畿辅通志 - 第 622 页/共 974 页

凿七十里导洛入 汴可以四时行运   李 京 字伯升赵州人以王拱辰荐为监察御史时 太史言日当食不食羣臣皆贺京独疏宜饬     邉臣慎出命割帷薄之爱重名器之分仁宗嘉纳 授右正言数上书论事宰臣贾昌朝不悦谪监鄂     州 税   宋敏求 字次道绶子赐进士及第为馆阁校勘与修 唐书治平中知制诰神宗时吕公着为王安     石所诬出知颕州敏求当草制安石谕旨使明着 罪状敏求但言敷政失实安石怒白于帝命陈升     之改其语敏求请解职未聴会李定除御史敏求 封还词头遂以右諌议大夫奉朝请尝建言河北     陜西河东举子性朴茂而辞藻不工故登第者少 请令转运使择荐有行艺材武者特官之使士有     可进之路又州请置学官后颇施行之 弟昌言字仲谟厯任州郡官至少府监   金  贾益谦 字彦亨沃州人大定间进士厯仕州郡以能 称明昌五年为右谏议大夫上言提刑司官     宜据其任内行事考其能否而升黜之上嘉纳焉 是年上将幸景明宫守谦连上疏极谏既而以议     卫王事解职贞佑三年召为尚书右丞会宣宗始 迁汴梁益谦乃建言汴之形势惟恃大河今河朔     受兵宜严河禁以备不虞又请罢河北侨 戸应役上甚嘉赏进尚书左丞寻致仕   焦 旭 字明鋭沃州柏乡人世宗时官良乡令平章 石琚荐旭干能可甄用召为右警巡使旭为     人刚果不避权势擢监察御史章宗初即位太傅 克寜等请上出猎旭劾奏其非上慰谕之为罢猎     明昌中迁都水监以治河防劳授西京路转运使 旭性警敏练达时政与王翛刘仲洙辈俱称能吏     云    元  王 义 字宜之宁晋人金人迁汴县人推义摄行宁 晋县事义率众归太祖入觐授宁晋令兼赵     州以南招抚使宁晋东有薮泽周围百余里中有 小堡曰沥城义曰沥城虽小而完且有鱼藕菱芡     之利不可失也留偏将守宁晋身率众保沥城由 是全活者众累迁深冀赵三州招抚使击败金将     武仙于束鹿拔冀州仙复遣将袭赵州并取沥城 率战舰数百艘沿江而下义袭其下流邀击之复     引兵拔沥城邢州盗据任县义引兵一鼔下之乃 布政教招集散亡劝率种艺深冀之间遂为乐土   王 玉 赵州宁晋人金季为万戸镇赵州穆呼哩引 兵南下玉率众来附従攻邢洺磁三州又従     攻泽潞诸州拔之又破平阳下太原汾代等州师 还署元帅府监军以赵州四十寨隶焉又従史天     泽攻破金将武仙于赵州正定遂平加庆源军节度 副使有民负贾人银不能偿玉出五千两代偿之     又出家奴二百 余口为良民   王 忱 字允中玉子授山北辽东道按察副使驸马 博和哩数驰猎蹂民田忱以法绳之改河北     河南按察副使劾罢镇南帅唐古台为唐古台诬奏 系帎至得面陈其事世祖大悟抵唐古台罪至大中     拜云南行省 参知政事   陈 佑 字庆甫宁晋人为河南府总管奏免征西军 数百家及诸税粮科等钱又上便民二十余     事朝廷皆従之至元中改授山东西道按察使时 中书尚书二省并立世祖欲合为一集大臣议佑     极言中书政本不可罢以忤阿哈玛特除签中兴等 路行尚书省事迁浙东道宣慰使时江南初附军     士俘掳温台民男女数千口佑悉夺还之后至 新昌为玉山盗所害追赠河南郡公谥忠定   陈天祥 字吉甫佑弟起家従仕郎权知兴国军事凡 所施设皆合众望拜监察御史时右丞卢世     荣权倾一时天祥上疏极言其奸遂伏诛又劾平 章约蘓穆尔不法僧格与约蘓穆尔姻党诬天祥罪欲     致之死遇赦得释擢侍御史 累官集贤大学士卒谥文忠   陈思谦 字景譲佑孙至顺间拜监察御史建明八事 一曰正君道二曰结人心三曰崇礼譲四曰     正纲纪五曰审铨衡六曰厉孝行七曰纾民力八 曰修军政先是闗陜大饥民多鬻产流徙及来归     皆无地可耕思谦言聴民倍直赎之使富者收兼 入之利贫者获已弃之业诏従之累官侍御史迁     中丞卒 谥通敏   明  王 诏 字文振宁晋人天顺进士擢给事中成化中 隆善寺成命授工匠三十人为文思院副使     