畿辅通志 - 第 368 页/共 974 页

卫水桥 在灵寿县东南木佛寺  吴桥 在元氏县西南左村西北路通山西平定州   桥南有古塜水不能没为懐阳八景之一  登封桥 在元氏县西北杨村坡西路通井陉由此   可登封龙因名  金水河桥 在元氏县西北三十里北埕村明万厯   四十七年筑  凌空桥 在栾城县东门外一名东桥髙三丈长十   丈阔二丈金太和中建又桥南一里有四济桥 本朝顺治十四年建  惠政桥 在栾城县西南二十里沙河上 本朝顺治十三年建  永安桥 在栾城县西十二里跨洨河上  冶河桥 在栾城县北二十里为往来大道明嘉靖   年建板桥冬架夏撤两岸有桥房六间以贮桥木  五龙桥 在平山县东五里光禄山涧水上 本朝康熙十年重建  滹沱河桥 在平山县东十里叚栁铺前  觉山石桥 在平山县西觉山寺前  俯郜桥 在行唐县城南跨郜河上  升仙桥 在行唐县西门外相传五代时有仙人飞   升于此又军服[山门]桥县西北二十里许由疃西颍   水上  升通桥 在行唐县东门外  王俄桥 在赞皇县东南十三里  通济桥 有二一在新乐县南门外沙河上草桥也   冬架夏撤为往来要道一在曲阳县南  广济桥 在新乐县南马头铺当木刀沟之下流其   东一里有赵公闸明万厯间建以防赵河泽之浅   涸  浴河桥 在新乐县西南七里又画壁桥在县西四   十里画壁村  通济桥 在晋州南滹沱河上旧为草桥冬建夏撤   明崇祯六年改建板桥后河南徙桥亦移于洲头   村仍名通济  通衢桥 在无极县南门外  升平桥 在无极县东门外又环水桥在县西门外  红板桥 在无极县城东八里  泗水桥 在无极县城东十二里  大陈桥 在无极县东北十六里  滋河渡 在藁城县北四十里  塌子口渡 在藁城县西三十五里滹沱河渡口也   相传光武定河北常渡此县志滹沱河湍迅冲激   不可为梁有渡口六马村渡口在县东二十里西   里村渡口在县东北十八里郝庄渡口在县北八   里四公渡口在县西北八里髙庄渡口在县西北   十五里大张村渡口在县西北二十里  北岩渡口 在元氏县南北岩村北一里当泜槐下   流路通髙邑为往来要津旧设草桥明万厯十年   改建板桥  韩台渡口 在元氏县南旧名官桥头槐水泛涨时   设渡每秋冬用板桥以济  纸屯渡口 在元氏县路通赞皇泜槐二水合流处 顺德府  豫让县 在府城内俗呼为板桥一名广济桥又名   鸳水桥  髙庄桥 在府城东三里又有仙鱼桥在府城东七   里俱跨达活水  楼下桥 在府东南十里跨百泉水  张公桥 在府西北其下即野河所经五代史晋王   存朂令兵攻邢州至张公桥  长明桥 在南和县东门外又鳯画桥在县北门外   聚奎桥在县小南门外  通济桥 在南和县东三十里张村西洺河上明弘   治五年建  沣水桥 在南和县东四十里俗名土桥跨百泉水   旧止二门明成化二十三年知县门寜广为三门   以杀水势  宗义桥 在南和县狼沟河上明万厯十三年县人   李宗义建因为名一名南寒桥旧志跨沣水而南   为往来轮蹄之所又跨虹桥在南和县小髙村狼   沟河上  宝村桥 在南和县西十五里相传元时引沣水经   村溉田因建此桥  通頖桥 在南和县沣水神祠前  大通桥 在南和县西北十三里  回龙桥 在南和县北六里  秀水桥 在南和县东二十里圪疸头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