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县乡土志 - 第 3 页/共 18 页
宋末二王之播迁
宋端宗景炎二年十月元世祖至元十四年,帝自潮州之浅湾航海过邑境,邑人马南宝献粟千石饷军。赵若举召募潮居里今黄梁都民数百勤王。十一月,丞相陈宜中、少傅兼枢密副使张世杰、殿前指挥使苏刘义奉帝幸沙涌,暂宫于马南宝家。居数日,元兵陷广州。元军至次仙澳即井澳,战得利,寻望南去,止碙洲今新安县,属大奚山。元哈喇歹及宣抚梁雄飞、招讨王天禄等败世杰于香山岛,夺去战舰符印,俘官吏卢茂等。丞相陈宜中众尚数千人,舟八百艘,走至虎头山,大风坏舟,众多溺死,宜中仅以身免。十二月丙子,帝至井澳,飓风坏舟,溺水几死,遂得惊疾。旬余,诸兵士稍集,死者过半。刘深袭井澳,张世杰战却之。帝迁于谢女峡。丁丑,刘深追帝至七洲洋《崖山志》作七星洋,大战洋中,夺船二百艘,帝舅、提举官余廷洼被执,以为帝也,遂去,帝舟得脱。邑人陈勇子降于元。初,有陈媪者,据南蕉山,率众为乱,因名其子曰勇子,降后以为县尹。
三年正月,帝在谢女峡。二月,帝舟还广州,寻次于碙洲。四月,殂于碙洲。庚午,卫王昺,即位于碙洲。五月朔,改元祥兴。六月,帝走崖山,以观文殿大学士曾渊子充山陵使,奉梓宫还,殡马南宝家。南宝欲赴崖山,以病阻,潮居里民多应募从军者。是月,文天祥至船澳即仙澳,请入觐,不许。十一月,天祥往屯潮阳,闰十一月,张宏范袭执之。
祥兴二年正月十二日,张宏范携文天祥过零丁洋。沙冈今黄梁都义民殷达辅饷军三日。未几,元军自潮阳港趋广海,十三日由邑之水风石海在虎山村前,袭崖门。二月六日,帝赴海崩。帖木儿不花加都元帅,追张世杰于香山岛,世杰死,降其众数千人。
元至元二十二年四月,诏追捕帝昺及陈宜中。初,昺尸不获,诸起兵皆谓祥兴帝实在占城,陈丞相护之。马南宝起兵井澳,与招讨使黎德、梁起莘往迎车驾,起莘降,江西行省也的迷失会兵邀击,败德于海上,斩之。南宝被执,不屈死。
元代诸寇郑荣叟附明附
至元二十年三月,盐户陈良臣等兵起,都转盐运使合刺普华讨平之。初,江南宣慰使合刺普华未至官,改广东都转盐运使兼领诸蕃市舶。时盗梗盐法,陈良臣煽东莞、香山负贩徒为乱,江西行省令与招讨使答失蛮计捕斩之,招诱余党复业。
泰定元年,海寇黎静海作乱,宣慰使卬云谷令邑人杨仲玉以五百人破之。详杨绍孙传。
至正六年秋,季童入寇海上,知县张执乐温奉檄平之。
二十一年,县人李祖二聚众攻掠县治,宣差托啰克台不能御,邑莲塘人郑荣叟等徙治于邑之古寨山即莲峰,筑垒凿堑,奉托啰克台同守。未几,托啰克台死于寨。继而南海龙潭寇卢实善率众至,攻寨弗克。详耆旧录郑荣叟传。
明洪武元年,征南将军廖永忠帅师入广州,郑荣叟奉籍归附。
明代诸寇
洪武十九年,东莞、香山等县民作乱,广州左卫花茂讨平之。二十二年,花茂击南海、香山、黄连等寨。
二十四年五月,茂剿平香山等县徭贼、蛮贼、及倭贼,升都指挥同知。因上言:东莞、香山等县逋逃蛮户,附居海岛,殊难管辖,请徙其人为兵。又奏:添设沿海依山碣石、神电等二十四卫所城池,收集海民,置军守御,仍于要害山口、海口,拨军屯守。诏皆从之。
