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实录嘉庆朝实录 - 第 469 页/共 523 页

○壬戌。谕军机大臣等、本日由驿递到斌静奏事夹板一副。拆阅时包封内夹板外。藏有宁夏已革千总刘宝控告总兵游栋云呈词款单二纸。朕详加披阅。所控各款。俱指该总兵骫法营私。大干法纪。必应查明究办。其呈内注明由王鋐站申。著长龄即查明王鋐站、系何州县驿地。传提该驿吏役讯明刘宝现在何处。饬拏到案。先将呈内所控游栋云各款。向其逐一研讯。游栋云现在由甘起程赴京陛见。已有上□日饬令速回兰州候讯。俟游栋云到日。令其质对明确。秉公据实具奏。至刘宝控告上官。以呈词夹入奏摺包封之内。有无同谋之人。一并讯明。治以应得之罪。将此谕令知之。   ○降四川提督多隆武、为广东南韶连镇总兵官。以南韶连镇总兵官何君佐、为四川提督。   ○甲子。朝鲜国王李玜、遣使表贺万寿、冬至、元旦、三大节。及岁贡方物。赏赉筵宴如例。   ○予福建故光禄寺卿伊朝栋、入祀乡贤祠。从巡抚董教增请也。   ○乙丑。谕内阁、主位之母家。如高斌緼布花沙布等、已入满洲旗分。俱曾各赏满洲姓氏书写矣。惟玉牒内孝仪纯皇后。慧贤皇贵妃。淑嘉皇贵妃之母家姓氏。仍以单字书写。著交宗人府于玉牒内孝仪纯皇后之母家、书写魏佳氏。慧贤皇贵妃之母家、书写高佳氏。淑嘉皇贵妃之母家、书写金佳氏。   ○丙寅。谕内阁、章煦等奏、习教民人、悔过投首、恳请免罪一摺。赵文举等一百九十一名。生为盛世良民。乃误听邪言。沿习红阳静空天主老佛门一炷香烧香清茶等教会。本应俱按律治罪。惟前曾降上□日。准令习教之人。改悔免罪。予以自新之路。今该民人等先后到官自首。具结真心悔过。赵文举等一百九十一名。俱著施恩免其治罪。该民人等既经免罪。即与良民无异。务各安分守业。痛戒前非。著顺天府将赵文举等姓名籍贯。开造清册二本。一咨刑部存案。一存顺天府衙门。并令各州县自行造册存记。嗣后册内有名之人。如犯寻常案件。仍照平人各依本律治罪。傥阳奉阴违。日久玩生。又复传习邪教。一经获案。为首者即行正法。为从者俱照本律加倍治罪。以示严惩。该民人等前经习教。其中与在逃最要次要各逆犯。必有素相识认者。该逆犯等不知该民人等业经改悔。或投至其家。该民人等立即擒拏送官。或知其潜匿他所。报官拏获。审明属实。将该民人照平人拏获逆犯者。亦加一倍施恩。该地方官务各明白晓谕。俾该民人等悔过抒诚。实心向化。用副朕宥罪施仁、训俗移风至意。   ○丁卯。孝仪纯皇后忌辰。遣官祭裕陵。   ○谕军机大臣等、朕闻山东藩司广庆、身弱多病。不能约束家人。臬司张五纬、年力已衰。办事游滑。声名平常。景安、帅承瀛、现往该省查办匿名揭帖一案。著于抵东后留心察看广庆精神若何。张五纬因何不协舆论。是否能胜藩臬两司之任。据实密奏。将此谕令知之。   ○又谕、朕闻浙江藩司瑞麟、年老多病。声名平常。藩司关系紧要。岂可任其恋栈贻误。著杨頀秉公确查。如该藩司有贪污劣迹。即行据实参奏。毋稍徇隐。若一时查无实据。而瑞麟精神操守。不胜浙江藩司之任。亦即据实密陈。傥该抚有心徇庇。不以实奏闻。将来别经发觉。定将该抚一并惩治不贷。将此谕令知之。   ○拨借盛京闲款银三万两、给地方官分办道路桥梁。   ○赏盛京将军富俊银二千两、以资办公。   ○戊辰。上诣大高殿行礼。   ○还宫。   ○谕内阁、朕本日自圆明园进宫。