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通志 - 第 421 页/共 490 页
十月壬寅上亲率六军讲武于城南十一月丁巳行幸散闗十二月己丑还宫【周书武帝纪】
建徳元年冬十一月治兵十二月帝如斜谷
十一月丙午上亲率六军讲武于城南庚戌行幸羌桥集京城以东诸军都督以上颁赐有差乙卯还宫十二月壬申行幸斜谷集京城以西诸军都督以上颁赐有差丙戌还宫【周书武帝纪】
二年春二月诏皇太子赟抚廵西土
二月甲寅诏皇太子赟抚廵西土三月己卯皇太子于岐州获二白鹿以献诏答曰在德不在瑞【周书武帝纪】
冬十一月治兵
十一月辛巳帝亲率六军讲武于城东癸未集诸军都督以上五十人于道会苑大射帝亲临射宫大备军容【周书武帝纪】
三年春二月帝如云阳宫
二月乙卯行幸云阳宫三月辛酉至自云阳宫【周书武帝纪】
秋七月帝如云阳宫卫王直举兵反司武尉迟运拒讨之败走
七月庚申行幸云阳宫乙酉卫王直在京师举兵反欲突入肃章门司武尉迟运等拒守直败率百余骑遁走戊子至自云阳宫【周书武帝纪】帝幸云阳令运以本官兼司武与长孙览辅太子居守俄而卫剌王直作乱率其党袭肃章门览惧走行在所运时偶在门中直兵奄至不暇命左右乃手自阖门直党与运争门斫伤运手指仅而得闭直既不得入乃纵火烧门运惧火尽直党得进乃取宫中材木及牀等以益火更以膏油灌之火势转炽直不得进乃退运率留守兵因其退以击之直大败而走【尉迟运传】
八月帝如云阳宫九月如同州
八月丙申行幸云阳宫九月庚申幸同州十一月甲戌至自同州【周书武帝纪】
四年春正月帝如同州
正月癸酉行幸同州三月丙寅至自同州【周书武帝纪】
秋七月帝如云阳宫
七月丙辰行幸云阳宫丁卯至自云阳宫【周书武帝纪】
冬十月帝如同州
十月甲午行幸同州十二月庚午至自同州【周书武帝纪】
五年春正月帝如同州夏四月再幸同州六月帝如云阳宫
正月癸未行幸同州三月壬寅至自同州四月乙卯行幸同州五月壬辰至自同州六月丁巳行幸云阳宫八月乙卯至自云阳宫【周书武帝纪】
六年夏五月帝如云阳宫
五月癸巳行幸云阳宫六月丁未至自云阳宫【周书武帝纪】
宣政元年夏五月帝北伐次云阳宫
突厥入冦五月己丑帝总戎北伐发闗中公私驴马悉从军癸巳帝不豫止于云阳宫丙申诏停诸军事【周书武帝纪】
秋八月帝如同州【是年六月武帝崩宣帝即位】
八月壬申行幸同州十月癸酉至自同州【周书宣帝纪】
宣帝大象元年秋八月帝如同州
八月庚申行幸同州壬申还宫【周书宣帝纪】
冬十一月帝如温汤遂如同州
十一月乙未幸温汤戊戌行幸同州壬寅还宫【周书宣帝纪】
二年春三月帝如同州
三月辛卯行幸同州增正前驱戒道为三百六十重自应门至于赤岸泽【通鉴赤岸泽在长安北同州南】数十里间幡旗相蔽鼓乐俱作又令武贲持钑马上称警跸以至于同州改同州宫为天成宫庚子至自同州【周书宣帝纪】
遣兵屯潼闗
宣帝崩髙祖以杨尚希督宗室兵三千人镇潼闗【隋书杨尚希传】
隋
髙祖开皇元年冬十月帝如岐州
十月壬辰行幸岐州十二月庚子至自岐州【隋书文帝纪】
