畿辅通志 - 第 274 页/共 974 页

患至是四十年当时为绢二疋半者为八疋大抵加  三倍 唐书食 货志   唐  开元时河北不通运州租皆以绢代 文献 通考   后唐  长兴四年五月户部奏棣濮澶邢洺磁魏等州节候  常早大小麦[麦广]麦豌豆五月十五日起征八月初一  日纳足正税疋帛钱鞋地头曲蚕盐及诸色折科  六月五日起征八月二十日纳足幽定镇沧校晚大  小麦[麦广]麦豌豆六月一日起征八月十五日纳足正  税疋帛钱鞋地头曲蚕盐及诸色折科六月十日  起征至八月二十五日纳足 文献 通考   宋  秘书丞孙琳尝往洺州肥乡县与大理寺丞郭谘以  千歩方田法括定名田其后田京知沧州均无棣田  岁増赋榖帛之类无隶总千一百五十二旣而或言  沧州民以为不便诏如旧 文献 通考   大中祥符六年吕夷简请免税河北农器 同 上   熙宁十年河北路田二十六万九千五百六十顷八  亩官田九千五百六顷四十八亩见催额九百一十  五万二千贯石疋两量斤束端内夏税一百三十九  万三千九百八十三贯石疋两量斤秋税七百七十  五万八千一百七贯疋石斤束 同 上   元丰五年都水使者范文渊奏自大名抵干宁跨十  五州河徙地凡七十顷乞募人耕植从之先是中书  言黄河北流今已淤断恩冀下流退皆土田顷亩必  多深虑权豪横占及旧地主未归乞诏河北转运使  候朝专差朝臣同司职官同立标识方许受状定租  给授 同上    政和三年河北西路提举常平司奏所在地色极多  不下百数及其均税不过十等第一等虽出十分之  税地土肥沃尚以为轻第十等只均一分多是瘠卤  犹以为重若不入等止以柴蒿之直自钱一百而至  五百比次十等全不受税旣收入等但可耕之地便  有一分之税其间下色之地与柴蒿之地不相逺乃  一例毎亩均税一分乞土色十分之地再分上中下  三等折畞均数如第十等地毎十畞合折第一等一  亩受税不改元则上下轻重皆均诏诸路行其法 宋 史    食货 志   辽  道宗太康十五年募民耕滦河旷地十年始租又诏  山前后未纳税户并于密云燕乐两县占田置业入  税 续文献 通考   金  大定二十一年上谓宰臣曰山东大名等路明安穆  昆户之民骄纵奢侈不亲稼穑不令家人农作尽令  汉人佃莳取租而已富家尽服绮纨酒食游宴贫者  争慕效之欲望家给人足难矣近已禁买奴婢约其  吉凶之礼当委官阅实户数计口授地必令自耕地  有余而力不赡者方许佃于人仍禁其农时饮酒 金 史   辽人佞佛多以良民田赐诸佛寺分其税一半输之  寺谓之二税户章宗明昌元年六月北京等各路所  免二税户凡一千七百余户万三千九百余口 同上    元  太祖时中都田野久荒而兵后无牛可耕乃于卢沟  桥索军回所驱牛十取其一得数千头分给近县民  大悦 续文献 通考   世祖至元二年张弘范奏免大名租税 十八年唐  仁祖奏罢正定保定两路钱榖逋负 同上    成宗元贞三年罢大名路所献黄河故道田输租 同 上   仁宗皇庆六年免大都上都今岁租税 同上    顺帝至正二十七年以兵兴免正定冀宁今年田租  之半 腹里岁入粮数二百二十七万一千四百四  十九石 同上    明  洪武初田赋总数  北平田土计五十八万二千四百九十九顷五十一   畞夏税麦三十五万三千二百八十石绢三万二   千九百六十二疋秋粮米八十一万七千二百四   十石 续文献 通考   弘治十五年总数  顺天府官田八百三十五顷五十畞零民田六万七   千八百八十四顷五十七亩零夏税小麦一万九   千六百三石四斗三升零人丁丝绵折绢二千一   百七十五疋一丈六尺零农桑丝折绢一千七百   六十四疋一丈七尺零秋粮粳稻粟米四万七千   一百三十四石二斗三升零地亩绵花绒九千四   百二十六斤一十四两五钱六分零  永平府官田一百顷六十八畞零民田一万四千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