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通志 - 第 218 页/共 239 页

明洪武十七年大饥   永乐十四年秋七月邵武光泽大水冒城郭荡庐舍漂溺男女万余口八月大疫   正统九年饥十一月地震 十三年沙寇邓茂七入泰宁县人遁山谷县治邱墟 十四年秋光泽大疫死者以万计邑人李孟贵苏彦铭施贫者棺   景泰六年光泽饥邑人沙彦清施贫者粥   天顺二年夏四月光泽大水 四年夏秋光泽疫成化二年光泽疫 三年光泽饥知县屈伸发仓赈济十年正月地震有声 是年旱禾稼不登 十一   年四月泰宁寇乱县界骚然分巡道童懋画策擒贼首卢春等五十余人光泽大疫至冬方息邑人李孟贵复施贫者棺 是年光泽又大饥县丞杨鹏发仓赈济   治二年光泽饥知县魏黙发仓赈济   正德九年大帽山寇从光泽入骚扰邵武郡   嘉靖三十九年山寇窃发由泰宁掠光泽西关外庐舍烧燬殆尽人民死者无算建宁县知县呉金团练义勇多方拒守贼无敢犯界   隆庆四年七月大水   万厯五年十一月彗星见 十年八月朔日食既不辨东西鸡皆栖宿九月彗星见长竟天其色苍尾指西北凡四十九夜乃灭 二十一年六月光泽大水淹没城郭知县陈宗谏以仪门上光泽县牌掷之水始退 三十三年邵武县署生芝草 是年光泽学宫暨城隍庙灾 三十七年五月初八日大水东垻饶垻登云桥皆冲坏二十四日又大水平地深三丈北桥东桥冲坏人民溺死无算光泽泰宁皆然邵武县大疫知县宋良翰赈之 四十四年雷震大樟树树裂中有刘廷之三字   崇祯九年大饥斗米银三钱无为教奸民倡乱   国朝顺治三年江右山寇刼掠乡村杀伤以万计妇女坠崖投河死者连袂相接八月二十六日 大师入郡人民安堵各县以次归顺 四年山寇纷起薛三乐升如等连结外寇攻城副将池凤鸣知府陈喆知县赵之琏协力战守城赖以全 五年夏四月大疫六年至九年连岁大饥白昼虎出噬人 十二年   大饥米斗银三钱 十八年五月霪雨至六月初三日山多崩裂古山岭头移动离其故处山上草木如故   康熙元年六月二十一日溪水暴涨浑浊如膏臭秽触人鱼鼈尽死七月初四日月如雀口一开一合移时乃定 二年三月十三夜月圆如望二十六日日晕轮外红绿环绕如虹十一月初七夜雷桃李花 三年八月初二日午刻 大成殿堦墀下银杏树生火以水沃之愈炽 五年水北虞家妇一产五子四男一女俱不育 十年五月大水 十四年耿精忠檄伪知县陈宗禹派取铜斤盐口酷刑追比民无聊生十五年十一月海寇呉淑由汀州袭邵武 大兵   至遁去 十六年夏大疫 十七十八年耿逆余孽陈江杨等盘踞西北二乡焚燬刼掠百里无烟 二十年大旱 二十一年七月十七日午后大雷电以风击破仁寿寺佛殿西门内外晴霁如故 二十二年大水   汀州府   宋治平四年进桐木有文曰天下太平   元祐五年嘉禾生三十六穗   绍兴十七年州羊无角 是年盗妨农郡县赈粟贷种二十二年六月莲生同蒂异蕚者十有二   淳熙十一年四月不雨至于八月 是年无禾诏赈卹十四年三月辛未大水漂民居百余家军垒六十   余区 十六年大水漂民居千五百余家溺死三千余人   绍熙二年三月宁化大水漂田庐   嘉泰二年七月水害苗稼丙午上杭县水漂田庐民多溺死   淳祐十一年八月甲辰山水暴至漂人民   元至元十七年汀寇廖得胜等作乱伏诛   后至元五年六月长汀山蛟起大雨骤至平地水深三丈余漂民庐八百余家民田二百余顷溺死者八千余人【户赈钞半锭死者一锭】   至正四年夏秋大疫 十四年大饥人相食   明洪武元年汤和平福建汀州路总管陈国珍以城降正统十四年沙冦邓茂七作乱围汀州四旬弗克成化二十一年夏大雨山水骤溢长汀七县漂没民居无算 