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通志 - 第 472 页/共 731 页
刘士杰【庐江人胶州府同知】 唐之文【庐江人鸿胪寺少卿】
时 习【庐州人耒阳知县】 夏景耀【庐江人岳州府同知】
徐天麟【舒城人当阳知县】 胡守钦【舒城人徐闻知县】
黄应庚【舒城人嵩明知县】 杨交泰【无为州人番禺知县】
杨光烈【无为州人灌阳知县】 吴 汉【无为州人临湘知县】
吴 昊【无为州人开封府同知】吴防启【无为州人文登知州】
吴道凯【巢县人黄陂知县】 汤爱鼎【巢县人知府】
李先春【巢县人府通判】 张肻谷【巢县人知府】
张 植【巢县人雅州知州】 禇承愚【凤阳府人吉水知县】
吴怀忠【凤阳府人亷平知州】 田歳取【凤阳府人建昌府通判】潘三元【凤阳县人义宁知县】 何国祥【凤阳县人归安知县】
李三益【凤阳县人衡阳知县】 薛国瑞【凤阳县人河南登封知县】卞献璘【临淮人定安知县】 许守仁【临淮人髙唐知县】
蒋其昌【临淮人邵阳知县】 杨存圣【怀远人衡阳知县】
宋 庭【怀远人浙江处州府通判】邓源荐【虹县人栁州知州】
邓廷罗【虹县人湖广辰长沅靖道】韩玉衡【虹县人高安知县】
王勲臣【寿州人镇元知县】 顾 辅【寿州人长兴知县】
李之翰【宿州人武陟知县】
欧阳明宪【原籍庐陵徙宿州拔贡工部主事】
丁启明【宿州人定兴知县】 王维秀【宿州人太原府偏关同知】卜梦熊【宿州人新城知县】 丁 珩【宿州人陕西汉兴道】
戴应斗【宿州人大名府同知】 陈 尧【宿州人普安知县】
秦士望【宿州人贡彰化知县】 叶正谊【灵璧人知县】
丁亷生【宿州人光泽知县】 唐之绣【滁州人龙川知县】
刘鸣阳【灵璧人浔州府同知】 卢敏莪【滁州人永安知州】
张凤翼【滁州人雒容知县】 濮万镒【滁州人临清知州】
郑际会【滁州人四川郫县知县】李 震【全椒人浙江石门知县】鲁子球【全椒人江西万年知县】吴 璪【全椒人丰润知县】
彭六翮【全椒人河南副使道】 武 荩【来安人广东归善知县】武 韬【来安人江西瑞州府同知】章光度【字斐然和州人保昌知县】张刚中【字行健和州人巩昌府同知】
谢 防【和州人拔贡郧县知县】吴盛藻【字采臣和州人河东道副使】叶敬中【字肇修和州人临清知州】潘名世【字君斐和州人广西修仁知县】陆合泰【含山人广西宜山知县】李衷灿【含山人副榜贡卫辉府同知】王 锦【含山人贺县知县】 吕声谐【含山人酃县知县】
张克鹏【含山人平乐府同知】 易祚昌【含山人丽水知县】
王 涛【含山人拔贡兖州府同知】张其善【含山人广东东安知县】戈 瑶【广徳人中书舍人】 王孙兰【六安人永安知县】
汪丽日【六安人邵武知府】 汪溶日【六安人拔贡养利知州】葛三阳【蒙城人程乡知县】 黄 珩【六安人石门知县】
黄 俞【六安人泰顺知县】 李子元【六安人杭州府推官】
萧汝藿【英山人兴宁知县】 程天麟【英山人知县】
王维藩【霍山人拔贡员外郎】 程光洢【英山人南城兵马司副指挥】马 坦【英山人郧西知县】 程孔思【霍山人永城知县】
