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通志 - 第 150 页/共 731 页
真如寺县东二十五里元大徳间建明洪武间复建戒香寺在县南明正綂间重建赐旧额 以上临淮县
大圣寺在怀逺县南一里宋雍熙元年建明洪武重建
水月寺在县北一里 华严寺在县西元建崇宁寺在县龙亢集 灵岩寺在县涂山东顶山香寺县东北二十五里 罗汉寺在县东二里以上怀逺县
禅窟寺在定逺县西北三十里唐元和间建明洪武八年重建寺当山腰有泉穿屋壁而出声泠然若奏前有系虎石旁有茂林修竹森映寺宇
国朝康煕十九年重修
西禅寺在县治西旧为学宫宋咸淳间建明洪武间修
能仁寺在县东北宋建 元封寺在县东六十里大圣寺有三一在县东十五里一在县西三十五里一在县西南三十里
大山顶寺在县东八十里 包公寺县南二十里南万善寺县南四十里
永兴寺县南一名九子寺
南观音寺县西南四十里
慈氏寺在县西九十里宋绍兴间建明洪武间修槎枒寺在县西北七十里明洪武十六年建勅赐圆通禅寺前有石塔二石碁枰一 以上定逺县释迦寺在虹县城东南隅明洪武初建
清凉寺在县东北朱山下 潼城寺县东北潼城河定林寺今为虹县城隍庙止存碑记
祥兰寺在县赤山 以上虹县
栖贤寺在寿州六朝时古刹
兴福寺在州西北芧仙洞
驻驾寺在州南明成祖曽驻驾于此
黄溪塔寺在州南一百三十里 以上寿州报恩寺旧名东禅寺在鳯台县治东北隅有塔宋天圣间建明洪武中修改今名 以上鳯台县圣果寺在宿州东北宋治平丁未建明洪武二年重建
上元寺州故相城内汉御史薛广徳授二龚鲁诗处中元寺在州泉山阳方汀即元之福胜院有碑大觉寺在州西关 以上宿州
圣寿寺在灵璧县东三里创于元时明洪武间重修阳城寺在县齐眉山之东明永乐初车驾驻跸于此
兴龙寺在县双沟渠 九湾寺县南九十里魏桥寺在县治一名普济寺有碑文 以上灵璧县
会仙观在府东十五里临濠水面奕坛世传有仙人会奕于此故名
翊真观俗称前宫
妙宫俗称后宫并在府东南
通真观在临淮县升仙坊元至治间道士王永模创明洪武中复建内有石碑刻蓝采和像濠梁志采和一日即市楼饮酒有五色云覆楼上饮毕乘云而去今观即其地也
妙观在懐逺县涂山旧名天庆观元大徳间改今名
漆园观在定逺县治东濠梁志云唐道三载建
隠僊观在定逺县东南六十里宋宣和中建真武观在定逺县东后街
隠真观在虹县东南隅元泰定间建
梓橦观在寿州北学正黄竒士讲学处
妙观在鳯台县西北明正统间建
天庆观即上真观在宿州北关雍熙中回道人访观主不遇题诗于壁以玉筯篆其字徃徃为人刮去煎汤疗病字迹旋刮旋生
南华观在灵璧县治北潼山旧传庄子尝居此元至元间建
插花塔在宿州西南宋至正间建常灿五色毫光乡人异之明永乐七年坍塌得舍利子十一颗佛牙一枝献上上令火之金光灿烂乃命收舍利以佛牙给还佛会镇塔
頴州府
资福寺在府治西南宋建明洪武十六年重修贮藏经
新渡寺在府治宋苏轼于此饯欧阳叔弼有诗善现寺在府东明太祖曽驻跸于此奉勅建亦名北照寺
香台寺在府沈丘浮香台上四面皆颍水绕之艾亭寺在府南乡古艾亭
龙兴寺旧在颍上县通津门内元末改为仓明洪武六年重建于城外北关 永宁寺在县东门外宿縁寺县西南五十里古南赵寺明洪武中建新兴寺县西南四十里 灵台寺县西南五十里
水月寺县西正阳镇 以上颍上县
福昌寺在霍丘县治西宋治平间建
圣寿寺县南开顺镇宋建
圆觉寺在县西北明洪武二十五年建赐额华严寺县北十里 普济寺在县大别山金华寺县芙蓉山隈 硃砂寺县南有浮屠莲花寺县南六十里 走马嵓寺在县开顺
镇 月峯寺在县西三里七井寺县长山中 香山寺县南百里龙泉寺县东十五里 以上霍丘县
咸平寺在亳州城北门内明洪武二十八年建铁佛寺有三一在州南三十里一在州南七十五里一在州西北四十里
北李村寺在州东南
大云寺在州东南有石塔又一在州东南一百六十里
石佛寺有二一在州东南六十里一在东北二十五里
留鹿寺在州东南元时建
杨村寺在州东南明治三年建
海会寺州东南百二十五里
华严寺有二一在州东南百四十里一在州东百里
晋庵寺在州西西台上明成化七年建 以上亳州
兴国寺在太和县东门内明景泰间建掘地得断碣有兴国二字故名
运丘寺在县运丘上有古檀树干可十围叶防二亩
倪丘寺在县倪丘东有古银杏二株连理大可数围