二年夏六月作新都
开皇二年六月诏左仆射髙颎将作大匠刘龙钜鹿郡公贺娄子干太府少卿髙龙乂等创造新都【隋书髙祖纪】初帝嫌台城制度窄小宫内多鬼妖夜与髙颎苏威二人定议迁都通直散骑常侍庾季才旦而奏曰臣仰观天象俯察图记龟兆允袭必有迁都且尧都平阳舜都冀土是知帝王居止世代不同而汉营此城经今八百嵗水皆咸卤不甚冝人愿陛下协天人之心为迁徙之计帝愕然谓颎等曰是何神也朕自今已后信有天道矣是时太师李穆上表改都邑帝曰天道聪明已有应徴太师民望复抗此请是则可矣遂发诏施行【册府元龟】
冬十月突厥入冦诏屯兵咸阳以备之
初帝初立待突厥礼薄突厥大怒千金公主伤其宗祀覆灭日夜言于沙鉢畧请为周室复讐沙鉢畧谓其臣曰我周之亲也今隋主自立而不能制复何面目见可贺敦乎乃悉发五可汗控之士四十万伐隋入长城帝患之勅縁边修保障诏太子勇屯兵咸阳以备之【通鉴】冯昱叱李长乂李崇皆为虏所败于是纵兵来冦上郡延安六畜咸尽【隋书突厥传】
十二月新都成
十二月丙子名新都曰大兴城【隋书髙祖纪】
三年春迁于新都
三月丙辰雨常服入新都五月乙巳梁太子琮来贺迁都【隋书髙祖纪】
秋九月帝如城东
九月壬子幸城东观稼谷【隋书髙祖纪】
四年春正月梁王来朝二月帝如陇州九月帝如灞上正月壬申梁王萧岿来朝二月乙巳上饯梁王于灞上庚戌幸陇州突厥可汗阿史那玷率其属来降九月乙丑幸灞水观漕渠赐督役者帛各有差【隋书髙祖纪】
七年春二月帝如醴泉宫
二月壬申车驾幸醴泉宫【隋书髙祖纪】
冬十月帝如同州
十月庚申行幸同州以先帝所居降囚徒【隋书髙祖纪】
十一月帝如冯翊
十一月甲午幸冯翊亲祠故社父老对诏失防上大怒免其县官而去【隋书髙祖纪】是行也内史李德林以疾不从勅书追之与议伐陈之计及还隋主马上举鞭南指曰待平陈之日以七寳装严公使自山以东无及公者【纲目】
八年冬十一月帝如定城誓师
十月命晋王广秦王俊清河公素皆为行军元帅以伐陈十一月丁卯车驾饯师乙亥行幸定城陈师誓众【隋书髙祖本纪 按述征记定城去长安三十里】
九年夏四月帝如骊山
四月己亥幸骊山劳旋师也【册府元】
十二年秋七月帝如昆明池
七月壬戌幸昆明池其日还宫【隋书髙祖纪】
秋八月帝如龙首池
八月乙亥幸龙首池癸巳制宿卫者不得輙离所守【隋书髙祖纪】
十三年春正月帝如岐州
正月壬戌行幸岐州二月丁亥至自岐州【隋书髙祖纪】
二月作仁寿宫
二月丙子诏杨素营仁夀宫于岐山之北素奏宇文恺封德彛为土木监于是夷山堙谷以立宫殿崇台累榭宛转相属役使严急丁夫多死覆以土石因而筑之死者以万数【通鉴 按明一统志仁夀宫在今麟游县西】
秋七月帝如昆明池
七月丁巳幸昆明池【隋书髙祖纪】
十五年春三月帝如仁夀宫
仁夀宫成三月丁亥幸之时天暑役夫死者相次于道杨素悉焚除之帝不悦及至见制度壮丽大怒曰杨素为吾结怨天下素闻之虑获谴封德彛曰公勿忧俟皇后至必有恩诏明日帝果召素入对后劳之曰公知吾夫妇老无以自娱盛饰此宫岂非忠孝赐赉甚厚【通鉴】
冬十一月帝如温汤
十一月辛酉幸温汤乙丑至自温汤【隋书髙祖纪】
十六年冬十月帝如长春宫
