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实录嘉庆朝实录 - 第 462 页/共 523 页

○调兵部尚书卢荫溥、为户部尚书。以病痊协办大学士刑部尚书章煦、为兵部尚书。兼管顺天府府尹事。   ○以翰林院侍讲玉绶、充日讲起居注官。   ○壬戌。上御洞明堂。勾到湖广、陕甘、情实罪犯。停决湖广斩犯二十三人。绞犯十九人。陕甘斩犯九人。绞犯九人。余一百一十九人予勾。   ○缓徵山东范、朝城、堂邑、博平、茌平、清平、聊城、莘、冠、馆陶、齐河、平原、东阿、濮、观城、临清、夏津、邱、章邱、长清、恩、高唐、邹平、济宁、蒙阴、莱阳、德平、平阴、博兴、武城、兰山、郯城、邹、郓城、金乡、嘉祥、三十六州县、及德州、东昌、临清、三卫、旱灾雹灾水灾新旧额赋漕粮。及旧欠耔种仓谷有差。   ○癸亥。上幸万寿山。越南国使臣胡公顺等三人。于藻园门外瞻觐。   ○谕内阁、御史卿祖培奏、有代理湖北通山县事武昌府经历高士智、投递书信一封。称于上年冬闲拏获手剌叛逆字样之匪犯刘潮青等、叠禀该省上司迟延未结。将原信禀稿一并进呈。该省拏获匪犯刘潮青等。经该署县通禀后。业已饬拏审办何以日久未结。著新任总督庆保、会同张映汉迅速亲提审讯。即行奏结。毋再迟延。至高士智于代理县事时。既将此案禀出。自宜静候审办。即因该上司办理迟延。该员或有屈抑。本有直揭部科之例。现据该御史奏称与高士智素不相识。高士智无论与御史是否认识。亦不应投递书函。呈诉公事。此风断不可长。著该督等一并查讯参奏。治以应得之罪。   ○两江总督孙玉庭等奏报、秋汛安澜。出力员弁。下部议叙。   ○旌表守正捐躯河南遂平县民王三妻远氏。   ○甲子。太仆寺卿瑚松额、以奏对失仪、革职。   ○发京仓粟米三千石。给直隶大兴、宛平、二县、煮赈。   ○乙丑。上御洞明堂。勾到浙江、江西、安徽、江苏、情实罪犯。停决浙江斩犯十一人。绞犯四人。江西斩犯六人。绞犯五人。安徽斩犯九人。绞犯三人。江苏斩犯八人。绞犯五人。余一百一十三人予勾。   ○调云南巡抚李尧栋、为江苏巡抚。以四川布政使李銮宣、为云南巡抚。四川按察使曹六兴、为布政使。浙江宁绍台道富信、为四川按察使。   ○旌表守正捐躯山东乐安县民薛维绪妻李氏。   ○丙寅。上幸静明园。诣龙神庙拈香   ○刑部奏、审明买米出城人犯。得上□日、奸商设法进城买米囤积。接济回漕。例有明禁。各城门于买米数在一石以外。及叠次出入形迹可疑者。自应查拏究办。若小民零星自买食米。及受雇背负。凡在一石以内者。不得纷纷查拏以杜扰累。   ○丁卯。上御勤政殿听政。   ○以太常寺卿哈宁阿、正黄旗蒙古副都统载铨、为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衔。   ○戊辰。孝慈高皇后忌辰。遣官祭福陵。上诣恩慕寺恩佑寺行礼。   ○诣大高殿行礼。   ○还宫   ○谕内阁、朕因浒墅关近年关税短绌。昨于阿尔邦阿来京召对时。询以历年关税致绌之由。据奏内河关税、向比海关例课为重、近年海洋平静、各商船多由海运经行、既图船身宽大、多载货物、兼可少纳税课、以致内河例课、多不能足额等语。商船出海贩运。其所带货物。应准出洋与不准出洋者。本有定例。如茶叶米石等项。皆干严禁。原不能悉听商船之便。不行查察。径自放行。著通谕海关省分各督抚、严饬管理关税之员。于商船到口时。验其所带货物。除例准出洋者令其纳课放行外。其例不准出洋货物。一概截留。不许出口。如管关之员、贪得税余、私行卖放者。一经查出。即行参处。庶内河外洋。各守章程。不致此盈彼绌。以平榷务。以杜敝□大端。   ○又谕、孙玉庭奏恤丁除敝□大一摺。漕船每岁领运。于例给漕赠月粮外。复优准加带土宜。并于通州变卖余米。所以体恤丁力者甚至。而江省各帮船。仍有勒索州县兑费之事。