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通志 - 第 100 页/共 731 页
国朝康熙十一年县城圮于海遂废入通州
临江故县在如臯县南本海陵县地晋安帝置后周并入寜海县
古郧邑在如臯县北春秋云哀十二年卫侯防吴于郧公及卫侯宋皇瑗盟杜预注曰郧发阳也海陵东南有发繇口今县北立发口盖其地又县东十里有防盟原相传吴楚防盟处攷春秋之世吴楚始终不闻防盟惟有卫侯防吴一事防盟原当指此
海山楼在州治南城上宋大观中州守朱彦建前有绿漪亭陈博古诗云门外海涛奔鐡骑槛前山背拥金鳌
望江楼明正徳中州守夏邦谟建后郡人尚书马坤重建于州南二里许名曰望江以备倭也萃景楼在州南狼山明嘉靖中同知舒缨建勅书楼在泰兴县治防前宋元丰中建宣和中重修
栖云阁在州狼山西宋咸寜中建舆地志云阁后即望仙桥宋王觌记谓仙人吕洞賔卧于云中腾空去州人翘望之阁名因此
三防堂在州狼山东北顾巨海南瞰长江吴楚胜槩一览可尽宋提刑薛球太守臧师顔通判吴天常三人皆旧好防此因名
胡瑗宅在如臯县南十里俗名胡家庄
芙蓉园在如臯县南一里宋史声奉其父逸叟居此
万花园在如臯县治东三里元镇南王世子建堂植万花于此
水绘园在如臯县冐氏别业饶水竹之胜
利丰监在州南三里古煎盐之所宋太平兴国中升为监管西亭丰利永兴吕四石港利和金沙余庆八塲
雉臯如臯县马塘河岸也岸在水中名雉臯南畿志云即春秋贾大夫射雉之所
集贤里在如臯县儒学东宋王惟熙王观王觌王俊乂相继登第乡人荣之因名其里
状元坡在如臯县西北十里宋状元王俊乂读书院前地也
放鹤田在州吕四塲境相传吕洞宾四逰于此故以名塲放鹤田即其游处
海门岛在州东南海中
布洲峡在州南三十里舆地记云通州有东南二布洲相传旧为海沙所涨而成尝有布机流出因名
卖鱼湾在通州石港塲宋文丞相过此有诗连珠池在如臯县西北二十里数池相接如连珠度军井在如臯县西十里许宋岳飞镇通泰引军数千人过此饮之不竭因名
江南通志卷三十三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江南通志>
钦定四库全书
江南通志卷三十四
舆地志
古迹【五 安徽寜池四府】
安庆府
宜城即今怀宁县治宋景定元年始筑宜城建康志云宜城者雁对岸一要害处吴魏相拒时尝筑城于此其后方言讹疑为宜一云晋郭璞谓此处宜城故呼为宜城今有宜城渡在府西康济门外为南北渡江要津又东门外有宜城鎭
吕防城在府东二里临江相传吕防所筑今为故仓地
枞阳城在桐城县东南一百二十里左传文公十二年楚子孔执舒子及宗子遂围巢杜注宗国名羣舒之属即枞阳也汉置县晋陶侃传云初领枞阳令而志无此县盖尝复此而寻废也梁复置枞阳郡今有枞阳上下鎭
鲁鎭城在桐城县七十里吴鲁肃屯兵于此吕防城在桐城县东南相传吕防所筑按此非府城东之吕防城也
同安城在桐城县东门外隋大业九年筑
山城一名山焦城在桐城县东南即唐移置同安县处地多猛虎毒蛇元和中县令韩震焚薙草木其害遂除
连城在桐城县东南一百二十里唐书张俭传俭祖威封皖郡父植封连城即此
六儿城在桐城县南十五里明初黄荣六所筑孔城在桐城县东三十里宋史李显忠传显忠破敌于孔城即此
怀宁故城今潜山县治古皖国晋置怀宁县安乐故城在潜山县南二十里唐置于古武功城内武功城梁天监时大将武会所筑也
梅城故城在潜山县北唐置于龙鸣城内龙鸣城齐天统三年行台右丞卢潜屯兵所筑时龙鸣城中移军在外因号龙鸣城
皖阳故城在潜山县北二十二里其城居皖水之北故名
连塘城在望江县茗山下委土为堑周二里四门相传刘裕与卢循战处遗垒尚存
古桐国在桐城县北左传云定公二年桐叛楚杜注曰桐小国世属于楚舒县西南有桐乡是隂安废县在桐城县东南八十里本汉魏郡属县刘宋时侨置于此
吕亭废县在桐城县东北刘宋时以豫部蛮民与太湖县同置今置驿
皖城故县在潜山县北唐武德五年析怀宁县置皖城安乐梅城皖阳四县按县皖阳故县府志云今之皖口鎭即旧皖阳也
太湖废县在太湖县东北二里即今东岳庙刘宋初置在龙山太湖水之侧元嘉末移就平原去旧县三十八里
东陈废县在太湖县东四十里北齐置
青城废县在太湖县东四十里魏曹仁所筑唐武德四年置县于此今名上格城
荆阳废县在太湖县东四十五里唐武德间置松滋废县在宿松县北五十里汉始元五年封六安共王子霸为松滋侯国于此
