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实录道光朝实录 - 第 413 页/共 848 页
○庚辰。上诣绮春园问皇太后安。
○谕内阁、邓廷桢奏、县役雇备差马。酿成人命。请将知县解任严究一摺。安徽凤阳县知县廖大闻、前因豫陕赴闽官兵过境。饬差添雇车马支应。该役陈堂等向振荣号何铎雇备。何铎遣夥徐五往雇。自己进城守候。即在陈堂家住宿。讵待至半夜。恐误差情急自缢身死。此次兵差过境。该县站设马匹不敷。自须宽为雇备。如果向民间发价和雇。何至累及闾阎。况何铎系由廪生报捐训导。并非应充行户之人。纵使代雇迟误。何至情急轻生。且何以住宿差役陈堂之家。案情种种支离。显系差保藉端科派。私押诈赃。致酿人命。且恐该县有知情徇纵情事。必须严加审究。凤阳县知县廖大闻著先行解任。交该抚提同差保人等撤底严究。以成信谳。寻奏、查讯何铎向开振荣号行户。因雇马迟延。差役陈堂之子陈培、将伊锁押。加以逼吓。以致情急自尽。虽非诈赃。究属玩法。应将陈培发极边烟瘴充军。凤阳县知县廖大闻、失察差役酿命。请交部议处。下部议。从之。
○辛巳。大行皇后梓宫前行初祭礼。上至澹怀堂奠酒。释服。
○谕内阁、卢坤奏、师船在洋遭风。日久查无下落。请照会越南。遍加查访等语。广东提督李增阶、统带将弁林开疆等巡洋捕盗。于上年十二月内。在西路洋面遭风。先后收港。惟提标中营二号米艇一只。配驾弁兵七十名。并军火炮械。查无下落。钦州竹山洋面。与夷洋接连。除卢坤已飞饬钦州。饬令该州判移文该国万宁州土官、在境内洋面探查外。仍著照会该越南国王、饬令沿海镇目遍加查访。如该米艇漂收该境。迅即知照饬属护送内地。查明有无受伤受困。奏明照例办理。
○以理藩院左侍郎联顺、署镶蓝旗护军统领。
○故伊犁将军玉麟柩到京。命内阁学士庆敏、前往迎护。
○拨广东陆路提标存贮谷价银三千两。发商生息。备兵丁缉盗解犯公费。从总督卢坤请也。
○展缓直隶宝坻、卢龙、献、东光、宁津、南皮、庆云、宣化、定、大城、十州县被旱村庄新旧额赋。
○壬午。辰刻。大行皇后梓宫前行启奠礼。上至澹怀堂奠酒。酉刻。皇太后临奠。上跪迎于茜园。侍送皇太后还绮春园。复至澹怀堂奠酒。
○谕内阁、此次王以下。有顶带官员以上。均著百日后薙发。期年内停止宴会音乐。军民人等。均著一月后薙发。百日内停止宴会音乐。
○刑部覆奏两江总督陶澍等议覆给事中孙兰枝条奏纹银出洋。请明定例禁一条。查白银一项。虽非铜铁制造军器者比。惟内地物产。应供内地之用。若私运出洋。则内地转形支绌。应如该督所议。另立治罪专条。嗣后纹银出洋。一百两以上。请照偷运米谷一百石以上例。发近边充军。一百两以下。杖一百徒三年。不及十两者。杖一百枷号一个月。为从知情不首之船户。各减一等问拟。并请纂入则例。永远遵行。从之。
○以贵州遵义协副将庆昌、为巴里坤镇总兵官。
○以剿办福建台匪出力。赏总兵官窦振彪、副将谢朝恩、参将温兆凤、游击保芝琳、守备关桂、花翎。把总苏得升等、蓝翎。游击玉明、巴图鲁名号。余加衔升擢议叙有差。
