉国者』!促航舟山,泣请内帅,愿下主悬瘗土;师义而许之。肯堂有孙滋大,诸生陆燝计脱之。   屯田部督张名扬一门死之。   名扬,与名振同母。以总兵理舟山开屯事,家东门。母年七十余矣,赴兵死。名扬被执不屈,见杀。戚属五十余人,皆自焚死。幕客诸生顾心复,南直人;自缢学宫。   兵部尚书都御史吴锺峦诣学宫自杀。   锺峦初从监国祭蛟门返。内师初逼舟山,锺峦间道入城,辄不食,日饮米汤一、二合。预持佛寺「万岁牌」一端,设尊经阁之中,南面;右庑陈高座,积薪与座等。及城破,向「万岁牌」行五拜三叩头礼,乃登高座,令家人纵火焚之。锺蛮尝以「十愿」名斋,「十愿」中终以「见危授命」;此日自以不负所愿云。幼子裔之,越海携骸骨归葬。遗集「忠告录」,国变后所著也。长子佑之,寻父粤东;永历中,授平远知县。三子福之,先从太湖义奋,战败死。   吏部尚书李向中以艰在内地,越险大能奔,庐舟山僻澨为位而哭守之。城破,不屈及难。   吏部左侍郎朱永佑被执,不屈死。   永佑知城危,辄冠带拜别监国,亦望辞太祖,危坐中堂以俟兵入。既被执赴市,语益不恭;受刑更惨,弃尸海滨。久之,有仆窃藁葬舟山之壤。   兵科给事中董心宁自缢文庙死。   志宁初以兵部主事监军,从诸生华夏等内应岛师。事不成,弃妻子间走舟山,改省员;及难。   河南道御史朱养时及户部主事林之瑛、兵部主事刘午阳俱死之;监军御史梁隆吉手刃全家,自刭。   礼部主事董玄及学录曾应选俱赴学宫自缢死。   兵部郎中李国祯以母在城,间冒险入;被执死。   都督焦文玉悉力拒战死,妻张氏随自尽。   温义健林伯起、张瑞初咸赴学宫自缢死。   伯起、瑞初起触温州事,不就;走舟山方数月。   大学士兵部尚书沈宸荃挂冠郊外,潜泛海归;风不利,舟覆死。副使高世昌触石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