二十六年,茂平三灶贼,三灶山抵海洋蕃国,有田三百余顷,极膏腴,在宋为黄字上、下二围,元时海寇刘进据之。洪武初,属黄梁,籍居民吴进添通蕃为乱,茂奏讨平之,悉迁其余党,诏虚其地,除豁田税,永不许耕,岁令官军千人防守。二十九年,又徙其民为兵。
二十八年,大横琴山寇平。初,元末海寇王一据之,至是平,诏虚其地。
正统十四年,南海贼黄萧养作乱,黄梁都贼林帝佑附之,大榄都、龙眼都民多被诱胁。旋攻城邑,乱民附之,四境奔溃,指挥林兴妻苏氏,邑人,率军妇被甲缘城拒守,城赖安。次年,都督同知董兴讨萧养,诛之,余党平。大榄盗李某,巢党也,伪封千户,来攻城邑,城门闭者三月。民有菜色,邑人黄泗为粥以饲之。子女有流离者,出金赎之。
天顺二年三月,海贼四百余犯香山千户所,烧毁备边大船。备倭都指挥张通坐失机,上令杀贼赎罪。七月,海贼严启盛来犯。先是启盛坐死,囚漳州府,越狱聚徒,下海为盗,敌杀官军。至广东,招引蕃舶,驾至邑沙尾外洋。巡抚右佥都御史叶盛廉其实,会同镇守左少监阮能、巡按御史吕益,命官军驾大船冲之,生擒启盛,余党悉平。十二月,以获海贼故,升张通一级。
正德十二年,寇掠乌石,孝子容师偃代父死。详明史孝义传。顺德香山诸村昼农夜盗,佥事王大用令自别所业,长正互觉,游手横暴者,即绳之。搜获真盗,三千有奇。
嘉靖元年,新会盗起,引倭寇,黄梁都沿海民多遭杀掠。十年始平之。
三十三年,古镇土贼,囚其百户尚琼。署新会县汪应奎,阴令百户以计斩首恶二十八人,从乱者稍息。时新会贼陈文伯,煽饥民为乱,拥众海上也。
嘉靖末,黄梁都土寇结倭寇为乱,祸甚惨。万历间乃定。
嘉靖末,蕃寇疑即倭寇大举,聚百十艘,将攻邑城,知县陈揖运筹坚守,雉堞皆置兵,鸣桴往来不绝,贼莫测多少,薄暮,揖率文学龙纳言数人,躬自巡督,每堞必悬三灯,时复出奇发炮,晔晔若震电,贼皆喙息,窥伺旬余,遂引去。
隆庆六年,流寇许进美劫掠古镇。
万历八年,老安山贼肆劫海防,同知周希尹遣兵平之。先是嘉靖己巳,贼据老安山,为害海道,林懋举令备倭指挥孙敖征之,遁去后复聚,劫掠船只。至是希尹遣兵破其穴而还。
崇祯七年六月,闽寇刘香掠广东。十五日,从虎跳门入掠新会、江门。二十日,出崖门掠黄梁都。
十五年正月,小榄寇起,乡兵解贼赴县,要而戮诸海。于是血饮入市,捧刀列戟而前,呼火传兵相属,愚民多应之。何吾驺告急,知县顾其言集兵迅下,平之。
国朝诸寇张保、三合会、红巾贼诸乱,以事多另纪。
顺治二年十一月十四日,白旗贼黄信、林能船数十艘,劫海洲。
三年,社贼起。以奴胁主,结社倡乱,谓之社贼,亦谓之仆贼。始自顺德冲鹤堡,延及诸县邑诸村,所在多有。古镇以冯春隆、冯大伦为首,海洲以刘綦廉为首。是年,攻海洲。明年驾船寇外洋。五月,贼船三百余艘掠石岐。六月复掠西门外。按:《新会县志》称社贼之起皆杀逐其主,据其田庐,甚者掳妻子,掘坟墓,连兵不解几二十年云。
四年正月,蕉园外海四姓贼船千余艘,谋劫县。知县刘起凤督兵却之。掠西门外及圆山仔、长洲而去。
九年二月,官兵讨冯春隆、冯大伦,余党复寇海洲,乡人力战御之。十一月,饥贼梁子直为乱,以催科迫故也。城陷,知县张令宪死焉。平南王蕃下总兵吴进功,偕副将曹得仁往讨之。十二日师抵石岐,监军道刘尹宽请急攻,进功曰:“子直亡赖徒耳,民非甘心从逆,为其胁逼而已,招之即来降也。”得仁请往谕之,子直闭城不纳,得仁怒,将攻之。进功曰:“彼拒我者,怯我也。”密令典史陈忠潜从水关入,开导耆民。十五日,士民缚子直及其党百七十人以献,斩于市。按:子直乱事,邑志未详载,兹从近人樊封续南海《百咏注》补辑:邑志作十一月事,此作十月事耳。