二十三年七月戊午夜疾风迅雷震预备仓火继发燔米七百余石   正德十二年岩前寇刘隆等作乱都御史王守仁平之嘉靖三年十月甘露降 六年三月甘露再降 十八年五月十三夜星陨如雨 三十九年竹花实如米居民取食之   隆庆元年至六年大有年禾麻被野米石银三钱万厯七年量田 是年大旱 九年立夏日连城县三晨霜降 二十年连城饥姑田里竹生米数万斛民赖以生 三十九年虎入黉宫 四十一年冬府署产灵芝九本   崇祯元年正月广寇攻上杭三月攻武平十月攻象洞巡道曾樱知县呉南灏诱殱之 三年十月武平磜坑高家锅地出血明年流寇大作将士死殆尽督抚熊文灿会勦直捣其穴 九年大雨雹牛羊击死四月大饥 十年正月流寇由南靖入永定署道潘融春知府唐世涵知县徐承烈戮力勦贼四月乃撤兵   国朝顺治三年 大兵至郡人民安堵 四年四月大水平地深丈余舟从城上入 十二月寇陷连城五年正月 大兵复连城执李士藻等磔之 十四年五月大水舟系于树杪   康熙三年七月彗星见 七年至九年岁大稔石米三钱 十三年三月耿精忠反二十九日伪檄至郡叛将刘应麟据城以应 十四年叛将刘应麟索民助饷 十五年五月二十日叛将刘应麟结海寇陷汀州城十二月二十三日 大师至应麟自焚其居而遁 十六年 诏蠲免本年丁粮 十八年归化县城隍庙灾 十九年十一月彗星见 二十五年蠲免二十六二十七二年地丁钱粮之半 四十五年五月大水郡城内深丈余郡守方伸以汀州府扁投之水乃退 四十七年府署池莲花上生花   福宁府   宋大中祥符五年宁德支提山石上产芝十五本建炎二年六月建州叛卒叶侬陷福州七月朔寇宁德县焚县治长溪令潘中赴援死之   绍兴十六年大雨连旬福宁东平二溪水涨全县淹没龟湖山仅露山顶容数百人忽大蛇突出人皆惊溺浮尸聚栖云寺寺僧立浮骸塜瘗之   乾道元年四月不雨至于六月章湾阮元龄撰愬旱魃文斋祷龙湫甘霖三日 五年州治大火【洪清臣之屋独存】   淳熙十年八月雨至于九月乙丑大风雨山水暴至长溪宁德濒海庐舍皆漂入海   绍定四年福安县大有年【先是临溪沼中红莲变为白人以为兆】   元至正四年孝子林大兴池中红莲悉变为白 十二年七月始团义兵社 十一月红巾贼寇州城来宾县巡检州人阮宗泽御贼于南屏死之 州尹王伯顔御贼雷坛不屈死之 十五年州县大饥人相食十七年正月诸乡各起团社吞并土田民怨有謡二十一年十月太安社筑城凡桥道坟墓尽毁掘   莫敢谁何民怨有謡 二十四年开王埕田令人四方射矢所及悉为社田民怨有謡   明洪武二年温州叛贼叶丁香寇州屠戮甚惨官军讨平之大疫死者相枕藉虎纵横村落间伤人畜无纪有杜门者虎逾垣坏壁而入囓之道絶行人是年境内称三灾 十九年大水人民淹殁大半田园邱墟   正统五年六月初一日府学泮池瑞莲生 十四年七月邓茂七党刼宁德县库取册籍穆洋民兵谢统四讨平之   天顺五年七月十四日福安东平二溪水溢风雨暴至漂没无算 十三年三月虎入宁德城 十九年六月海啸   成化二十一年夏霪雨连旬洪水泛溢州境及福安田稼多为所伤 二十二年春夏大旱宁德县疫六月地震九月又震   治元年福安三十都田禾一茎三穗多至五六穗正德十六年寿宁地震屋瓦划然有声   嘉靖七年寿宁龙见寻雨雹人畜俱伤 十四年五月饥十月大疫道馑相望 三十九年倭入寿宁 是年五月宁德泮池水赤午红晚黑五十余日皆然四十一年八月浙江参将戚继光帅婺士八千至府抵章湾殱倭众千余于横防十一月倭陷寿宁 四十二年十二月倭屠寿宁后倭为松溪人所灭   万厯元年七月二十日午刻曲井水沸溢街上至暮乃止 九年七月初九夜大水漂福安县巨浪高于敌台枕尸狼籍仅存东北二隅 十年三月二十日宁德县谷飞瑟瑟有声 