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通志 - 第 29 页/共 700 页
周 并 晋 蒲 屈 采桑
魏 蒲
秦 河东郡
汉 司 河东郡 北屈蒲子狐讘后汉 司 河东郡 北屈 蒲子
魏 平阳郡
晋 司州 平阳郡 蒲子 狐讘 北屈
北魏 汾州【治蒲子城】 五城郡 五城 平昌 石城
后周 隰州总管府 龙泉郡 长寿
临河郡 临河
归化
石城郡 石城
隋 冀州 文城郡 伍城
龙泉郡 隰川永和楼山蒲
唐 河东道 慈州 仵城
隰州 隰川蒲大宁永和温泉
五代 隰州
宋 河东路 隰州 隰川温泉蒲大宁永和
金 河东南路 隰州 隰川仵城蒲大宁永和
元 河东山西道【肃政亷访司】晋宁路隰州隰川大宁永和蒲
明 山西布政司 平阳府 蒲县 隰州大宁永和国朝 山西布政司 隰州 蒲县大宁永和隰州
晋蒲邑地【通考隰州春秋时蒲城晋重耳所居】汉为蒲子县河东郡晋平阳郡地刘渊尝据此【旧志后置大昌郡辖之】北魏延和三年为镇太和十年置汾州领西河吐京五城定阳四郡孝昌中移治西河后周复置汾州县曰长夀又置龙泉郡隋开皇初郡废改县曰隰州四年置西汾州总管府五年改隰州总管府大业初废复置龙泉郡治隰州县唐武德元年改隰州为下州治隰川为中县二年置总管府领隰中昌南汾东和西德六州又有温泉县三年置北隰州并置新城高唐二县贞观元年省中昌西德北隰四州省新城高唐以温泉来属又以废昌州蒲县来属仍督隰南汾东和三州三年废都督府又以废东和州永和县来属天寳元年改大宁郡乾元元年复为隰州五代仍旧宋为下州大宁郡团练隰州温泉为上县熙宁五年废慈州以吉乡县州仍省文城为镇焉元祐元年复慈州七年以州之上平永宁两闗近西界定为次边金为上刺史省温泉县天防六年以北京有隰州改南隰州天德三年去南字兴定五年陞隰州之仵城镇置仵城县元为下州晋宁路治隰川为中县至元三年省大宁蒲温泉三县入焉明平阳府洪武二年省隰川县入州
国朝因之雍正二年改为直州统大宁汾西永和三县九年又以汾西仍归平阳析吉州之蒲县来属于是隰州统蒲县大宁永和三县编戸旧二十八里今三十一里
蒲县【州东南一百一十里】
周左传重耳居蒲城杜预注今平阳蒲子县战国属魏史记襄王七年秦降我蒲阳
汉置蒲子县河东郡应劭曰武帝置
魏
晋平阳郡永嘉末入刘聪
后魏世祖时为定阳县太和二十一年改石城县五城郡又置汾州治蒲子城隋志又有平昌县按平昌世祖名京军太和二十一年改
后周置有伍城郡及石城郡石城县周末并废大象三年改石城为蒲子县
隋为蒲县龙泉郡开皇中改后魏所置平昌县曰蒲川大业初省入蒲县
唐【中】隰州武德二年以县置昌州并置仵城常安昌原三县贞观元年州废省昌原常安仵城以蒲县隰州
五代
宋【中】
金兴定五年正月升为蒲州以大宁焉
元【下】仍为蒲县隰州
明洪武二年改平阳府
国朝因之雍正二年改吉州九年改隰州编戸旧九里今三里
大宁县【州西南九十五里】
周左传晋败狄于采桑杜预曰北屈县西有采桑津汉北屈县地河东郡
魏
晋平阳郡
北魏世祖时名京军后改武城正平二年置五城郡县属焉太和二十一年改五城县
后周置大宁县
隋为五城县开皇初废五城郡又废平昌县入焉大业初又废大宁县入焉文城郡
唐【中】武德二年置中州于隋大宁故城因改名大宁并置大义白龙二县贞观元年废中州省大义白龙以大宁隰州又置仵城县为中县慈州
五代
宋【中】
金
元【下】至元三年省入隰州后复置隰州
明平阳府隰州
国朝平阳府雍正二年改隰州编戸旧十里今三里
永和县【州西一百五里】
汉河东郡狐讘县
魏始置永和县
晋为狐讘县平阳郡
后周置临河郡及临河县又置归化县
隋开皇初郡废十八年改临河曰永和归化曰楼山胥龙泉郡
唐【中】武德二年移县治于仙芝谷置东和州六年分置楼山县贞观元年废东和州及楼山县以永和隰州
宋【中】
金
元【下】晋宁路隰州
明平阳府隰州
