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宪录 - 第 3 页/共 24 页

夏五月乙酉朔。 上驻跸热河。 定捐纳郎中道府以下官初任试俸三年方实授升转。着为令。 丁亥。总督漕运施世纶卒。 世纶号浔江。福建晋江人。由荫生授泰州牧。晋扬州守。历顺天府尹。总督仓场。至今职。皆由圣心特简。不假荐举。所在清介着声。貌甚寝。耳缺其半。父烺字琢公。少为海寇郑成功将。来归。官至太子太保靖海将军。平台湾。封靖海侯。世袭罔替。卒谥襄壮。子八人。世范袭爵在京。世骠镇厦门。平朱一贵乱。六十年八月卒。赠太子少保。世纶遗本乞归葬厦门。依烺墓旁。从之。 癸巳。夏至。有事于方泽。 暹罗岁贡请通海。 上命伊国用夹板船往交贸易。准粜米十万石于广东、浙、闽。免其抽税。民船仍禁阻。 按海禁因台湾之变而严。 礼部尚书赖都罢。 督学浙江翰林院侍讲马豫题旌遂安监生方引决妻毛氏贞烈。 氏适引决。结褵五日夫亡。登楼坠地、吞金皆不死。迨扶柩而南。爰立后嗣。守节十载。夫柩既葬。绝粒九日卒。 按康熙六年。准民妇三十岁以前守节至五十岁以后照例旌表。十四年。准节妇已经核实在部者虽病故亦得旌表。二十九年停夫亡死节旌表。五十五年。正红旗护军六格聘绝色之女。夫故。往夫家守节三年。以身殉。礼臣请旨。诏照例旌表。迨雍正九年又准守节合例。巳亡故者概得补旌。乾隆初。更准青年守节未至五十亡故者并予旌表。每年八月汇题。窃意烈由一时血性。节属一世幽贞。烈易而节难。烈显而节隐。集中所载。从其显者。若守志不嫁。不胜详矣。 己酉。命京师祈雨。 诏轻罪人犯循例宽释。以待秋凉。 夏六月甲寅朔。 上驻跸热河。 京师再祈雨。 癸亥。总督直隶世袭一等精奇尼哈番赵弘燮卒。御制诗吊之。赐谥肃敏。 泪零。不畏刁顽事反复。欲图锁钥务精明。官方无愧怆怀切。钺节空悬揽辔情。命七王世子往奠茶酒。行三叩首礼。举哀而出。弘燮字公亮。陕西定边县人。故勇略将军良栋之嫡子。遍历文武。至总督。在任逾十年。子之璧袭世职。#御诗。四十余年辅近京。旗民称善政和平。保全终始君恩重。奄逝彷徨 定陷台逃职各官罪。 厦门道梁文烜、同知王礼、台湾令吴观域、诸罗令朱夔立决。知府王珍已故。戮尸。台湾丞冯迪、典史王定国、诸罗典史张青远秋后处决。 令盛京沿海毋禁民贩。 盛京所辖。东至海四千三百余里。西至山海关八百余里。南至海七百三十余里。北至蒙古边二百六十余里。东南至希喀塔山二千余里。界朝鲜。西南至海八百余里。东北至飞牙喀四千余里。西北至九官台边门四百五十余里。界蒙古。约东西广五千一百余里。南北袤一千余里。而东南西北其数倍于西。本朝发祥建州。及得沈阳。遂定都焉。开原之东为长白山。横亘千里。高二百里。上有潭。周八十里。其水南流为鸭绿江。北流为混同江。山下四时泥泞。阻人往来。岁时遥祭而已。乌喇在盛京东北八百二十余里。顺治十年。改卫置郡邑。以辽阳为府。置辽阳、海城二县。十四年。除辽阳府名。以沈阳为奉天府。康熙元年。改镇守奉天与宁古塔章京为将军。三年。