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通志 - 第 14 页/共 159 页
六泉 在县东南五里西秦乞伏国仁破鲜卑于此泉源有六故名
西泉 在县西一里味甚甘美冬夏不涸
灵湫池 在县东南三十里
圣母池 在县西南五十里祷雨即应
安定县
照城山 在县东五里与西岩山脉皆自马苑来又东有鳯凰山亦名照城山二山对峙邑中诸山之纲纪也又有兴云山照城山之支阜
温泉山 在县东南七十里其山雄峻温泉出焉南安山 在县南一里山脉自岷洮来
西岩山 在县西二里与鳯凰山对
乱山 在县北八十里接金县界其山形错出稠叠难状
双峪岭 在县南四十五里
胡麻岭 在县西八十里接临洮府金县界甘河水出焉相传张骞自西域还种胡麻于此因名
车道岭 在县西北六十五里接金县界亦曰车道岘明初徐逹败王保保于此
青岚峪 在县东三十里山多岚气
锦鸡原 在县西四十里
东河 在县东源出麻子川北流绕城东北合西河入防宁县界
西河 在县西源出甸子川东北流绕城西又东会于东河东河味苦西河味甘
甸子川 在县西四十里土物阜盛商贾丛集明肃府置内官营于此
得罗川 在县西南二十里田约千亩土脉肥饶关川 在县北八十里西通兰州北通靖远俱入黄河
暖河 在县西五十里隆冬不氷俗名横河
双泉 在县东南四十里一邑之水惟此独甘温泉 在县东南三十里从山石间涌出如沸浴之可愈疾俗名王家泉
通渭县
东山 在县东五里俗名峡口山
斗底山 在县东八十里形如覆斗
秦仙山 在县东五十里石峯髙峻下有仙洞洞前有独木桥人罕过者唐有秦仙修炼于此
屏风山 在县南二里
衙头山 在县南十五里有元总帅汪世显行台遗迹
发云山 在县西南二里山髙峻可瞰城市
十八盘山 在县西南五十里径险仄凡十八盘始得至顶为县境控扼之处
笔架山 在县西北一里山自平凉府来绵亘百余里有五峯峙城北县之主山也即照城山
玉狼山 在县东北三十里元时有白狼游此炼铜坪 在县南六十里其上产煤
尖岗山 在县西六十里有孙真人塜
蔺家硖 在县南八十里有二十四渡水行人苦之渭水 在城北自陇西县流入境又折而东南入宁远县界
西河 在县西二里源发华川南流入于渭
华川 在县西七十里接陇西界其川四围平坦水草清茂明苑马寺刍牧地
东河 在县东二里源出笔架山流迳县南入西河又北河在东五里又东十五里为中川水又东三十里为海子水俱南流入西河
甜水河 在县西七里旧引水入城由西北出灌溉取汲民赖其利又西二十里为锦鸡峡水又南十里有龙尾沟水俱资灌溉
悠江 在县北五十里形如半月月夜临之水天一色
灵湫池 在县西北十五里中林山太白祠下悬石如臼水从中出取以祈雨輙应
九眼泉 在县东南七十里其出九孔状若聚星温泉 在县西南十五里隆冬若沸浴之可已病海子川 在县东北三十里其水滙为潭如海子然漳县
箭筈山 在县东南四十里山有两峰髙险插天因名
南山 在县南五里一名汪古山上有汪总帅墓三岔山 在县西三十里东连县境西抵洮岷北接秦陇故名
鳯凰山 在县西北五里山下有泉有桥跨漳河西接露骨山
西倾山 在县西北七十里山跨陇蜀界番汉俯洮岷郡邑诸山多其支阜积雪不消俗名露骨山即陇西之小雪山西倾山在洮州此山同名
马铺山 在县西北十里四围石崖居民避兵处烟波山 在县西北五十里与三岔山相连下有红崖洞
药铺山 在县北八里其上产药
青雾山 在县东南三十里峯峦耸翠林木蓊蔚与宁远县之斗底山相连
文峯山 在县南五里亦名三台山三峯如笔架独秀峯 在县西南三十五里一石突起平地峙于漳濵翠秀如画
漳河 在县南二里源出岷州东木寨岭东流经县南又东北至宁远界合广吴河入渭
盐厰河 在县西南五里源出十八盘山东北流入于漳
小盐井河 在县南三里源出鹰架山东北流入漳河宋盐川寨得名以此
温泉 在县西二十里泉蒸有孔望之若星
盐井 在县西南五里水澄清熬之成盐
