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实录道光朝实录 - 第 546 页/共 848 页
○庚申。谕内阁、前因富呢扬阿于乌噜木齐建修书院。并不详查奏明请旨。中福摺内。不将前此案由详细声叙。率为承办各员乞恩。当有旨交部议处。兹据该部等查例具奏。富呢扬阿、中福、均议以降二级留任。请旨应否抵销。乌噜木齐地处边疆。全以武备为重。该都统等特膺简命。自当讲求训练。实力操防。安辑兵民。抚驭回众。俾得有备无患。方为不□委任。似此不知所重。率以振兴文教为词。创修书院。是舍本逐末。必致武备废弛。安望其悉成劲旅。缓急有资耶。富呢扬阿、中福、均著不准抵销。嗣后新疆各处将军都统各大臣等。惟当认真教练。使人人有勇知方。平时则习于战阵。有事则足备干城。傥再狃于积习。舍实政而务虚名。则咎等旷官。法难曲贷。朕必严加惩处。以为喜事好名者戒。
○修直隶河间县八里铺桥座。从大学士署总督琦善请也。
○辛酉。以大学士潘世恩、吏部尚书汤金钊、户部左侍郎文庆、礼部右侍郎吴文镕、刑部左侍郎恩铭、工部左侍郎沈维鐈、都察院左都御史卓秉恬、左副都御史善焘、为殿试读卷官。
○礼部以繙译会试中额请。得旨、取中二名。
○壬戌。策试天下贡士王振纲等一百八十三人于保和殿。制曰。朕寅绍丕基。兢兢业业。日慎一日。十有八载于兹。仰蒙昊苍眷佑。列圣诒庥。府事修和。纲纪整肃。期合天下黎元。迪吉康而跻仁寿。深惟化民成俗之方。足食厚生之道。奋武卫而诘戎兵。招俊乂而襄政治。爰咨多士。式伫嘉谟。风俗为治平之本。而教化实风俗之原。孟子云。经正则庶民兴。庶民兴斯无邪慝。古昔盛时。道德一而风俗同。左道有诛。奇衺有禁。当其时未尝无莠民也。特以比闾族党。既各以法教其所治。司谏司救。又纠劝而诛让之。渐以仁。摩以义。节以礼。俾群黎百姓。相安于日用饮食之质。而荒诞不经之说。罔或奸其间。逮叔世民讹。邪说滋炽。转相煽诱。习为固然。身陷于罪。不得不绳以法。何以使桀黠者革面洗心。愚懦者中心有所守而不为所惑欤。欧阳修言。莫若修其本以胜之。行以勤而浸以渐。傥可丕变欤。积贮者。天下之大命也。汉耿寿昌筑常平仓。时称便矣。后汉刘般谓常平仓有利民之名。而内实侵刻百姓。其故安在。当境采买。固虞勒派。采自邻封。又添运费。例价有定。粮价无常。何以使官民两不受累。而及时奉行。不至有名无实欤。论者谓成周以后。备荒之法。莫如义社二仓。义仓劝课当社出谷。即委社司简校收积。遇荒赈给。法非不良也。苟非其人。敛散皆弊。官吏因而持之。害不可胜言矣。社仓之法。略与义仓同。何以隋唐行之。不久便废。至朱子而独有成效。朱子社仓记。推原朝廷未改设社仓之意。试详述之。今欲储偫无亏。而凶荒有备。将何道之从欤。论语曰。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古者因田猎以简军实。四时所教不同。有谓夏令不田。有谓三时务农。一时讲武者。何欤。汉时都试。厥制若何。何以建武遽行停罢。罢都试无流弊欤。貙刘与乘之同异若何。