在倚虹堂传膳。闻迤北有点放爆竹之声。迨进西安门至玉河桥。又闻东北有点放爆竹之声。均相距甚近。前曾屡经降上□日。令步军统领等严行申禁。凡遇朕进宫下园。及临幸经由之处。附近铺户居民。概不准点放爆竹。俟朕经过后。方准点放。乃步军统领等仍约束不严。除那彦宝在园该班外。英和著交都察院察议。英绶著交都察院议处。该管地面官员、查明一并交都察院议处。所有该二处兵丁。即令英和等查明自行责惩。   ○是月。两江总督孙玉庭奏、前于萧南厅民堤工程、请改官堤一事。未能详筹。率行会奏。实属冒昧。得上□日、耳软心活。岂能率属。严明刚决。方能治事。勉之。   大清仁宗受天兴运敷化绥猷崇文经武孝恭勤俭端敏英哲睿皇帝实录卷之三百三十九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 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少保内大臣文渊阁提举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协办大学士户部尚书翰林院掌院学士教习庶吉士总管内务府大臣镶黄旗满洲都统步军统领管理户部三库奉宸苑清漪园等处总理工程处御茶膳房御药房太医院西洋堂事务军功加三级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十三级纪录二十一次臣英和经筵讲官太子太保礼部尚书上书房行走武英殿总裁管理国子监事务加六级随带加二级纪录四次臣汪廷珍等奉敕修    嘉庆二十三年。戊寅。二月。己巳朔。谕内阁、润祥等议驳、御史文溥条奏八旗官员俸米请照大档甲米之例支领一摺。所驳甚是。御史有言事之责。如事关利敝□大、有裨政治者。原准其据实条奏。八旗官员支领俸米。向系分给米票。自行赴仓关支。自乾隆年闲奏定章程。历今二十余年。相安已久。该御史忽欲更改旧章。请将各旗员俸米。由该旗派参领等全数领出。再行分给。是明为参领等开包揽克扣之门。该御史必系受人怂恿。故为此奏。难逃朕之鉴察也   ○庚午。上幸圆明园。   ○辛未。遣官祭文昌帝君庙。   ○命协办大学士吏部尚书戴均元、兵部尚书和宁、在军机大臣上学习行走。   ○实授恒敏、为陕西按察使。   ○壬申。上幸静明园。诣龙神庙拈香。   ○予原任江苏布政使方昂入祀名宦祠。从巡抚陈桂生请也。   ○旌表守正捐躯河南宝丰县民张镇妻程氏。   ○甲戌。遣官祭先医之神。   ○谕内阁、御史蒋诗奏、请严拏讼棍一摺。民闲户婚田土。雀角鼠牙。势所难免。惟在州县官勤于听理。断狱公平。则曲直较然。争端自息。即有狡黠之徒。亦不能欺廉明之吏。使无情者妄构衅端。无如吏怠其职。乡曲愚民。角胜忿争。而讼棍遂得乘机教唆。以遂其把持渔利之谋。著直省大吏。严饬地方官。公勤听讼。辨别情伪。如案内究出唆讼之人。立即查拏究办。或有著名讼棍。严缉重惩。则刁风渐戢。讼狱自可日减矣。   ○又谕、御史蒋诗奏、严禁制造赌具一摺。民闲制造赌具。律有明禁。自应查拏惩治。但须查明实系私行制造之家。起获究办。若因稽查保甲。比户搜查。未免扰累。嗣后遇有赌博之案。务究明赌具来历。将私行制造之人。拏获到案。按律惩办。不得颟顸了事。致有疏纵。   ○又谕、都察院奏、湖南新设晃州厅民人吴继泽等、以设厅不便七款、来京控告。