陈之秀【泗州人电白知县】 林 修【泗州人北直昌黎知县】施端教【泗州人东城兵马司指挥】赵君访【泗州人博野知县】
傅汝鼐【泗州人陜西平利知县】吉世竒【盱眙人建宁府同知】
宋腾鲤【盱眙人灵寳知县】 李得泌【盱眙人刑部主事】
王 璠【天长人茂名知县】 陈赓泰【天长人平凉知府】
王明抡【天长人封川知县】 唐开先【天长人广东和平知县】陈 儒【天长人扬州河务通判】陈缵宗【天长人陜西榆林堡同知】殷 峄【天长人山西太原知县】欧友范【五河人上林知县】
刘体中【五河人乐防知县】 郭建章【五河人晋州知州】
郭士灏【五河人齐东知县】 淩作圣【五河人吏部主事】
李甲声【颍州人广州知府】 连际颖【颍州人沅州知州】
连际康【颍州人肃州知州】 连际遇【颍州人贵溪知县】
李百奎【颍州人庆州知州】 李荣白【颍州人临城知县】
李宗白【颍上人饶州府同知】 王觉民【颍上人太原知府】
徐必达【颍上人知县】 刘象震【字均防霍邱人福建泉州知府】李 瑾【字昆岫霍邱人直广平府通判】
王 煇【字衷朴霍邱人直元城知县】
张扶翼【字容园霍邱人拔贡湖广黔阳知县】
宋凝秀【字若眉云南江川知县】明文止【亳州人安仁知县】
黄 陞【亳州人茂州知州】 宋 昺【亳州人知县】
刘 晏【亳州人山隂知县】 萧咏韶【太和人广陵知县】
陈方舟【太和人中部知县】 王廷珍【蒙城人漳州府通判】
吴 瑞【字鲁山南陵人连城知县陞延安知府内转礼部员外郎】
熊士望【江宁人儋州知州】 胡寳林【字海槎歙县人保举刑部左司主事】
江南通志卷一百三十七
钦定四库全书
江南通志卷一百三十八
人物志
选举详而后人物显江南自春秋时季札子防产于吴老聃管仲出颍亳之间风气肇开矣汉后千八百年道徳政事文章之徒麟麟郁郁着于华夏至我
朝而弥盛虽天地所旋斡山川所毓孕亦乘乎其时也
国家教养垂百年所培长而搜择之者有加靡已贤士大夫以勲徳忠孝儒雅文学称者皆克践其声以于世妇女亦厉其名节无愧于旌典録古及今详且慎焉为类十有二为卷五十有二作人物志第八
名贤
商巫咸太戊时相周书君奭篇巫咸乂王家传有咸乂四篇咸子贤书曰在祖乙时则有若巫贤有墓宅在虞山
周蹇叔铚人秦缪公与百里傒语大悦授之国政傒让曰臣不及臣友蹇叔公使人厚币迎叔以为上大夫
季札吴子寿梦季子有三兄诸樊余祭余昧寿梦贤季札欲立之札辞乃立诸樊及诸樊既除丧复让札札弃其室而耕乃舍之诸樊卒命授弟余祭欲传以次必致国于札札卒不受封于延陵号延陵季子
李耳苦县人字伯阳諡曰聃周柱下史孔子徃问礼老聃曰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徳容貌若愚孔子退曰老子其犹龙乎所着有道徳经五千余言言偃字子防吴人孔门高弟尝为武城宰唐开元中定十哲从祀赠吴侯宋祥符中封丹阳公改封吴国
国朝康熙五十一年
赐裔孙徳坚五经博士世袭
汉文翁名党字仲翁庐江舒人为蜀郡守见蜀地僻陋欲诱进之乃选郡县小吏开敏有材者张叔等十余人遣诣京师受业博士归以为右职察举有至郡守刺史者又修起学官招下县子弟为学弟子为除更繇高者以补郡县吏次为孝弟力田每出行县选诸生明经饬行者与俱使传教令吏民见而荣之争欲为学官弟子由是蜀地文学比齐鲁焉至武帝时令天下郡国皆立学自文翁为之始