锦州改为锦县。又于奉天设承德、盖平、开原、铁岭四县。辽阳改为州。混同江在宁古塔北六百里。界蒙古。其水北流五国城。合松花江入海。五国城在开原之极北。鸭绿江在盛京东南。界朝鲜。其水西南入海。从前奉天将军所辖。东至兴京边二百八十余里。界乌喇。西至山海关八百余里。南至金州沿海界七百三十余里。北至边二百六十余里。界蒙古。东南至镇江城五百四十余里。界朝鲜。东北至开原之威远堡二百三十余里。界乌喇。其西南、西北同前盛京。宁古塔在盛京东一千三百五十余里。船厂东五百四十余里。从前将军所辖。东至海三千余里。西至开原之威远堡五百九十余里。界奉天。南至长白山一千三百余里。界朝鲜。北至法忒哈边 【 即混同江】 六百余里。界蒙古。后又增设黑龙江、归化城二将军。以分奉天、宁古之任。黑龙江一名爱浑城。在乌喇东北。自黑龙江东北至牙尔萨城有二千余里。自牙尔萨城至老鎗地方名泥木七城有一千五百余里。折中为额勒姑纳地。系于蒙古分界。立碑于此。 按金史云。混同江亦号黑龙江。俗所谓白山黑水。以在长白下也。归化城则在盛京西南。与蓟镇、宣府边外接壤。属今山西朔平府。侧闻北海之滨有国名鱼皮。庐舍服食皆资于鱼。不产五谷。亦难畜牧。每至冬月。海水亦冰。居人乏食。则冰忽迸开。鱼跃于岸。变为獐鹿等物。以济食用。去奉天尚数千里。则蒙古以北往籍所不见者正多也。附志之。一云于兴京为近。见明黄道周奏疏。 浙江巡抚屠沂病免。 沂字艾山。湖广孝感人。甲戌胡任舆榜进士。戊子江南庚子顺天两主乡试。称得士。 临川民冯一元百岁。 广西道监察御史陈时夏奏平米钱价值之法。 上见时夏奏折。召至行宫谕云。米价腾贵。因漕船不到。回奏。皇上发好米五万石。粜与民间。买米俱用钱。再于八月放钱粮时。将钱配搭支放。自然价落。钱亦充足。从之。 效力军前原川陕总督鄂海贪污削籍。限追赃款。籍其家人魏二财产入官。 秋七月甲申朔。 上驻跸热河。 乙酉。河北临漳。 分类字锦告成。 总裁何焯书成而卒。诏赠侍读学士。焯字屺瞻。江南长洲人。癸未钦赐进士。授编修。以交结皇八子革职留馆者十余年。有文名。操选政。批摘瑕疵。不遗余力。每取怨于当时。恃才傲物而又奔竞人也。凡进书。礼部、鸿胪寺官安置表案于太和门丹墀之东。安置书案于太和门丹墀正中。排设书亭、表亭于纂修馆前。王以下文武各官穿朝服于常朝处齐集。监修、总裁及纂修等官朝服于馆前齐集。监修、总裁捧表置彩亭内。纂修官捧书置彩亭内。鸿胪寺官引监修、总裁及纂修等官于亭前行一跪三叩头礼毕。校尉畀亭。书亭在前。表亭在后。作乐。以次由金水桥中道入。监修、总裁及纂修等官后随。由左桥入。齐集。王以下各官引置金水桥前。跪候过。鸣赞亦跪候过。引王等至丹陛上两旁排立。各官在原班排立。彩亭至太和门丹墀下。监修、总裁官自表亭内捧表。由东阶升。置于表案上。仍由东阶下。纂修官自书亭内捧书。由中阶上。安置正中案上。由东阶下。鸿胪寺官奏请皇上升座。上出宫。照常作乐。升座乐止。鸣鞭。鸿胪寺官赞进书。作乐。侍御举书表案置于殿内正中。以次排设。监修等官进书毕。乐止。退至行礼处立。