唐太宗引诸卫骑兵统将等。习射显德殿庭。朝臣多有谏者。岂通达之论欤。宋时教阅之法纷如。而兵力不振。无乃有名无实欤。陈法始于何时。或三、或五、或八、或十二、或三十二、或六十四、能言其略欤。管子教目教身教足教手教心之方。荀子为将六术五权三至之道。能举其说欤。我国家以弧矢威天下。承平日久。武备尤不可不加修也。其剀切陈之。自乡举里选之法不行。而取士悉由于科目。重文艺而轻德行。论者讥之。然居后世而复乡举里选。能行之无弊欤。唐因隋旧。设立诸科。而士所趋向。惟明经进士二科。进士尤贵。得人亦最盛。然其弊至有求知己温卷诸名目。风俗不可问矣。分路取人。司马光、欧阳修、持论不同。孰者为当。罢诗赋明经诸科。以经义论策试士。苏轼之论极通达矣。司马光又以专用经义论策。为百世不易之法。何欤。朱子亦欲罢诗赋而分诸经子史时务之年。其议若何。糊名易书摉检。起于何时。朝廷用之也重。则求之不得不严。有谓待士轻者。岂通论欤。夫敦教化以正风俗。筹积贮以裕仓储。训练协经武之宜。选举副求贤之实。抚绥寰宇之要图也。尔多士学于古训。参稽有素。其悉对著于篇。毋泛毋隐。朕将亲览焉。
○引见丙申科散馆及补行散馆人员。得旨、此次散馆之编修朱凤标、何冠英、曹联桂、苏敬衡、业经授职。其清书二甲庶吉士庄俊元、蔡振武、刘淓、汉书二甲庶吉士徐士谷、宗室和淳、李汝峤、赵楫、张锡庚、胡林翼、何绍基、沈兆霖、梁敬事、廖惟勋、徐之铭、路慎庄、苏廷魁、吕佺孙、谢荣埭、胡应泰、杨能格、俱著授为编修。汉书三甲庶吉士慧成、杨天柱、王遹昭、苏学健、俱著授为检讨。李本仁、王发桂、江绍仪、毓检、袁溥、徐文藻、孔庆鍸、梁瀚、俱著以部属用。翁祖烈、樊肇新、丁楚玉、郑辉堂、李樾、徐瀛、彭以竺、郭世亨、翟松、刘映丹、俱著以知县即用。
○癸亥。上诣绮春园问皇太后安。
○闽浙总督钟祥奏、台湾孤悬海外。多系漳泉二府流寓。与广东民人杂居。因有闽庄粤庄之分。率皆浮动慓悍。易于为匪滋事。现檄饬该处文武各员。责令总董人等。从实举发。一有匪类滋事。即相机拏办。易于解散。若已滋事端。迅集兵勇剿办。信赏必罚。无令怯退。得旨、简明切当。督率实力行之。必有功效。
○赏会试年老举人王常禄等八人检讨学正职衔有差。
○以剿办台湾嘉义县匪徒出力。加在籍提督王得禄太子太保。赏总兵官达洪阿、候补同知直隶州知州托克通阿、守备饶廷选、花翎。外委郭振德、蓝翎。余加衔升叙有差。
○旌表守正捐躯直隶河间县民王殿勋妻娄氏。
○甲子。以云南布政使伍长华、为湖北巡抚。陕西按察使刘鸿翱、为云南布政使。河南粮盐道李钧、为陕西按察使。
○以绥远城副都统特登额、署将军。
○旌表逼嫁捐躯河南济源县民李体全妻段氏。
○乙丑。上诣大高殿行礼。
○还宫。
○御乾清宫。召读卷官入。亲阅定进呈十卷甲第。
○丙寅。上御太和殿传胪。赐一甲钮福保、金国均、江国霖、三人进士及第。二甲灵桂等八十二人进士出身。三甲金宝树等一百九人同进士出身。
○幸圆明园。
