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通志 - 第 282 页/共 731 页

赵与橮        康天锡   许 楫        沈 严   髙 祥        侍其君佐   甘徳胜        刘克昌   本巴楞        郝思义   都济尔        祁文显   萧循正        李贤翼   孟 淳        张 楫   朱 霁        王惟一   廉 忱        胡 元   玛蘓库        乌呼纳   呼 逊        郑侍翼【以上徽州路总管】   博啰布哈       达喇蘓   薛超吾        陈思济   马 昂        王 珙   王兴祖        茅 蘎【以上池州路总管】   刘 通        平安努   董 章        鄂 诺   张 保        鲁托尔珠   畅师文        贾 焕   胡国安        髙子明   靳 义        贾 度【以上太平路总管】   邸 浃        昂阿图   塔尔海        都实特穆尔   郑 钰        七 十   三 寳        杭州布哈【以上庐州路总管】谷 杲【安丰路总管】   王庭玉【临淮总管】   侯康济        赵克明【以上徐州尹】   李杲哥        郭 侃【以上徐州路总管】   章齐巴图       郑 佑   乌 满        孙 虎   萧 郁【以上滁州路总管】   偰文质        方 回   秦 良        史正明   苏 政        王叔明【以上广徳路总管】   江南通志卷一百二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江南通志>   钦定四库全书   江南通志卷一百三   职官志   文职【五】   明太祖建都金陵江南之地实居辇毂时则设官之重与汉左冯翊右扶风等及成祖迁都北京遂以应天为南京以凤阳为中都中都则置留守南京则设部科寺院诸职不与他省同承宣布政使司也自永乐十九年遣尚书蹇义等二十六人廵行天下安抚军民廵抚之名始肇于此至宣徳间擢熊槩周忱出抚应天苏松廵抚之职遂为专官而犹以镇守为名景泰四年以镇守侍郎与廵按御史不相统属文移窒碍乃定为廵抚都御史云其兼军务者加提督有总兵之地则加赞理所辖地多事重者则加总督其以尚书侍郎任总督军务者皆兼都御史以行永为定制初成袓始命平江伯陈瑄治漕河内地以赡北京景泰二年特命都御史王竤与总兵参将【时有漕运总兵及漕运参将之职】同理其事谓之漕运总督寻令淮扬庐凤四府徐和滁三州属竤廵抚兼督常盈仓治于淮安成化八年分设廵抚总漕各一员明年复旧正徳十三年寻又分设十六年复旧嘉靖三十六年以倭冦日逼乃并漕务于河院特设廵抚防海移驻泰州四十年倭患平漕抚复合仍驻淮安如故 【国朝改凤抚为总漕部院盖始于此】又宣徳五年设总督粮储兼廵抚应天等处都御史一员嘉靖中以海警加提督军务治苏州 【国朝江苏廵抚兼辖总理粮储提督军务盖始于此】又崇祯十年设廵抚安庐地方赞理军务都御史一员割南直安庐池太四府广徳州一州及河南之光固湖广之蕲黄江西之徳湖等州县辖焉十六年又増设安太池庐廵抚先是有提督操江都御史一员成化九年奏准専督廵江后令兼督操江官军与漕运粮储两都御史并行 【国朝总督带操江衔而上江廵抚専辖安徽一带盖始于此】此江南开府之大略也其廵按之职始于洪武十年遣监察御史廵察州县每一年任满则更代又有廵按庐凤七属御史【驻泗州】提学御史【正统元年选御史才行兼备者提督学校】廵盐御史【正统三年令两浙运司每歳勅御史一员廵视催督盐课】清军刷卷御史【始于治十一年】廵江御史【南京廵江自龙江闗上至九江】屯田御史廵仓御史【以上三御史各有印信在京对道御史闗领差人给付事完复命进缴】此廵方奉使之大略也道员之设迁徙不常有廵道有守道有兵道洪武初各布政使司所属设试佥事紏检官吏已而罢之改为按察分司统天下凡四十一道此为分廵之始永乐间常令方面官廵视民瘼后遂定右参政右参议分守各属府县此分守之始兵道之设昉自洪熙间以武臣疏于文墨遣参政副使等往各总兵处整理文书商防机宻初未尝自领军务治中虑武职不修増副佥一员勅之自此兵备之员随处分设有苏松道【驻太仓州】常镇道【驻江隂县】淮扬海防道【嘉靖三十二年以倭冦添设驻泰州】淮海道【天启二年设】池安道【崇祯初年设十年六月设立饷部驻池安道衙门改池安道为池太道驻芜湖县】徽