鸣赞官赞跪赞进表。监修、总裁及纂修等官皆向上跪。宣读官由表案上将表文捧取宣读。宣毕作乐。鸣赞官赞行三跪九叩头礼毕。于东旁立。乐止。鸣赞官赞王以下文武各官俱跪。将诸王大臣庆贺表文至前跪奏毕。作乐。鸣赞官赞行三跪九叩头礼毕。退至原班立。乐止。鸣赞官赞有制。王以下文武各官皆跪。鸣赞官宣制词讫。作乐。鸣赞官赞行三跪九叩头礼毕。乐止。王以下公以上俱进太和门内坐。各官在金水桥前分具列坐领茶毕。作乐。上还宫。乐止。王以下各退。太监将书案举起送内。监修、总裁及纂修等官随后。送至干清门。乃退。 御试行在随驾三十三人诗文。 诗题万家烟火随民便。文题上天之载无声无臭。钦取一等五人。原庶吉士傅敏。举人徐觉民。贡生成禧。翰林院侍读王国栋。主事色舍立。次等三人。监生孙廷枢。侍卫赵弘济。员外郎顾琮。字取一人。侍卫崔起潜。皆旗人。 赐编修沈宗敬诗扇。 宗敬字恪亭。江南华亭人。戊辰沈廷文榜进士。告假于家者二十余年。素善画。每称旨。即于所进扇亲洒宸翰赐之。父荃。号绎堂。顺治壬辰探花。书法为上所重。仕终正詹。谥文恪。詹事之有谥自荃始。 留镇西藏兵。敕署四川巡抚尚书塞尔图前往统辖。以翰林院掌院学士蔡珽为四川巡抚。 议政大臣奏。办事西藏东川知事石如金称。于驻札喇嘛达尔齐毋藏布咨文筹看在藏官兵不睦。因护国公策旺诺尔布柔善。以致副都统常陵、翰林院侍读学士满都、员外郎巴忒马等恣意胡为。年羹尧听信奏请撤兵。查西藏地方被泽旺阿拉蒲坦潜令策林敦多布取藏。杀害喇藏。残害图白忒、汤古忒等。皇上遣大将军王往木鲁乌苏会兵安藏。拯救图白忒、汤古忒、唐古时等性命。不可不留兵固守。亦并无生事不睦之处。年羹尧越分管理。应严行议罪。上令满都、巴忒马、石如金、达尔齐毋藏布一同由西宁撤回。西安布政使塔林进藏。跟随将军印务署川抚塞尔图进藏管辖绿旗兵丁。同策旺诺尔布协助治事。塔儿寺在西宁边内。青海羌王奉旨共尊胡必拉汉在此寺中。胡必拉汉即未受封之达赖喇嘛也。拉藏杀大护法第巴请旨。又尊一达赖喇嘛立于藏中。自为大护法。其衣立国测罔阿完布叹遣其侄测棱敦多布杀拉藏。废拉藏所立之达赖拉马。并谓塔儿寺之胡必拉汉皆非真正活佛。立后藏班禅主黄教。遂与中朝抗拒。此出原广东巡抚效力军前法海所纪事。其名字译写互异。两存之。达赖喇嘛之号自元明已有之。万历七年。乌斯藏锁南坚错求通贡。坚错即阐化王达赖喇嘛也。号活佛。以传经说法戒淫杀为诸国所尊。礼佛轮回转法功德世界佛大国师。五年。套寇黄台吉俺答迎坚错西海上饮长生水。俺答所从部落数十万人奉坚错教。无淫逞者。其尊崇如此。盖诸番以僧主国事。朝廷锡以封号敕印。即奉约章。修职贡。故会典皆载各寺名。僧有国师、禅师、都总、喇嘛之别。印有镀金、银、铜、象牙、图章之异。敕有敕书、诰命、宣谕、札付之分。亦多踵明制。 命冲安藏在事有功官弁。 上谕。原定西将军噶尔弼等遵朕指授。率领官兵往从古用兵未到险绝之域。俱各奋励。由拉里路进兵克取之员。从前所领之银。免其扣取。在事将军以下兵丁以上。令总督年羹尧分作三等议。