又据民人钟大祥、控芷江县役吴泰等、索拏具结愿归玉屏民人、纠众执持刀棍、抢去牛只衣物、殴伤多人各等情。湖南六里地方。久隶芷江。近岁该处民人。纷纷呈请愿改隶黔省玉屏。前因屡控不休。特派湖南巡抚巴哈布、贵州巡抚文宁、公同会勘。议请更设晃州厅。专归管辖。降上□日允行。该处民人。自当静受抚绥。此时甫经定制。何以即知该通判日后必致扰累地方。来京控诉。国家建官牧民。其柄操之自上。小民岂得妄兴訾议。似此刁抗之风。断不可长。惟该民人当更制之初。未谙禁令。地方官当善为开导。乃率任胥役人等。强拏滋扰。竟有抢掠民财、刀棍伤人之事。办理亦属错谬。著巴哈布亲赴该厅地方。传集绅士耆民。明白晓谕。令其遵照成议。守分安业。毋许妄生异论。其从前滋扰闾阎之县役。著该抚逐一查明。按律惩办。并示谕该民人等知悉。若有刁民始终抗违。即行查究治罪。吴继泽、钟大祥、著该部照例解回原籍听候查办。   ○旌表守正被戕山西浮山县民马毛蛋子妻崔氏。   ○乙亥。上诣时应宫拈香。   ○还宫。   ○孝淑皇后忌辰。命皇次子智亲王旻宁祭陵寝。   ○大学士董诰、以疾致仕。命在家食俸。   ○以祭社稷坛。自是日始。斋戒三日。   ○丙子。谕内阁、孙玉庭等奏、湖广江西纲引滞销、请将盐道惩处一摺。湖广、江西、丁丑纲盐引。运销不及十分之一。实属惰玩。盐道章廷梁、胡稷、俱著革职留任。摘去顶带。责令将积引督属上紧疏销。如能依限足额。由该督等奏请开复。傥始终怠玩。即参奏离任。至官引滞销。由于私盐充斥。该二省行引地界辽阔。所有缉私事宜。并著湖北江西各督抚督饬地方文武官员。一体认真查办。其应如何设法疏通积滞。堵缉邻私。及稽查夹带偷漏之处。著该督抚盐政等会同妥议章程具奏。   ○以协办大学士兵部尚书章煦、管理刑部事。吏部左侍郎王鼎、兼管顺天府府尹事。   ○丁丑。祭先师孔子。遣皇三子绵恺行礼。   ○戊寅。祭大社大稷。上亲诣行礼。   ○以刑部尚书吴璥、充经筵讲官。   ○己卯。孝康章皇后忌辰。遣官祭孝陵。   ○谕内阁、前据御史王允辉奏、山东省城、现有匿名揭帖、指摘巡抚臬司等贪黩夤缘等款、当降上□日令景安、帅承瀛、前往查办、兹据查讯大概情形、先行覆奏、系因上年九月臬司张五纬署理藩司、委署曲阜长山二缺不公、外闲纷纷訾议、以后遂贴有此项揭帖、请将张五纬解任、试用知县刘东里革职、单县知县项立本解任质讯等语。张五纬人本平常。自任山东臬司。即不认真办事。前于宁海州苏援基强奸曹三姐一案。办理错谬。已将该臬司交部严议。本日又有郓城县民王行素等、呈诉捕役豢盗控司不行提究之案。暂署藩篆。辄将不应轮委与不应入班之州县。委署曲阜长山二缺。以致属员登门詈辱。并经景安等访知该臬司素食鸦片烟。有玷官箴。似此种种溺职。实无足惜。张五纬、著即革职。交景安等归案质讯。试用知县刘东里、即因署藩司委署不公。或在巡抚衙门禀诉。或具呈控告。均无不可。何得径登张五纬之门。肆口詈骂。亦属刁顽。刘东里、著革职。具禀诋斥上官之署单县知县项立本、著解任。交景安等一并严审。务将编造匿名揭帖之人。究明按律惩办。陈预于上年九十月闲。即知有匿名揭帖之事。并不奏闻。刘东里等向张五纬肆行无状。亦不据实参奏。著先行交部议处。   ○又谕、御史卿祖培奏、修办御道、请专任承办之官、毋庸虚设多员一摺。所奏是。朕每于春秋围次。面谕直隶总督等、毋许多派办道官员。以省扰累。乃该省积习相沿。派委之员。逐岁增多。浮费日加。势所不免。嗣后直隶修办御道。