寜道【明初设按察佥事分司于黟婺嘉靖三十四年设兵备道辖安徽寜池太广六属治广徳四十一年罢隆庆六年廵抚张佳印题请复设改为徽寜道驻旌徳后治池州万歴三十六年议治寜国广徳各半载四十二年徽寜分设两兵备一为徽安道驻池州一为寜太道驻广徳崇祯四年复徽安为徽寜道五年移治旌徳辖徽寜广徳】防寿道【治四年设初驻寿州十年移驻颍州庐州府亦辖于此】安庐道【崇祯七年设】凤泗道【崇祯十六年设】淮徐道【正徳六年设原统淮徐及凤阳之宿州灵璧及徐州左卫邳宿淮安大河髙邮仪徴山东之沂州等卫通泰盐城兴化海州东海山东之莒州等所嘉靖间设淮海防道属州县卫所归海防余统如故天启二年设淮海道驻淮安府本道统辖如旧至州县考成则海州山阳等八州县属之淮海云】及漕储道海运道等员其以部郎分司境内者在淮则有管仓戸部【监青江浦常盈仓】淮闗户部【管理钞闗】清江工部【督治漕船】漕运理刑四员在扬则有仪徴工部【综理瓜仪牐坝漕艘商舶之事】髙邮工部二员【髙邮工部旧在徐州萧县正徳元年始移驻髙邮谓之南河分司】在凤则有凤仓戸部一员【凤阳防陵官军粮饷皆取给于广储各仓先是凤阳府通判一员専主敛散成化七年更立分司监督之隆庆二年始给闗防印信】在徐则有徐仓戸部【永乐初始设専督广运粮储一歳一代后兼理广永仓事并管钞税三年一代又后钞归吕梁工部本司止监管税务】吕梁洪工部徐州洪工部【正统后定差工部都水司主事嘉靖二十年兼理徐州境山二牐万歴六年裁归并吕梁工部分司】夏镇工部四员【成化二十一年设沽头工部分司嘉靖四十四年河决沽头始移驻夏镇】此各道监司及郎署制使之大略也外都转盐运使司明初尝设于两淮后置之于两浙廵盐御史専驻州又山阳县设管堤大使太仓州设黄浦市舶提举此虽微员亦载诸防典者以其官非他省所有也至于郡县之职自洪武三年定都南省改集庆路总管为应天府府尹又设治中通判推官等以佐之自余诸郡由知府而下亦有同知判推诸职其首领官有经歴知事照磨检校知州则有同知判官吏目知县则有县丞主簿典史其州之编户不及三十里有属县者裁减同知无属县者并裁减判官县之编戸不及二十里裁减丞簿其教职则府设教授州设学正县设教谕各一员训导员缺无定数以州县之大小为差其留都诸官若侍郎佥都之属皆有右无左盖左在北也有宗人府六部【嘉靖二十六年革南京粮储都御史以南戸部侍郎督理粮储】六科【内戸科给事中一员管后湖黄册】五寺【内太仆寺驻于滁州】都察院【内右佥都御史提督操江兼管廵江或副都或佥都不并设】通政司詹事府国子监翰林院尚寳司钦天监太医院锦衣卫五城兵马司中都留守诸官【留守署在凤阳府洪武十四年初制非勲戚不为留守后多以才略充之故衔多称署守少实授者】以仿中朝规制非独江南一省之官故其详不复赘列焉   统部   郭景祥【总制】   张 经        杨 宜   胡宗宪        刘 畿【以上总督军门】   【永乐】蹇 义   【宣徳】熊 槩   【正统】周 忱   【景泰】李 敏        邹来学   陈 泰   【天顺】李 秉        崔 恭   刘 孜   【成化】宋 杰        邢 宥   滕 昭        毕 亨   牟 俸        王 恕   彭 韶        李 嗣   王克复   【治】佀 钟        何 鉴   朱 瑄        彭 礼   朱 琏        魏 绅   艾 璞        罗 鉴   【正徳】张 凤        王 缜   张 津        李克嗣   【嘉靖】吴廷举        陈凤梧   方良永        欧阳重   周季凤        陈 祥   毛思义        陈 轼   侯 位        陈克宅   欧阳铎        夏邦谟   喻茂坚        丁汝防   欧阳必进       周 延   张 烜        孙世佑   彭 黯        方 仕   屠大山        杨 宜   陈 洙        赵 忻   周 珫        曹邦辅   张景贤        方 濂   陈 锭        翁大立   周如斗        谢登之   林 润        海 瑞   朱大器        陈道基   张佳印        宋仪望   胡执礼        孙光佑   郭思极        王元敬   佘 立        周 继   李 涞   【崇祯】郑 瑄【以上廵抚应天都御史】   【宣徳】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