羹尧以广南守蔡起俊、开化同知丁栋成、永宁道迟维台、顺庆守马世楙、东川守石如金、岳州同知王国相、保宁守安定昌、成都同知王洵、嘉定牧李弘泽、邛州守周元勋、合州牧张植、凤翔守金德蔚等以及武臣百余人奏闻。尔弼是时以托病规避免、后为奉天将军。卒于官。世宗命革职以彰国宪。 赐提督福建陆路总兵官穆廷栻谥清恪。 廷栻字公符。直隶山海县人。由丁未武进士选侍卫。历官至江南提督。调福建。卒于官。本朝易名之典。在内一二品官奏请外。非实有政绩奉旨予谥。不得奏请。故有褒无贬。至官品未高而侍从有劳或死勤事者则出自特恩。凡谥号。皇帝十七字。皇后十三字。皇妃、东宫妃二字。亲王一字。郡王二字。文武大臣亦二字。定制也。 秋八月甲寅朔。 上驻跸热河。 乙卯。上行围哨鹿。 哨鹿。讲武事也。每年白露后上必亲行。近御者着黄马褂。善射猎者着白马褂。哨鹿人戴鹿角。衣獭皮。用木作哨器。长二尺许。效鹿声呼鹿。盖麋性淫。凡闻他麋声。即相奔聚。至则猎取之。行围之制。军骑分左右。鳞次前行数十百里。乃圆转合栊。各向内驰。渐束而小之。百里之兽。骈集于中矣。猎将尽。开一门。广半里许。以逸其余。辽金时名大打围。而世所用门枪。因行围得名。其分合以为标准也。 辛酉。上自行围回銮。驻跸八里台。 乙丑。上驻跸波罗河屯。赐石匣副将杨谦御制山庄晚眺诗。 御诗。岛屿堪图画。溪桥宛自成。池边树影接。窗外月华生。鸟类巢檐下。群獐伏地平。无知知化德。推扩至民情。引首曰坦荡荡。阴阳文二御章曰七旬清健。戒之在得。皆新制也。谦。江南江都籍回回人。康熙乙酉、丙戌武解状两元。进方物至行在。上命射。连中四矢。上喜曰不负钦定状元。弟凯。亦武进士。有诗才。改纂修武英殿。雍正纪元后仍晋武阶。至湖广提督。 旌福建烈女闽县汤荷官、武平何贞玉、台湾黄器娘。 荷官闻夫讣奔丧。营坟告竣。远逾九载。投缳而死。贞玉与器娘皆甫闻夫没。一绝粒。一自缢。巡抚吕犹龙汇题请旌。 原福建陆路提督谪发阿尔泰军前蓝理卒。诏宽免赃罪。放归其妻子。 理字仪山。福建漳浦人。当郑氏据台湾。朝廷命康亲王率将军赖塔等讨之。理以副将随大军克平其地。有血战功。后以罪谪军前。籍其家口入旗。上念前劳绩。于没后从典。 河再决马家营。 秋九月癸未朔。 甲申。上驻跸热河行宫。 署山西巡抚内阁学士德□题旌临汾民魏大训孝行。 浙闽总督觉罗满保题核陷台将弁功罪。 疏言。台湾镇游击刘得紫被擒不屈。绝食七日。拘禁五十余日。把总吴益战死复苏。被擒不屈。千总马云骥袭捷入山招集。固险自守。把总吴德化、李信、陈宋无汛守之责。俱未割辫。守备张成、把总黄道隆等亦未割辫。然不能杀贼致命。均准复职。把总陈云、韩升等皆为势力难支。虽割辫尚未授职。把总周应瑞、千总康朝功、何泰皆系割辫为僧。均照例革职。把总张文学。贼起岗山。首失汛地。千总阮钦被江国伦获去。用作随从。南路把总李兴隆等降门贼。均照反叛例斩。千总陈徽、把总郑高招集义勇攻复山营。澎湖千总李耀国助战受伤。金门千总陈贤、刘师均等亦战败逃回。未陷贼营。令其照旧供职。 上自热河回銮。 丁未。上驻跸么亭。 己酉。上驻跸汤山。受在京百官朝。 