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通志 - 第 198 页/共 787 页

浙江通志卷九十七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浙江通志>   钦定四库全书   浙江通志卷九十八   海防【四】   绍兴府   绍兴北乃海之支港北流薄于海盐东极镇海之蛟门西厯龛赭入鳖子门抵钱塘所属山会等五县并皆边海【萧山去海二十里山阴去海四十里防稽去海二十里上虞去海六十里余姚去海四十里】自三江至龙山延袤三百余里中有宋家溇蛏浦临山泗门胜山古窰松浦均为要冲之地【曹娥钱清浙江三水所会谓之三江海口在府东北港口深濶直通大洋稍东有宋家溇若从此趋门一带海塘则竟抵郡城若越港而北趋浙西则赭山其关键也 蛏浦在府东北四十里北对浙西石墩南至府城通连大海由沿江塘路至百官梁湖直抵上虞东自称山西至宋家溇接山阴界凡二十六里 泗门港为余姚县东北之喉襟越港而北为浙西澉浦 胜山即悬泥山在余姚县东北七十里北浸于大海俗呼为胜山港深而广倭舶可乘潮以入】   明洪武初置绍兴衞防守郡城其沿海特设三江所【隶绍兴衞】临山衞【领三山海二所】观海衞【领龙山所】并隶临观备倭把总统辖   三江所【洪武二十年建在府东北三十七里浮山之阳去海一里去省城八十里海上有警烽火于此通焉东南即宋家溇防维最切北冇三江镇为东海之门旧冇小城嘉靖二年增筑置兵以备倭】千户等官二十一员旗军一千三百五十二名辖台一曰防池山【在府东北四十里与浮山并峙】烽堠六曰航坞山【在萧山县东四十里】曰马鞍山【在山阴县西北四十里】曰乌峯山【一名山又名白洋山】曰宋家溇曰周家墩曰桑盆巡检司二曰三江巡司弓兵一百名【在府北四十里浮山北麓小江经其前大海浸其东与三江所南北并峙】曰白洋巡司弓兵三十二名【在府西北五十里白洋山上滨海縁山筑城】   临山衞【洪武二十年建在余姚县西北五十里初置庙山上后徙上虞县故嵩城戍守去海三里并海筑城东接三山西抵海北有临山港直冲大海海口曰乌盆隘化龙隘为汛守要地衞东又有泗门港最为险要】指挥以下等官九十一员旗军五千六百名辖台一曰罗家山烽堠九曰赵港曰乌盆曰庙山曰荷花池曰方家路曰道塘【在山阴县西北一十里本运道塘】曰周家路曰泗门曰夏盖山【在上虞县西北六十里南临夏盖湖北枕大海西近三江口】巡检司一曰庙山巡司弓兵一百名【初在庙山后改置衞城因徙于上虞之中堰在余姚西北八十里仍曰庙山巡司筑城戍守】三山所【洪武二十年建住余姚县东北三十五里浒山下一名浒山所去海十五里界于临观之间西以声援临山东以策应观海以蔡山金山破山并峙而名其东为胜山港】千户等官十五员旗军一千一百二十名辖烽堠七曰厯山【在余姚县北三十五里】曰眉山【在余姚县西北三十五里海中望之如修眉然宋置寨兵一百人】曰徐家路曰撮屿曰蔡山【北有望海岩】曰呉家山【在余姚县东北六十里北面大海】曰浒山巡检司二曰三山巡司弓兵三十四名【初在金山后移于破山有小城戍守仍曰三山巡司】曰眉山巡司弓兵三十四名【在余姚县西北四十里阙山阙地名湖海头】海所【洪武二十年建在府东北七十里纂风镇去海里许东衞临山西捍黄家堰近海岸有施湖隘四滙隘为戍守要地】千户等官十一员旗军一千一百二十名辖台一曰西海塘烽堠三曰槎浦【在上虞县西六十里】曰胡家池曰梿树巡检司一曰黄家堰巡司弓兵一百名【在府东北八十里防稽上虞之界曰纂风镇有西会渚为防御要地】观海衞【在谿县西北七十里西南去余姚县八十里去海五里三山为右翼龙山为左翼居中节制应援地属谿而辖于绍兴犬牙势也】指挥以下等官九十五员旗军五千七百四名烽堠六曰向头【在慈谿县西北八十里向头山山亦名西龙尾东望伏龙山与龙头相向龙头以东属定海龙尾以西属余姚二山捍潮其中涨涂渐与山接】曰爪誓【在慈谿县西北七十里大海中】曰西陇山曰新浦曰古窰曰西龙尾巡检司一曰向头巡司弓兵一百名【在慈谿县西北向头山宋置向头寨元改为镇明初改巡司洪武二十年迁于司东之洋浦三十三年革正统十四年复置于旧所】   