畿辅通志 - 第 449 页/共 974 页
北九里
军城 在唐县西北九十里宋杨延昭筑城屯军故
名明嘉靖中水冲城断为二
雹水城 在唐县西三十里唐河东岸
大茂城 在唐县西北一百里唐河北岸
栁宿城 在庆都县东南四十五里有栁宿村村西
二里有栁宿河
尧城 在完县西南八里有尧城社尧城村
甘城 在完县西北三里今有甘城村
夏屋城 在完县西北水经注蒲水径安阳关下出
关北流又东流径夏屋故城
阳城 在完县东南五十里水经注阳城故城在阳
城淀西北蒲阴县东南三十里
朝阳城 在完县西旧志县西南十里有朝阳村
郭丹城 在蠡县东北四十里九域志宋与契丹筑
以约和今名为和甸
亚谷城 在雄县东汉景帝封降王卢它为亚谷侯
即此地
易京城 在雄县西北汉公孙瓒所筑
杨闗城 在雄县西宋杨延昭守三关时所筑
祭过城 在安州西北水经注徐水东南径一故城
北俗谓之祭过城
安都城 在高阳县西南三十八里旧志宋熙宁中
议移广信军于此因筑此城
三台城 在新安县西二十里城冢记燕赵分易水
为界筑三台城以耀武汉因置县城周五里今遗
址尚存旧志城亦名刘盆子砦下有祠故城在县
西北三十里
北平废郡 在完县东北汉置北平县属中山国后
魏改置北平郡北齐郡废复置北平县宋置北平
砦于故县庆歴二年于北平砦置北平军四年即
县治置军以砦属焉后废
永宁废县 在满城县界汉末与魏析置永宁县属
高阳郡北齐移入清苑
北新城废县 在安肃县西南汉置旧志后魏去北
字北齐仍曰北新城县寻省入清苑新志在县西
南二十里
遂城废县 在安肃县西燕武遂地后魏南营州地
隋置遂城县宋置唐信军金升为遂州后废为遂
城县隶保州元省入安肃后复置州而县废新志
在今县西二十五里为遂城社
新昌废县 在新城县东三十里汉置属涿郡后为
侯邑后汉废唐复置属州宋初因之后省寰宇
记汉新昌故城在固安县南三十里
陆城废县 在蠡县南汉置属中山国武帝时为侯
邑后汉废入蠡吾旧志陆城废县在今县南十五
里魏隋时移今治又晋改博陵县本合博陵陆城
为名
归义废县 在雄县西北三十五里唐武德年以故
易县地置属涿州五代晋时仍曰归义金并入归
信
晏城废县 在束鹿县西隋书地理志鹿城开皇十
六年又置晏城大业初废
光春宫 在安肃县界金史章宗纪泰和三年勅行
宫名光春其朝殿曰兰皋寝殿曰辉宁
建春宫 在新安县西南为金章宗行宫明改为行
太仆寺
天宁台 在安肃县西黒山
元武台 在安肃县马哥庄
北台 在唐县中山城北慕容垂都中山时登此以
望马耳双峰
天风台 在唐县西北葛洪山巅洪隐居修炼之所
冷空台 在葛洪山与天风台对峙
尧母台 在庆都县东按地志伊祁山尧母所居也
故筑台于此
大宋台 在蠡县大宋村东
百尺台 在蠡县大百尺村北
城子台 在雄县东南八十里外高中平地势特出
驻驾台 在雄县东七里周世宗驻跸于此
流星台 在雄县西三里
凉马台 在雄县西北三十里高数丈上容万余人
城冢记燕魏分易水为界筑以耀武
慷慨台 在安州署内明嘉靖时知州张寅建取燕
赵慷慨之意
望马台 在安州西北十二里宋杨延昭所筑
钓鱼台 在安州东北三里元隐士垂钓处
秋风台 在安州城北燕丹送荆轲处
高阳台 在高阳县东旧城宋曽布镇高阳时筑
万卷楼 在府治内元大帅贾辅建藏书数千卷延
郝经居之以肆其观览经有记
横翠楼 在府治东北元张柔建
鸣霜楼 在府治东北明宣德间知府张监建后守
章律叠石为台建层楼于上
卷石楼 在府北郭明知县崔泌之筑
应奎楼 在清苑儒学东南台六丈结楼于巅下作
四洞可徃来俗为穿心楼
宣化堂 在府治元顺天路厅事至元中治中周孟
戡建刘因有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