畿辅通志 - 第 738 页/共 974 页
崇德报功思靡忘于先正易名节惠礼具载于彝章
故翰林学士承旨资德大夫知制诰兼修国史领集
贤院事致仕王盘志大以刚识明而逺惟根本培植
于内者确乎不故英粹发越于外者焕乎有文出
处无愧于心穷逹不易其守潜知逆党星言发青社
之谋明斥权奸露奏重紫薇之柄出于藩则用苏民
气入视草则允契宸衷赞大议于庙堂播清芬于简
策谏止东伐奋不顾身请复外台凛然抗疏是以皇
祖笃褒嘉之眷昭考埀饫赐之勤正有待于乞言何
屡陈于谢事荣归梓里庶衍椿龄朕方嗣服于丕基
天不慗遗于一老追惟往行惕用兴懐俾超进于孤
卿仍具颁于宠数于戏千古渊源之学蔑以踰修一
生忠义之心谅无愧轼顾二贤已膺于美谥而两字
宜嫓于前休精爽如存钦承不昩可赠荣禄大夫少
保谥文忠公
元世祖赠丞相史天泽谥制
周制以八统诏王必先敬故汉官以列爵驭下亦自
报功古有彝章朕兹申劝故开府仪同三司平章军
国重事中书左丞相史天泽性资贞亮器宇沉雄自
开国以将三军妙契淮阴之畧至分茅而推千乘甚
高孤竹之风况结知于累朝迨总戎于四纪及朕纂
承之始克膺辅相之良内秉国钧兼筦机于右府外
清边祲几受于斋坛可谓威惠之交孚抑亦忠勤
之备至继以荆蛮之蠢重烦汴省之趋惟时壮猷行
策功而饮至不图晚志遽引年以谢归申言齿德之
尊端念典刑之益命开府第协赞庙谋方就佚于尊
罍复遗忧于边阃冀资伟算用一遐陬顾上游之济师
方倚坐筹之胜怆中途之病革莫收卧之勋弗饬
厥终曷旌乃绩宜表出羣之行进登符六之阶于戏
国步方新天不慗遗于一老闵章加襚卿其永贲于
九原营魂有知歆予异渥可赠开府仪同三司太尉
谥忠武公
元世祖赠太保刘秉忠谥制
臣以忠孝而事上贵输献纳之诚上以礼义而遇臣
思笃始终之爱视死之日犹生之年故光禄大夫太
保叅领中书省事刘秉忠学窥天人识贯今古邃冲
而有守安静而无华昔侍潜藩稔闻髙论适当三接
之际恳上万言之书盖将举天下而措诸安以戒为
人主者果于毅朕嗣服而伊始卿尽力以居多盖得
卿实契于朕心而独朕悉知于卿意事皆有验人匪
他求周旋三十年不避其难剀切数百奏各中其理
共成庶政方图任于旧人谁谓旻天不慗遗于一老
兴言及此何日忘之载惟台辅之尊厥有泉扄之贲
是用锡之纶命峻一品之华阶襚以衮衣蹑三槐之
正位复加显号允答殊勋惟尔英灵识予哀宠可赠
仪同三司太傅谥文贞公
明成祖营建北京诏
开基创业兴王之本为先继体守成经国之宜尤重
昔朕皇考太祖高皇帝受天明命建都江左以肇邦
基肆朕缵承大统惟懐永图眷兹北京实为都地
势雄伟山川巩固四方万国道里适均惟天意之所
属实卜筮之攸同乃仿古制狥舆情立两京置郊社
宗庙创建宫室上以绍皇考太祖高皇帝之先志下
以开子孙亿万世之规且于廵狩驻守实有便焉
爰自营建以来天下军民乐于趋事天人协赞景贶
骈臻今工己告成选十九年正月朔旦御奉天殿朝
百官诞新治理用致雍熙于戏天地清宁衍宗社万
年之福山河绥靖隆古今全盛之基乃命礼部正北
京为京师不称行在
下国中令 汉清河王庆
寡人生于深宫长于朝廷仰恃明主埀拱受成既以
薄祜早离顾复属遭大忧悲懐感伤恩大国职惟
藩辅新去京师忧心夙夜屏营未知所立盖闻
治不独理必湏明贤今官属并居爵任失得是均庶
望上遵策戒下免悔咎其纠督非枉明察典禁无令
孤获怠慢之罪焉
下冀州令 魏王操
阿党比周先圣所疾也闻冀州俗父子异部更相毁
誉昔直不疑无兄世人谓之盗嫂第五伯鱼三娶孤
女谓之挝妇翁王凤擅权谷永比之申伯王商忠义
张匡谓之左道此皆以白为黑欺天罔君者也吾欲
整齐风俗四者不除吾以为羞
旌卢植令 魏王操
故北中郎将卢植名著海内学为儒宗士之楷模国
之桢干也昔武王入殷封商容之闾郑丧子产仲尼
涢涕孤到此州嘉其余风春秋之义贤者之后宜有
殊礼亟遣丞掾除其坟墓存其子孙并致薄醊
下田畴令 魏王操
昔伯成弃国夏后不夺将欲使高尚之士优贤之主
不止一世也其听畴所执
议燕王称臣诏 魏陈留王
古之王者或有所不臣王将宜依此义表不称臣乎
又当为报夫后大宗者降其私亲况所继者重耶若
便同之臣妾亦情所未安其皆依礼典处当务尽其
宜
钦定四库全书
畿辅通志卷九十二
疏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