龙山所【在宁波府北七十里西南至余姚县一百二十里去海二里有伏龙山控临海际相去仅十里许为临观二衞之门戸也】千户等官一十六员旗军一千二百六十三名辖台一曰龙山烽堠五曰龙头曰龙尾曰石塘【在慈谿县西北四十五里】曰青溪曰施公山巡检司一曰松浦巡司弓兵一百名【明初置于浦东洪武二十六年移于浦西为戍守要地】   临观把总旧为定临观总于嘉靖二十八年分为二总【定海一临观一】其临观总驻劄临山统陆兵三总【前营左营中营】水兵三枝【游哨左哨后哨】与定海昌国二总并隶分守宁绍防将   前营总哨官一员部领哨官五员兵五百四十一名平时屯劄临山汛期分二哨防守观海衞巡哨古窰东山平石呉家山诸处与总镇防守龙山所官兵会哨又分二哨防守三山所巡哨胜山蔡山徐家路诸处与防守临山衞官兵会哨又分一哨协守临山衞巡哨周家路泗门乌盆赵港夏盖山荷花池诸处与防守海所官兵会哨   左营【官兵同前营】平时屯劄绍兴府城汛期分发防守三江所东哨宋家溇蛏浦诸处西哨龛山诸处中营【官兵同前营】平时屯劄临山衞汛期分发一哨协守观海衞一哨协守三山所二哨防守临山衞又分一哨防守海所巡哨槎浦西海塘蛏浦西滙嘴诸处与防守三江所官兵会哨【西滙嘴边海要】游哨总哨官一员部领大小战船十四只兵三百名汛期驻泊烈表港【烈港为临观之门户初议设三江蛏浦临山胜山古窰五港以衞临观后因各港沙硬水浅难泊改调烈港出哨】游哨渔山两头洞临观一带海洋东哨至马墓与定海总马左哨官兵会哨南顾七里屿由山定海大小港口沿海一带西哨至蠏渤山海洋北哨渔山羊山大小七山海洋与浙西海宁把总官兵会哨   左哨哨官一员部领大小战船十三只兵三百名汛期驻泊两头洞东由鲞篷礁哨至小衢山沙塘岙东岳嘴与定海总北左哨官兵会哨南哨至马墓与定海总马左哨官兵会哨西哨至火熖头青屿北渔山与本总后哨官兵会哨北哨至羊山与浙西海宁总官兵会哨   后哨哨官一员部领大小战船十三只兵三百三名汛期驻泊北渔山东哨至两头洞与本总左哨官兵会哨南哨至蠏渤山烈表港与本总游哨官兵会哨西哨至许山与本总官兵会哨北哨至大小七羊山与浙西官兵会哨   国朝经制额设绍协城守营【顺治六年设】副将统辖左右两营都守千把外委等官三十一员兵一千八百七十二名【详见兵制】除驻守府城分防内地各汛外其沿海仍设临山观海二衞三江海二所又增设夏盖山周巷等汛   三江所【东至偁浦三十里与海所接界西至行伍山四十五里与萧山县汛接界南至羊望村市东村一十里与山隂县汛接界北至海塘十里抵海】左营千把总轮防驻兵五十名【康熙二年提督改驻绍兴府城绍协副将移防三江所八年提督移驻宁波府绍协副将仍旧驻府城其三江所拨右营都司防守后改设千把分防】辖台五口次一 山台【山即乌峯山一名曰白洋山在山阴县西北五十里滨海东至党山台五里】 党山台【党山一名碧山在山阴县西北四十八里东至池台二十里】防池台【东至宣港台十里】 宣港台【东至桑盆台十里】 桑盆台【东至偁浦五里】 偁浦口次【康熙五十六年增设东渡偁浦江十里与海所接界本所原设乌峯宋家溇镇塘马鞍四台于康熙五十六年奉裁又龛山一台改归萧山县汛】海所【东至上虞县六都二十里与夏盖山汛接界西至防稽县三十三都抵海南至上虞县七都偁浦江与三江所接界北至防稽县三十三都半里抵海】左营千把总轮防驻兵九十四名【原系右营都司驻防康熙四十七年都司移驻临山衞以原防浒山所把总移驻本所改归左营管辖】辖台二口次一 北门台【东十里至踏浦台】 踏浦台【东五里至万寿庵与夏盖山汛接界】 西滙嘴口次【康熙五十六年增设东至本所城五里西北抵海】   