十二年七月,海洲贼刘綦廉复申社盟。时乡人袁文焕官雷协水师右营,分防新会北街,领哨船回诘,香山司巡检施其信亦来责问。里甲以贼势悍,姑听盟而揭于县。未几,诛綦廉,党亦散。
康熙五年,海贼袭翠微,乡人韦元懿御之。元懿事详耆旧录。
七年,迁民结党为乱。详后迁界事。秋,海贼从前山寨右登岸,攻劫果福园村。先是康熙三年前山寨设副将衙门,增置左右营,员官兵二千名。至是副将以海贼充斥,请移驻县城,留左营都司及千总守寨,建土城,分把总哨戍关闸,坐令扼寨之地,武备损威云。
十五年五月朔,抚贼陈器瑜率海寇攻邑城。知县申良翰、副将白色先御之。十二日,援兵至,贼始遁。
十六年七月,海寇钟吉生夜劫翠微村,把总郑九琨死之。九琨事详耆旧录。
十八年十月,海寇突至石岐,焚劫汛哨。
十九年三月,贼谢昌寇海洲。初,十五年吴三桂令伪将马雄等攻新会,平蕃遣标员谢厥扶等以舟师御之。厥扶阴自纳款,平蕃子尚之信以被废不得志,矫父命与贼连和,逾年之信归正,厥扶抗兵不从,高州叛总兵祖泽清杀之以赎罪,其子昌,与其下李积凤,挟残党走海陵,流劫沿海村落。至是来寇海洲,掳男妇百余人,官兵追剿至海陵,获所掳归之。八月,又寇海洲,乡人乃堑而守焉。
雍正间,外贼王扁啸聚黄杨山。乾隆初,捕诛之。
乾隆五十三年,海贼平波大王率众为寇,知县彭翥请于制府福康安,给精兵二百讨平之。
嘉庆五年,海寇至浪白,入桅甲门,总兵黄标督舟师追获甚众,外洋稍靖。
七年,惠州会匪乱,延及广州。邑四大两都、隆都、古镇,所在皆有,而黄梁都尤甚。巡抚瑚图礼欲夷之,知县许乃来设法擒其魁党,遂散。是役也,新会兵乘机肆掠,指民为盗,守备曹某者虐尤甚,许乃来鞠得实,尽释之。详政绩录。
八年春,会匪余孽遁外洋,游掠大小虎、浪白诸处。会清明醉失曙,复大雾不见人,署提督魏大斌帅师骤至,击杀殆尽,余党凫水走文楼山,虎山人素受其害,闻炮声,截搜五十余人。九年秋,海寇劫白蕉,村人力拒之。
二十年七月,盗潜夺副将罗凤山巡海船。时罗凤山巡哨回船泊港口外,暂归署,令把总黄登守之,夜有盗袭之遁,假名号掠海上,徐闻官军获之。
二十五年,署县宋如楠捕打单贼。时港口、象角、小榄等处所在皆有,大府檄严办,遂大捕之,狱满不能容。编栅于仪门外为监房,凶焰稍息。
道光七年,土匪黄秉云、蔡二、方四等扰西乡,劫龙聚环刘朝傅家。朝傅募勇却之,复与刘展鹗黄凤起等白之官,亩捐设局,屯勇堵御。已而,外寇结连土匪大扰,武举胡雄泰率乡勇追至鹤山、新会,攻其巢穴,擒其魁,党遂散。
咸丰三年,南村贼伍时洛啸聚抗官兵,杨大登、刘升庸领屯勇助官捕之,贼轰炮击勇。升庸率勇冒锋镝进,贼乃溃。复以大义激之,并力擒时洛。
五年五月初五日,艇匪李亚快等在澳门等处肆掠,提督吴元猷于十八日统带舟师出洋,跟踪追剿,迭次兜围,轰毙无算。
七年十月初十夜,海寇袭藜村,潜以小艇火其哨船,战不利,勇目欧阳可均、哨勇欧阳可梅、王容简被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