畿辅通志 - 第 243 页/共 974 页
簋一 笾四 豆四
西庑陈设与东庑同
崇圣祠 原为启圣祠雍 正二年改今名 安设
肇圣王木金父公正中南向
裕圣王祈父公东一室南向
诒圣王防叔公西一室南向
昌圣王伯夏公东二室南向
启圣王叔梁公西二室南向
配位
先贤颜氏 无繇 先贤孔氏 鲤 在祠内东旁西向
先贤曾氏 点 先贤孟孙氏 在祠内西旁东向
东庑
先儒周辅成 先儒程珦
先儒蔡元定 俱西向
西庑
先儒张廸 先儒朱松
俱东向
正位陈设五案
每位礼神制帛一 白磁爵三 羊一 豕一
铏一 簠二 簋二 笾八 豆八 酒罇一
配位陈设 每位 一案
礼神制帛一 豕首一 每位铜爵三 簠一
簋一 笾四 豆四 豕肉一
东庑陈设
礼神制帛一 每位铜爵三 簠一 簋一
笾四 豆四 豕肉一
西庑陈设与东庑同
乐器
麾 金钟 玉磬 鼓 搏拊 柷 敔 琴
瑟 排箫 笙 箫 笛 埙 箎
舞器
节 羽 钥 干 戚
以上各府州县并同
旧设京卫武学雍正四年题准外省府州县卫俱以
儒学教官兼理武学今京卫大宛两县武生亦应属
儒学训诲约束原设武学官役槩行裁去
良乡县学在县治东南明洪武五年建正统十二年
重修
本朝顺治十年知县张士彪增修
固安县学在县治东明洪武三年建八年增修成化
中重修
永清县学在县治西南辽寿昌元年都哩军都押司
官萧萨巴建明洪武六年知县盛本初永乐六年
知县王居敬重修成化四年知县许健迁于南门
内大街东万厯三十二年知县郝修平三十九年
知县王嘉绩四十一年知县杨夣熊崇祯五年知
县李鉴
本朝顺治十四年知县丁棅康熙九年知县连应郑十
五年知县万一鼒相继修葺
东安县学在县治西唐开元间建学于耿就桥行市
前元中统四年改县为州升为州学至正二十三
年因浑河水患移于州治东明洪武二年改州为
县又为县学三年复因浑河水患随县迁于今地
宣德五年知县王友信天顺七年知县冯珍重修
嘉靖二十八年知县成印隆庆五年知县王邦直
万厯三十九年知县郑崇岳教谕冦光裕
本朝康熙十一年训导马元调各有修建
香河县学在县治东明洪武四年知县韩琚建嘉靖
二十七年知县刘耀武重建万厯二十年知县陈
增羙拓而新之后知县焦元卿徐一鸣各有修葺
通州学在州治公元大德二年知州赵居礼建明永
乐十四年重修正统十二年巡按御史罗经俞本
暨镇守指挥陈信知州李经成化中知州傅皓相
继修葺弘治间知州邵蕡建棂星门
本朝知州完福阎兴邦于成龙吴存礼学正尹澍训
导戴璇各补修
三河县学在县治西南金太和间建明宣德间重建
武清县学在县治南旧在白河西十七里邱家庄南明洪
武初迁于县治东北嘉靖十六年知县赵公辅始迁于今
处隆庆三年巡抚杨兆重建文庙万厯二年知县李贲
迁明伦堂于文庙西北九年知县宋兰十二年知县陶允光
巡按御史毛堪屯田院董应举崇祯五年知县姚择扬
本朝康熙九年邑绅吏科给事中赵之符十二年知县
邓钦桢相继增修
宝坻县学在县治东北元至正间邑绅刘深朱斌布
延等同建监邑事哈斯彦名重修明洪武弘治嘉
靖中屡有增修
[[宁河]]县学在县治西南隅
本朝雍正十二年总督李卫
题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