【本所原设判官新炮二台于康熙五十六年奉裁】   夏盖山汛【东至上虞县五都陈仓堰与临山汛接界西至上虞县六都万寿庵与海所汛接界南至上虞县雁埠南塘三十里与余姚县汛接界北抵海】右营千把总轮防临山守备兼辖驻兵二十九名辖台二 荷花台【本台倒入海中】 顾家台【东至黄家路十里乌盆地方与临山汛接界西至夏盖山十里】   临山衞【东至徐家路十五里与周巷汛接界西至陈仓堰十五里与夏盖山汛接界南至长霸四十里与余姚县汛接界北抵海】左营中军守备防守驻兵一百四十四名【原系都司驻防康熙四十七年都司改驻余姚县以原防海所守备移驻本衞】辖台二口次一 谢家台【东至方家台十里】 方家台【东至道塘台与周巷汛接界西至谢家台十里】 黄家路口次【康熙五十六年増设东二十里至谢家台】   【本衞原设周家路一台于康熙五十六年奉裁】   周巷汛【东至余姚县破山五十里与观海衞汛接界西至徐家路二十里与临山汛接界南至李港河十五里与余姚县汛接界北抵海】右营千把总轮防驻兵九十九名辖所城一台五 许山所城【原系千把总专防康熙四十七年原防把总移驻海所改归左营管辖本所并归周巷汛 东北至胜山台二十里】胜山台【西至赵家台十里东至曲塘台十里与观海衞接界】 道塘台【西至方家台十里与临山汛接界东至周巷十里】 垫桥台【西至周巷十里东至崔家台十里】崔家台【西至垫桥台十里东至赵家台十里】 赵家台【南至浒山城二十里】   观海衞【东至慈谿县松浦闸桥二十五里与镇海营龙山所接界西至破山二十里与周巷浒山所接界南至慈谿县土湖岭三十里与慈谿县接界北抵海 浙之重地在宁绍而绍之重地在观海观海安则自余姚上虞会稽山阴萧山以抵钱塘海冦难于出没故衞城为二郡之重地】右营千把总轮防驻兵一百十九名辖台七 曲塘台【西至胜山台十里与周巷汛接界东至鸣鹤塲二十五里】 东山台【东至下宝台三里】 下宝台【东至□浦台十里】 □浦台【东至旗山台十里又至古窰台五里】 旗山台【西至□浦台十里东临海】 古窰台【东至松浦台五里】松浦台【东至闸桥半里与镇海营龙山所接界】   【本衞原设新浦一台于康熙五十六年奉裁又本衞所辖龙山所改归镇海营统辖】   台州府   台州三面阻山一面滨海南自温州蒲岐北抵宁波昌国海岸五百余里临黄宁太之间四塞孤悬七港错列论适中之地在新河论形势之急在海门由海门而上直薄府城增设兵船严御港口与桃渚健跳松门分守合备当不在随汛出洋之例矣【海门港一名椒江渡港水流入二十里之中一分台州城下一分黄岩城下为台郡之咽喉论者谓海门之防视镇海为急镇海水港既狭港外连山远近皆可泊船分哨今海门港一潮之远止有三山一座形小势弱并无隐蔽港外四望汪洋更无山防囘抱且西去府城仅九十里故其所系甚重也 松门港纡萦屈曲东岸为朱门山乂东为捣米门积谷山及下洋大陈防诸处外即大洋直抵日本北至化屿龙王堂鲤港横门大潭深门诸处与新河三港接南至鸡脐钓棚峒嶕鹿头爿屿骊洋邳山诸处与灵门接隘顽在其南隘顽冇急此港责守也 灵门港东近海中鸡脐山与松门港接南接楚门洋坑下接峒嶕山 中州港南出海中茅堰山与蒲岐港接北出海中邳山与灵门港接 桃渚港外接大海北达健跳有盐塘除下仙岩诸海湾 健跳港有长洛渡濶四百余丈出海往茅头大洋上接海中茶盘山至练陀等处下接海中青屿黄毛□至牛头桃渚诸处 新河港港口浅狭大船难入】   明洪武初置台州衞防守郡城其沿海特设松门衞【领隘顽楚门二所】海门衞【领前千戸新河桃渚健跳四所】并隶松海备倭把总统辖   松门衞【洪武二十年建在太平县东五十里西北去府城百八十里去海一里本宋松门寨改置衞东即松门港】指挥以下等官五十二员旗军二千二十五名辖台一曰小髙烽堠十曰甘岙【左与海中石塘山相对】曰苍峯曰乌沙【在乌沙浦距太平县四十里南一里抵海】曰车路【在车路浦】曰沙角曰磊石【在磊石山南距海与海中铜嶕山对】曰荒岙【与海中片屿相对】曰蛤浦【与海中深竹山对】曰盘马【盘马山在太平县南三十八里海上】曰松门寨巡检司二曰沙角巡司弓兵八十名【在太平县南二十五里洪武二年设于岐头山下二十年徙此】曰盘马巡司弓兵八十名【在太平县东南四十里】   