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实录康熙朝实录 - 第 544 页/共 681 页
○己酉。调户部尚书徐潮为吏部尚书仍兼翰林院掌院学士、教习庶吉士。
○升内阁侍读学士音。达礼为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
○升甘肃巡抚齐世武、为四川陕西总督。
○庚戌。上诣皇太后宫、问安。
○壬子。调工部左侍郎穆和伦为吏部左侍郎。转工部右侍郎莫音代、为左侍郎升翰林院掌院学士揆叙、为工部右侍郎仍兼翰林院学士。
○丁巳。上诣皇太后宫、问安。
○戊午。上谕大学士等曰、山东巡抚赵世显拏获朱三父子、解往浙江、交穆丹处。朱三者、乃明代宗室、今已七十六岁。伊父子游行教书、寄食人家。若尽拏容留伊等之人、恐株连太多。可传谕穆丹知之。
○庚申。先是、上以畿辅少雨。命大学士等、会同九卿详议政事得失至是大学士九卿等、奏曰。皇上为天下人民宵旰忧勤。稍有水旱、即加赈济且万几皆皇上亲理稍当更改者。即斟酌更改已极周详皇上为民忧勤如此自当上格。天心、甘霖旋沛也。
○辛酉。上谕大学士等曰、湖广提督俞益谟、密摺奏请来秋发兵、巢□刀除红苗尔等详阅此摺议奏寻大学士等、议奏红苗。目前无大罪昭彰、遽兴兵进巢□刀似乎无名。况如噶尔丹叛逆、皇上尚屡传谕上□日、不得已而后兴兵讨灭。今苗民有过恶、亦当晓谕至不得已、然后巢□刀之、则兵出有名。彼敢不心服乎上曰、朕意亦然故命尔等阅之。
○调正蓝旗蒙古都统公傅尔丹为正白旗蒙古都统升正蓝旗圹军统领阿喇纳、为蒙古都统。仍兼护军统领。
○内大臣明珠故、遣皇三子允祉往奠茶酒、赐马四匹。
○癸亥。孝端文皇后忌辰遣官祭。昭陵。
○甲子。上诣。皇太后宫、问安。
○乙丑。雨。
○以二等伯唐保住为镶黄旗护军统领原任甘肃提督李林盛、为镶红旗汉军都统。
○升陕西汉中副将郝宏勋、为四川建昌总兵官。
○丁卯。上诣。皇太后宫、问安。
○升工科给事中岳代、为山西按察使司按察使。
○户部议覆、都察院左都御史署理仓场事务富宁安疏言、大通桥旧有满汉监督二员于康熙四十一年裁汰将粮务交坐粮厅管理今会清河粮务又归并坐粮厅难以兼理请复设大通桥满汉监督二员应如所请从之。
○辛未上诣皇太后宫、问安。
○以故二等精奇尼哈番善巴从第二等侍卫兼佐领阿实坦、袭职。
○以广西道御史吕履恒、为云南乡试正考官。兵部主事宋聚业为副考官吏部郎中蔡秉公、为贵州乡试正考官内阁中书李棅为副考官。
○癸酉。兵部议覆、原任四川陕西总督博霁疏言盩厔营游击所辖三县商州营守备所辖四州县轻重稍偏应将游击移驻商州守备移驻盩厔又西安副将止巡城防守汛地无多潼关参将管辖七州县并辖商州等四州县汛地甚广应将西安城守营改。设参将潼关营改设副将均应如所请从之。
○乙亥。上诣皇太后宫、问安。
○礼部尚书凯音布、以年老乞休允之。
○旌表安徽烈妇、宿州梁氏、拒奸自缢。给银建坊如例。
大清圣祖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中和功德大成仁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三十二
大清圣祖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中和功德大成仁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三十三
康熙四十七年戊子五月丙子朔上诣皇太后宫问安。
○戊寅。仁孝皇后忌辰遣官祭陵。
○己卯夏至祭。地于方泽。遣领侍卫内大臣尚之隆、行礼。
○辛巳谕大学士等朕南巡阅河、见洪泽湖风浪危险、堤岸陡立。商民船只触石损坏、伤人甚多。朕心时切轸念。因特令河臣、沿湖堤创设救生木桩。自设桩以来、数年内、并未损船。伤人于商民大有裨益。此桩应时加增修、愈多愈善嗣后著江宁苏州、杭州三处织造每□山戊不□于节省银内各捐五百两解送总河衙门。以备救生桩之用该省逐□山戊不□增修存案不必奏销如不实行修理、于别项支用者、从重治罪。
○壬午。上诣皇太后宫、问安。
○以兵部右侍郎恩丕充经筵讲官
○甲申。上诣皇太后宫、问安。
○调工部尚书王鸿绪、为户部尚书。
○以内阁学士舒图为甘肃巡抚。
○以内务府郎中尚之杰、署内务府总管。
○予故汉军都统一等阿思哈尼哈番李正宗、福建汀州总兵官张应金、各祭葬如例。
○乙酉。上奉皇太后自畅春园回宫。
○升左都御史富宁安为礼部尚书仍兼管仓场事。
○以青海故多罗贝勒盆苏克子博硕克图戴青阿拉布坦鄂木布袭爵。
○丙戌。上巡幸塞外命皇太子允礽、皇长子多罗直郡王允禔、皇十三子胤祥、皇十四子禵、皇十五子允禑、皇十六子允禄、皇十七子允礼、皇十八子允祄、随驾。是日启行、驻跸顺义县南石槽。
○丁亥。上驻跸密云县。
○古北口提督马进良等来朝。
○戊子。遣官祭关圣帝君。
○上驻跸遥亭。
○己丑。上出古北口驻跸两间房。
○辛卯授和硕显密亲王丹臻庶出子成仁、和硕简修亲王雅布庶出子李生额俱为三等奉国将军固山贝子福存庶出子德全奉国将军勒塞礼子赫勒布、俱为奉恩将军镇国公普贵子名保、为三等镇国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