诏切谏又与同官荐致仕尚书王王厷李秉劾都御 史王越时论壮之弘治初以副都御史巡抚云南     奉诏录囚平反甚众 官至南京兵部侍郎   王 诰 临城人嘉靖进士厯官戸部郎中大同兵变 擢守云中此至擒首恶数十人置之法余无     所问重镇以安厯迁佥都御史巡抚甘肃防御经 画悉中机宜进右都御史总督漕运时倭寇猖獗     直犯淮泗诰督率将士分兵夹击大破之既 而议兵饷休客兵寛租税停买马威惠并着   魏谦吉 字子恵柏乡人嘉靖进士授御史巡视北城 劾武定侯郭勲縦恣下狱舆论快之督差河     东适三闗有警上战守七事巡按江西以八事兴 革利病修白鹿洞教授生儒至千余人累官都御      史巡抚甘肃升兵部右侍郎总督三邉上要务十 事寻召还卒子祭塟所著有春秋大旨周礼畧大      学衍义摘要五 经类语诸书    陈登云 字従龙柏乡人万厯进士官御史出按辽再 按晋使还值贵戚怙宠横甚莫敢发登云首      上祈天永命一疏不报后按河南抑豪右裁公费 絶私交毁一切淫祠殆尽时洊饥米价踊贵登云      多方赈济且以民间所食雁粪凾封具疏以 闻上为动容出帑金十万赈之民赖以全    赵南星 字梦白髙邑人万厯进士授汝宁府判官称 廉平厯文选郎方严嫉恶上疏陈四事乞归      再起考功郎主京察与政府忤削籍归光宗立起 左都御史主大计弹劾无所避人多震栗改吏部      尚书魏忠贤矫旨夺爵戌代 州卒崇祯初复官追谥忠毅    李 标 髙邑人万厯进士授翰林检讨厯官礼部右 侍郎会御史疏论赵南星并及标熹宗不聴      再疏乞罢崇祯中授礼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标 为人质直持大体中立无党时方综核名实过于      严急标每剂以和平后复屡疏乞罢 疏语恺切敷陈皆中时弊卒谥文节   本朝   孙昌龄 字念劬宁晋人前明进士任登州推官明敏 廉惠擢吏部主事次海内人物置夹袋中或       三四语或一二字不失铢寸入 本朝   世祖章皇帝初以孙承恩荐  特授吏部考功司郎中条议时事累千百言皆闗系国家      大计累迁左副都御史奏免正定属邑荒地逋赋 寻卒    赠右都御史 赐谥恭宪祭塟如例顺治十二年祀乡贤     魏裔介 字石生柏乡人顺治丙戌进士选庶吉士授 给事中有纠邪党去冗员举经筵防丛脞杜       侵欺开言路诸疏改吏科上褒録幽忠疏举明季 殉节范景文等三十人俱蒙优恤又因星变先后       上疏十余皆切时政岁甲午畿内大水民多流亡 疏请赈之时滇黔未靖海冦流氛裔介宻陈用兵       机宜多见采录累迁左都御史条陈时事疏无虚 日   圣祖初加太子太保进吏部尚书拜保和殿大学士赞勷机     务深合    宸衷后以病告归卒于家 予祭塟雍正十一年    特旨入祀贤良祠裔介博综史籍尝彚诸史事之得失而    论断之以附左氏外传之例曰经世编又有圣学       知统録等 书行世    深州    汉    崔 篆 涿郡安平人王莽时举步兵校尉辞曰伐国 不问仁人投劾归后以为新建大尹及视事       县狱填满平理所出二千余人掾史諌曰朝廷初 政州牧峻刻独为君子将有悔乎篆曰如杀一大       尹赎二千余人葢 所愿也遂称疾去     崔 瑗 字子玉篆曽孙骃子举茂才为汲令数言便 宜开稻田数百顷视事七年百姓歌之胡广       窦章荐瑗宿徳従政有迹 不宜久在下位迁济北相   崔 实 字子真瑗子桓帝时举独行除为郎明于政 体着政论数十条世称之出为五原太守原     俗不知织绩实至为作纺绩织纴练缊之具教之 民得以免寒苦征拜议郎与诸儒士共定五经建     宁中 病卒   晋  崔 洪 字良伯博陵安平人少以清厉显名武帝时 为御史治书寻为尚书左丞时人为之语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