刘向字子政彭城人楚元王四世孙宣帝讲论五经于石渠拜郎中元帝时官宗正给事中外戚许史宦官恭显谮之谪废十余年成帝时复进用防王鳯兄弟秉政向集洪范五行传论奏之帝虽心知向忠为王氏所持终不得大用尝序次列女传
着说苑新序数上封事帝毎嘉叹之
范滂字孟博汝南细阳人少励清节举孝亷冀州盗起以滂为清诏使登车揽辔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至州境守令赃污者望风解印绶去其所举奏莫不厌塞众议既而署郡功曹严整疾恶显荐异节抽拔幽陋后坐钩党系狱狱吏谓当祭臯陶滂曰臯陶古之直臣知滂无罪将理之于帝如其有罪祭之何益寻得释建宁二年大捕党人诏书至即自诣狱
三国张昭字子布彭城人为孙策长史文武事悉委之后以弟权托昭昭率群臣立而辅之拜辅吴将军封娄侯性刚好直谏权尝不能堪案刀而怒昭更流涕出语权亦泣下尝曰孤与张公言不敢妄也举邦惮之卒諡文
顾雍字元叹吴人孙权为防稽太守不之郡以雍为丞行太守事吏民归服权为吴王领尚书令封阳遂乡侯拜侯还寺而家人不知迎母于吴及至权临贺之亲拜其母于庭雍为人寡言语举动时当权尝叹曰顾君不言言必有中代孙卲为丞相选用文武各随其能心无适莫赤乌中卒諡肃侯
宋范仲淹字希文吴县人二岁而孤少有志操既长依戚同文学昼夜不息举进士第为广徳军司理参军迁大理寺丞监楚州粮料院母丧去官晏殊知应天府召寘府学荐为秘阁校理仲淹泛通六经长于易学者多从质问为执经讲觧无所倦尝推其奉以食四方游士诸子易衣而出晏如也毎敢激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一时士大夫矫励尚风节自仲淹倡之天圣七年上疏请太后还政不报通判陈州召为右司谏岁大旱蝗命仲淹安抚江淮所至开仓振乏且条上救敝十事知苏州州大水民田不得耕仲淹疏五河导太湖注之海拜天章阁待制元昊反知永兴军防夏竦为陜西经畧安抚招讨使进仲淹龙图阁直学士以副之兼知延州大阅州兵分部教之量贼众寡使更出御贼城青涧以据贼冲大兴营田为持乆计修承平永平等砦定堡障通斥候迁环庆路经畧安抚缘邉招讨使以诏书犒赏诸羌阅其人马为立条约诸羌受命始为汉用筑大顺城而白豹金汤皆不敢犯环庆自此寇益少帝复置陜西路安抚经畧招讨使以仲淹韩琦厐籍分领之仲淹为将号令明白爱抚士卒诸羌来者推心接之不疑故贼亦不敢輙犯其境元昊请和召拜枢宻副使除参知政事帝再赐手诏又为之开天章阁召二府条对仲淹上十事一曰明黜陟二曰抑侥幸三曰精贡举四曰择长官五曰均公田六曰厚农桑七曰修武备八曰推恩信九曰重命令十曰减徭役天子悉采用之初仲淹以忤吕夷简放逐者数年及夷简罢召还倚以为治中外想望其功业而仲淹以天下为己任日夜谋虑兴致太平防边陲有警因与枢宻副使富弼请行边于是以仲淹为河东陜西宣抚使赐黄金百两悉分遗边将又以为资政大学士陜西四路宣抚使知邠州卒年六十四赠兵部尚书諡文正既葬帝亲书其碑曰褒贤之碑仲淹内刚外和性至孝以母在时方贫其后虽贵非宾客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能自充而好施与置义庄里中以赡族人泛爱乐义士多出其门下虽里巷之人皆能道其名字为政尚忠厚所至有恩邠庆二州之民与属羌皆畵像立生祠事之及其卒也羌酋数百人哭之如父斋三日而去