○谕军机大臣等、本日据恩特亨额奏、喀喇沙尔换防游击伊林保、禀揭该城办事大臣海亮、及粮饷夷回章京爱隆阿、台尚阿等、各劣款一摺。新疆为边防重地。该处大臣、必应廉明守法。方足以资表率。若如该游击所揭各款。种种营私骫法。未必尽属子虚。若不亟加整顿。何以肃边徼而励官常。著恩特亨额接奉此旨。即驰驿前赴该城。亲提人证。秉公严审。按款研究。其磨马口粮等项银两。如何借名动用。廉敬过境如何指名开销。官兵盐菜银两。该粮员如何捏报侵吞。招户章程。何以流倡不行禁止。忌辰期内。该大臣等如何违例饮宴。以及私役兵丁。署内唱戏。传唤倡优。与章京爱隆阿、台尚阿等、夤夜出城观灯。入庙挟优饮酒。并于兴德过境时。邀同挟妓挟优宴会各等款。均著认真质讯。如讯有指实之处。即著一面传旨将该员等先行革职锁拏。一面奏闻。从重定拟治罪。恩特亨额经朕特简。畀以重任。自必认真查办。无负委用。傥意存消弭。惟恐审出实情。罪名过重。遂致化大为小。迁就结察。是祇知为同官开脱地步。不以国法为重。天良丧尽。自蹈諐尤。朕亦不汝恕也。海亮、爱隆阿、台尚阿、均著解任。喀喇沙尔办事大臣。著恩特亨额拣员奏署。其叶尔羌参赞大臣。即著金和暂行署理。将此由四百里谕令知之。
○丁卯。上幸万寿山。诣广润祠拈香。
○御阅武楼。阅火器营操。
○谕内阁、前因御史章炜条陈五城事宜。当交吏部会同都察院议奏。兹据吏部奏称、吏目本系杂职。向例不准擅受民词。若令其于户婚田土词讼案件。传人叙供。即与擅受无异。再查吏目专系捐纳出身。流品既杂。且久于其任。虽有巡城御史稽查钤制。而御史每年更换。防范恐有未周。该御史请将城内案件。改归正指挥管理之处。不为无见等语。所议甚是。嗣后城外案件。仍归副指挥报城。城内案件。除窃盗斗殴赌博。一切缉捕事宜。仍归吏目分管外。其余户婚田土词讼案件。向归吏目管理者。均著改归正指挥衙门详城。听各该城御史批发核办。即斗殴因户婚田土起者。一切传人叙供。仍归正指挥管理。毋许吏目干预。以符体制而专责成。
○谕军机大臣等、本日据瑚松额密陈营务地方实在情形一摺。甘肃为边疆门户。足兵足食。均宜豫筹。据该督察看各该提镇悉皆尽心职守。缓急足恃。仍当随时体察。勿任稍懈。惟清查通省亏空。为数甚多。总因年歉差繁。屡形动缺。虽系实在情形。但国帑定额。岂可久任虚悬。现在该督查明、各属均有自行筹款发商生息、分年弥补者。统计七八年间。可以一律补足。如果核实办理。逐款全清。奏报之数。毫无捏饰。原不必徒有参劾官员之名。而无添补足额之实。但恐为数既多。各属详报。不无虚捏。或以无著之款。抵数搪塞。或辗转推卸。暗地那移。及至阅年既久。仍属有名无实。钱粮亏欠。仓库空虚。尚安望其捍卫边圉。有备无患耶。该督受恩深重。务当认真稽核。严督藩司责成该管道府。即将未完之项。赶紧勒限补清。其生息银两。定以年限补完。提本归款。著照所议章程核实办理。不得任听属员以片纸申详。遂信为银款已经清结。仍当密委道府大员。查访库存实在数目。经此次清厘之后。傥再有续亏。无论是否因公。惟有从严惩办。并著落该管上司全数分赔。以重帑项。该督总当破除情面。实力实心。无负朕谆谆训谕至意。将此谕令知之。
○戊辰。上奉皇太后幸慎德堂。进膳。