著专责成承办之员。如式修垫。其督办帮办等官。概行裁汰。临期再派随围之道府。总司查察。毋许藉端滋扰。如朕经临时。御道旁见有委员杂沓。定将该督等惩处不贷。   ○以刑部郎中温承惠、为山东按察使。   ○庚辰。以举行仲春经筵。遣官告祭奉先殿。传心殿。上御文华殿经筵。直讲官穆彰阿、戴联奎、进讲孟子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讲毕。上宣御论曰君臣士庶。分位虽殊。心性好恶则一也。君承社稷重任。治理天下国家。天下国家。托于万民。万民为天下国家之大本大源。必先得其心。得其心则治具毕张。本源巩固矣。尧舜之道。得民心也。饱食暖衣人所欲。下民穷困。何能自求。必多方以致之。因利而利之。广田畴。薄税歛。讲礼义。明禁令。凡其所欲。务为聚焉。咸获生养安全。如保赤子。心诚求之。庶民仰之如父母。敬之如神明。上下交泰。不识不知。顺则成俗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饥寒流离人所恶。而上不能恤。水旱盗贼人所惧。而上不能去。上下相蒙。漠不动念。听其转于沟壑。而又加之以重赋。苦之以差徭。桀纣之亡。失民心也。民心既失。天下国家。沦胥以亡。甚可畏也。从欲以治。圣主良臣之大经大法。总在于阜财足食。平均天下。则国家安。拂人之性。暴君污吏之小巧小识。总贪于掊克聚敛。剥削闾阎。则国家危。安危之机。系于君心。正则得民心。偏则失民心。同其好恶。安其生计。不必以智术权势。控制笼络。久道化成。情孚义洽。得心之效大哉。民心之向背。兴亡系焉。有天下国家者。尚慎旃哉。直讲官廉善、黄钺、进讲书经惟学逊志务时敏。讲毕。上宣御论曰人君立极治民。学于古训。乃有获也。二典三谟。钜细毕赅。在所取法耳。身居九重之上。惟恐志满气盈。不能虚衷从善。诚大患也。宵旰潜心勉力。终始无闲。以所行之政事。证诸先王法言。合于道者从之。偝于理者改之。为学之实功著矣。骄泰之性。造次不可存。讲益之志。无时而不敏。坦怀纳谏。舍己从人。典谟之义理。靡有津涯。学问之工夫。惟虞闲断。处晦而观明。不敢有一毫自足之心。集虚以受益。不肯萌片时自止之念。渐觉义理有得于心。可为建极立政之本。为学之大用见矣。帝王之学。贯串古今。涵育万类。修齐治平之要。危微精一之传。诚能笃信而深念之。身体而力行之。自学以明德。成己之功也。教学以新民。成物之效也。实体于寸心。推广于万事。内圣外王之道备矣。夫学殖也。一念惓惓。慎终如始。日就月将。勤求不怠。自臻于缉熙光明之境。粤稽古先圣王。莫不笃信好学。尊闻念典。故能化隆俗美。治道光昭。前代昏蒙失德之主。皆由于不学无术。自以为是。至于不可救药。废学之贻害也。有民人社稷之任者。岂可不逊志时敏。孜孜勤学乎。礼成。上幸文渊阁。赐讲官及听讲诸臣茶。复赐宴于本仁殿。   ○遣官祭黑龙潭昭灵沛泽龙王之神。玉泉山惠济慈佑灵濩龙王之神。昆明湖安佑普济沛泽广生龙王之神。密云县白龙潭昭灵广济普泽龙王之神。   ○遣官祭圆明园惠济祠。河神庙。   ○谕内阁、向来恭遇坛庙祭祀。于望燎望瘗位。皆安设拜垫。其祝帛香馔送燎送瘗时仪注。系恭立伫望。并不行拜跪礼。是拜垫本系虚设。嗣后望燎望瘗位拜垫。俱著裁彻。此次亲诣朝日坛行礼。即行裁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