三十年闰二月大金笔架山突出一峯自已至未变幻不一观者图之 三十二年十一月初九日寿宁地震 三十七年八月寿宁大水山崩压死男妇数百人   崇祯八年寿宁竹生米形如小麦 九年遍山竹皆生米时大旱米贵阖邑竞采食之开仓发粜民赖以济十三年七月福安大水漂溺庐舍人畜无算   国朝顺治十年寿宁大疫   康熙四年夏府南郊火延烧民舍甚多 五年正月初三日福安县大雪积五六尺 六年八月十六日郡大水 十四年八月福安县大水舟入城 十七年九月福安县陈希卿妻一产四男牙齿俱全逾时死台湾府   国朝顺治十八年辛丑夏五月鹿耳门水忽涨丈余先时鹿耳门水浅仅容小艇出入是月水忽涨郑成功因之大小战舰进港遂据台湾   康熙十九年六月有星孛于西南形如剑长数十丈经月乃隐是冬大稔 二十年疫先是有神曰天行使者来居安平镇陈永华宅永华与相酬接自是陈之主臣眷属凋丧殆尽 二十一年七月地生毛九月雨发如丝 二十二年五月澎湖港有物状如鳄鱼长四五尺沿沙而上鸣声呜鸣居民竞烧楮钱送之下海是夕复登岸死焉 是月大水土田冲陷夏六月靖海将军侯施琅帅师攻澎湖拔之 二十六夜有大星陨于海声如雷二十七日明朱术桂在台湾闻 大师取澎湖遂具冠服投缳妻妾从死者五人 秋八月鹿耳门水涨 大师乘流入台郑克塽归诚老幼欢迎台湾平十一月雨雪氷坚寸余【台上气热从无霜雪八月甫入版图地气即自北而南运属一统故也】 二十五年四月二十日辰刻地大震 二十九年冬大有年【自荡平后年谷时熟几不胜书是岁尤为大稔】 三十年八月大风民居倾坏船只飘碎 三十二年冬大有年 四十四年冬饥 诏蠲台湾府属三县四十四年粮米 四十六年冬饥诏蠲粮米十分之三 四十八年夏鹿耳门有大   鱼二状似马脊上有鬃长三四寸其尾如狮肚下四鬐如四脚居民获其一或曰即海马也 四十九年冬饥 五十年九月十一日戌时地震 五十一年诏蠲本年应征粟石 五十三年大井头行铺火   延烧数百间 秋大旱 诏蠲台湾凤山粟米十分之三 五十四年九月大风地震 五十六年冬饥诏蠲本年钱粮十分之三 五十九年十月初一   日地大震十二月初八日又震十余日房屋倾倒压死居民 六十年五月台匪朱一贵倡乱陷府治总兵欧阳凯副将许云战殁总督觉罗满保驰至厦门檄水师提督施世骠进兵南澚总兵蓝廷珍统徧师援之七日复台湾械朱一贵至 京师磔之八月十三日大风天尽赤提督施世骠驻兵郡城营盘飘倒民居倾坏港内船只击碎甚多兵民多压死十二月诏蠲台湾本年粟米   雍正三年七月大风 六年东安坊民魏连妻陈氏一产四男 七月二十六日大风閠七月二十三日又大风损坏台澎商哨船只有兵民溺死者 八年七月初十日地震 九年十二月彰化大甲西社白畨林武力学生等聚众为乱负固拒敌总督郝玉麟调遣官军掩捕擒林武力学生等寻正法 十年三月凤山呉福生等竪旗倡乱焚岗山营盘及旧社汛房守备张玉被害总兵王郡率官军尅日剿灭擒呉福生等诛之   永春州   宋嘉定十六年德化东西团蒋氏所居门外有巨木十四五围叶有棱刺莫知其名百鸟不敢栖又惠民里下碧村农夫耕于野妇馌之饭有沙怒欲殴妇一道人劝止之顿足而地震曰沙去矣今环村五里许无沙   元至正二年九月大风雨永春南象山崩压死者多明洪武二十年德化里虎为灾羣虎四出白昼噬人于牖下民死亡转徙相续户口耗田野荒   成化十八年七月永春大雨至于八月洪水泛滥濒溪民居渰死甚众 二十一年春夏积雨连月永春德化田庐禾稼多坏   正德五年广东盗起掠永春   嘉靖元年大田贼郑新筠引汀漳寇掠境有司捕之寻平 三年冬广东汀漳盗复寇永春知县柴镳败之于高坪小姑等处义士蔡玉智张元宗等死之 五年永春五月不雨七月十七日有物如从天如下流转于地声如雷须臾火发声震众皆昏仆有震死者既而雨下如注 