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通志 - 第 26 页/共 731 页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江南通志,卷六>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江南通志,卷六>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江南通志,卷六>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江南通志,卷六>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江南通志,卷六>   海州   禹贡徐州之域春秋为鲁之东境后属楚秦置朐县属郯郡汉属东海郡亦分属琅琊郡后汉属东海郡魏晋因之宋泰始中侨立青冀二州于此置北海郡南齐亦立青州梁立南北二青州东魏改为海州兼置琅琊义塘二郡后周改琅琊为朐山郡隋开皇初郡废仍曰海州大业初改东海郡唐复为海州属河南道天寳初又为东海郡乾元初复曰海州五代属吴南唐后入周宋仍曰海州东海郡属淮南东路建炎间入于金曰海州山东东路后复归宋景定二年析置西海州寻省元至元十五年升海州路江北淮东道后改为海宁府寻为海宁州属淮安路领县三明仍为海州属淮安府以州治之朐山县省入改沭阳县属淮安府领县一赣榆   国朝因之雍正二年升直州仍以淮安府之沭阳县   来属江南江苏布政使司领县二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江南通志,卷六>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江南通志,卷六>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江南通志,卷六>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江南通志,卷六>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江南通志,卷六>   通州   通州本广陵郡海陵县之东境大江至此入海东晋义熈中置蒲涛县属海陵郡隋开皇初海陵郡废仍省入海陵县后以其地置狼山镇旧为淮东之盐亭五代南唐立静海都镇制置院后周显德中建静海军寻升为通州分其地置静海海门二县而治静海宋初改崇州寻复为通州属淮南东路政和中置静海郡建炎四年入于金寻复元至元十五年改通州路江北淮东道二十六年复为州属扬州路领县二静海海门明属扬州府洪武初以州治之静海县省入领县二海门崇明后崇明改属苏州府领县一   国朝因之康熈十一年以海门县省入雍正二年升直州以扬州府之泰兴县泰州之如臯县来属江南江苏布政使司领县二   通州     如臯县   泰兴县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江南通志,卷六>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江南通志,卷六>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江南通志,卷六>   江南通志卷六   钦定四库全书   江南通志卷七   舆地志   沿革表【三 安徽宁池太庐六府】   安庆府   禹贡扬州之域古皖伯国春秋时桐子国亦舒国之地后入于楚秦属九江郡汉初属淮南国后属庐江郡三国初属魏后属吴晋亦属庐江郡东晋义熈中置晋熈郡宋南齐因之梁初为豫州治后改西豫州大寳初又改晋州北齐曰江州陈复曰晋州隋开皇初郡废改晋州曰熈州大业初改同安郡唐武德四年改舒州属淮南道天寳初复曰同安郡至德初改盛唐郡乾元初复曰舒州五代属吴南唐宋仍曰舒州同安郡属淮南西路政和五年置德庆军绍兴十七年改安庆军庆元初升为安庆府元为安庆路淮西江北道明初改宁江府寻复为安庆府直南京领县六   国朝因之江南布政使司康熈六年江南安徽布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江南通志,卷七>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江南通志,卷七>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江南通志,卷七>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江南通志,卷七>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江南通志,卷七>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江南通志,卷七>   徽州府   禹贡扬州之域春秋时属吴战国属越后属楚秦属鄣郡汉属丹阳郡后汉末属吴建安十三年始分丹阳郡置新都郡晋太康元年改新安郡宋齐因之梁承圣中析置新宁郡陈天嘉三年仍省入新安郡隋闭皇九年郡废置歙州大业三年复为新安郡唐武德三年复为歙州天寳元年又为新安郡乾元元年复为歙州五代入于吴南唐宋太平兴国元年江南东路宣和三年改歙州为徽州元为徽州路江东建康道明初改兴安府寻为徽州府洪武二年降婺源州为县直南京领县六   国朝因之江南布政使司康熈六年江南安徽布   政使司领县六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江南通志,卷七>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江南通志,卷七>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江南通志,卷七>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江南通志,卷七>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江南通志,卷七>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江南通志,卷七>   宁国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