畿辅通志 - 第 874 页/共 974 页

徳而三光式叙超众友而独立者其惟广平宋公乎  公讳璟邢州南和人其先出于殷王长子七代祖弁  魏吏部尚书袭列人子祖钦道北齐黄门侍郎其事  绩崇高各在本传高祖元节定州田曹曾祖峻大  理丞祖务本栎阳令父元抚卫州司户赠户部尚书  自田曹至尚书皆实浮于名而位不充量事见许公  苏颋所撰神道碑公七岁能属文一遍诵鵩鸟赋丁  尚书府君忧水浆絶口者五日八九岁时尝梦大鸟  衔书吐公口中而吞咽之遂乘而直上倐忽警寤犹  若下在胸间自后藻思日深襟灵益爽年十六时读  易旷时不精公迟览之自亥及寅精义必明年登  进士高第补上党尉转王屋主簿相国苏味道为侍  御史出使精择判官奏公为介公作长松篇以自兴  梅花赋以激时苏深赏叹之曰眞王佐才也转合宫  尉长寿三年从调判入高等有司特闻天后亲问所  欲公以代为唐臣不求荣达跪奏云家本山东愿为  国之一吏遂手诏授録事叅军拜舞趋出既而召还  又手诏拜监察御史里行寻丁齐国太夫人忧服阕  筑室反耕志图不起俄而即日迁殿中侍御史同列  有博于台中者将责名器而黜之博者惶恐自匿翌  日公独正辞引过天后悦而释之迁天官员外郎凤  阁舍人御史中丞乃谓所亲曰吾比欲优游乡里不  图要近骤至于斯其敢废所职乎乃悉心纳忠无所  回避时张易之昌宗兄弟席宠胁权天下侧目公危  冠入奏奋不顾身天后失色仓惶欲起公叩头流血  誓以死争拾遗李邕奏曰陛下坐则天下安起则天  下危内史令勅公出公曰天颜咫尺亲奉徳音不劳  宰臣擅宣王命词气慷慨左右震悚遂俱诣台廷立  责二股栗气索不敢仰视自朝至于日昃勅使驰  救之公不得已而罢又令诣公谢罪公拒之后有  恤二来吊公辞曰贵近不宜与执政间后满朝士  慰公二又欲序进公举板迎揖之不得成礼而去  神龙之兴复也公实佐其谋及当酬庸让而不受曰  清宫阙罪事 缺  祀夏中兴功归明主非曰逃赏谁敢  贪天俄拜朝散大夫吏部侍郎兼谏议大夫迁黄门  侍郎尝遇梁王武三思于朝三思方欲就公正色谓  之曰当今复子明辟王宜以侯就第何得上干朝政  三思惭惧而退请急累月俄而兼摄尚书左丞中宗  将幸西京深虞北鄙及兼检校并州大都督府长史  又改兼贝州刺史与数人同辞三思独揖公住顾之  曰诸人已出不可独留遂揖之而去屡年谷不登国  租罢入三思食邑公悉蠲之既屡挫其锋亦处之自  若俄而眞拜转杭州又迁相州入为洛州长史永隆  初拜吏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粤五日兼右庶子  寻加银青光禄大夫宗之在储闱鎭国太平长公  主潜谋废立尝于光范门 缺  歩担山讽宰相以此  诸相失色莫敢先言公盛气诘之曰春宫有大功主  安得异议遂奏妇人干政恐生祸阶请不令朝谒俄  而男又纵横公奏之繇是贬楚州刺史主亦竟以凶  终无何复拜银青歴魏兖冀三州兼河北按察使寻  迁幽州都督兼御史大夫复为魏州入为国子祭酒  东都留守开元二年拜御史大夫兼京兆尹贬睦州  刺史转黄州都督充按察经畧讨撃使又兼御史大  夫特许便宜从事 缺文  前领桀骜多据洞不宾公之  下车无敢不蔇彼之风俗僭趋茍简茆茨竹櫋比屋  鳞次火灾岁起煨烬无余公教之度材变以陶瓿千  甍齐翼万堵皆兴于今頼焉燕国公张说为碑颂无  何使中使杨思朂召公公拜恩而就马便行在路竟  不交一言思朂以素昔贵幸言辨于帝帝嗟叹久之  拜刑部尚书四年迁吏部兼黄门兼修国史明年同  平章事又明年驾幸洛阳至于崤谷道隘不治欲免  前河南尹李朝隠知领使中丞王恪并坐当降黜公  奏曰若致罪二臣将来必受其遂命公舍之公曰  陛下责之以臣言免之是过归于上恩由于下臣请  使且待罪然后俾其复职遂嘉而从之宗尝命公  名诸皇子及公主邑号既而又令公各定一美名公  奏称七子均养隝鸠之德锡以名号不宜有殊若母  宠子异恐非正家之道王化所宜宗悦而从之八  年拜开府仪同三司进爵广平郡开国公勲上柱  国狂据梁山构逆长安有司深探其狱勅公按覆  如京兆司録李如辟等百余家皆以借宅假器悉当  连坐公以婚姻假借天下大同至于京城其例尤众知  情即是同反无罪不合论辜凶渠之外一切原免天  下欣服焉中书令河东公张公杰出将相之材独运  庙堂之上镜机朗澈见事风生求公规模悉阅堂案  每至危言谠议执正守中未尝不废卷失声流汗洽  背其为通贤所服也如此十三年驾幸东都以公为  西京留守极言得失无有所宗感悦制曰所奏  之言置诸座右出入观省以诫终身因赐彩物二百  疋明年又兼吏部十七年拜尚书右丞相雅善戏谑  不常矜庄与故尚书王晙莫逆之友晚而弥笃凡所  诙谐人辄疏取端午日赐锺乳命医归錬或以上  药殊异不宜委之公曰推诚求信犹惧不应猜以待  人信其可得乎闻者惭退二十一年抗疏告老至于  再三手诏优许遂特给全禄赐绢五百疋还东京公  以为大臣归休不宜闗通人事遂杜絶宾客其年驾  幸洛阳公迎拜道左宗亲驻龙跸使荣王琬劳问  者数四自后中使往来赏赉不絶方崇乞言之典以  极师臣之敬二十五年仲冬月十九日寝疾薨于东  都明教里第享年七十五天下失声宗震悼追赠  太尉谥曰文贞公赙物米粟常数有加丧官供仍  诏河南少尹崔释之充监使夫人齐国夫人博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