十六年六月建大田县治五色云见 四十年叛民吕尚四聚党攻陷永春掳知县林万春燔典史廨杀掠居民而去 四十一年德化田鼠害稼一亩之田至有数千春食秧冬食谷畦畔皆鼠道草为不生次年谷贵人多饥死 四十三年五月十九夜德化暴雨县前水深丈余冲激之声若雷民居漂流过半东城崩坏 四十五年正月十六日德化大雨雹七月初十日德化县昼晦大风雨氷雹如弹四山尽白平地氷积盈尺秋冬大旱无禾   隆庆元年永春四五都岐山崩正月二十九日酉刻地震   万厯二十九年七月永春霖雨数日山水涨发   国朝顺治四年七月山贼林良攻破大田县知县胡天湛不屈死之 是年尤溪贼王继忠袭破德化县城十五年贼首李高出没尤溪大田永春间德化富   民许于敬隂与交通遂刼东厝寨明年正月县令何之旭率乡兵攻之奔入德化总兵林忠遣人招抚乃降寻伏法   康熙十五年四月十六日德化大雨溪涨入城楼垣漂没人畜溺死无数 二十年至二十一年德化附郭虎白昼四出不匝月吞噬百余人【一虎似马顶上赤鬛两垂后脚独小伏铳杀之】   龙岩州   明永乐三年夏龙岩疫 五年夏龙岩旱   正统十年十一月地震日夜九次山崩石坠地裂水涌屋宇摧压者多 十四年沙寇邓茂七倡乱其党杨福率众陷漳浦南靖长泰及龙岩围漳州指挥顾斌击走之   嘉靖七年龙岩甘露降松栢上 四十四年龙岩旱十月大雪平地尺余   万厯元年龙岩地震程溪民欧氏生儿有六手随死八年七月龙岩大风卷人自西山腾至紫金山麓而坠   崇祯九年十月贼首和尚仔刼掠漳平县知县高光映督乡兵追破之 是年太白经天 十年七月山寇张维新聚众流刼龙岩大池等处知县邓藩锡计擒之   国朝顺治三年贝勒统 大师入闽畧定傍郡九月十六日由大田抵漳平次日漳郡守县令以次归附漳地悉平 四年正月广贼袭龙岩寒夜迷道城中觉之贼知有备遂遁 五年六月贼乘夜袭破漳平知县戴真学死之   康熙三十七年十一月龙岩甘露降 四十九年十一月漳平盗陈五显聚众二千余人掠漳平永春德化大田等处官兵捕之势穷就抚械送 京师伏法   雍正四年夏米价腾贵龙岩令张宣发仓平粜   福建通志卷六十五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福建通志>   钦定四库全书   福建通志巻六十六   杂记【丛谈二】   福州府   晋郭璞迁州记云桑田为海人事更改六旬甲子当见其害更重着衣周回重载郑国归朝重闗为待鸟出木空千载不昧前有双眉重施粉黛溪涧水来尽归于海主揖其客客往主在稳首东日高山鎭寨本自添金因名右兑但见蛇影莫知坐亥事过方知知而未会龙山高高光照奕代巧妇能裁得令人爱若解修心得其终倍市笼放火聚众磊磊有一老翁手把竹防重添新宰在言不在铭曰泰康之载迁卜瓯基四色牢城层峦三迳洪浒南流瑞龙西应其主螺女现对花峰千载不杂世代兴隆诸邦万古繁盛仁风其城形状如龙如凤势气盘拏遇兵不掠遇荒不馑逢灾不染六甲子满废而复用【三山旧志】   太康三年太守严高图越王山南之形势以咨郭璞璞曰方山秀拔于前三山环峙于后八百年后大盛又有防曰石间崒兀创危亭八百年前兆此召天降元精如汉佐岳陶灵气似周臣中坻不见容舠路古渡应无病渉人好是褰裳待今日罾浦坊中人挺生【按三山志尝有人得石于城南钓龙台其文如此】   郑韶者隋炀帝时左散骑常侍大业中授闽中太守爱养一犬从者薛元周侍奉最久畧无恩恤元周忿恨蓄短剑久伺其便会炀帝有使至闽韶当远迎犬啣衣襟不令出馆吏驰告云使入郭矣韶出犬又拽衣不放令人缚于柱犬掣断绳仍前拽衣韶抚犬曰汝知吾有不测事乎犬乃跳嘷于队内齩杀元周捜其衣下果藏短剑【集异记】   