○谕内阁、昨据吏部议奏五城事宜。业经降旨将城内户婚田土词讼案件。均改归正指挥衙门详城核办。毋许吏目干预。是该正指挥等责任綦重。嗣后著巡城御史留心查察。如该正指挥等、有纵容吏役营私舞弊。及才具平庸。不能称职者。随时参奏。毋稍姑容。傥该吏目等仍有干预擅受情弊。亦即严参惩办。以专职守而儆官邪。
○己巳。谕内阁、御史黄乐之奏、各省获盗保奏人员。请旨严饬核实一摺。各省地方文武员弁。遇有盗劫重案。缉捕勤奋。自应照例送部引见。量加鼓励。据该御史奏称、近来每多冒功取巧。本管官获犯无所见长。因将本案赃犯归于他人。以为同寮见好之地。且有他人获犯。私行贿售。甚至将所获人犯严刑逼认。朦混邀功。此等弊习。各省均所不免。而广东广西福建为尤甚。嗣后著各直省督抚、凡遇属员获盗之案。务宜详加核实。毋许朦混。如有威逼妄报邀功等情。即著从严参办。至向来获盗之案。有具题者。亦有专摺具奏者。办理殊未画一。嗣后应如何酌定章程。以归画一。及该员等获盗两次。应如何并案送部引见。以杜取巧之处。著吏部议奏。寻奏、嗣后凡遇各直省现任及候补人员。有数次获盗尚未到部者。令该督抚并案给咨赴部。将该员初次获盗案由。于引见摺内声明请旨。其续获之案。逐案给予加级。其有前次获盗引见。尚未补官补缺者。续获之案。仍予加级。无庸调取。至现任获盗人员。已补所用之官。候补获盗人员。业经尽先补缺者。又拏获盗犯例应调取者。仍照例调取。其前任获盗之案。无论升补何官。均祇准于现任内给予加级。从之。
○旌表守正捐躯江苏丰县民徐党庄妻司氏。
○庚午。孝慎皇后忌辰。遣官祭陵寝。
○命吏部尚书汤金钊、户部左侍郎文庆、教习庶吉士。
○辛未。谕内阁、乌尔恭额奏、请将故员应赔银两、归各上司分赔还款一摺。浙江已故海防守备顾振纲、承办海塘。应赔缴银二千二百五十六两零。据该抚查明、孤寡赤贫。若再向追。必致有名无实。自应照州县亏银无追之例。归各上司摊赔。以还垫款。前任杭嘉湖道常德、著分赔五成。前任布政使觉罗庆善、前任杭州府知府吴其泰、著各分赔二成。前任巡抚刘彬士、著分赔一成。
○谕军机大臣等、本日有旨。特依顺保留京供职。已将奕山简放伊犁将军矣。因念奕山之母。年逾七旬。该将军远隔庭闱。自必情殷陟屺。一半年后。朕必降旨令伊来京陛见。现在边防紧要。该将军统辖南北各城。政务殷繁。惟当以国事为重。实力操防。妥为抚驭。以期无负委任。将此谕令知之。
○以伊犁将军特依顺保、为内大臣。加太子太保。命在紫禁城骑马。以伊犁参赞大臣奕山、为将军。领队大臣湍多布、为参赞大臣。
大清宣宗效天符运立中体正至文圣武智勇仁慈俭勤孝敏成皇帝实录卷之三百九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大臣稽察内七仓大臣稽察会同四译馆事务加一级随带加六级军功加三级纪录五次臣花沙纳经筵讲官文渊阁提举阁事兵部尚书总管内务府大臣镶白旗满洲都统稽察内七仓大臣管理宗人府银库左翼幼官学宁寿宫圆明园等处精捷营御茶膳房御药房太医院造办处事务随带加十八级臣阿灵阿副总裁官经筵讲官兵部尚书随带加六级纪录二十次臣周祖培等奉敕修