按永平之滦州有五汤泉。围山其一。上常临浴。谓之坐汤。建行宫八景。所谓围山圣泉也。围山疑即汤山。会典载遵化州、宣化赤城皆有汤泉。上亦尝行幸。又顺德之沙河亦有之。凡有疮疖。浴以汤泉即愈。或云下有硫黄。故其水温。且作硫黄气。所以能治疡。而引以灌稻畦更茂。理有不可解者。 辛亥。上幸畅春苑。 命议鼓铸流通之法。 上谕大学士马齐等。朕临御寰区。时以民生为念。凡各省将军督抚提镇差遣进折人及从外来者。必询问雨旸收获与米粮物价。近闻京师制钱之价甚贵。今年五月间以钱价渐长。故将兵丁月饷银钱兼放。至今尚未得平。昔年钱价亦曾腾贵。时科尔坤为户部尚书。奏请鼓铸小钱。将大钱停止鼓铸。后以大钱渐少。钱价又贵。不能流通。九卿复请鼓铸大钱。将小钱销毁。朕以小钱行之已久。骤用大钱。未知于民有无利益。令暂大小兼用。行之一年再定。且令每季奏闻。钱价并未增添。百姓亦甚便利。朕所降谕旨俱有记注可验也。从前商人办买铜觔时。钱价尚平。自赵申乔奏请交八省督抚采买。以致迟缓。朕以采买始交八省。从宽免其治罪。后虽陆续解至。不能全到。有误鼓铸。铜觔少则鼓铸。鼓铸则钱少价贵矣。凡事不可执一。须随时立法。鼓铸一事。屡经更改。钱价何故骤贵。如何使之得平。九卿詹事科道会同确议。并可否大小兼用具奏。盖买铜之费于各关税银及四省芦课内支用。宝源局鼓铸。康熙二十三年定每月二卯。每卯铸铜五万觔。每岁共铸铜一百二十万觔。五十三年更制每年定限三十六卯。按泉货流行。惟兵饷可以及远。然解运有费。亦不能遍及。故两广以岭隔。犹用唐宋钱。莫禁也。督抚采买派于各知府任之。多以迟缓赔累。乾隆六年后仍属铜商承办。 冬十月癸丑朔。 乙卯。上进大内。 丙辰。跳神。 丁巳。上御殿受朝。 江苏巡抚吴存礼题旌上元兵李顺妻林氏、吴县儒童吴其机聘妻戴氏夫亡殉节。 命议亏空完补之法。 上谕大学士马齐等。朕临御天下六十余年。年至古稀。幼时犹及见太祖、太宗所用旧人及明大臣内监。阅历世务。既久且多。且性好读书。讲求治理。凡事变易。皆难预定。惟和平公正。因时制宜。不可预执一见。故夫子云。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朕宵旰忧劳。无刻不以民生为念。凡政事利弊。必推求其故。今天下钱粮。各省皆有亏空。而陕西为甚。其所以致此者。皆有根源。诸人未尝一言及之。盖自用兵以来。大军经过之地。领兵之人。督抚皆助其鞍马衣服。州县等官食物供应。不无烦费。仓卒应付。不能不动用官银。及兵回之日。又各给兵丁马匹银两。即如川、陕回京之兵。中途所得。过于正项。又各官捐助军需动以万计。此费皆何从来乎。至于捐纳一项。多有并未交银而空取实收者。此皆尔等之所知也。州县安得不亏空乎。凡此亏空。待其时日。尚可酌量完补。是以用兵之地。历年奏销。每缓其期。前荡平三藩所用军需至四十年始清。盖缓则州县力舒。上可以不耗国帑。下可以不致病民。去年陕西亏空官员俱行参革。今因军需紧急。无从追比。巡抚噶什图密奏欲将通省火耗加增。以完亏空。朕谓此事大有关系。断不可行。