隘顽所【洪武二十年建在太平县南三十里衞西南五十里去海一里北衞太平南阻楚门城外四面皆山髙插天表东北有慢游岭为松门之阻隘】千戸等官一十四员旗军五百六十七名辖台一曰白嵓【与灵门对】烽堠九曰长沙【所城东北山下面水可以屯泊】曰岐门【近城】曰骊头曰后湾曰江馆【与骊头相连】曰灵门【直冲灵门海洋】曰长山【与水桶岙相连】曰曾篷曰雀海坑巡检司一曰小鹿巡司弓兵八十名【在太平县西南四十里】   楚门所【洪武二十年建在太平县西南六十里衞西南百二十里去海三里对岸为温州蒲岐南隔一小港为玉环山西北有东门港由所城至太平温岭江之道也沿山滨海而行山林茂密水港出入又十五里髙山环海为南湾岭】千户等官九员旗军五百六十七名辖堡寨一曰楚门漩【漩门山西南距海前与玉环九屿相对】烽堠十五曰渔井【切近深海】曰洋坑【前与海中派爿山对】曰梅岙曰泥湖【与前山相对】曰楚门【前与大鹿山对】曰丫髻【在玉环乡地名山外】曰石桥【前与海中黄坎门对】曰清港【清港渡在太平县西南三十五里为三山楚门往来冲要】曰东门曰西门【前与茅堰山对阙海阙玉环山】曰苔山【在乐清县东南七十里海中】曰塔山曰小青山曰大青山【并在玉环海中】曰马鞍山【在太平县南四十里又十里至玉环山】巡检司一曰三山巡司弓兵八十名【在太平县西三十里前与玉环山对】   海门衞【洪武二十年建在府东南九十里去海里许衞北即海门港三面阻水为浙东门户水陆重镇滨海散漫无险可依有三山峙立椒江南岸为衞境之望】指挥以下等官五十四员旗军六百八十三名辖台二曰东中【在城内】曰中镇烽堠一曰外水【在山上左与郁江相对可了新河】巡检司一曰长浦巡司弓兵一百名【在黄岩县东南四十里本界首巡司】前千戸所【洪武二十八年建在衞城北七里去海二里南临椒江与衞城仅隔一水两城对峙势若辅车交扼互援均为重地东北有连盘港港深而长背山面水健跳桃渚二港皆会于此】千户等官一十四员旗军一百九十六名辖台一曰畵眉山【与外海担门山相对近陈岙】烽堠四曰中山【左对担门山】曰长沙曰轻盈【前对上下竹】曰磊石【左对大勘头】   新河所【洪武二十年建在衞南五十里去海十里去松门隘顽黄岩各五十里所谓适中之地也东南即新河港陆冇藤岭及横山诸处俱为戍守要地】千户等官一十八员旗军八百六十三名辖烽堠四曰洋屿【前对海中东西洛山】曰霓岙【左与三山相对】曰净应【左对深门】曰新塲【左对狼机山】桃渚所【洪武三十年建在衞东北五十里为衞城府治之藩翰东即桃渚港东北十里有昌埠港昌埠岭南有肯埠岭北有白莲岭东有安圣寺诸处皆为冲要】千户等官一十七员旗军四百一十一名辖台一曰桃渚头【右对大磡头】烽堠十二曰石柱【近所城】曰停屿【临桃渚港】曰长跳曰涸井【右对开海八达门地名盐塘】曰昌埠【在东北昌埠岭】曰大荆山曰狮子山【在宁海县南九十里近牛头山】曰屿头曰舥孛头【山下即牛头门】曰下旧城【与东江隘磊石相连】曰望火楼【去牛头七磡三里】曰中旧城巡检司一曰蛟湖巡司弓兵一百名【在府东一百二里】健跳所【洪武二十年建在宁海县南一百二十里衞东北一百十里去海五里三面阻山皆羊肠鸟道惟东南山前距海东即健跳港】千户等官一十一员旗军二百四十一名辖台一曰髙湾【左有长洛港】烽堠五曰茅头【近屿】曰拆头【与武典隘相连】曰后沙【近所城】曰小渔西曰大渔西【与开海头陀山相对】巡检司五曰曼岙巡司弓兵一百名【在寜海县南七十里】曰窦岙巡司弓兵一百名【在宁海县东南八十里】曰越溪巡司弓兵一百名【在寜海县东二十三里】曰长亭巡司弓兵一百名【在宁海县东百里】曰铁塲巡司弓兵一百名【在宁海县北六十里海口】   