总藉口于赔垫积疲。不能不资津贴。帮船津贴日多。则州县浮收日甚。伊何底止。兹据该督奏请恤丁两条。其减省委员禁止馈送。全在该督抚漕督实力奉行。严加查察。勿为空言。其酌筹生息。增给造运。即著该督等详议续奏。至所指弁兵等刁难州县。有无故停兑开行勒掯通关米结两端。尤为切中情事。总之漕粮未兑以前。责在州县。既兑以后。责在弁丁。其受兑之时。如有米色潮湿搀和者。准其禀报该粮道查验参办。若米色纯洁。该弁丁等仍敢停兑吵闹。及掯不出结者。立即从严惩办。以杜刁制。至另片所奏苏松常镇各帮。统以米石多寡。按水次旧章酌给津贴。禁止每船给费。均著照所奏办理。如此酌中调剂。即作为一定限制。如帮丁再敢格外需索。州县藉口浮收。俱著严参治罪。以肃漕政而塞敝 □大源。   ○铸给湖南靖州协都司关防。从前任总督阮元请也。   ○以孟冬时享太庙。自是日始。斋戒三日。   ○己巳缓徵山西阳曲、太原、榆次、徐沟、静乐、岚、寿阳、七县、旱灾霜灾本年额赋。并贷常平仓谷。   ○复赏大兴、宛平、二县、仓米八千石煮赈。加赏广宁门外普济堂煮赈小米五百石。   ○庚午。孝敬宪皇后忌辰。遣官祭泰陵。   ○颁御制谏臣论。曰、人君治政临民。未能尽美尽善也。天下几务极繁。百官庶司。岂能毫无欺隐乎。若无谏诤之臣。政不纲矣。是以特设科道。事上存有犯无隐之忠心。效学朱云魏徵之劲节。立志公正。不畏权要。见坏法乱纪之事。直进弹章。毫无瞻顾。斯不负设官之意也。明目达聪之职。责任至重。君有失德。尚欲绳愆纠谬。格其非心。若一味缄默。徒贻寒蝉之诮耳。内外臣工。傥有营私作敝□大、而上不知者。立时封奏参劾。不避嫌怨。斯为尽心尽职之言官。朝廷之大福也。世道人心。日流日下。近年言事诸臣。为公者少。为私者多。避人焚草者少。张扬于众者多。甚至假借题目。作弄威福。营私纳贿。枉法贪财。此端岂可开。此风不可长也。若不力加整饬。驯至于前明结党恶习。诚朝廷之大患也。忠告必嘉纳。佞口必屏斥。若不论忠佞公私。惟言官之言信用。博纳谏之虚名。受乱政之实祸矣。惟望言官洗心涤虑。大公无私。常存以言事君之诚。尽屏取巧谋利之伪。作天子之耳目。为朝廷之腹心。上章进谏。置祸福于度外。密封不露。虽至亲手足。不令与闻。方不愧此职任。顾名思义。王章不可玩也。以执法之臣。为犯法之事。甚辜朕求言之诚意矣。为私之一二败类。不得不除。为公之诸臣。益当勉励。不必妄生疑惧。当言则言。言必有中。若仍存私见。自此绝口不言。竟以朕为拒谏之主。心更不可问。罪浮于彼矣。   ○谕内阁、国家设立台谏。任以言责。期于明目达聪职至要也。为科道者、必实有忠君爱国之心。遇政事之阙失。臣工之险陂者。诚动于中。直陈无隐。此真忠言谠论。朕所乐闻而愿望者也。近日科道章奏。未为不多。而能有所建白者实少。或止于申明旧例而泛为铺叙。或辄议更张成法而断难施行。此皆志存塞责。意在见长。为私而不为公。朕洞烛其情。犹以其谏官而优容之。不意竟有以奏事为利媒、藉以窃弄威福、私纳财贿者。坏法乱纪。莫此为甚。此实台谏中之败类。朕不能不执法惩治矣。盖忠佞邪正。判然两途。嘉言裨国。与莠言乱政。其利害关于国家者甚钜。朕特制谏臣论一篇。著发交都察院。自堂官以及科道。每人照录一通。嗣后初任言官者。到任之日、亦令照录一纸。俾各触目警心。各科道经朕剀切训饬。务各屏除私念。力矢公忠。凡政务之关系国计民生、及内外臣僚营私骫法者。仍据实直陈。不可妄生疑惧。自甘缄默。惟不得假公济私。变乱是非。用副朕求治纳言之至意。   ○又谕、御史盛惇大奏、请杜盐漕积敝□大一摺。漕船夹带私盐。及私枭充斥。皆应实力查禁。该御史所奏漕船鬻私。枭徒兴贩。皆由于场灶之透漏不遏其源。则其敝□大不能尽除。著该督抚及漕督盐政等、各饬所属。一体严行查禁。有犯必惩。如有夹带兴贩等事。究明私盐来历。一并严拏惩办。并将该管及失察出境入境员弁。照例参处。勿稍徇隐。   ○又谕、御史卢浙奏、敬陈漕河事宜一摺。