○癸未。上至澹怀堂大行皇后梓宫前奠酒。
○奉移大行皇后梓宫于观德殿。
○遣官祭关帝庙。
○谕军机大臣等、杨芳奏、督剿越巂夷匪情形。分兵前赴峨边一摺。览奏俱悉。此次越巂大树堡迤东一带夷匪。经副将何占魁、带同汉土官兵。直进老林堡茶林周火山等处摉捕零匪。歼除百十余人。并将所搭草棚烧毁。四月十九日。令游击陈占先等、率领官兵。在西街驻劄。该副将何占魁、带同汉土官兵。裹粮令土司岭华封导引躧路。直抵恰落果果、临日河地方。该匪在果果对山抵拒。于二十日兵分三路。署游击李德溥等、由果果沟翻山越岭至老林复背。自上压下。参将唐永清等、由左前进。该副将带同都司陈启贵等、带兵由右前进。黎明三路会合。攀藤附葛。直抵夷巢。奋力攻击。火箭枪炮齐施。夷匪拥至临日河边。杀毙及跌崖扑河者不计其数。贼堡百余间。悉行焚烧。夺获牛羊器械粮食。分赏兵丁难民。又追入老林、生捦贼匪十名。讯明正法。其未滋事各夷。随时抚驭。仍安耕凿。其逃难民人。因被凶徒残害。随同大兵奋力杀贼。现尚有恃险深匿之匪。自应远捕穷摉。净其萌孽。不许延宕。其已剿塞堡。本系汉夷杂处。今夷已投诚。民既归业。著即剀切晓谕。嗣后不准民人挟怨讎杀。再生枝节。有犯即惩。现在峨边一路。屡被贼匪潜出突杀。杨芳自应带兵启程。驰赴该处。将该厅夷匪。克日荡除。时届夏令。雨水方兴。尤宜迅速蒇功。以安边境。断不准迁延时日。老师糜饷。是为至要。所奏署游击李德溥、守备马登祥、受伤俱已全愈。照常在营出力。览奏深慰廑念。其伤亡屯兵。及受伤汉土官兵。著杨芳分别恤赏。照例办理。所有前次出力员弁。已明降谕旨。分别施恩矣。鄂山前经降旨在省城办事。其办理夷务。固属杨芳专责。而其安插善后各事宜。杨芳亦当与臬司花杰、随时认真妥筹。仍咨商鄂山详核具奏。务须和衷商搉。筹出万全。傥嗣后官兵一撤。夷匪又有出山滋扰之事。鄂山系统辖全省之人。固不能辞其责。而杨芳、花杰、乃特旨交办善后之员。身临其地。耳目切近。责无旁贷。将来如稍失机宜。则惟该提督臬司是问。恐不能当此重也。懔之。其另片奏、清溪县境甫经戡定。如有游手好闲穷极无聊之汉民。觊觎夷人产业。冀图霸占。及怀挟宿讎。妄行擅杀。势所必有。此一条所见甚好。断不许稍事姑容。著杨芳即督同臬司花杰确切究明。按律严办。又另片密奏、熟夷性懒耕作。汉民利其佃种。近年耕辟渐广。土地益腴。任意盘剥。又复拖欠租资。夷人生计日蹙。愤情久炽。攘臂一呼。群起肆应。此次尤为猖獗。积年以来。但言凉山内之野夷为患。不知实系凉山外之熟夷为患。养成锢疾等语。枭类桀骜。总由历任因循所致。此时清溪肃清。俟越巂峨边一律完竣后。鄂山等须力改从前积习。将善后妥为筹办。务期经久。为一劳永逸之计。以副委任。将此谕知杨芳、并谕鄂山知之。
○盛京熊岳副都统和福、因病解任。调镶白旗蒙古副都统伊拉清阿、为熊岳副都统。
○以剿办四川清溪夷匪出力。赏副将马光宇、游击王进忠、守备马荣耀、花翎。都司李德溥、巴图鲁名号。游击王连元等、升叙有差。
○甲申。以理藩院右侍郎赛尚阿、兼镶白旗蒙古副统。