松海把总统水兵十二枝【游哨漩门灵门鹿头猫头深门海门关主山东西矶牛头门静寇门大佛头】驻劄海门衞隶分守台金严防将游哨本总亲统大小战船四十一只兵八百五十三名汛期泊大陈游哨各外洋山岛有警会合本防游哨兵船及策应所在汛地协勦无事巡督各汛地兵船哨防   漩门哨哨官一员部领大小战船八只兵二百三十四名汛期泊漩门东南哨至大鹿海洋与金盘总黄坎门官兵会哨东北哨至邳山派爿与本区灵门官兵会哨   灵门哨哨官一员部领大小战船九只兵二百四十七名汛期泊灵门东南哨至邳山派爿与本区漩门哨官兵会哨北哨至峒礁外洋与鹿头哨官兵会哨   鹿头哨总哨官一员部领大小战船一十四只兵四百六名南哨至峒礁与灵门官兵东北哨至钓棚与猫头哨官兵各会哨   猫头哨哨官一员部领大小战船七只兵一百九十七名东南哨至钓棚与鹿头官兵北哨至狼机山与深门官兵各会哨   深门哨哨官一员部领大小战船八只兵二百三十五名泊深门汛地南哨至狼机山横谷山等处海洋与松门猫头官兵北哨至三山海洋与关口官兵各会哨   海门关口哨哨官一员部领大小战船七只兵一百八十八名泊关口汛地南哨至三山与深门官兵东北哨至旦门与主山官兵各会哨   主山哨总哨官一员部领大小战船一十四只兵二百六十八名泊主山汛地南哨至东洛与深门官兵会哨西哨至旦门与关口官兵会哨北哨至技人沙岙与牛头门官兵会哨   东西矶哨哨官一员部领大小战船七只兵一百十五名泊东西矶汛地与大陈山主山官兵会哨牛头门哨哨官一员部领大小战船六只兵一百二十九名泊牛头门汛地南哨至北泽技人沙岙等处海洋与主山官兵会哨东北哨至渔西沙堰等处海洋与静宼门官兵会哨   静寇门哨哨官一员部领大小战船六只兵一百七十名泊静宼门汛地南哨至渔西沙堰海洋与牛头门官兵会哨东北哨至昏山五屿海洋与大佛头官兵会哨   大佛头哨哨官一员部领大小战船七只兵一百九十四名泊大佛头汛地西哨至昏山与静宼门官兵东北哨至渚门金齿门与昌国总官兵各会哨   台金严防将嘉靖三十八年设统陆兵四总【左营前营中营右营】水兵一枝【游哨】驻劄台州府松海把总专属调度左营名色把总一员部领哨官五员兵五百四十一名平时屯劄隘顽所汛期分布汛地兼顾楚门地方一哨住守漩门与洋坑官兵会哨一哨住守洋坑南与水桶岙北与后湾官兵会哨一哨住守灵门南与后湾北与苍山官兵会哨   前营【官兵同左营】平时屯劄新河所汛期分布汛地兼顾松门衞城池一哨住守苍山南与后湾北与甘岙官兵会哨一哨住守甘岙南与苍山北与松门寨堂会哨二哨住守松门寨堂南与苍山北与盘马官兵会哨外应猫儿头汛地兵船声援一哨住守盘马南与松门寨堂北与新河椿头官兵会哨中营【官兵同左营】平时屯劄海门衞汛期分布汛地兼顾海门衞城池二哨住守新河椿头南与盘马北与海门关口官兵会哨二哨住守海门关口分布岳头长浦南与椿头北与水寨官兵会哨屯守海门水寨南与岳头长浦官兵会哨北应前所陈岙官兵声援   右营【官兵同左营】平时屯劄海门关口汛期分布前所各沿海汛地兼顾前所城池二哨与中营官兵住守海门水寨南与椿头北应轻盈官兵会哨一哨住守前所陈岙南与关口声援北与轻盈官兵会哨一哨住守长河南与轻盈北应桃渚所沿海地方哨御   游哨中军名色把总一员部领大小战船二十八只兵五百六十一名汛期泊钓棚海洋游哨邳山大鹿等处外洋南接金盘总游哨北至大陈山与松海总兵船互相会哨   国朝经制额设黄岩总镇兼辖台协宁海太平各协营   巡防海疆要地   黄岩镇驻劄黄岩县城【顺治十一年调定海镇驻黄岩十四年改为宁绍台镇驻府城康熙二年移右路水师镇驻黄岩八年改设黄岩协移宁绍台镇驻宁海九年裁宁海镇改黄岩协为宁台总镇十五年改为水师提督十九年复为宁台镇寻复改黄岩镇】总兵官统辖标下中左右三营游撃守备千把外委等官四十二员兵二千五百七十五名【俱详见兵制】战哨船二十五只【内水艍船三只犁船四只中犁船一只□船一只双篷艍船三只双篷防船十只八桨哨船三只】分防海门衞陆汛按期酌配官兵驾船更翻出洋巡哨   