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通志 - 第 20 页/共 159 页
甘肃通志巻五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甘肃通志>
钦定四库全书
甘肃通志巻六
山川
甘州府
张掖县
祁连山 在县西南二百里连亘凉肃东西延袤千余里又名天山西域呼天爲祁连西河旧事云祁连山在张掖酒泉二郡界产松栢古木美水草山中冬温夏凉宜畜牧
马蹄山 在县南一百里一名临松山前凉于此置郡岩石间有神马足迹故名马蹄山
合黎山 在县北四十里一名要涂山迤逦至镇夷所石峡口三百里按前汉地理志张掖西北有小硖葢弱水与流沙相合之处禹贡所谓导弱水至于合黎是也
甘浚山 在县西南八十里山下有泉味甘冽故名人祖山 在县东北四十里俗名快活山其山不毛一统志东北四十五里有甘峻山即人祖山与甘浚山别
川岩 在县西南一百五十里十六国春秋沮渠防逊元始八年欲伐西凉引兵西至白岩僞南攻浩亹潜师还屯川岩
平顶山 在县西南一百三十里产松栢木植通黒河源河水分浇民田
鸡山 按水经黒水出张掖鸡山至敦煌过三危山南流入于南海葢鸡山在张掖之北
弱水 自县城东北环合黎山入居延泽禹贡云导弱水至于合黎余波入于流沙王氏通释弱水出吐谷浑界穷石山自甘州删丹县西至合黎山与张掖河合其水力不胜芥然可以皮船渡按西域传弱水在条支自长安西行万二千里又百余日方至其地疑别有所谓弱水也
张掖河 自县西南山中流出又名羗谷水源出摆通河经祁连山积雪消融其流益大旁合黎山下弱水入焉出羗谷口北入额齐纳界喀巴哈巴尔海拉蘓三海子即居延海古流沙也
黒水 在县西十三里从西南山谷间流经此有黒河桥跨其上其下流仍合于张掖河明正德时土鲁番沁特穆尔羁寓甘州谓城南黒河可引灌城因导叛羗谋犯边云
千金渠 在县西又西流入高台县界汉书觻得县有千金渠西流至乐涫入泽中一綂志云即羗谷水所引爲渠也
赤泉 在县东南十六国春秋秃髪傉檀昌五年伐防逊次于氐池芟其禾苗至赤泉而还
蓼泉 在县西九十里沮渠防逊与西凉交战之处甘泉 在县西南八十里甘浚山下味甘又城南门内东三十余歩亦有甘泉北流出城引以转硙
九眼泉 在县西九十里
草湖泉 在张掖河两岸数十处多生芦草每年收草百余万束以饲马
龙首潭 县西八十里山峡内有潭张掖河所经也石井在县南一百三十里普观寺石洞佛殿内西南角井口四靣各长一丈四寸深四尺五寸水常满不溢冬夏汲之不竭
都渎涧 在县西九十里蓼泉之西
山丹县
石硖口山 在县东八十里两峯相对下有石井焉支山 在县东南一百二十里汉霍去病击匈奴过焉支山千里执浑邪王收休屠王祭天金人即此地也山在河西郡界东西百余里南北二十里有松栢古木美水草宜畜牧与祁连山同一名删丹山匈奴失二山乃歌曰亡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亡我焉支山使我妇女无顔色唐哥舒翰建神祠于山麓天宝间封山神爲宁济公
祁连山 在县南一百五十里连亘甘肃又名穷石山
金山 隋志张掖县有大柳谷旧志柳谷在甘州东南一百里与山丹接界即金山也
石嘴山 在县西十里山下皆舄卤雨后经日色白如盐
甘浚山 在县西北三十里延袤至甘州一名甘峻山俗名龙头山山阴有泉旱可祷雨
红寺山 在县北二十五里土皆赤山上有崖深六尺高八尺内有石佛又名红寺洞
馒头山 在县东北九十里形似馒头故名
大斗拔谷 元和志大斗拔谷在县南二百里一綂志云即今扁都口也隋伐吐谷浑经大斗拔谷山路险隘鱼贯而出唐贞观八年李靖讨吐谷浑还上遣使劳军于大斗拔谷
删丹河 在县西源出祁连山西流入张掖河即弱水禹贡弱水既西是也
南草湖 在县东南一里周围九里中多芦草因以爲名其下有涌泉与西草湖水相合有渠灌田四百余顷
西草湖 在县西一十里周围七里中多芦苇水泉红盐池 在县北五百里池产盐红色明洪武中指挥庄得采贡岁办后以地属境外停苹
白盐池 在居延泽之旁
暖泉 在县东南四十五里平地涌泉二穴冬寒不冻故名有渠溉田百七十余顷
冯胜泉 在县北二十里
边外山川
浚稽山 在府边外汉太和二年遣赵破奴出朔方西北二千余里期至浚稽而还及还未至受降城四百里败没天汉二年诏李陵出遮虏障将歩卒五千人出居延北行三十日至浚稽山与单于战败降括地志居延县有遮虏障路博德所筑长老传云遮虏障北百八十里直居延西北即陵败处
