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实录道光朝实录 - 第 726 页/共 848 页

○又谕、前因总兵葛云飞、郑国鸿、均在定海阵亡。曾经加恩优恤。并各赏给骑都尉等世职。现在该故员等子孙。应已承袭有人。著各该原籍督抚查明袭职者如已及岁。即与前经赏给文举人之葛以简、郑铦、郑锷、及赏给武举人之葛以敦等、一并给咨送部引见。毋得迟延。   ○又谕、梁萼涵奏、河东盐引壅滞。未能依限奏销。恳恩展缓一摺。盐引奏销例有定限。本不容藉口援案。动辄展缓。上年河东盐引积压过多。准予展限奏销。本年因乏商节次告退。新商接办较迟。据该抚查明引盐未经配运者。尚有三百八九十名之多。赶办奏销。期限已迫。自系实在情形。著照所请、河东盐引准其缓至六月内奏销。以纾商力。   ○修河南河内、武陟、孟、三县堤堰各工。从巡抚鄂顺安请也。   ○给河南中牟、祥符、通许、陈留、杞、尉氏、淮宁、西华、沈邱、太康、扶沟、项城、阳武、鹿邑、睢、十五州县上年被水灾民三月口粮。   ○乙卯。谕内阁、布彦泰等奏、会讯联顺达明阿互相揭参各款。分别定拟一摺。此案联顺于家人李寿私向所部回子伯克借贷银两。毫无觉察。迨事后仅令退还。并不奏请究办。实属意存消弭。联顺著即革职。发往军台效力赎罪。达明阿两次馈送联顺马匹土宜。不知远嫌。著交部严加议处。嗣后新疆各大臣惟当洁己奉公。不准与所部回子伯克交结。并不准各城馈送马匹土宜等物。傥仍滥受苞苴。不知自爱。一经发觉。朕必将馈送及收受之人重治其罪。决不宽贷。   ○又谕、本日裕诚等进呈繙译会试照额取中满洲二卷。并声明驻防试卷多不合式。不敢率行取中等语。著裕诚等即于驻防试卷中。择其文理尚可者四卷。密封进呈候旨。   ○丙辰。谕内阁、前据裕诚等奏、驻防试卷多不合式。不敢率行取中。当降旨令将文理尚可者四卷进呈候旨。兹据该尚书等酌选呈览。朕详加校阅。实系不能合式。惟念该举人等初次改试繙译。诵习未久。体例尚疏。若概从摈斥。未免阻其登进之心。特于四卷中酌取一卷。令与京旗试卷一体取中。此系朕格外从宽。勉强节取。嗣后各该举人必当勤加练习。以期日益精通。用副朕敦本崇实谆谆诰诫之意。傥仍狃于积习。视若具文。下科会试时仍复不能合式。必当一律摈弃。勿谓宽典可滥邀也。将此通谕知之。   ○以大学士潘世恩、礼部尚书特登额、兵部尚书许乃普、都察院左都御史文庆、吏部右侍郎侯桐、兵部左侍郎朱嶟、工部右侍郎贾桢、内阁学士罗文俊、为殿试读卷官。   ○以故阿巴哈纳尔扎萨克贝子伊达木扎布子桑斋萨拉特多布、袭爵。   ○丁巳。上诣黑龙潭神祠拈香。   ○策试天下贡士焦春宇等二百九名于保和殿。制曰。朕寅承昊苍眷命。列圣丕基。兢兢业业。夙夜不敢康。二十有四年于兹矣。顾臣邻尚少笃棐之忱。士子犹蹈轻浮之习。边圉之地利未尽开。九府之圜法未尽善。措施何以当。智虑何以周。斟酌古今。揆度时势。尔多士稽古有素。敷奏以言。必有嘉谟。用裨实政。大臣法。小臣廉。官职相序。君臣相正。国之肥也。然则欲正君臣。序官职。必自大臣始矣。亲民之官。莫如守令。守令之贤否。视乎上官之取舍。古者兴廉举孝。敦崇节行。日计不足。月计有余。两汉循吏。大抵郡守令长。而公卿时出其中。玺书裦勉。增秩赐金。取才之道。意主风化。其尚有合于古欤。