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道临安志 - 第 6 页/共 14 页

指挥临安府 车驾驻跸之地宜增重事权依旧兼浙西安抚使云  星度分野 周礼保章氏以星土辨九州岛之地所封封域皆有分星以观妖祥注云星纪吴越也史记天官书汉书天文志皆云牵牛婺女扬州地里志云吴地斗分(懋去心改土)也晋书天文志隋书地里志皆云自南斗十二度至须女七度为星纪于辰在丑吴越之分野属扬州费直起斗十度蔡邕起斗六度故永嘉中岁星荧惑太白聚牛女之闲识者以为吴越之地当兴王者又苻坚欲谋为寇石越对曰今岁星镇斗牛福德在焉垂象弗差苻融曰岁镇在斗牛吴越之福五代史云唐末豫章人有善术者望牛斗闲有王气牛斗乃钱塘分野 国史地里志两浙路当天文南斗须女之分  风俗 吴地古扬州之境也其俗躁劲轻扬故曰扬州或云州界多水水波扬也周官职方氏曰扬州之民二男而五女其畜宜鸟兽其谷宜稻吴越春秋云人性脆而愚水行山处以船为车以(楫戈)为马悦兵而敢死汉志曰吴粤之君皆尚勇故其民好用剑轻死易发文身断发以避蛟龙之害【应劭日常在水中故断其发文其身以象龙子故不见伤害也】 数与楚接战互相兼并故吴越风俗略与楚同隋志曰江南之俗火耕水耨鱼稻富饶不忧饥馁信鬼神喜淫祀又曰吴郡余杭川泽沃衍有海陆之饶珍异所聚商贾并凑其人君子尚礼庸庶敦厖故风俗澄清而道教隆洽亦其风气所尚也 国史地里志总叙两浙路以为人性敏柔而慧尚浮屠氏之教厚于滋味急于进取善于图利  州境 通典太平寰宇记皆云杭州乃春秋越国之西境西北至御【一作语】 儿分界在吴郡嘉兴县南今秀州崇德县有御儿乡是也又周显王四十六年楚威王伐越破之尽取其地至于浙江之北 东西六百六十七里一百三十六步 南北九十九里三十三步  四至八到 东至秀州界一百二十九里自界首至本州岛一百二十里 西至徽州界二百四十三里自界首至本州岛九十里 南至绍兴府界三十六里自界首至本府九十里 北至湖州界五十四里自界首至本州岛一百八里 东南到绍兴府界三十六里自界首至本府一百三十五里 西南到严州界一百五十三里自界首至本州岛一百二十一里 东北到秀州界九十三里自界首至本州岛九十七里 西北到宣州界一百九十八里自界首至本州岛二百一十里  去两京地里 东京二千二百里   西京二千五百里  陆路 西至昱岭二百四十三里入徽州界 北至导墩五十四里入湖州界 东北至七里店九十三里入秀州界 西北至千秋岭一百九十八里入宣州界 南至白峰铺一百五十三里入严州界  水路 东至浙江沿海郭沥港一百二十九里入秀州界 南至浙江中流三十六里入绍兴府界 北至下塘大港导墩五十四里入湖州界 东北至上塘运河七里店九十三里入秀州界 东南至浙江中流三十六里入绍兴府界 西南自浙江入溪至白峰一百五十三里入严州界  县 望钱塘  望仁和  望余杭 望临安  紧富阳  紧于潜 上新城  上盐官  中昌化  镇 江涨桥镇  临平镇  范浦镇 右并端拱元年置隶仁和县 汤村镇 右本仁和镇端拱元年改隶仁和县 南新镇 右熙寍五年置隶新城县  在城八厢【吏部注大小使臣分治烟火贼盗公事】 宫城  左一  左二  左三 右一  右二  右三  右四  城南北两厢【绍兴十一年五月七日郡守俞俟奏请府城之外南北相距三十里人烟繁盛各比一邑乞于江涨桥浙江置城南北左右厢差亲民资序京朝官主管本厢公事杖六十以下罪听决奉】 