○丙戌。上诣绮春园问皇太后安。
○谕内阁、前据孟魁奏、查阅关门。有大车一辆。男女六名口。称系嵩惠落后仆妇车辆。传问原解官。供称全煜至关外。见有家眷车一辆。次早先后起程。难保非全煜眷属。诡计朦混出关。当经降旨交宝兴亲提全煜、严切根究。据实具奏。兹据奏、提讯全煜供称、将契买之使女二人随带服侍。因与嵩惠系属至亲。随写家人二名妇女四名口名单。交伊留在山海关。以便出关等语。全煜系怙恶不悛。发往黑龙江交该将军严加管束之犯。乃敢私带妇女朦混出关。实属胆大妄为。著交宗人府刑部将全煜罪名定议具奏。寻奏上。得旨、宗室全煜、著交黑龙江将军重责四十板。永远锁禁。并著该将军饬知沿途地方官。将全煜私带之家人妇女等。小心押解回京。交该旗分别办理。
○又谕、钟祥奏、越狱官犯。拏获解京一摺。李相清现已就获。解到京日。著大学士、军机大臣、严审定拟具奏。寻奏、讯得李相清、系闻伊母在山东伊兄候补未入流李辅清寓内病重、情急越狱往省。随就近诣聊城县投首。此外委无别情。请于原拟充发乌噜木齐罪上。从重改发伊犁充当苦差。从之。
○以兵部左侍郎铁麟、管国子监事。内阁学士文庆、管光禄寺事。
○丁亥。上至观德殿大行皇后梓宫前奠酒。
○幸圆明园。
○仓场侍郎刘彬士、因病赏假。以兵部左侍郎朱为弼、署仓场侍郎。
○以奉宸苑卿倭什讷、为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衔。
○戊子。谕内阁、前经降旨、王以下。有顶带官员以上。均著百日后薙发。期年内停止宴会音乐。军民人等均著一月后薙发。百日内停止宴会音乐。本日惇亲王绵恺、文庆、来园奏事。朕俱召见。据惇亲王绵恺面陈、与禧恩等共商军民人等薙发停止宴会之处。于义未协。引用百姓如丧考妣。四海遏密入八音之说。惇亲王等既有此语。自应再议。皇后丧仪。乾隆十三年皇祖妣孝贤纯皇后大事。固不敢踰。嘉庆二年皇妣孝淑睿皇后大事。尤不敢过。著再交大学士、军机大臣、会同礼部详查例案。悉心妥议具奏。
○又谕、现在大行皇后薨逝。明年正月。未逾一周。所有明年应行年班之伊犁四班土尔扈特闲散二等台吉喇特纳巴咱尔等、三班青海扎萨克多罗郡王达锡旺扎勒等、均著停止来京。作为后年年班。前来陛见。
○又谕、前据昇寅奏、保送满洲御史。请照汉御史之例一体考试。当降旨交军机大臣、会同吏部议奏。兹据奏称、嗣后宗室满洲蒙古保送御史时。请以清汉文分别考试。以昭核实。御史职司风宪。必须文义优长。方能通达事理。庶遇具摺陈奏。能自为之。惟各部院宗室满洲蒙古人员内。科甲及繙译出身者较少。其有无窒碍难行之处。著军机大臣、会同吏部、再行悉心妥议具奏。寻奏、满洲御史。例不计出身。与其试于保送之后。不如辨于保送之先。请令各部院堂官慎择所属。试以文义。明白通顺者。方准保送。俟记名简放后。仍饬都察院堂官随时甄别。如有文理荒谬者。将该员撤回候补原官。并将原保官议处。从之。
○赏老病告休陕西西安镇总兵官刘凤翥全俸。
○以御灾捍患。封广西贺县神陈王为福佑伯。从巡抚祁<?土贡>请也。
○旌表守正捐躯河南卫辉县民陈得魁女明妮。
