畿辅通志 - 第 853 页/共 974 页

求于外将见集于明庭矣又问天下当何以治之对  曰夫治天下难则难于登天易则易于反掌葢有法  度则治控名责寔则治进君子退小人则治如是而  治天下岂不易于反掌乎无法度则乱有名无寔则  乱进小人退君子则乱如是而治天下岂不难于登  天乎且为治之道不过立法度正纪纲而已纪纲者  上下相维持法度者赏罚示惩劝今则大官小吏下  至编氓皆自纵恣以私害公是无法度也有功者未  必得赏有罪者未必被罚甚则有功者或反受辱有  罪者或反获宠是无法度也法度废纪纲坏天下不  变乱已为幸又问昨地震何如对曰天裂为阳不足  地震为阴有余夫地道阴也阴太盛则变常今之地  震或奸邪在侧或女谒盛行或谗慝交至或刑罚失  中或征伐骤举五者必有一于此矣夫天之爱君如  爱其子故示此以警之耳茍能辨奸邪去女谒屏谗  慝省刑罚慎征讨上当天心下协人意则可转咎为  休矣世祖嘉纳之冶晚家元氏买田封龙山下学徒  益众及世祖即位复聘之欲处以清要冶以老病恳  求还山至元二年再以学士召就职期月复以老病  辞去卒于家年八十八   蘓天爵传         明宋 濓  蘓天爵字伯修本赵栾城人再徙真定父志道歴官  领北行中书省左右司郎中和林大饥救荒有恵政  天爵由国子学生公试名在第一释褐授从仕郎大  都路蓟州判官丁内外艰服除调功徳使司照磨泰  定元年改翰林国史院典籍官升应奉翰林文字至  顺元年预修武宗寔录二年升修撰擢江南行台监  察御史明年虑囚湖北湖北地僻逺民獠杂居天爵  冒瘴毒徧歴其地囚有言寃状者天爵曰宪司岁两  至不言何也皆曰前此虑囚者应故事耳今闻御史  至当受刑故不得不言天爵为之太息每事必究心  虽盛暑犹篝灯治文书无倦入为监察御史道寻改  奎章阁授经郎元统元年复拜监察御史在官四阅  月章疏凡四十五上自人君至于朝廷政令稽古礼  文闾阎幽隐其关乎大体系乎得失者知无不言所  劾者五人所荐举者百有九人明年预修文宗寔录  迁翰林待制寻除中书右司都事兼经筵叅赞官后  至元二年由刑部郎中改御史台都事三年迁礼部  侍郎五年出为淮东道肃政亷访使宪纲大振一道  肃然入为枢密院判官明年改吏部尚书拜陕西行  台治书侍御史复为吏部尚书升叅议中书省事是  时朝廷更立宰相庶务多所弛张而天子图治之意  甚切天爵知无不言言无顾忌夙夜谋画须发尽白  至正二年拜湖广行省叅知政事迁陕西行台侍御  史四年召为集贤侍讲学士兼国子祭酒天爵自以  起自诸生进为师长端已悉心以范学者明年出为  山东道肃政亷访使寻召还集贤充京畿奉使宣抚  究民所疾苦察吏之奸贪其兴除者七百八十有三  事其紏劾者九百四十有九人都人有包韩之誉然  以忤时相意竟罢归七年天子察其诬拜江浙行省  叅知政事江浙财赋居天下十七事务最烦剧天爵  条分目别细巨不遗九年召为大都路都总管以疾  归俄复起为两浙都转运使时盐法弊甚天爵拯治  有方所办课为钞八十万锭及期而足十二年妖寇  自淮右蔓延及江东诏仍江浙行省叅知政事总兵  于饶信所克复者一路六县其方畧之密节制之严  虽老帅宿将不能过之然以忧深病积卒于军年五  十九天爵为学博而知要长于纪载尝着国朝名臣  事畧十五卷文类七十卷其为文长于序事平易温  厚成一家言而诗尤得古法有诗藳七卷文藁三十  卷于是中原前軰凋谢殆尽天爵独身任一代文献  之寄讨论讲辩虽老不倦晚岁复以释经为己任学  者因其所居称之为滋溪先生 钦定四库全书  畿辅通志卷一百四   传  明   曹鼐传         本朝汤 斌  曹鼐字德恒宁晋人宣德初以举人署代州学正自  陈年少不敢为人师愿入太学肄业或得一剧官自  效改泰和县典史七年部匠役入都疏乞试中礼  部第二廷试进士第一人授翰林院修撰正统元年  兼经筵讲官预修宣宗实录书成进侍讲五年二月  以杨士竒等荐同马愉并直内阁典机务九年进翰  林学士鼐为人内刚外和通达政体时士竒等相继  卒凡议大政诸臣皆推决于鼐中官王振用事鼐正  色不少假振亦惮而忌之寻迁吏部左侍郎仍兼翰  林学士十四年额森寇大同王振劝帝亲征鼐与诸  大臣扈跸从至宣府诸臣请班师不听鼐曰臣子固  不足惜主上繋天下安危岂可轻进振怒曰倘有此  亦天命也既而前驱败报踵至振始惧还次土木额  森遣使通和帝召鼐草诏答之寇骑突蹂阵而入鼐  及从官数十人皆死之景帝立赠荣禄大夫少傅吏  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谥文襄官其子恩大理评  事英宗复位加赠太傅改谥文忠又官其子锦衣卫  百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