畿辅通志 - 第 845 页/共 974 页
公意征正色曰臣闻竭泽取鱼非不得鱼明年无鱼
焚林而畋非不获兽明年无兽若次男以上尽入
军租赋杂徭将何取给且比年国家卫士不堪攻战
岂为其少但为礼遇失所遂使人无斗心若多取
人还充杂役虽众无用若精简壮健遇之以礼何必
在多陛下每云我之为君以诚信待物欲使官民并
无矫伪之心自登极以来大事已数不信何以取信
于人帝愕然曰所云不信是何等也征因言即位之
初有逋负夙债欠负官物并悉原免之诏又闗中免
二年租调闗外给复一年后不能无失信者数事帝
喜曰我见君执奏不已疑君蔽此事今论国家不信
人情不通我不寻思过亦深矣乃停中男赐征金瓮
一口先是帝尝叹大乱之后疑其难治征曰乱后易
治譬饥者易食渇者易饮也封德彝曰三代以还人
渐浇诡故秦任法律汉杂霸道皆欲治不能非能治
不欲征曰五帝三王不易民而治汤武皆承大乱之
后身致太平若人渐浇漓不复返朴今当悉为鬼魅
尚安得而化哉帝纳之及即位四年之后米斗三钱
岁断死二十九几致刑措蛮夷君长袭衣冠带刀宿
卫东薄海南踰岭户阖不闭行旅不赍粮帝语羣臣
此魏征劝我行仁义之效惜不令封德彝见之李靖
败突厥颉利部落多来归降中书令温彦博议请于
河南处之一则寔空虚之地二则示无猜之心帝从
之征议以为宜遣发河北居其旧土且今降者几至
十万数年之后滋息过倍密迩王畿心腹之疾将有
后患彦博曰天子之于万物也天覆地载处之河南
死而生之亡而存之懐我厚恩终无畔逆征曰晋代
有此分居近郡江统为言武帝不用后果覆车陛下
必用彦博言所谓养虎自贻患也帝竟从彦博议后
帝幸九成宫突厥阴结所部作乱事败皆捕斩之还
其旧部于河北帝悔而自责曰初不纳魏征言遂几
失久安之道侍御史权万纪李仁发俱以告讦谮毁
引见任以弹射莫敢诤论征奏曰权万纪李仁发
并是小人不识大体以谮毁为是告讦为直凡所弹
射皆非有罪多行无礼以取强直之名诬房元龄斥
退张亮无所肃厉徒损圣明臣伏度圣心必不以为
谋虑深长可委以栋梁之任将以其无所避忌欲以
警厉羣臣羣臣素无矫伪空使臣下离心以元龄亮
之徒犹不可得伸其枉直其余疏贱孰能免其欺罔
伏愿陛下留意再思自驱使二人以来有一益臣
即甘心斧钺受不忠之罪陛下纵未能举善以崇徳
岂可进奸而自损乎帝欣然纳之赐绢五百匹万纪
仁发相继贬黜七年代王珪为侍中进爵郡公帝幸
九成宫宫御憩湋川官舎李靖王珪至吏改馆宫御
以舎靖珪帝怒命按之征諌曰靖等陛下心膂大臣
宫人扫除隶耳以此罪责恐骇天下耳目得释不问
帝一日谓长孙无忌曰征每谏我不从与言辄不应
何也征曰臣以事有不可故谏若不从辄应恐遂行
之帝曰第应之湏别陈论何伤对曰昔舜戒羣臣汝
无面从退有后言若面已许可又别陈论非禹稷所
以事君也帝曰人言魏征举动疏慢我但见其妩媚
耳征撰定齐梁陈周隋五史多所损益进左光禄大
夫以疾辞位拜特进知门下省事文德皇后葬昭陵
帝于苑中作层观望之引征同升征熟视曰臣眊昏
不能见帝指示之征曰臣以为陛下望献陵耳若昭
陵则臣固己见之矣帝泣为毁观帝又欲以巢刺王
妃为后征諌曰陛下方取法尧舜奈何以辰嬴自累
乃止后幸洛阳多所谴责征曰隋惟责供奉不精因
此浪费以至于亡陛下当兢惧戒约奈何诲人为奢
退又上疏言刑赏不可由喜怒及骄奢亡乱之故乞
以隋为鉴十二年帝尝从容问比来所行得失政化
何如征对曰若恩威所加逺方朝贡比于贞观之始
不可等级而言若德义潜通民心悦服比于贞观之
初相去又甚逺帝曰逺方来服应由德义所加往前
功业何因益大征曰昔者四方未定常以德义为心
旋以四海无虞渐加骄溢所以功业虽盛终不如往
初帝曰所行比前何为异征曰贞观之初恐人不言
导之使諌三年以后见人谏悦而从之一二年来不
悦人谏虽黾勉听受而意终不平帝曰于何事如此
征曰即位之初处元律师以死罪孙伏伽谏曰法不
至死无容滥加遂赐以兰陵公主园直钱百万人或
曰所言乃常事而所赏太厚答曰我即位来未有諌
者所以赏之此导之使言也徐州司户栁雄妄加阶
级人有告之者陛下令其自首不首与罪雄固言是
实大理推得其伪处雄死罪少卿戴胄奏法止合徒
陛下不从胄曰旣付臣法司罪不合死不可酷滥陛
下作色遣杀胄执之不已然后赦之乃谓法司曰但
能如此为我守法岂虑滥有诛夷此则悦以从谏也
往年陜县丞皇甫德参上书大忤圣陛下以为讪
谤臣奏称上书不激切不能起人主意激切即似讪
谤于时虽从臣言赏德参物二十叚意甚不平难于
受谏也帝惊曰人苦不自觉非公无能道此帝又尝
问征曰羣臣上书可采及召对多失次何也对曰百
司奏事尝数日思之及至上前三分不能道一况諌
者怫意触忌非陛下借之辞色岂敢尽其情哉帝由
是接见羣臣辞色愈温魏王泰有宠或言大臣多轻
之帝怒召大臣譲曰隋文帝时大臣皆为诸王所顿
踬我欲纵之泰岂不能辱公軰耶房元龄等皆谢征
正色曰若纪纲大壊固所不论圣明在上魏王必无
顿辱羣臣之理隋文帝骄其诸子卒皆夷灭又足法
耶帝悦曰闻公言方知理屈先是帝作飞山宫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