道光十八年。戊戌。闰四月。壬申朔。谕内阁、赛尚阿等奏、蒙古职官擅用兵饷被控各情。请分别解任革职严审一摺。右翼太仆寺总管那木扎布、翼长巴雅尔济尔噶勒、著解任。固山达朋苏克纳木济勒、委署固山达巴图济尔噶勒、著革职。交该都统等提同应讯人证。严行审办。按律定拟具奏。
○谕军机大臣等、寄谕大学士署直隶总督琦善。给事中朱成烈奏、直隶沧州献县俱有贼巢。肆意劫夺。窝主为之包庇等语。盗贼抢劫财物。最为居民行旅之害。不可不严行拏究。著该署督严饬所属认真查拏。按律惩办。务使有犯必获。以靖闾阎。将此谕令知之。寻奏、现委员会同地方文武访缉。据献县知县蔡廷熊禀报拏获逃军张二、在该县李洛义家窝藏。并究出贼犯耿黑陇、夥犯谭洛连等多名。俱先后缉获到案。分别定拟照例题咨。现仍札催沧州严密访拏。不准稍涉迁延。报闻。
○又谕、寄谕山东巡抚经额布。给事中朱成烈奏、山东德平县夙为贼窟。邻近俱被其害。宁津尤甚。吴桥、东光、德州次之。其崇兴一村。为首已有十数家。附近各村庄互为声援。差役往捕。协力相拒。反捏报捕役为贼。宁津一县劫盗之案。不可枚举。车马等物。价取过半。方准赎回。愚民无奈。因求与贼通气。出免偷钱。谓之豫包。该匪等多骑快马。白昼公行。所过村庄。农忙人少。即将骡马解去。今春有贼人萧帼拔、白大脚等、在宁津地方行窃被获。亦可根究等语。盗贼劫夺。最为商民之害。若如所奏该匪徒等蚁聚纷扰。殊堪痛恨。不可不严行拏究。著该抚查照摺内所指各情节。督饬所属地方文武员弁、设法侦缉。认真查拏。按律惩办。不得稍有讳饰。以戢奸暴而靖闾阎。原摺著钞给阅看。将此谕令知之。寻奏、拏获李秃迷等二十三名。供认叠次窝窃勒赎。并无骑马抢劫。及事主出钱免偷等事。各论罪如律。下部议。从之。
○调正白旗汉军副都统恩铭、为镶黄旗满洲副都统。以内阁学士琦琛、兼正白旗汉军副都统。镶蓝旗汉军都统彦德、署正红旗蒙古都统。
○调镶蓝旗护军统领巴清德、为正蓝旗护军统领。正蓝旗护军统领双德、为镶蓝旗护军统领。
○赏西安协领花沙布、副都统衔。为伊犁领队大臣。
○授一甲一名进士钮福保、为翰林院修撰。二名进士金国均、三名进士江国霖、为翰林院编修。
○癸酉。上奉皇太后幸同乐园。进膳。
○谕内阁、前据御史阿克丹奏、请考试宗室步射。以励人材。当有旨交该衙门会议具奏。兹据宗人府议请嗣后照挑选大门侍卫之例。于考验宗室步射时。一体试以骑射等语。著该衙门即于本年八月内详加考验。总不得过一百五十名之数。届时奏闻请旨阅看。所请马步箭并试之处。朕于下届再行阅看。
○豫亲王裕全、因病奏请停俸。得旨、著赏给半俸。
○命工部尚书敬徵、驰赴天津查办事件。
○以广东按察使王青莲、为山东布政使。甘肃巩秦阶道乔用迁为广东按察使。
○甲戌。谕内阁、裕诚等奏、钱局匠役辍工出厂。聚集东直门外三里屯炉神庙内。胁众停炉。不法已极。户部宝泉局炉匠史瑞、李长贵等、著步军统领衙门按名严拏。送交刑部究办。其庙内僧人清禧、著一并拏交刑部严行审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