雨社在宿松县西十里汉县令张何丹祷雨处同安监在潜山县东八十里熙宁八年置铸钱正气楼在府正观门外余忠宣阙庙左山阜四望楼在府治东登眺四望江山风景举在目中中江楼在府鎭海门外江浒
天柱阁在旧郡圃久废明郡守胡缵宗创建于正观门外江浒登阁西望天柱岿然
太子阁在潜山县天柱寺相传昭明读书处潜峯阁在潜山县境内王安石通判时读书处擢秀阁在潜山县北五里宋陈莹中尝于此读书后擢第黄庭坚因以擢秀名阁
天开图画亭在府学后枕山面江为郡佳胜元余阙有诗
紫玻瓈亭在府城双莲寺后明刘若宰读书处梦神以紫玻瓈授之因以名亭
惜隂亭在桐城县枞阳鎭陶侃为枞阳令曰大禹惜寸隂我辈当惜分隂故名
达观亭在桐城县枞阳鎭宋黄庭坚读书于此石亭在潜山县东北三国志云魏扬州牧曹休侵皖吴将陆逊等败休于石亭是也
涪翁亭在潜山县山谷寺中以黄庭坚得名又有涪翁书台
止亭在太湖县白云山海会寺宋嘉定赵容之剙明嘉靖二年寺僧得石刻曰止复建此亭对酌亭在宿松县南台山李白与闾丘举杯邀月处又清风亭在县东郭外三里李白赠闾丘诗有一朝风化清之句因以名之
廉泉亭在望江县西四十里亷泉之上
超然台在府治东北双莲寺右元虞集有诗射蛟台在桐城县枞阳鎭汉书纪云武帝南巡登天柱山自浔阳浮江射蛟江中获之薄枞阳而出作盛唐枞阳之歌
祭台在潜山县皖山麓汉武帝祭岳处
仙人台在潜山县白鹿岩东北广五丈上有仙人足迹又有一台在金钟潭上
舒王台在潜山县治南宋王安石读书处安石后封舒王因以名台
天乐台在潜山县明刘若实渡石梁踞天池鼓琴闻空中奏天乐有异禽千数从天柱飞来音同笙磬炼丹台在太湖县香茗山晋梅福炼丹于此焚身台在太湖县登明山僧法寳祷雨不应遂焚身即得雨尝有灯光见其处
分经台在宿松县北五十里有石高百余丈梁昭明太子分金刚经于此宋嘉泰间建法华亭读书台在宿松县南三里唐李白至宿松依邑宰闾丘筑台读书于此
钓鱼台在宿松县陈汉山溪傍相传张果老垂钓于此
三至堂在府治东宋元丰间杨希元建其祖淳化中守皖父天圣中为通判至希元凡三至郡故名大节堂即今府堂元郡守韩建拒盗保城余阙作大节堂记
九带堂在桐城县浮山会胜岩上宋僧法远垂带示众处
静山堂在潜山治内旧郡堂也宋王安石诗皖城终岁静于山因名
云会堂在潜山县眞源宫宋宁宗庆元五年建左眞人仙堂在潜山县眞源宫唐寳歴二年建成五年张虚白撰记
二祖禅堂在太湖县与司空山近
太白读书堂在望江县西十八里值雪山李白避地于匡庐司空间往来雷池値雪因筑室读书今遗址尚存
三孝堂在望江县治北元至正中建为孟宗王祥徐仲源也后改为祠
二良书院在府治东为文翁朱邑建
禹江书院在宿松县治西明郡守李逊讲学处慈湖书院在望江县慈湖坂元王幼学读书讲道于此着有纲目集览别号慈湖
莲花书院在望江县小茗山汉梅福曾避地于此至唐罗隐复来居之洞灶遗址尚存
乔家故井在潜山县彰法山麓汉末乔公居此二女皆国色孙策克皖娶大乔周瑜娶小乔二女以残脂粉投井中至今井水有脂粉色
孟宗宅在望江县西北即泣竹生笋处又有泣竹台在城内三孝祠后
西溪馆在潜山县城西唐刺史吕渭喜舒州山水于城西设馆览一州之胜
英辅斋在潜山县太平寺东宋王珪读书处万松山房在府西门外宋冯京读书处
青山石屋在桐城县城中晋裴仙人修炼处龙眠山庄在桐城县龙眠山宋李公麟居此尝自绘山庄图苏辙有龙眠山二十咏山侧为
国朝大学士张英赐金园
松壑别墅在潜山县拨蒿坂宋处士金良贵栖隐之所白云旧里在府城正观门外宋白云守端禅师于此悟道
昭贤里在望江县北八里唐徐仲源事母以孝闻母卒遇雷雨辄伏墓侧呼号德宗勅号所居里曰昭贤乡曰孝感于墓傍筑孝义墩白华轩今墩尚存
顺孙里在望江县凉泉明嘉靖间龙涌事祖母以孝闻诏树慈顺坊于其里故名
子贡岭在府西五十里子贡游楚停骖于此逢龙山在府西北余阙防董佥宪诗所云雁没逢龙山是也三国志臧霸传云吴将韩当逆霸霸与战于逢龙山还屯舒即此
晋陵坂在府大丰乡独山之下有大阜隐隆若釜即陵也不知何代尝有人开田见石门遂止旁垒垒者皆疑冢
长风沙在府东六十里即李白长干行内所指也亦名长风城齐吴子阳与豫州刺史战于此宋周湛充江淮制置使谓长风沙最险者石牌湾凿河十里避之
皖口在府西唐李渉遇盗投诗处
将军冲在府北门外元余阙引江水通五濠三堑屯兵于此以拒伪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