○己丑。谕军机大臣等、杨芳奏、剿除峨边倡首夷匪一摺。峨边厅属河北一路夷匪鹿畜根、桑树格、木鸡子、毛喀、哈只格等、倡首啸聚羽党。分起烧杀二十六地杂处汉民。现在盘跨牛磨落一带山峒。数十户至三四百户不等。该提督于四月二十九日。冒雨带兵驰赴松坪。访得牛磨落一带山峒五处。奇险异常。连夜分兵出其不意。先夺大峒要隘。分阻房峒去路。杜绝应援。三十日天色将明。各路官兵抢到大峒。贼目桑树格等陡见兵到。力拒峒门抵敌。标弩齐发。千总干庭耀等联臂扑击。大金屯千总仓旺恩甲、继进受伤。贼匪亦多倒毙。参将樊丰年等。带兵抄至南岸山腰。分两队接应。守备罗应升等、带同官兵攻克旁峒三处。割献贼目哈只格首级。生捦活贼约密格等四十五名。据报杀贼五十三名。飞崖跌毙约二百余名口。抄出贼匪眷属十二名口。贼目鹿畜根木鸡子、亦经枪毙。割取首级。一贼捧献。俯地求饶。意图迁延昏暮。绠悬逃逸。该提督奖励将士。努力夜战。至三鼓贼匪标矢已尽。始得一拥攻入。飞崖跌毙男妇约二三百名口。生捦贼目桑树格、毛喀、夥贼。木牛等八十七名。男妇犯属大小一百三名口。讯据桑树格等供称、峨边河北一带。系该匪等五人为首。今鹿畜根、木鸡子、哈只格三人。已经歼毙。胁从夥党。俱各逃散。所办尚为妥速。牛磨落三峒、与大深溪、原系清溪峨边交界夷地。山深箐密。人迹罕到。该提督督饬弁兵。分路潜袭。竭两昼夜之力。埽荡险窟。威慑群恶。河北二十六地。自可迎刃而解。河南十二姓。亦必闻风震詟。惟该处地当险要。深山穷谷。教化难周。所设土司不能钤束。更复勾串滋扰。此后应如何添官设汛弹压。并叛产田房。查明办理之处。著杨芳督同臬司花杰、归入善后案内。妥为筹办。并咨商鄂山、详核具奏。所有在事各员弁。著该提督确切查明。分别最为出力。其次出力。据实保奏。候朕施恩。毋得稍滋冒滥。将此由四百里谕令知之。
○举行道光十二年大计。江苏卓异官十一员、才力不及官一员、年老官六员、浮躁官二员、江西卓异官十一员、浮躁官一员、不谨官一员、年老官五员、分别议叙处分如例。
○庚寅。谕内阁、向来奏事处遇有奏摺。总当接收。其摺中所陈何事。原不应问。惟遇形迹可疑。亦当留心盘诘。将递摺之人扣留。以凭讯办。本日有不识姓名人擅递封章。并将摺匣封口。事属创见。奏事处率行收受。并未将递摺之人扣留。以致杳无踪迹。难凭究办。太不成事。非寻常疏忽可比。兴保著交部严加议处。哈哴阿著交部议处。寻议、请将兴保降四级调用。哈哴阿降二级调用。得旨、兴保著改为降三级调用。退出奏事处。哈哴阿著加恩改为降二级留任。均不准抵销。
○礼部议准、河南巡抚杨国桢疏报、采访光州贞节妇女彭氏等二百八十口。请建总坊旌表。从之。