郭子仪减乐于杨绾。李师古折谋于杜黄裳。岂武臣疆帅。亦视朝廷为转移欤。抑中外相维。大小相系。自然之势欤。三物教民。何以克收实效。三载考绩。何以力屏具文。取人以身之义。可指陈欤。士者、民之望国之桢也。孔门论士。何以首重行己有耻。孟子亦言耻之于人大矣。然则知耻近勇。人心风俗所系。顾不重欤。三代以下。士风莫盛于汉。其时尊崇节义。敦厉名实。转移之权。奚自而致。清谈而后。绍及唐末。风气叠变。然而松柏后凋于岁寒。鸡鸣不已于风雨。繄岂乏人欤。宋儒聿兴。迄于明代。格物致知之学。与汉儒之通经致用。其裨益风化。同欤异欤。综观古今士风之所尚。质之孔孟之言。将欲挽隤靡。返淳朴。变化而愧厉之。何道之从欤。自黄帝经土设井。而寓兵于农之法兴。三代因之。无所谓屯田也。汉文帝募民耕塞下。始有屯田之说。汉武通西域后。屯田渠犁。其后日益加多。如芍陂、南阳、合肥、成都、金城、不可枚举。其在西域者。能详考欤。古者播谷劝耕。爰有农官之设。农师田畯之名。备见经传。西域屯官名见于史者。能胪举欤。耕种必资灌溉。邓艾穿渠。最资利赖。西域之水可导以溉田者。能徵于古以言之欤。唐代营屯并称。或谓以兵民分。其说然欤。唐时诸道所开之屯。凡九百二十有二。今西域尚有遗迹欤。种植之法。详于农书。前代屯田。有行区田者。其法最善。能详考而言其制欤。古者赋通百物。皆以布帛菽粟相交易。自大禹有历山之铸。而其利始兴。太公立九府之法。而其用遂广。周官外府泉府所掌。皆以钱为敛散。能详言之欤。秦并天下币为二等。汉武造白金三品。寻废不行。是上下通行之货。壹皆以钱。未尝用银也。以银为币。始于何时。行于何地。其式若何。其直若何。采银何以有禁。用银何以称便。能一一缕述之欤。钱式以何代为最善。论钱法者以何人为最详。盖其用取乎流通。利溥于民。而权操于国。制行于上。而弊除于下。必如是而后可为至善也。宋始有交子钞行之名。有元一代。率用宝钞。明亦间踵而行之。流弊滋多。其得失究安在欤。凡此者以勖官常。而实力实心。毋谓恬熙为可恃。以敦士习。而防情防伪。毋使幸进以梯荣。出作入息。边隅何以臻康阜之休。足国裕民。泉府何以有流通之利。讲肄所及。载籍所传。尔多士其详著于篇。朕将亲览焉。   ○谕内阁、讷尔经额奏、续增剥船应行更造。并请饬催山东商欠息银一摺。直隶杨村续增剥船。为济运漕粮之用。现经查明满料补造各船只。均应赶紧排造。所需经费。因东省欠交息银。屡催未解。以致应用扣存油艌银两。动垫无存。无从拨解。著山东巡抚即饬运司将商欠息银。先行筹拨十二万五百四十两零解交部库。其解存长芦运库、并云南等省在天津道库借领剥费等银共五万四千四百五十九两零。即由该督饬知分别解部兑收凑抵。以清江广等省代垫造船正款。俾得赶造新船解直。以资剥运。   ○戊午。引见辛丑科散馆、及补行散馆人员。得旨、此次散馆之修撰龙启瑞、编修江国霖、龚宝莲、业经授职。二甲庶吉士俞长赞、周宗濂、陈庆松、张晋祺、章琼、吴鼎昌、赵畇、何若瑶、童华、潘曾莹、曾广渊、贾樾、梁国瑚、蔡徵藩、徐玉丰、张金镛、童以炘、杨式谷、陈启迈、蔡念慈、徐墉、刘琨、梁绍献、葛景莱、蒋达、王凤翔、李湘华、葛高翯、林鹗腾、孙锵鸣、方俊、卢庆纶、文瑞、田树桢、张炜、李希彬、郑元璧、彭涵霖、均著授为编修。