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洛迦新志 - 第 4 页/共 64 页

烟墩峰   在象王峰后。顶有若石塔者三,为古烽火台遗迹。中空外圆,旁有洞门,二台尚完好,一半毁矣。(采访) 炼丹峰   在几宝岭上,相传羽客炼丹于此。(旧志) 妙应峰   在踞狮峰西。(旧志) 观音峰   在普济寺后山之左。钜石隆起,高五丈,周百丈,平巅丰下,状如覆莲。东偏之石,惟此峰为高。西则达摩,隐相望也。(旧志) 释通树绝句:   何故不肯去,中流砥一岑。海潮日夜吼,倾尽大悲心。 灵鹫峰   在普济寺后。为寺主山,三石嵯峨并立,东峰倍高,约二丈,昂头尖喙,状如定鸟,故名。(旧志。○裘志注云:鹫鸟,梵名耆阇。西域记,耆阇崛山,山是青石,头似鹫鸟。阿育王使人凿石,假安两翼两脚,琢治其身,远望若鹫鸟形,故曰灵鹫山。) 达磨峰   磨亦作摩,在灵鹫峰右。大石矗峙十余丈,锐首丰背,肤离中合。远望之,如人荷物而立,面西将行也。其北面刻赵孟俯题瀛洲界石四字,西面刻罗汉石三字,姓名漫灭不可辨。(旧志) 清,华亭,吴祺诗:   萧梁台殿草茸茸,面壁亲传少室宗。只履西归无觅处,惟留明月照孤峰。 释通树诗:   嵩山人如壁,补洛壁似人。独立孤峰上,谁逢葱岭身。 释空脉诗:   不著西兮不著东,本无背向在山中。芦枝浮海知谁载,赤脚且行最上峰。 塔子峰   在西天门下。(旧志) 弥陀峰   在塔子峰西。(旧志) 梅岑峰   在达摩峰右。南山最高处,林石幽秀,相传汉梅子真隐修于此。(旧志) 明,邑人,张信诗:   浮生寄丹壑,感慨兴我情。文章岂足恃,所贵矢坚贞。拂之蘅窦下,浩渺驾长鲸。和风洒玉宇,清奏来瑶笙。眷言梅子真,千古留其名。愿共游仙侣,趣趾上蓬瀛。 邵辅忠诗:   几树疏梅倚石斜,问梅开落属谁家。东风昨夜频吹到,也作如来小白华。 清,邑令,缪燧诗:   子真隐吴市,胡为在海涯。岂慕岩谷幽,与佛成一家。梅岑留遗迹,高迥陵青霞。我来当三月,满林杜鹃花。披襟一长望,海涛浴浮槎。三山如可到,蓬莱路不赊。稚川晚得道,岂真在丹砂。一令复一尉,超然不可偕。 鄞,全祖望诗:   叵君安车驷马遍山扃,吴门市卒变姓名。犹惧危机不可脱,远作天东海上行。投竿翠碣逾蓬顶,(慈水翠碣,象山蓬顶,皆有梅尉遗迹。)履穿四明冻雪几千层。乘槎竟出大浃口,吾知免矣逃吾生。生前名氏虽可埋,死后孤岑翻以姓见称。东有梅岑,西有严陵。妇翁郎婿同芳馨,东霍山高桐江清。门阑喜气成客星,山川因之俱不朽。永为赤符曜长庚,斯人何藉神丹九转成。 吴瞻泰诗:   春云天地绿,灌木落寒峭。何图入海南,子真领其要。鹿裘念一夫,幽栖有同调。尝闻三神山,方士久不报。灵砂得真铅,眼底烧丹灶。茶寮植铁蕉,安榴赪照耀。异境除尘缨,禽鸣宛先导。淙淙疏清泉,海月动微啸。   按:朱绪曾云:普陀、梅岑、洛迦、本一山,后人以南峰最高处,名梅岑。然梅岑,既名为峰,自不足以概全山。况普陀洛迦,在佛书以四字为一山名,后人或单称普陀,单称洛迦,因其称谓之便,是则普陀洛迦,乃全山之总名。梅岑,乃一峰之别号耳。 正趣峰   在梵山右。向离(于寺为未方)兀峙,巅平正,如覆釜盂而稍长。白石磷磷,如嵌珠璧。普济寺外之山,亘西南而濒海者,皆此峰之支属,旧称玉趣。住持通旭,以此地为大士说法道场。善财二十八参中,正趣菩萨从他方来,示现说法,经载甚明。故改为正趣焉。(旧志) 释通树诗:   遥忆南询子,东方特特来。凭空长在定,星月夜登台。 雨华峰   在正趣峰右。经言:观自在菩萨,与诸大菩萨,围绕说法,天雨曼陀罗华。因名。(旧志) 会仙峰   亦名天柱峰,在梅岑右。石甚耸拔,广崖钜壁,展列如屏。冥蒙杳霭闲,恍若安期羡门,鸾骖鹤驭来游也。(旧志) 金刚峰   在金刚窟上。一云正趣峰西。(旧志) 岭(共十二岭) 几宝岭   在东南境,为普济寺之青龙山。石磊落,如珍宝委积几上,故名。(旧志) 白华岭   在正趣峰下。(旧志) 栴檀岭   一在清凉冈下,一在金沙南。(旧志) 圆通岭   在东天门左。(旧志) 欢喜岭   在大六峤。(旧志) 葡萄岭   在小六峤。(旧志) 青鼓岭   在法雨寺东。(旧志) 啸天狮子岭   在青鼓垒北。(旧志) 朝阳岭   在白华顶下。(旧志) 东屏岭   即功德岭,在锦屏山东。(旧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