定例私派之罪甚大。火耗一项。特以州县各官供应差使。故于正项之外略加些微。以助常俸所不足。原是私事。若准其加添。则与正项一例肆无忌惮。此折若批。则官民皆谓皇上所知。朕岂宜受加派之名乎。又如赈饥一事。自应于夏麦无收之后散赈。方于百姓有益。今各省每于三四月间。或遇冰雹。或雨泽愆期。辄以青黄不接。具题请赈开销仓谷。及至五六月时。民间乏食而仓廪已虚。此皆州县藉此开销亏空。实未曾赈济饥民也。目下各省虽有亏空。而陕西关系尤大。应作何完补。无累小民之处。九卿詹事科道详悉确议具奏。  三藩平西王吴三桂康熙十一年据云南、贵州、四川叛。靖南王耿精忠十二年据福建叛。俺答公尚之信十三年三桂兵至肇庆降附。据广东。至二十年以次削平。当分藩时。其子皆尚公主。授额驸在京。如尚之隆、之孝、耿昭忠、聚忠诸人亦免澌灭。三桂为乱首。子应龙伏诛。其叛也。三人皆握重兵。渐专制一方。累形跋扈。三桂且用皂旗。 除官。开藩下乡试科。朝议撤回京。遂各僭逆。三桂伪称国号曰周。钱文曰利用。至孔有德顺治九年守桂林。孙可望、李定国攻陷之。有德及家口百二十人悉死。女四贞逸出走京师。归其夫孙延龄。及三桂反。延龄亦从逆据广西。吴平乃降。有德虽未叛。而女亦以叛终焉。 礼部尚书陈元龙请复选拔生员入太学制。从之。 疏言。国子监生皆由捐纳。是以顶冒滋多。而能文之士甚少。旧例。每遇寅年。各省学臣于府州县学生员之内每学拔取一名。送入监内肄业。名曰选拔监生。此例自三十九年准川陕总督席尔达疏所参学臣奇贪。称嗣后每遇拔贡之年。陪贡准作拔贡。停止己久。明年皇上七旬万寿。四方士子无不踊跃观光。应令照三十六年例举行一次。府学起送二名。其□各学起送一名。满洲、蒙古二名。汉军一名。如该学无文行兼全者宁缺额。 按明宣德八年。令天下考选生员。年四十五岁以上者送国子监。增开贡例。后累行之。意即选拔之权舆。至成化后始有生员纳粟入监之例。景泰时先有纳粟上马入监者矣。 以左都御史安泰为杭州将军。山东巡抚李树德为福州将军。兵部右侍郎查弼纳为两江总督。 癸酉。上自畅春苑幸南苑。 督学顺天翰林院侍读陈世倌题旌烈妇新安辛氏、容城孙氏。 两广总督杨琳请编广东商籍生员为卤字号。额中式二名。 广东盐务寖敝。督臣为固结人心计。六十年九月请设立商籍岁科。进取童生各二十名。附于广州、南海、番禺三学肄业。至是又请乡试额有中式。部议每入试一百名许中一名。过二百名不得再加。寻两淮盐臣援例上请。部议江南商籍每科附入扬州府学。与本省生员一体乡试。非广东外商可比。而止。顺治十一年题准商籍入学。直隶附河间府。江南附扬州府。俱照大学考取儒童。浙江附杭州府、钱塘、仁和三学。共取儒童五十名。其山东、山西、陕西另设运学。山东属济南府。陕西属宁夏府。俱照小学考取。山西河东运城照大学考取。三运学皆兼取武生。 和硕康亲王安等进明年万寿七旬圣节行庆典礼。上谕晓之。 上谕。览诸王大臣所奏庆贺红折。皆过于实事。朕以稚龄即位。赖世祖章皇帝入关以来深仁厚泽。立不拔之基。至今八十年之太平有自来也。朕自幼读书。览前代帝王之忿懥忧患累其内。