三甲庶吉士张衍重、沈大谟、孙晋墀、宗室锡龄、颜培瑚、毕道远、宗室载龄、均著授为检讨、韩锦云、钟世耀、张兴仁、马品藻、龚绍仁、汪堃、陈鉴、张樾、张振金、高延绶、郭礼图、朱锡珍、均著以部属用。萧尚钦、高鸿飞、徐棻、洪毓琛、陈洪猷、张舒翰、均著以知县即用。   ○以前任福州将军保昌、署镶黄旗蒙古都统。   ○己未。上奉皇太后幸慎德堂。进膳。   ○谕军机大臣等、据程矞采奏、咪唎口□坚兵船退出外洋。并<?口英>咭唎使臣口□朴口□鼎喳退职回国。另换公使口□德口□庇口□时接办等语。览奏均悉。耆英此时当已行抵粤东。其<?口英>夷使臣口□朴口□鼎喳现已退职回国。即著耆英等与新到之口□德口□庇口□时申明条例。令其遵照办理。至口□朴口□鼎喳系因何事退职。该国何以更换使臣。及新来之口□德口□庇口□时能否相安。并著耆英等密加侦探。务得确情。随时具奏。将此由四百里谕知耆英、程矞采、并传谕黄恩彤知之。寻奏、口□朴口□鼎喳因患病回国。口□德口□庇口□时曾于公司馆未散时来粤。充当大班。粗通汉语。数月以来。尚无桀骜不法情事。报闻。   ○赏会试年老举人吴人瑞等十八名司业检讨学正职衔有差。   ○庚申。上诣大高殿行礼。   ○还宫。   ○御乾清宫。召读卷官入。亲阅定进呈十卷甲第。   ○以光禄寺卿李菡、为通政使司通政使。   ○辛酉。上御太和殿传胪。赐一甲孙毓溎、周学浚、冯培元、三人进士及第、二甲王景淳等一百六人进士出身。三甲孙廷元等一百人同进士出身。   ○幸圆明园。   ○诣绮春园问皇太后安。   ○壬戌。旌表守正捐躯直隶宁津县民高常曾媳许氏。   ○癸亥。谕内阁、前据梁宝常奏、杭州省城火药局。被雷轰击。并未延烧。当因情节可疑。降旨饬令确查具奏。兹据奏称、是日雷从地奋。势猛上烘。是以未至延烧等语。火药因雷而然。药多势猛。以致片瓦无存。其理甚明。尚无捏饰。所有该抚自请察议之处。著加恩宽免。   ○甲子。谕军机大臣等、据潘锡恩奏、洪泽湖水增长、筹防宣洩。并查勘淮扬运河水势工程一摺。又另片奏、履勘丰北等七厅堤工。择要帮加等语。现在黄流下注。洪泽湖高堰甚为吃重。虽经各路分洩。仍复消不敌长。转瞬伏秋大汛。亟宜豫筹宣洩保护之方。该河督已饬厅营将束清御黄二坝。及吴城七堡顺清河等处。再加展辟。并将信坝启放。俾湖水得以畅出。其人字河金湾旧坝。东西湾坝。亦经酌量启放。减水归江。办理尚为妥协。惟黄水正当日长。汇注洪泽。高堰山盱。及下游各厅。处处紧要。该河督务当振刷精神。实力防护。毋得稍有疏虞。是为至要。所有赶办各厅要工。及责令工员赔修之处。均著于工竣后核实验收。其堰盱两厅湖堤吃重。著即酌发钱粮。宽购料物。分贮工次。以资应手。至丰北等七厅堤工残缺卑薄之处。并著择要帮加。将来挽黄归正时。得资抵御。所需银两。准即于河库动支。毋庸另拨。该河督樽节减估。派员兴办。毋任草率偷减。工竣核实验收。将此谕令知之。   ○以故甘肃岷州土百户赵呈瑞子邦桢、袭职。   ○乙丑。孝慎皇后忌辰。遣官祭陵寝。   ○谕内阁、原任大学士富俊、文孚、宣力多年。居官清正。且其现在子孙。均系承嗣。所有代赔未交库款。著加恩宽免。   ○又谕、宝兴奏马边夷匪出扰、经官兵击退。请将疏防之备弁斥革一摺。此次夷匪分股出扰。人数甚众。经官兵分投驱击歼戮。使其大受惩创。逃遁回巢。不致蔓延。办理尚为迅速。惟该夷匪入境之处。系马边右营及烟峰汛所管。该备弁等事先疏于防范。