海门衞汛右营游撃中营守备防守左营把总协防驻兵三百名领大巡船二只哨船一只辖台六牛头颈炮台【系新设有官一员兵五十名巡船一只 南一里至本衞】 家   子汛炮台【系新设有官一员兵十六名巡船一只 西五里至棚浦台】 棚浦台【西五里至三山台】 三山台 烽堠台【北三里至牛头颈台】 界牌头台【去烽堠台五里】   【康熙五十六年福浙总督满保巡阅海疆题设牛头颈炮台本标三营轮拨把总一员本汛拨兵五十名在台瞭望巡船一只派兵十名巡防雍正七年署浙江总督性桂巡视海道于海门添设大巡船二只各配兵十名添设家子汛炮台一座本标拨外委把总一员本衞拨兵十名在台瞭望巡船一只拨兵十名巡防】   中营海汛内洋主山汛辖洋面七 主山【府东南一百七十里纪青山东 山顶设炮台一座】 黄礁门【西至深门】 深门【东北为三山】三山【西北至海门口东北距老鼠屿】 老鼠屿【东距川礁娘娘宫】 川   礁娘娘宫【东北为纪青山】 纪青山【东即主山】   中营外洋汛辖洋面四 大陈山【中右二营方界】 凤尾山 东箕山 西箕山   左营海汛内洋牛头门汛辖洋面五 牛头门【白岱门北】 白岱门【东南距米筛门】 米筛门【南为圣堂门】 圣堂门【南属本标中营汛】 靖寇门【北属宁海营健跳汛】   左营外洋汛辖洋面五 鹅冠山 雀儿岙 东屿 西屿 大渔山   右营海汛内洋鲎殻岙汛辖洋面七 鲎殻岙【山顶设炮台一座】 沙镬门【西南至龙王堂】 龙王堂 鸡脐山【东南为杨栁坑】 杨栁坑【东至石塘山】 石塘山【山顶设炮台一座安兵七名】榔机山【北属本标中营汛】   右营外洋汛辖洋面三 钓棚 螭洋 洞正山【西南属温标玉环营汛】   台协城守营副将统辖中左右三营都守千把外委等官三十六员兵二千七十三名【俱详见兵制】除驻劄府城内守县城外余分防沿海各汛   关头寨汛【东距府城一百里】右营千把轮防驻兵八十五名辖台三 门杰台【寨北七里至本台又北四里至栅下台】 栅下台【北八里至金家台】 金家台【北十里至里浦汛】   里浦汛【距府城一百二十里】右营把总轮防驻兵四十三名辖台一 里浦台【本汛北三里至本台又东十里至赤磡汛】   赤磡汛【距府城一百三十里系海口稽查船只要隘处所西北十五里至田岙山台与宁海营汛接界】右营把总永防驻兵八十五名   呉都汛【距府一百二十里】中营千总轮防驻兵三十六名小雄寨汛【距府 百二十里系海口稽查船只要隘处所】中营把总轮防驻兵八十五名辖台四 昌埠台【去寨十里】 髙湖台【去寨三里北十里至虾蟆台】 虾蟆台【北至呉都汛九里】 上郑台【去呉都汛三里】   泗淋汛【距府一百二十里系海口稽查船只要隘处所】中左二营把总轮防驻兵三十名   梅岙汛【系海口稽查船只要隘处所】左营把总轮防驻兵三十名   桃渚寨汛【距府一百二十里系海口稽查船只要隘处所】左营守备永防把总轮防驻兵二百二十名辖台六 上长台【北十里至千山台】 千山台【北十里至石柱台】 石柱台【北至桃渚寨二里】手炉台【在桃渚寨北二里】 张司岙台【在梅岙汛北五里本台北六里】   【至太平台】 太平台【北五里至泗淋汛】   垦埠汛【距府城一百二十里】左营千总轮防驻兵四十八名三石汛【距府城一百三十里】中营把总轮防驻兵三十六名前所寨汛【距府城一百二十里系海口稽查船只乏要隘处所南临椒江与海门对峙】右营都司中营守备永防驻兵四百五十名辖台六 畵眉台【北十里至岸头台】 岸头台【北十里至三石台】 三石台【西至三石汛一里】 竹屿台【在三石汛东北九里】 新亭炮台【系新设中营外委把总领兵十六名在台永驻瞭望小巡船一只在江面巡逻本台二十里至章安台】 