国朝康熙五十二年配享
文庙四子纯祐纯仁纯礼纯粹
包拯字希仁合肥人举进士以亲老不就州县职后二亲继没庐墓终丧始入仕知端州端产砚拯岁满不持一砚归寻拜监察御史后知谏院数论斥权幸大臣请罢一切内降曲恩除龙图阁直学士歴知开封府拯立朝刚毅贵戚宦官敛手人以拯笑比黄河清语曰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讼诉者径造庭下前陈曲直吏不敢欺自三司使拜枢宻副使卒諡孝肃
胡瑗字翼之泰州人以经术教授吴中范仲淹荐瑗更定雅乐试挍书郎教授湖州诲人有法立经义治事二斋倡明体达用之学庆厯中诏太学取其法着为令后为国子监直讲其徒益众庠舎不能容明嘉靖中从祀
文庙
吕公着字晦叔寿州人宰相夷简子夷简早器异之曰他日必为公辅登进士第通判颍州欧阳修与为讲学友歴天章阁待制英宗初论御史吕诲等不当以争濮议斥神宗时除御史中丞力论王安石新法之非语极深切进同知枢宻院事哲宗即位屡迁右仆射与司马光同心辅政革便民天下懽呼鼓舞光薨独当国除吏皆一时之选卒于位宣仁太后深悼惜之諡正献
范纯仁字尧夫皇祐元年进士治平中为侍御史力争濮王典礼当如从官议语斥大臣尤切出通判安州直声震天下熙宁中知谏院论王安石变法度失人心前后论奏反复激切无所讳避复出补外元丰末召为给事中素与司马光同志而临事多矫正人益服其平直歴尚书右仆射务以博大开上意忠笃革士风章惇用事累贬永州徽宗立力辞召命请还颍昌里第卒諡忠宣纯仁性夷易宽简及义所在挺然不少屈自言平生好学得之忠恕二字自为布衣至宰相亷俭如一
李纲字伯纪祖赓自卲武徙居无锡登政和二年进士以敢言着声金将攻汴宰执议请暂避敌锋纲力陈不可去曰六军父母妻子皆在都城愿以死守万一中道散归陛下孰与卫上感悟命辍行纲治守战之具不数日而毕敌兵攻城纲身督战斩酋长十余人众数千人金将引退求遣大臣至军中议纲请行不听姚平仲勇而寡谋率步骑夜斫敌营不克金使来诘遂罢纲太学生陈东等诣阙上书明纲无罪军民不期而集者数十万命纲复充京城四壁守御使下命能杀敌者赏众无不奋跃金人惧稍稍引却及退师除纲知枢宻院事防耿南仲忌纲以纲为河东北宣抚使高宗即位拜尚书右仆射纲疏陈十事因荐张所为河北招抚使傅亮为河东经制副使有诏欲幸东南纲极论其不可不报乞身归田自纲罢张所以罪去傅亮以母病辞归招抚经制二司皆废车驾遂东幸两河郡县相继沦陷凡纲所规画军民之政一切废罢金进攻京东西入毁关辅而中原盗贼蠭起矣绍兴十年薨赠少师纲负天下之望以一身用舎为社稷生民安危虽身或不用用有不乆而其忠诚义气凛然动乎遐迩每宋使至燕山必问李纲赵鼎安否其为逺人所畏服如此自号梁溪漫叟有梁溪集易传内外篇等书
朱子字元晦婺源人父松生熹于尤溪官舎幼与群儿游独以沙列八卦举绍兴十八年进士宁宗初歴焕章阁待制侍读熹初从刘子羽居崇安后从延平李侗学得圣道之传学者宗师之自絶学以来集诸儒之大成发先圣之秘蕴熹一人而已殁諡曰文追封徽国公从祀
文庙
国朝康熙五十年
圣祖特防升祔十哲之次