○辛卯。谕内阁、昨因奏事处率行接收不识姓名人擅递封章。已降旨将哈哴阿、兴保、分别议处严议矣。嗣后奏事处应如何妥立章程。著御前大臣、军机大臣、会同妥议具奏。寻奏上。得旨、据长龄等议。嗣后奏事官接收奏章。宫内办事之日。著于寅刻在内在门外九卿直房接收。圆明园办事之日。在出入贤良门外朝房内接收。如遇临幸各处。即在该处宫门外朝房内接收。每日接递之际。著奏事官先接寻常摺奏。再接封奏。务当逐件详审检明。其联衔封奏、及寻常奏摺。均著各衙门出具印片。交该递摺官员等、随摺交奏事官、以凭核对。至单衔递封章者。自亲王以至御史。均著亲身呈递。该奏事官如有查出匿名章奏。及形迹诡诈实在可疑之人。除将呈递之件存留。一面指令黏杆处该班侍卫等、将递事之人严行看守。一面回明御前大臣、查明奏办。傥奏事官无故吹求。有将奏摺应接不接者。即著呈递之人。回明御前大臣参办。
○以通政使司副使李振祜、为光禄寺卿。
○壬辰。上诣绮春园问皇太后安。
○谕内阁、前因惇亲王绵恺、文庆、来园奏事。朕俱召见。据惇亲王绵恺面陈。与禧恩等共商军民人等薙发停止宴会之处。于义未协。引用百姓如丧考妣。四海遏密八音之说。惇亲王等既有此说。是以降旨再交大学士、军机大臣会同礼部详查例案。悉心妥议具奏。兹据大学士长龄等会奏。朕详加披阅。内称乾隆十三年五月二十三日。奉皇祖高宗纯皇帝谕旨。孝贤皇后大事。一切典礼。朕皆斟酌古今。务协其宜。盖皇后体制原尊。然以天子之礼视之。则节文亦自有别。纵令伉俪恩笃。亦不可事事从而加厚。以致失之太过。即或情谊稍有未洽。亦不宜事事从而贬抑。以致失之不及。朕于孝贤皇后情隆谊重。固天下臣民所共知。而经纪丧仪。从不肯以一毫私意。稍系典常。考明代嘉靖七年。孝洁陈皇后之丧。阁臣张璁援据古礼。以为丧服自期以下。诸侯绝。特为旁期言。若丧妻本自三年报杀为期年。固未尝绝。上宜为后服期等语。其折中颇为允当。今据大学士等议奏、礼仪内如升殿作乐一节。凡属大朝祀典。自当照例。朕以今年内寻常升殿。但鸣钟鼓。乐悬而不作。庶为合宜。至来年正月。将届期年。一切典礼。著照康熙十四年之例如常仪。钦此。仰见圣谕煌煌。斟酌尽善。后世子孙。总当恪遵成宪。不敢以私意紊典常。是以朕前降谕旨。皇后丧仪。乾隆十三年皇祖妣孝贤纯皇后大事。固不敢踰。嘉庆二年皇妣孝淑睿皇后大事。尤不敢过。与皇祖高宗纯皇帝谕旨。不致失之太过。不致失之不及二语。实相符合。兹惇亲王绵恺、引用百姓如丧考妣。四海遏密八音之语。殊属不伦。蔡沈集传注云。遏绝。密静也八音。金石丝竹匏土革木也。言尧圣德广大。恩泽隆厚。故四海之民思慕之深。至于如此也。仪礼。圻内之民。为天子齐衰三月。圻外之民无服。今应服三月者如丧考妣。应无服者遏密八音。注意深切著明。岂惇亲王等全未寓目。不加体察乎。况虞书二语。系指帝尧而言。并非指帝尧之后。不学无术。信口乱谈。惟恭查乾隆十三年六月初九日奉旨、副都统海昌奏、热河官兵接奉部文。副都统以下。官员以上。俱穿二十七日孝服。兵丁摘缨二十七日。俱过百日薙发。所办甚是等因。钦此。此次既经长龄等详查例案妥议。著仍遵前旨。王以下。有顶带官员以上。均著百日后薙发。期年内停止宴会音乐。军民人等。均著一月后薙发。百日内停止宴会音乐。其在京旗人。著照乾隆十三年热河兵丁之例。俟百日后薙发。其余东三省暨各省驻防。及京城外之宝坻县沧州等处小八旗兵丁。俱仍著一月后薙发。无庸更改。至惇亲王绵恺来园具奏时。痛哭流涕。并奏称四人共商。意见相同。妄加援引。朕若将伊等照大不敬律治罪。伊等自思能当此重咎乎。惇亲王绵恺、禧恩、文庆、裕诚、著交宗人府吏部严加议处。此系朕姑从宽典。仅予薄惩。将此通谕中外知之。