虽随同击毙多匪。地方现在靖谧。究有应得之咎。四川署马边右营守备左营千总张明祥、烟峰汛千总张大麟、著即斥革。以示儆戒。   ○以翰林院编修晏端书、为云南乡试正考官。户部员外郎朱昌颐、为副考官。翰林院侍讲学士万青藜、为贵州乡试正考官。编修何绍基、为副考官。   ○丙寅。谕内阁、理藩院奏、因罪革职之喀尔喀扎萨克达尔汉贝勒令伊子承袭。请旨一摺。已革喀尔喀扎萨克达尔汉贝勒齐旺多布斋、所犯罪名。仅予革职。并未罪及其子。著加恩将所遗扎萨克达尔汉贝勒。准令伊子索特纳木多尔济、承袭。   ○又谕、辑瑞等奏、裁撤防兵豫筹归伍一摺。西宁河州二镇。换防官兵。现经裁撤。据该大臣等查明防兵一千九百余员名。所需车脚等费。统计一万九千两零。该处节存生息银两。为数无多。不敷支用。著准其于叶尔羌喀什噶尔备贮银内每名借银十两。由陕甘总督查照清册。于各官兵名下。一年如数扣完。统随二十五年经费搭解归款。  大清宣宗效天符运立中体正至文圣武智勇仁慈俭勤孝敏成皇帝实录卷之四百五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大臣稽察内七仓大臣稽察会同四译馆事务加一级随带加六级军功加三级纪录五次臣花沙纳经筵讲官文渊阁提举阁事兵部尚书总管内务府大臣镶白旗满洲都统稽察内七仓大臣管理宗人府银库左翼幼官学宁寿宫圆明园等处精捷营御茶膳房御药房太医院造办处事务随带加十八级臣阿灵阿副总裁官经筵讲官兵部尚书随带加六级纪录二十次臣周祖培等奉敕修   道光二十四年。甲辰。五月。丁卯朔。谕内阁、崇恩奏、请循案添雇民剥船只一摺。山东临清州境卫河水势微弱。下游又多古浅。现在南粮重运头进首帮。即日抵境。剥船恐有不敷。著照所请、准其循照道光十三年以后成案。添雇民船三百只。责成该州一手雇觅。分别拨发存留。俾资轮转。仍由司委员前往监收。随时察看。如水势增长。即行酌量减雇放还。以节糜费。   ○命大学士潘世恩都察院左都御史文庆、教习庶吉士。   ○授一甲一名进士孙毓溎、为翰林院修撰。二名进士周学浚、三名进士冯培元、为翰林院编修。   ○浚山东四女寺支河。并修筑坝座。从巡抚崇恩请也。   ○戊辰。上诣绮春园问皇太后安。   ○以翰林院侍读学士陈宪曾、为詹事府詹事。   ○己巳。孝诚仁皇后忌辰。遣官祭景陵。   ○上诣大高殿行礼。   ○还宫。   ○谕军机大臣等、前据壁昌奏、请于鹅鼻嘴等处修筑炮城。旋据耆英奏、沿江炮台。筑以甎石。则工费浩繁。若以土筑。又虑风雨剥蚀。宜节省建筑之费。移为造船练兵之用。均经谕令该署督等详察情形。奏明妥办。兹据御史曹履泰奏称、鹅鼻嘴地方紧要。应于南北两坪设立土垒土堡。外开濠沟。以开沟之土。积之四面。可以迎敌施炮。且不用甎石。工价甚减等语。江防关系极重。著壁昌、尤渤、会同熟筹。妥为定议具奏。又该御史奏制胜之法。惟有擡炮藤牌二种。其应如何分别演练。以期习熟。究竟藤牌一项。临阵能否适用。著该署督等一并妥议具奏。原摺二条。钞给阅看。将此各谕令知之。   ○以夏至祭地于方泽。自是日始。斋戒三日。   ○庚午。考试应开列试差满汉二品以下京堂各官于上书房。   ○旌表守正捐躯直隶满城县民李添太养女成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