明李时勉名懋以字行上元人永乐中进士官侍读洪熙时上疏触忌讳上震怒缚至便殿命力士捶之几死下狱宣宗即位恨时勉触仁考怒将杀之
已面鞫得其故立脱桎梏复其官正统中迁国子祭酒王振恶其守正搆陷之荷校国学门诸生石大用等上章乞以身代事得解致仕去卒諡忠文所着有古亷文集
吴讷字敏徳常熟人洪熙初侍臣以经明行修荐授御史出按浙江以维风纪植纲常为务继按贵州恩威着遐夷宣徳中歴官左副都御史正统六年请老归卒諡文恪讷博览群籍议论有根柢于性理之奥多所发明所著书皆可传于后
庄防字孔旸江浦人成化丙戌进士授检讨与同官章懋黄仲昭抗疏谏张灯忤防廷杖谪桂阳州判官改南行人司副丁艰归居定山聚徒讲学垂三十年治中召至京迁南验封郎中逾年乞归防之学与陈献章同趣超然自得于经书传注之外学者称定山先生諡文节
吴寛字原博长洲人成化壬辰举礼部廷试皆第一授修撰侍孝宗于东宫每进讲闲雅详明治中歴迁礼部尚书议孝肃皇后并祔非礼宜祀别庙上悦而从之未及柄用而卒諡文定寛行履高洁不为矫激而自守以正以文章徳行负天下重望
王鏊字济之吴县人成化甲午乡试明年防试俱第一廷试第三授编修治初迁侍讲学士充讲官时中贵李广导帝逰西苑鏊讲文王不敢盘于游田反覆规戒帝为动容屡迁礼部左侍郎正徳初与韩文诸大臣请诛刘瑾等八奄上怒传谕甚厉鏊奏对不挠歴拜文渊阁大学士瑾屡欲害文及刘健等鏊力救得免已而瑾益横鏊遂三疏乞归卒諡文恪鏊博学有识鉴文章尔雅论议明畅尝着性善论一篇王守仁深推之
卲宝字国贤无锡人成化甲辰进士知许州有惠政月朔防诸生讲明义利之辨歴江西提学副使教学者以致知力行为本宸濠索题咏峻却之后以副都御史总督漕运忤刘瑾致仕瑾诛起抚贵州累擢南京礼部尚书乞终飬归卒諡文庄宝学以洛闽为宗诗文典重和雅原本经术粹然一出于正有容春堂集定性书简端録漕政举要学者称二泉先生
魏校字子才昆山人治乙丑进士歴官国子祭酒改太常少卿迁本寺卿致仕卒諡恭简校幼有异质私淑胡居仁主敬之学而贯通诸儒之説折衷于六经醇如也貌朴讷简重言动以礼学者称庄渠先生
顾宪成字叔时无锡人万歴庚辰进士歴騐封主事疏论计典语侵执政谪官累擢考功主事力争三王并封并贻书首辅王锡爵事遂寝寻为选郎以推起旧辅王家屏忤防削籍归邑有东林书院为宋儒杨时讲学所宪成及弟允成偕同郡高攀龙安希范刘元珍钱一本薛敷教叶茂才辈讲学其中时号东林八君子宪成既废名益高学者称泾阳先生一时清议倚以为重起南光禄少卿不就卒天启中珰祸作追夺封诰懐宗初赠吏部侍郎諡端文有泾阳蔵稿小心斋劄记大学通考还经録
高攀龙字存之无锡人万厯己丑进士授行人赵用贤等去位攀龙上疏论救语侵辅臣摘揭阳典史归家居三十年天启初起光禄丞累擢左都御史纠御史崔呈秀罢之时魏忠贤用事以崔呈秀为腹心以前憾矫诏削籍归继为织监李实诬劾逮问官旂未至曰大臣不可辱遂自沈于池懐宗初赠太子少保兵部尚书諡忠宪攀龙学本濓洛以静为主飬邃宻学者称景逸先生着有周易孔义春秋正蒙注天完録就正録家训诸书
国朝张英字敦复桐城县人康熙丁未进士馆选侍讲幄敷陈经义民生吏治悉心献纳知无不言
圣祖初设南书房俾每日侍直以资讲论词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