○又谕、恩铭等奏、修艌剥船草率各员。请旨分别惩处一摺。北运河额设官剥船只。每年漕前修艌。必应一律完固备用。兹据该侍郎等查明此项剥船。已艌者多有渗漏。装运粮石。以致潮湿。于仓储殊有关系。著将修艌草率之通州、沧州、知州。静海、武清、吴桥、南皮。交河等县知县。及朦混验收之杨村通判嵇承廉、一并交部查取职名议处。嵇承廉著先行摘去顶带。责成该员督催各州县等、将渗漏船只。克期修补完固。所用银两。不准开销。并著添雇民剥船赴杨村备用。傥仍前渗漏。补修迟延。或所雇民船短少。不敷拨用。贻误漕运。即将各该员等据实严参。以儆玩泄。此外各州县剥船。著天津道督饬承管之员。各自查明。赶紧修艌。如再有渗漏。亦著查取职名交部议处。又据片奏、查出船户万贵等三名。年俱幼穉。尚未成丁。难保非船头串通匪徒。故将幼穉滥充。偷窃米石。冀免刑责。且每船载米二百余石。由杨村抵通州。经行五六日不等。以粮运重载。付诸十余岁幼穉之手。办理种种草率。该侍郎等、已饬该通判将刁恶船头枷责。并驱逐幼穉另选壮丁充补。该通判如再奉行不力。即著严参示惩。该部知道。
○又谕、已革骁骑校舒兴泰、既系因病具呈告退何以不候批准开缺。遽私自出京。迨出家当道士后。既改名舒义振。何以缘簿内又书写辛义振之名。踪迹甚为可疑。虽经刑部讯明。据供实因病体虚弱。不能骑射。恐被参劾。急于就医。随即出京。复以许愿病痊出家。至陕西华山病愈。即在该处雷祖庙。拜巩仁潮为师。至辛义振之名。亦系随手书写。并非屡改姓名。亦未向人募化。委无不法等语。所携书本。亦查无违悖字迹。惟该犯身系六品旗员。年力正强无故私赴华山出家。所供并无不法之处。已难凭信。且舒兴泰与巩仁潮既非素识。何以远涉拜师。巩仁潮亦不问明来沥。率行收伊为徒。难保无辗转听纠。传习异端邪术等请。著将舒兴泰递解陕西。交史谱详细查明。该犯是否在华山出家。拜巩仁潮为师。有无不法别情。切实审讯。奏明办理。寻奏、查巩仁潮庙内。皆系寻常经卷。委无异端邪术。至舒兴泰因素闻华山清净。是以远涉拜师。此外亦无不法别情。惟系已革旗员。未便任其在外为道士。应请勒令还俗。交伊家领回管束。至巩仁潮虽无不法。但率收旗员为徒。究有不合。应照不应轻律笞四十纳赎。下部议。寻议、舒兴泰已经销除旗档。未便仍交伊家领回。应交顺天府转饬宛平县编入民籍。严加管束。余均应如该抚所奏行。从之。
○以云南景东厅属保甸土巡检陶镇子翊廷、袭职。
○礼部议准、河南巡抚杨国桢疏报、采访安阳县节妇陈胡氏等十口。请建总坊旌表。从之。
○癸巳。孝恭仁皇后忌辰。遣官祭景陵。
○以通政使司通政使奕泽、为都察院左副都御史。
○甲午。以广西思恩府属兴隆司土巡检韦柱侄彩基、袭职。
○乙未。大行皇后梓宫前行大祭礼。上至观德殿奠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