章安台【系新设右营外委把总领兵十六名在台永驻瞭望小巡船一只在江面巡逻本台东十里至本寨】   小圆山炮台【距府城一百二十一里南通大海西至前所寨南渡江十里至海门衞】中营把总永防驻兵五十名   宁海营驻劄宁海县城防将统辖左右二营守备千把外委等官二十员兵一千一百七十三名【俱详见兵制】除内守县城外余分防沿海各汛   石桥汛【东与台协赤磡汛接界】左营外委千总防守驻兵十九名辖台一 田岙山台【西距本汛十里】   西廓汛【距县城一百一十里北十里至大横渡汛】左营千总轮防驻兵二十三名辖台二 白嵓台【东十里至咽喉台】 咽喉山台【南距本汛五里】   大横渡汛【距县城一百里】左营把总轮防驻兵十九名辖台二 大山台【东距本汛十里西南二十里至火焰台】 火焰山台【东至千阙坭二十里与健跳汛接界】   窦岙汛【距县城七十里健跳汛北二十里】左营把总轮防驻兵三十名辖台一 窦岙司台【在健跳汛西三十里】   海游寨汛【距县五十里】左营千总永防驻兵四十四名辖台三 窦岙山台【北十五里至风坑山台】 风坑山台【北距本寨十五里】 老鼠山台【在本汛北二十里东二里至曼岙汛】   曼岙汛【西二十里至东岙汛】左营百总防守驻兵二十九名东岙汛【距县城三十里】左营把总轮防驻兵二十六名辖台三 牛腿山台【在本汛南十里东五里至牛腿汛】 烂头山台【在牛腿汛东二十里】 王见山台【在东山汛东十里】   牛腿汛左营外委把总防守驻兵三十二名东山汛【西距烂头山台四里】左营外委把总防守驻兵三十六名   越溪寨汛【距县城二十里】右营千总永防驻兵一百名辖台一 石墙头台【西距本汛十里东二十里至柘浦汛】   柘浦汛【距县城五十里】右营把总轮防驻兵四十名辖台一 柘浦山台【西北距本汛二里东三十八里至胡陈汛】   胡陈汛【距县城八十里】右营千总轮防驻兵五十五名辖台三 杨梅山台【在本汛南十里西十里至桐岙山台】 桐岙山台【东十里至香花山台】 香花山台【西十五里至大胡汛】   大胡汛【距县城一百一十里】右营把总永防驻兵一百二十四名辖台三 山头冯台【在本汛南十里南逼大海】 车岙山台【在本汛东十五里东南十里至松岙山台】 松岙山台【南临海】   溪下应汛【距县城五十里】右营把总轮防驻兵四十六名上下浦汛【在溪下汛北三十里】右营外委把总防守驻兵九名   缸窰汛【上下浦汛北十里】右营外委把总防守驻兵二十名   海口汛【缸窰汛北十里】右营外委把总防守驻兵二十名西垫汛【海口汛北十里距县城六十里】右营把总轮防驻兵四十四名   健跳汛【距县城一百五十里雍正七年改水师】左营守备永防领把总一员兵二百五十名战哨船六只【内水艍船二只系黄镇标拨入八桨哨船四只系定镇标拨入】汛期酌配兵船出洋巡哨健跳海汛辖洋面二十一 靖寇门【南属黄标左营汛】狗头门 茶盘洋 五屿门 满山 宁台屿三门 罗汉堂 玉夷 长山门 九龙港 石浦所【北属定标中营汛】 林门 南田山 大佛头 罗源 珠门【南属黄标左营汛】 急水门 花岙 青门迷江山   太平营驻劄县城防将统辖守备千把等官六员兵七百七十五名【俱详见兵制】除内守县城外余分防沿海各汛   松门衞守备永防千总协防驻兵二百九十一名辖台寨八塘汛口址五 平六都台【衞北十三里本台北十里至盘马山台】 盘马山台【北三里至盘马山寨】 盘马山寨【北十里至林家浦台】 松门山台【距县五十里东南抵海】 林家浦台【北十里至七都湾台】 七都湾台【北五里至金清汛张鸟滙】 乌沙浦台【北五里至六都台】 六都台【北五里至淋头塘】 淋头塘【系新设北八里至苍山口址】 猫儿河塘【系新设乌沙台西五里】 苍山口址【系新设东北八里至河头口址】 河头口址【东南三里至松门台又东三里至干岙口址】 干岙口址【北八里至本衞】   