江南山东运河一带。闸坝重叠。漕艘经行。凡提溜打闸。不能不添雇人夫。但散而无纪。向来闸官漕委。互相争竞。以致无所责成。闸官系地方实缺人员。该处水势人情。皆所素悉。所有该闸关缆人夫。自应责令闸官专管。其漕委员弁。多一人即添一人需索之费。一概不许干与。如闸官有浮收关缆、多索夫价者。查出照例严参。至该御史所称帮丁应带土宜。无分贫富照数均装一节。此则事属难行。帮丁应带土宜。到关免税。本有定额。原不准例外多装。其有装不足额者。亦祇可各听其便。岂能官为匀派。惟在该管粮道及经过各关。实力稽查。各帮船应带土宜。如数在一百五十石以内者。照例放行。其有逾额多带者。查明严行惩办。则货有定额。而漏税滞运之敝□大。不禁自除矣。   大清仁宗受天兴运敷化绥猷崇文经武孝恭勤俭端敏英哲睿皇帝实录卷之三百三十五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 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少保内大臣文渊阁提举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协办大学士户部尚书翰林院掌院学士教习庶吉士总管内务府大臣镶黄旗满洲都统步军统领管理户部三库奉宸苑清漪园等处总理工程处御茶膳房御药房太医院西洋堂事务军功加三级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十三级纪录二十一次臣英和经筵讲官太子太保礼部尚书上书房行走武英殿总裁管理国子监事务加六级随带加二级纪录四次臣汪廷珍等奉敕修    嘉庆二十二年。丁丑。冬。十月。辛未朔。日食。   ○享太庙。上亲诣行礼。   ○遣官祭永陵。福陵。昭陵。昭西陵。孝陵。孝东陵。景陵。泰陵。泰东陵。裕陵。   ○遣官祭孝淑皇后陵寝。   ○遣官祭端慧皇太子园寝。   ○颁嘉庆二十三年时宪书。   ○越南国王阮福映、遣使表贡方物。赏赉筵宴如例。   ○壬申。上幸圆明园。   ○癸酉。谕内阁、朕每日恭阅列圣实录。原以祖考诒谋。法则大备。鉴往知来。恪守祗遵。以施于政治。本日恭阅皇祖世宗宪皇帝实录。内载雍正五年九月内钦奉谕上□日。邪教妖言。大有关于人心风俗。该地方官一有所闻。即当留心根究。庶可以消奸宄而安良善。所谓防微杜渐也。若下司隐匿不报。或上司知之、又欲化有事为无事。势必至奸宄漏网。匪党无所忌惮。附和者愈众、则将来株连者愈多。是本欲息事、而转致多事。故不如惩治之于早也。各省督抚藩臬、皆地方大吏。勉之毋忽。钦此。仰见皇祖睿谟深远。于百年以后之事。早已先几烛照。朕现在严拏邪匪。用以除莠安良。实与祖训默相符合。盖邪教妖言。煽惑愚民。其始不过数人数家私相传习。地方官当其初经发觉时、或意存宽纵。惧干失察之咎。不行查办。迨至养痈贻患。徒党众多。遂敢恣行不法。彼时大加诛夷。罹法者殆不可数计。所谓星星不灭。势将燎原。由于弭患之不早也。著直省督抚藩臬、各分饬所属地方官、境内如有传习邪教者、总当认真查拏。据实禀报。该管上司即严切根究。按律惩治。不可稍存姑息之见。此时小惩大诫。治罪者不过数人。而萌蘖既除、则愚蒙不为所惑。善良益得自全。即以阴骘之说计之。其造福岂有涯量。慎勿务煦煦之仁。而昧正俗安民之远计也。将此通谕知之。   ○加封密云县白龙潭昭灵广济龙神为昭灵广济普泽龙神。   ○加赏五城贫民棉衣四千件。   ○甲戌。上以万寿节。御同乐园。赐皇子皇孙及王以下文武大臣、蒙古王公、外藩使臣等食。至丁丑皆如之。   ○丙子。万寿节。遣官祭太庙后殿。   ○遣官祭福陵。昭陵。昭西陵。孝陵。孝东陵。景陵。泰陵。泰东陵。裕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