陈通方唐贞元十年第四人及第与相国王播同榜时播年五十余通方戏拊之曰王老王老奉赠一第言日暮途远同赠官也播后入相通方因之仕宦不达竟以困踬而终【闽中记】   陈彦博唐元和五年及第初梦至一公庭帷幄荧煌几榻上有尺牍焕然若金字主者曰此明年进士名将奏之上帝彦博前观有三十二人已名在焉及榜出果符前梦【闽中记】   顾况上古之什补亡训传十三章其十章曰囝哀闽也闽俗呼子为囝呼父为郎罢其诗曰囝生南方闽吏得之廼絶其阳为臧为获致金满屋为髠为钳如视草木天道无知我罹其毒神道无知彼受其福郎罢别囝吾悔生汝及汝既生人劝不举不从人言果获是苦囝别郎罢心摧血下隔地绝天及至黄泉不得在郎罢前【全唐诗】   侯官阳崎山唐子野隠居处也子野父周行贾杭州子野年十三从之父适他郡令守舍王伾微时覆舟于罗刹江子野行见之呼渔人曰能生人者予百金于是渔人竞援伾子野即出舍中百金予渔人父归大异之子野曰身得义名而令父丧赢非孝也乃去为人仆赁其主人微闻救伾事义之倍其赁直乃为小贾获息过当久之致富以其半上其父以其半散给贫交兄弟廼折节读书治左氏春秋后伾为散骑常侍使人召之亡去伾命福州观察使物色之得子野于阳崎江上伾令随之至深山家徒四壁几上周易一巻而已乃为佯喜状设脱粟食与使者约曰旦日雪霁当会于传舍及旦不至使者还驰至其家书币封识如故而子野已行矣【闽书】   陈蜀字文郁唐干符五年及第初梦神人谓曰当在山下水边及第至是主司乃【阙】澹者岂非前定乎【旧记乃下缺一字疑崔字也出闽中记】   黄巢入福州得周朴问曰能从我乎朴曰我尚不臣天子安能从贼巢怒杀之颈涌白乳尺有五寸僧嬾安者郡陈氏子也戒律勤苦住大沩寺或问黄巢军来和尚何处回避曰五蕴山中又问忽被捉着当如何曰恼乱将军及朴被杀嬾安闻而脱去贼入以剑斫塔亦涌白乳三尺巢自言入闽才杀人一个半也【闽大纪】   王覇仙坛在郡西五里怡山之上唐光启中衢州烂柯山道士徐景建因于坛东北隅取土得瓷瓶七口各可容一升中皆有炭以一青砖盖之砖有刻文云树枯不用伐坛坏不须结未满一千岁自有系孙列后来是三王潮水荡旤殃岩逢一乍间未免有销亡子孙依吾道代代封闽疆王氏有国之兆也又坛东南有皂荚树古云王覇于此上升后枯至咸通庚寅荣茂复如故【黄淊文集】   初王潮之未至也闽人謡曰潮水来岩头没潮水去矢口出其后潮入闽而观察使陈岩卒及潮卒而其弟审知代之是其验也【闽中记】   王审知身长七尺六寸面紫色方口隆准初潮之幽王绪也植剑于地与众盟曰拜而剑动者为帅至审知拜剑跃而起众遂推之审知让潮而已副焉其营中常有紫气识者曰此军中必有贵人既总府事时四方窃据或劝其建国审知曰宁为开门节度使不作闭门天子在位二十九年卒【初王氏甃城日陶砖者悉以钱文印其上后地入吴越人以为先兆云 闽中记】   晋永嘉二年中州板荡衣冠始入闽者八族林陈黄郑詹邱何胡是也以中原多事畏难怀居无复北向故六朝间仕宦名迹鲜有闻者王氏父子据有全闽虽号不知书一时浮光士族多与之俱南其后颇折节下士开四门学馆以育才为意凡唐宋士大夫避地而南者皆厚礼延纳作招贤院以馆之闽之风声气习浸与上国争列其从子王延嗣者以道义自任当时目之为唐五经内翰范淳夫尝为立传【九国志】   闽王审知开府多事经费不给孔目陈岘献计请以富人补利市官恣所徴取薄酬其直富人苦之岘由是宠遇迁为支计官数年有二吏执文书诣岘里中问陈支计家所在人问其故对曰渠献置利市官坐此破家者众彼祖考皆诉于水西大王王使来摄耳明日岘自府驰归急召家人设斋致祭神色仓皇是日里人复见二吏入其家岘遂卒【王审知据闽中立庙以祀其兄潮号水西大王语出太平广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