三木楼山 在府东北塞外后汉永平十六年讨北匈奴分遣耿秉秦起出张掖居延塞絶漠六百余里击匈奴于三木楼山建初六年北匈奴三木楼山部落欵五原塞降
居延海 地理志渡张掖河行至合黎山镇夷石硖口旁河东壖屈曲东北行一千里有宁冦军军东北有居延海元至元时总管呼都克娄请凿合即渠于其地屯田九十余顷
蒲离候水 在府北边外汉书本始二年范明友出张掖塞千二百余里至蒲离水
盐池 在府北边外元和志在张掖县九百三十里周廻一百歩其盐洁白甘美
凉州府
武威县
青山 在县东二百五十里上多松栢冬夏常青松山 在县东三百一十里上多古松
天梯山 在县南八十里其山高峻路径曲折如梯第五山 在县西一百二十里上有清泉茂林修竹悬崖石室昔爲隐士所居今名石佛崖
臧南山 在县西一百二十里冬夏多雪又名雪山山水灌甘凉一带田
西山 在县西二十里峯峦若莲花又名莲花峯下有石五色成文如兽形
青岩山 在县南一百六十里下有湫甚广人触之风雹立至今名青羊山
洪池岭 在县东南凉州之大山也唐志凉州有洪池府又姑臧有二岭南曰洪池岭西曰删丹岭后凉杨頴諌其主吕纂曰疆域未辟﨑岖二岭之内谓洪池及删丹岭也
白岭山 在县西一百里山顶积雪望之皓然因名今名白水岭
祁连山 在县东南一带聨络甘凉延袤千余里浚稽山 在旧武威郡北汉李陵出居延至浚稽山金塔山 在县南五十里爲金塔寺渠水源
米脐山 在县东南一百七十里其山水自张义堡口出爲黄羊渠水源
牛心山 在县南一百九十里山多林木
倘哥儿山 在县南九十里上有倘哥儿墩
杂木山 在县南七十里爲杂木大小二渠水源横梁山 在县西九十里前有煤炭山
黄羊川山 在县东南一百七十里爲黄羊川渠水之源
马蹄沟石洞 在县南三十里山之阴中周七十歩左右二穴贯穿相通有佛壁
谷水 一名沙河在县东北五十里其源出自洪水泉至三岔水合而爲一逾镇番界北入白海
特黙格川 在县西南七十里古爲匃奴放牧之地防古语驼曰特黙格言此川土肥美宜驼故名爲安远永昌之水源
五涧谷 一名五涧水在县东南七十里源自番禾界出流入白海
黄羊川 在县东南一百五十里地多水草宜畜牧故名即今张义堡川
文车泽 在县东三十里前秦苻坚遣毛盛伐凉造机械冲车于此故名
潴野泽 在县东北一百八十里禹贡至于潴野即此亦名休屠泽
灵泉池 在县南后凉吕光尝宴羣臣于此
汪洋池 在县南一百九十里山上有池大数里其水汪洋四散流出
鱼池 在县东一里周围有湖草树防宻今爲先农坛
白亭海 在县东北境五涧谷水注之其色洁白故名一名小涧端海子
天池 在县西南一百二十里山上四时不涸近城泉 在县东五里又黒水林泉在县东三十里红水泉在县东五十里水色微红海藏寺泉在县北十里 以上四泉皆流入沙河谷水溉田甚广
温泉 在县西南一百里其水温暖浴之却病刘林湖 在县北十里又有熊兆湖在县北五十里永昌县
南山 在县南二十里俗名照靣山
雪山 即祁连山在县西一百八十里山广千里连亘数郡水草丰茂尤宜畜牧与凉州南山相连虽炎夏积雪不消
炭山 在县东南六十里其山出石炭
青松山 在县西八十里又名大黄山焉支山葢一山而连跨数处
金山 在县北二十里丽水出焉
亥母洞山 在县北七十里洞有古石佛足下有泉洞上滴水巉岩间
石燕山 在县北二十五里又名燕儿沟夜见羣燕飞舞
托欢山 在县北四百里边外
马蹄山 在县东北二十五里山下巨石上有马蹄故名
摩天岭 在县南七十里
库库水 在县西南境外又大通水在县南境外皆浩亹河也
考来河 在县西南八十里东北流入水磨川蹇占口涧 在县东南五十里又名涧水源出自雪山流入凉州界分流溉田
牧羊川 在县北四十里民资耕种
金川水 在县北二十里有水磨兼能灌田
水磨川 在县西三十里一名云川其源出自鸾鸟山之平羗脑儿都山口以水势迅急能转石磨故名水东北流出塞入昌宁湖
白盐池 在县北境外六百里又有青盐池与镇番连界
硝池 在县北八十里
暖泉 在县西三十五里二穴涌出四时常温东北流入水磨川又一在城东三里一在城北一里
鹿泉 在县西北一百里
双泉 又名双井在县西北二百里
茅草泉 在县北六十里又有矮鹿泉在县东北七十里一碗泉在县北四十里爲水无多故名
马跑泉 在县北三百里高泉在县北四百三十里赤那泉在县北五百里 以上三泉俱在境外镇番县
蘓武山 在县东南三十里俗传蘓武牧羊之处旧有蘓武庙址并碑有汉中郎将蘓武牧羝处字迹城内有蘓公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