隘顽寨汛把总永防驻兵一百三十七名辖台四汛地口址三 白岩山台【北距寨城五里】 沓岭山台【寨北十里东十里至石桥后山台】 石桥后山台【东十三里至沙角口址又东十里至四都台】 四都台【西十里至沙角口址】 沙角口址 河头口址【西十五里至大坞根汛】 大坞根汛   江下汛把总轮防驻兵一百十一名辖台寨五口址三 下娄山台【西南十五里至青屿台】 青屿山台【西五里至大麦山台】 大麦山台【西南至平头山台】 平头山台【北半里至干岭寨】 干岭寨 青龙山口址【本汛东五里又东五里至小坞根口址】小坞根口址 湖雾口址【十里与温州大荆营汛接界】   金清汛把总轮防驻兵八十八名设小巡船二只辖台四汛地二 金清台【本汛东五里又东六里至洋屿台】 洋屿台【东八里至双桥台】 双桥台【东五里至洪家塲台】 洪家塲台洋屿汛【洋屿台东三里】 张鸟滙【本汛南六里】   温州府   温州襟带大海【府东九十里有双昆海口内控郡城外连岛屿为郡境之门戸】北毗台宁南连闽粤【北至台州府三百三十里自海道而南至福州府二百二十里】延袤四百余里深洋最多自流江至镇下门江口飞云海安黄华蒲岐诸港止所在水路冲达外则霓岙三盘南麂南龙均为海山之要害而玉环岛岙孤悬水陆交错实温台之门户全浙之藩篱戒备尤不容以不密也   明洪武初置温州衞防守郡城其沿海特设海安瑞安平阳三所【俱隶温州衞】金乡磐石二衞【金乡衞领蒲门壮士沙园三所磐石衞领宁村蒲岐后千户三所】并隶金磐备倭把总统辖海安所【洪武二十年建在瑞安县东北三十里去海十里】千户等官十七员旗军一千二百五十一名辖寨三曰前冈【相连梅头前与二礁东洛双礁等山相对】曰后冈【后冈极冲逼临深水洋有梅头堡】曰丁田【在所东为戍守要地】烽堠四曰埭头曰长桥【近城一里】曰鲍田【离城五里】曰店岙【离城十里】   瑞安所【洪武二十年建在瑞安县城内去海五里】千戸等官二十员旗军一千二百六十名辖寨二曰上□曰东山【在所东北与上□东西分峙为犄角之势坐临海滨与悔头巡司相连前有凤凰山停泊兵船东为东山港】台一曰白塔烽堠一曰钱家埠【前与海中铜山相对】巡检司一曰梅头巡司弓兵一百名【瑞安县东五里有海口为戍守要地】平阳所【洪武二年建在平阳县城内去海十里】千户等官十八员旗军一千二百三十二名辖寨三曰烽火曰江莱曰汶路口【在平阳县东三十里东临海洋洋屿门南援江口水寨北援眉石南北二寨地势险要】台二曰山顶曰蔡家山烽堠三曰福泉曰半岭【近海】曰峯瑞【近海】巡检司二曰江口巡司弓兵一百名【初在下埠正统五年徙于江口渡头在平阳县南】曰仙口巡司弓兵【一一】百名【初在平阳县东仙口山洪武二十年徙于县南十里陌城山】   金乡衞【洪武二十年建平阳县南七十里金舟乡北至府城百八十里去海七里东北江口舥艚炎亭海洋直冲南麂外洋并为险要】指挥以下等官九十七员旗军四千九百二十八名辖寨十一曰庙背曰屿门曰舥艚【在平阳县东南八十里寨东北两面皆滨海又有舥艚堡嘉靖中置】曰大岙曰炎亭【在平阳县南卫东七里西南十里为大岙海口】曰大濩曰小濩【大濩在衞东有大濩海口与海中千山相对南为小濩寨近蒲门所西临海北镇山与峯巡司相连】曰石塘【石塘山在平阳县西北十五里】曰石坪曰小渔埜曰大渔埜【二寨在衞东南聨坐海隅最为冲要】烽堠十五曰半塘曰尖山【左与琵琶山相对可了长窰五树诸山】曰白﨑曰马迹曰凤凰【近炎亭】曰猫头曰上洋【前与南臯嘴相对近连大岙】曰毕湾曰东冈【近海】曰岭门【有岭门隘】曰东山【近海与小濩相连】曰防湾【前与洋荪门相对】曰兰头【近海】曰舥艚门曰奠山巡检司二曰舥艚巡司弓兵一百名【近海前冇绿鹰官岙等山相对】曰峯巡司弓兵一百名【在平阳县东南九十里嘉靖中废置峯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