【圣旨依】 城南左厢【旧治便门外一里浙江跨浦桥北今徙于白壁营】 城北右厢【治余杭门外六里江涨桥镇】  城东西都巡检使【乾道三年四月二十日郡守王炎奏请以城外东西厢地分广阔巡逻稀疏乞于见任官内路逐有武勇之人二员兼城东西巡检使各差军兵三十人带器仗巡警措置盗贼奉】 【圣旨依】 城东都巡检使司【治城东一里罗汉院之南】 城西都巡检使司【治城西三里赤山之南】  城社〔门附〕 九域志隋杨素刱州城周回三十六里九十步有城门十二东曰便门保安崇新东青艮山新门西曰钱湖清波丰豫钱塘南曰嘉会北曰余杭有水门五东曰保安南水北水北曰天宗余杭【资治通鉴载后周景福二年钱镠发民夫二十万及十三都军士筑杭州罗城周七十里南门曰龙山东门曰竹车南土北土保德北门曰北关西门曰涵水西关城中又有门曰朝天门曰炭桥新门曰盐桥门今废土人犹以门称焉】 社坛旧在利涉门内【今嘉会门】 一百步今徙于城西一里昭庆寺  户口 自陈置钱塘郡隋废郡为杭州户一万五千三百八十唐贞观中户三万五百七十一口一十五万三千七百二十九开元中户八万六千二百五十八太平寰宇记载 皇朝初户主六万一千六百八客八千八百五十七九域志户一十六万四千二百九十三客三万八千五百二十三 两朝国史户二十万五千五百六十九今 户二十六万一千六百九十二 口五十五万二千六百七  廨舍 府治旧在凤皇山之右子城南曰通越门北曰雨只门【钱氏旧造至和元年郡守资政殿学士给事中孙沔重建枢密直学士蔡襄撰记并书刻石于门之右】 建炎四年 翠华驻跸今徙治清波门之北以奉国尼寺【即净因寺】 故基创建 两浙转运衙太平兴国三年钱氏纳土是年五月丙戌始置转运使以刑部郎中杨克逊充两浙西南路转运使宗正寺丞赵齐副之祠部郎中刘保勋充两浙东北路转运使右拾遗郑逊副之熙宁七年四月癸巳检正中书刑房公事沈拓言欲乞分浙东西为两浙路转运使于杭州置司【杭苏湖常秀睦润七州为浙西路越明台婺温衢处七州为浙东路】 诏从之旧治在雨只门之北为南北两衙今徙于涌金门南为转运东西衙 提举市舶衙旧在城中淳化三年四月庚午移杭州市舶司于明州定海县以监察御史张肃领之【今存市舶务】 通判南厅在府衙南 通判北厅在府衙东 安抚司参议官主管机宜文字干办公事廨舍在府治之左右 佥判察判节推察推司户司法教授廨舍并在府治之左右 府院在府衙门之西【录事参军廨舍附之】 左司理院在府衙之东【司理参军廨舍附之】 右司理院在府衙之西【司理参军廨舍附之】  学校 至圣文宣王庙旧在府治之南子城通越门外有稽古阁奉安 御书宣和中本路廉访使降 御书殿牓曰大成【钱塘仁和县学附焉】 六经斋十二 经德  进德  炳文  兑习 颐正  贲文  蒙养  时升 益朋  履信  复古  宾贤 建炎以来迁徙不常绍兴元年于凌家桥东以慧安寺故基重建 六斋 升俊  经德  敦厚  弥新 贲文  富文  科举 旧制三岁应 诏解七人崇寍颁三舍法于学岁贡七人宣和五年复科举三岁解十四人绍兴二十六年增西北流寓解额三人今解十七人  军营兵籍附   禁军 东南第三将自钱氏纳土之后准 朝廷处分分屯驻札【寨在东青门里】 有正副将各一员押队官二员元管步军九指挥大观四年三月奉 圣旨拨威果第二十八雄节第九指挥往平江府驻札宣和二年因讨睦州方寇准殿前司备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