天宫寺县东天保乡 金佛寺县北六十里海眼寺县北三十里原有二塔其一与寺俱废其一尚存今人呼为双浮屠
朱家浅寺县西北七十里 以上太和县慈氏寺在防城县东南有古浮图一座旧名慈氏院元至正间因故址修建明洪武十五年重修改今名
兴化寺在县东宋建
福圣寺在县西元延祐中建
普照寺县西铁牛岭
太平寺县西西阳集俱元建
寿圣寺县西防观镇之后唐开元初建
普济寺 福建寺俱在县北元泰定五年建以上防城县
迎祥观在府西北隅元泰定二年建明洪武中修相传张三丰修炼于此遗有混元衣至今犹存灵坛观府城内有再生桧树
东华观颍上县城内元建明洪武十年重建九仙观在霍丘县开顺镇 三清观在霍丘县西门外
东来第一宫在府西关
国朝康熙初建
清华观在太和县东三十里
丹阳观在防城县西南金兴定二年建后废为预备仓明改建于崇元观侧
庆真观防城县东北元至顺元年建
清源观防城县西街明嘉靖间建
寥阳万寿宫在亳州城内元通真子刘志义建编修汪禧撰碑记今为军储仓又为儒学碑犹存天静宫老子所妊之地在州东福宁镇基址犹存有元张起岩撰碑
兴国院在城父之北杨团村旧名大圣元泰定二年改曰兴国
法相禅院在亳州治宋建穆修作记
滁州
龙兴寺在州城中旧名兴寿院周显德中改今名明洪武十八年无为禅师重建
开化寺州南琅琊山唐大厯中刺史李幼卿与僧法琛建宋太平兴国中赐今额藏累朝御书明洪武中拓而广之今属龙兴寺
光孝寺州西南二里宋元丰间有僧净果创报恩光孝禅寺熙宁三年赐额寿圣政和七年改为神霄玉清万寿宫宣和间复为寺绍兴间始赐今额今为保丰堂
龙蟠广福寺城南十七里僧慧江建
黄悦广福寺州东南四十五里宋皇祐初建熙宁中赐额寿圣淳熙中改今额
葛城广福寺州东南五十五里即庄严寺明天顺
间改今额 龙华寺在州西丰山后新珠广福寺州西四十里明治中重修
幽栖寺在州西南旧名黄草洼明万厯初建有罗汉像五百尊
黄山寺州西八十里有石柱刻祥符元年造法华寺州南蓼湖之西南宋嘉定间建
宝林寺在全椒县西南唐贞观七年建
新兴寺县西南三十里宋绍兴间建
永安寺在县东宋建 康丰寺县南二十五
里 神山寺县西北唐建福山寺县西北有古井七
石溪寺县西七十里元至正中建 以上全椒县
吉祥寺在来安县治北僧会司在焉宋建
延塘寺县东南五十里本真觉院宋天圣三年建治平中赐额寿圣后改今名
三城寺县西南五十里宋庆厯三年建
孔雀寺县西北练寺山 独山寺县西北三十五里
太平兴国寺县治西北八十歩唐淮南节度使刘长庆舍宅为寺宋太平兴国中赐额
龙泉寺县东北三十里元建
宝积寺县北石固山 白塔寺县北六十里新兴寺县北三十五里元至正元年建
普贤寺县北三十里宋元祐中建明正德间修永兴寺县北长店桥宋建 以上来安县梓橦观在州城内即旧文昌宫元泰定间建真武观在州东即真武坛宋咸淳中建
白鹤观在全椒县治西唐垂拱初侍郎邢文伟建开元观旧在来安县北宋淳熙间移东门内明重修【附】明周之冕记【来安邑东有开元观或曰是唐开元时建故名也余考来安有县起于南唐是庙乃能先县而有且县设之后迁废靡定而是庙巍然独存岂其未经兵燹耶抑神灵呵防虽兵燹而庙貌犹昔耶是皆未之或知也苐所祀者为真武神帝之神徧海宇今邑之祀帝也吾诚莫测其来其着响应于前朝也吾亦不得详其颠末惟我高皇混一寰海时东呉有士诚西楚有友谅二雄最称劲敌虽然士诚犹自守虏耳若友谅奄有荆汉富强独最虽吾郡鄱湖之战殱厥渠魁而子理奔武昌阻险力守未可一鼓而下乃圣政尔犹豫未决入楚之师而帝俨然应之以梦揖让一堂语为指导自称迎驾复许嘿且嘱以草庐既毁成业之后欲圣祖鼎新其庙则其灵爽赫着何如耶爰以江汉削平我圣祖思酬神功命有司于太和旧胜置黄金殿爼豆千秋香火之盛甲寰宇无两嗣后威灵赫着遐迩倾慕四方之民梯航谒拜者日不可首记而神且区别善恶立着报应故其为震悔自新者不少则神之德着于民生盛又何如也以功若彼以德若此宜乎崇祀者徧海内何独太和又何独于来安惟来安有庙最久而湫隘特甚帝尝征梦于别驾愚谷周君召乃崇其栋宇广其址基与诸父老共维新之事成属余为之记】
梓橦观在来安县南 真武观来安县南水口集
宝公庵全椒县西七十里即龙山寺梁武帝建云隠庵全椒县西北五十里宋嘉熙间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