操心横虑妨其外。年岁不久景运不长者。未尝不抚膺长叹。朕以凉德。幸得承运历。逾花甲。岁登古稀。须眉皆白。血气衰惫。当此之际。翼翼小心。常恐不及。善后之策不能预料。保全之心夙夜永竞。今西陲用兵。士卒暴露。转运罢敝。民生乏食。物价昂贵。正是君臣同寅协恭济万姓于将来之时。自古庆贺多者。后人不取。朕自六十年来。正旦之外未尝受庆。卿等所请。止于正月初一日、三月十八日进表行礼。除此无多议。 大学士等议增历代帝王庙从祀功臣三十四人。 除现在从祀三十九人外。议增上古仓颉、商仲虺、周吕侯、毕公、仲山甫、尹吉甫、汉刘章、魏相、丙吉、耿弇、晋羊祜、陶侃、谢安、唐狄仁杰、宋璟、陆贽、裴度、辽耶律曷鲁、宋吕蒙正、王曾、范仲淹、富弼、文彦博、司马光、韩琦、李纲、赵鼎、文天祥、元不忽侯、明李文忠、杨士奇、于谦、李贤、刘大夏等。 按明洪武二十年定从祀三十七人。风后、力牧、皋陶、夔龙、伯夷、伯益、伊尹、傅说、周公旦、召公奭、太公望、召虎、方叔、张良、萧何、曹参、陈平、周勃、邓禹、冯异、诸葛亮、房玄龄、杜如晦、李靖、郭子仪、李晟、曹彬、潘美、韩世忠、岳飞、张浚、木华黎、博尔忽、博尔朮、赤老温、伯颜。除元代五人嘉靖中罢祀外。我朝初。礼部尚书王崇简曾建议。宋臣潘美不当在从祀列。张浚、郦琼叛命。三败于符离。则中原遂不可复。且劾李纲。杀曲端。与岳飞议不合。亦当罢其从祀。朝议从之。则止三十人而已。此外九人者。唐张巡、许远。未详从祀年。我朝增辽斛罗、金粘没喝、干离不。复元木黎华、伯颜。增明徐达、刘基也。查辽史无斛罗。俟考正。粘没噶汉名曰宗翰。干离不汉名曰宗望。乾隆十年又增从祀功臣。如明末死难总兵周遇吉与焉。一云。山西巡抚阿里衮题请准行。 令崇祀历代帝王。一代汇载一牌。创始居中。余分昭穆。 部议。除三皇五帝仍各一牌。其余一代设一牌。计二十一牌。牺牲向设五坛。今仍用五坛。笾豆等项向设二十一案。今仍用二十一案。其从祀功臣。现在三十九人分为四坛。今所增者亦按其朝代。或两位一牌。或三位一牌不等。附于四增之列。新增帝王其详俟考载。 按从祀功臣不及偏安。则帝王二十一牌或为三皇、五帝、三代、西汉、东汉、晋、唐、北宋、南宋、辽、金、元、明欤。今从祀仍卧龙。意昭烈附诸东汉末。不然则配享其臣而不及其君。与前上谕不合矣。亦俟考。 赐苏州紫阳书院御书学道还淳额。 书院在沧浪亭前。巡抚张伯行修建。亦名正谊。窃意御书命意。院中或祀言子也。沧浪亭。宋潼川苏舜钦流寓吴门。于府学东南筑以自适。康熙中。巡抚宋荦修建以成名胜。又引水达署中。作小沧浪。一时题咏甚伙。 冬十有一月壬午朔。 免山西平、汾、泽、沁等处旱灾折色粮银二十四万两有奇。 是岁江浙、湖广、山东西等省各报夏秋旱灾。 护浙江巡抚布政使傅泽泭题旌戴子亭妻杜氏节烈。 子亭业染。雇王云卿为工。乘其外出图奸杜氏。不从。刺死之。又刺子亭幼弟。随亦自刎。 诏停决罪犯。 戊子。上由南苑复幸畅春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