畿辅通志 - 第 924 页/共 974 页

河间元王孝恭赞       吕 温  太极构天本由一气大人创业资我族类堂堂河间  仁勇是经遹骏有声为唐宗英暴隋天亡羣盗猖狂  我伐用张时为哲王武有烈光为爪翼肺肠经纶八  方自南徂东晏海澄江使父兄帝天下化家为邦用  竭尔力宠臻其极言不伐色不徳以逊以黙柔嘉惟  则佐髙祖建大绩如周旦奭与太宗守大成如汉平  勃宜君宜王盘石无疆   魏郑公征赞         吕 温  堂堂魏公崇节大志乔干直耸摩天自致遭风云时  得霸王器一言委质有死无二抚我则后各尽其志  沈浮变通龙战既息皇建其极俾补衮职其绳则直  谔谔嶷嶷危言正色保太宗徳弼违替否日月不蚀  黜汉霸杂行周王道人或有言秉徳不挠礼兴乐崇  徳合道丰保合太和昭明有融起四年中复三代风  言出化成神哉厥功尹躬佐商有耻于汤公以其志  匡饰圣唐为唐宗臣致唐无疆永式万邦   张郯公公谨赞        吕 温  有倬郯公仡仡而贞侁侁而仁实太宗信臣有宗守  藩内难未夷图之则安舍之则危帝临安危机以惧  以疑以蓍为先知是筮是咨郯公嶷然排闼折蓍抗  愤正词用人事定天意身为元龟不知不识顺义之  则以定社稷郯公之力公之云亡帝念其勤若痛在  身天懐发中哭不避辰君臣之间夐古未闻  宋   河间献王赞         司马光  周室衰道徳壊五帝三王之文飘沦散失弃置不省  重以暴秦害圣典疾格言燔诗书屠术士称礼乐者  谓之狂惑述仁义者谓之妖妄必薙灭先圣之道响  絶迹灭然后慊其志虽有好古君子心诵腹蔵壁扃  岩鐍济秦之险以通于汉者万无一二汉初挟书之  律尚存乆虽除之亦未尊録谓之余事而已则我先  王之道焰焰其不息者无几矣河间献王生为帝子  幼为人君是时列国诸侯茍不以宫室相髙狗马相  尚则裒奸聚猾僭逆妄图惟献王厉节治身爱古博  雅专以圣人法度遗落为忧聚残补缺较实取正得  周官左氏春秋毛氏诗而立之周礼者周公之大典  毛氏言诗最密左氏与春秋为表里三者不出六艺  不明噫献王六艺其遂殪乎故其功烈至今赖之  且夫观其人之所好足以知其心王公贵人不好侈  靡而喜书者固鲜矣不好浮辩而乐正道知之明信  之笃守之纯而行之勤者百无一二焉武帝虽称好  儒好其名而不好其实慕其华而废其质是以好儒  愈于文景而徳业后之景帝之子十有四人栗太子  废而献王最长向若遵大义属重器用其徳施其志  无神仙祠祀之颂宫室游观之费穷兵黩武之劳赋  役转输之敝宜其仁丰义洽风移俗变焕然帝王之  治复还其必贤于文景逺矣嗟乎天实不欲礼乐复  兴耶抑四海之不幸而已矣   邵尧夫先生赞        朱 子  天挺人豪英迈葢世驾风鞭霆厯览无际手探月窟  足蹑天根闲中今古醉里乾坤   刘忠肃公像赞        朱 子  第登黄甲官侍紫宸出则循吏入则良臣忠悃已摅  谠论亦陈光昭先烈如公几人  元   静修刘先生画像赞      欧阳  之狂而有沂上风雩之乐资由之勇而无北鄙  鼓瑟之声于裕皇之仁而见不可留之四皓以世祖  之畧而遇不能致之两生乌虖麒麟凤皇固宇内之  不常有者也然而一见而六典作一出而春秋成则  其志不欲遗世而独往也明矣亦将从周公孔子之  后为往圣继絶学为来世开太平者耶   黙庵安先生书一像赞     欧阳  寤寐乎明善诚身之书步趋乎格物致知之学闗西  三鳣未必荣于教授之四世荀陵八龙奚以过于伯  仲之一壑岂非白茅重而忠信着酒醇而嗜欲薄  者乎锺期伯牙有同世而不相遇者吾故于黙庵之  神交而益以重容城之先觉也   威如苏先生画像赞      欧阳  英英紫芝皎皎素丝冥摉逺讨黙识近思子云精深  季海孝友徳人之容君子之守   郎中苏公画像赞       欧阳  维子宁父为名卿士其心塞渊如古君子既合于古  讵谐于时职是正直弗究厥施居家嗃嗃在国谔谔  屹如长松矫如一鹗蚤以谠言屡忤权相晩着惠爱  足食边饟刚者必仁仁必有后宜尔有子简自造秀  遗像俨然不亡者存九原可作孰敢吏云  明   田畴赞           方孝孺  古之观人不于用舍考其所存以第髙下譬诸龙驹  垂首粪车岂以其贱斥之为驽齐侯千驷如南面王  仲尼之叹夷齐有光汉季分争得国者操吾独何为  田畴是悼操虽据国犬之雄杀后无君天下不容  奚若田畴忠义葢世委质刘虞身死靡贰使受之命  为汉大臣杀操复汉必不顾身呜呼鄙夫惟利是就  谁能为畴我与为友 本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