十月己丑幸长春宫十一月壬子至自长春宫【隋书髙祖纪 按长春宫周时所建在同州】
十七年春二月帝如仁夀宫
二月庚寅幸仁夀宫九月甲申至自仁夀宫【隋书髙祖纪】
十八年春二月帝如仁夀宫
二月甲辰幸仁夀宫九月辛卯至自仁夀宫十二月自京师至仁夀宫置行宫十有二所【隋书髙祖纪】
十九年春二月帝如仁夀宫冬十月徙突厥染干于五原
二月甲寅幸仁夀宫【隋书髙祖纪】突厥染干尚宗女安义公主患雍虞闾抄畧请徙五原从之【突厥传】
仁夀二年春三月帝如仁夀宫
三月己亥幸仁夀宫九月丙戌至自仁夀宫【隋书髙祖纪】
四年春正月帝如仁寿宫【七月炀帝即位】
正月甲子幸仁夀宫【隋书髙祖纪】帝将避暑于仁夀宫术士章仇大翼谏曰是行恐銮舆不返帝大怒系之长安狱期还而斩之【通鉴】
炀帝大业三年夏四月帝北廵
四月丙申车驾北廵狩己亥次赤岸泽六月辛巳猎于连谷【连谷县名属胜州】戊子次榆林郡甲辰上御北楼观渔于河以宴百僚八月壬午车驾发榆林啓民可汗饰庐清道以乗舆帝幸其帐啓民奉觞上夀宴赐极厚皇后亦幸义成公主帐【隋书炀帝纪】车驾北廵至榆林遂欲出塞耀兵径突厥中恐啓民惊惧先遣公孙晟谕防啓民奉诏因召所部豪长咸集于是发榆林北境开为御道长三千里广百步啓民及义成公主来朝行宫令宇文恺为大帐其下可坐数千人以宴啓民及其部落诸长骇悦【通鉴】
四年春三月帝如五原
三月乙丑车驾幸五原因出塞廵长城【隋书炀帝纪】行宫设六合板城载以枪车每顿舍则外其辕以为外围内布铁芰次施弩牀以绳连机人来触绳则弩机旋转向所触而发【通鉴】
五年春三月帝西廵
三月己巳车驾西廵乙亥幸扶风旧宅九月癸未车驾入长安【隋书炀帝纪】帝出临津闗渡黄河至西平陈兵讲武大猎于防延山将击吐谷浑自西京及西北诸郡皆转输塞外或遇冦钞死亡不达及车驾东还山路险隘鱼贯而出风雪晦冥文武饥馁沾湿士卒冻死者大半后宫妃主或狼狈相失与军士杂宿山间【通鉴】
六年春正月京城大索
正月癸亥朔旦有盗数十人皆素冠练衣焚香持华自称弥勒佛入自建国门监门者皆稽首既而夺卫士仗将为乱齐王暕遇而斩之于是都下大索与相连坐者千余家【隋书炀帝纪】
三月筑大兴城
三月丁丑发丁男十万城大兴【隋书炀帝纪】
冬十二月扶风妖人作乱讨平之
十二月丁亥扶风人向海明举兵作乱称皇帝建元白乌遣太仆卿杨义臣击破之【隋书炀帝纪】桑门向海明于扶风自称弥勒佛出世潜谋逆乱人有归心者輙获吉梦繇是人皆惑之三辅之士翕然称为大圣因举兵反众至数万官军击破之【五行志】
十年春二月扶风人唐弼举兵反
扶风人唐弼举兵反众十万推李芝为天子自称唐王【隋书炀帝纪】
夏五月延安贼刘迦论举兵反将军屈突通讨斩之屈突通仕隋大业中以功迁左骁卫大将军秦陇盗起授闗内讨捕大使安定人刘迦论反众十余万据雕隂通发闗中兵击之初不与战军中意其怯言旋师而潜入上郡贼未之觉引而南去通七十里舍分兵狥地通候其无备夜简精甲袭破之斩迦论幷首级万余筑京观于上郡南山掳老弱数万口【唐书屈突通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