会宁县
鸦岔山 在县东二里自雪山来县之主山
桃花山 在县东南三里其山脉自静宁州六盘山来映日如桃花因名傍有神泉前有黒池其支麓为式虎山
式虎山 在县南七里
牧马原山 在县西二里其上平广周百余里形圆如饼明太仆寺牧马之地又名蒸饼山
古堆平山 在鸦岔山右五峯森列参差云表鐡木山 在县西北百里山色如鐡又十八盘山九泉出焉
龙头山 在县北二里下有元式水绕城北
紫防山 在县北五里有稍岔水出焉
红山 在县北九十里山形壁立上有五洞
乌兰山 在县北二百里下有乌兰关
雪山 在县北三百七十里盛暑积雪峯如玉山屈吴山 在县东北百里峯峦森耸多产獐鹿居民射猎于此
白玉峯 在县南十里产五色土可资藻缋又有青玉峯
华家岭 在县东南一百里路通郡城又小岭在县南四十里为逹府小路
硝崖 在县北百里产芒硝其土赤粉青
小白草原 在县北二百二十里又东北有大白草原平旷肥饶多白草
沙石原 在县北四十里周四十里
峨峒峪 在县南十里又有车轮峪在北十里迤递峪在北九十里湼麦峪在东三十里索托峪在南八十里
南河 在县南二里源出保川诸涧流经式虎山苦水注之经县西南又北经郭城驿入祖厉河又北经靖远卫入于黄河
黄河 在县北二百七十里其河自金城经县界入靖远县
什字河 在县东北二十里源出隆德之隐山谷中入十字川因名又北入□岔河
南峪川 在县南三十里地颇腴古城川在县南二十五里后川在县东十里大川在县北五十五里周八十里红崖川在县北一百四十里二川三川五川十字川俱在县东北志云县境之水悉北流经靖远境入于大河
响水 在县东一百里水出悬厓下潺急触石声闻数里北流入于黄河
松树岔河 在县东三十里东流合于响河
米家峡河 在县南五里源出蒸饼山北流入于黄河
黒龙湫 在县西南四十里俗传中有黒龙祷雨多应
红柳泉 在县北二百里可以沃田
怀戎泉 在县北四百二十里出怀戎堡为池为渠可以沃又有法泉亦可沃
天泉 在县北五十里其泉大涌隆冬不氷
伏羌县
鼍山 在县东二十里山形如鼍渭水经其下天门山 在县南里许县之主山三峰耸峙有两穴如门中有湫池
朱圉山 在县西南二十里即禹贡所载之朱圉也俗呼白岩山
锦镜山 在县西三十里朱圉之支峰有一石如镜色鲜赤映日如锦故名
大像山 在县西南三里石崖有大佛像长八丈宋嘉祐四年凿上覆以楼左侧有洞有阁道可登上有隗嚣歇凉亭
麦垜山 在县西二十五里与朱圉山相连形若麦垜渭水经其下暴涨则阻行旅悬崖设栈道以便行人明知县赵守成命匠凿山通道始免水患
木梅山 在县西二十里南倚朱圉北临渭水狐盘谷 在县东即汉叛羌败汉阳长史盖勲处三都谷 在县西宋知秦州曹玮败西畨于此大将山 在县西南六里山下石形似人髙五十尺如大将然故名
无畏山 在县西五十里髙险竒秀突出云霄其颠云飞即兆雨中有灵泉
石鼓山 在县南四十里有石长丈三尺广厚如之其形如鼓不击自鸣鸣则兵起
石臼山 在县南八十里昔有人就此舂药后人至此者若无意履之其臼即响有心则无声
缇羣山 在县北五里平峦叠翠势若旗鼓昔汉通西域以缇骑三千憇此见后汉书
渭河 在县北一里自宁远县流入邑北东流入秦安县境县西有陆田通济广济惠民四渠皆引渭水之流溉田数十里
永宁河 在县西四十里源出南山北流入渭落门河 在县西五十里源出落门山北流入渭即来歙破隗纯处
半博水 在县西南源出半博山谷中北流入渭又天门水出天门山东流入渭
散渡河 在县东北五里即通渭之西河合中川水经十八盘山至县境南流入于渭
借水 在县南源出西山百涧齐流总成一川东流入秦州界
龙马泉 源出县西北平地下渥洼沙作龙马之状相传毎春夜放牝马饮此泉自能生驹
宁远县
翠屏山 在城内学宫前为学宫之屏
老君山 在县南五十步屹然耸峙县之案山俗名南山山脉自岷州来上有湫池仙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