国朝府雍正二年改隰州编戸旧十一里今二里
山西通志卷五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山西通志>
钦定四库全书
山西通志巻六
疆域【一 铺逓附】
晋闻喜裴司空秀尝作禹贡地域图十八篇其序曰制图之体有六一曰分率所以辨广轮之度也二曰准望所以正彼此之体也三曰道里所以定所由之数也四曰髙下五曰方邪六曰迂直此三者各因地而制宜所以校平险之异也至唐杜佑贾耽诸书犹得司空微指
国家疆域之广度越旷古其详业着于方略表志诸书裴司空所谓径路之数与逺近之实如指掌矣今节举其槩略以无失禹贡地域图之要焉至于规方设铺随铺逓文即元人站赤遗意是亦区疆画表者所宜无忽也因附见各县之后备稽核云志疆域
山西布政司总境
东西广八百八十里南北袤一千六百一十五里东至直隶正定府井陉县界三百七十五里少南至正定府賛皇县界四百三十里 西至陜西延安府呉堡县界五百五里少南至陜西西安府韩城县界八百一十五里 南至河南陜州界黄河岸一千二十三里少东至河南怀庆府河内县界七百三十里北至得胜堡口外边墙七百里至长城七百六十
里 东南至河南卫辉府辉县界八百五十里至河南怀庆府修武县界七百二十里 西南至陜西西安府朝邑县界一千一百五里潼闗县界一千一百六十里华隂县治一千一百八十里 东北至防古草地界五眼井堡边墙六百二十里 西北至陜西延安府葭州府谷县界四百八十里自布政司治至
京师一千二百里
太原府 治省防
东西广五百七十里南北袤七百三十里
东至平定州寿阳县界一百七十里 西至汾州府永寜州界四百里 南至沁州沁源县界四百七十里 北至忻州崞县界二百六十里 东南到辽州榆社县界二百四十里 西南到汾州府平遥县界二百五十里 东北到忻州定襄县界一百八十里西北到保徳州界五百里
阳曲县【附郭】
东西广一百五十里南北袤一百二十里【县志作约广二百二十里约袤一百五十里】
东至寿阳县界王胡庄六十里寿阳县治一百五十里 西至交城县界故交村九十里 南至太原县界王村十里【县志南抵大原县马村十五里】少西至太原县治四十里 北至忻州界关城子一百十里【册作至双堠铺一百五里】忻州治一百四十里 东南到榆次县界后沟村二十里榆次县治六十里 西南到交城县界河口八十里交城县治一百二十里 东北到盂县界贾庄一百七十里盂县治二百四十里 西北到静乐县界西小店一百二十里静乐县治二百二十里
总铺 老军营 亲贤 狄村 三交 新店 阳曲湾 司土窳 青蒿嘴 黄土寨 柏井 马铺头 三和店 石岭关 赵庄 故碾 向阳村白板 天门关 花板石 阔角 凌井 扫峪大传
东南至太原县郑村界三十里西南至太原县杨家堡村界十里西北至凌井口西小店静乐县界一百二十里北至石岭关关城子忻州界一百一十里此孔道也东至李家山寿阳县界四十里东南至榆次县界后沟村二十里南至亲贤村太原县界十里西南至王村清源县界十里又西南至河口交城县界八十里东北至贾庄盂县界一百七十里此小径也
太原县 在府西南四十里【省志在府西南四十五里】
东西广六十五里南北袤六十五里【县志作东西距六十里南北距七十里】
东至榆次县界东贾村二十五里【册作至郑村铺榆次县界五十里】榆次县治七十里 西至阳曲县界御道川四十里南至清源县界故驿镇三十里清源县治四十里北至阳曲县界大王村三十五里【县志在阳曲县北屯四十里】东南到张花村三十里徐沟县治四十里 西南
到苇谷山三十里交城县治七十里 东北到黑驼村四十里阳曲县治四十里 西北到虎谷山四十里乐平县二百四十里
总铺 王索 马村 嘉节 东桥 将东 三贤武家庄 南屯 许丹村 郑村 北格镇风峪山达交城古孔道今小径也防山达平阳古今胥小径实要地也
榆次县 在府东南六十里
东西广八十五里南北袤一百一十五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