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实录乾隆朝实录 - 第 646 页/共 1860 页

○谕军机大臣等、永常十月间即应起程赴京陛见。安西止豆斌一人。达瓦齐或于冬间遣使前来。需有大员在彼。酌量办理。方得领要。著传谕刘统勋、鄂昌等。永常起程后。刘统勋仍驻肃州适中之地。办理军需、及两省总督印务。鄂昌即前往安西驻劄。其巡抚应行之事。一并带往办理。若夷使到卡。词意恭顺。自当遣人伴送来京。即有分外干求。当告以应行应止之处。汝可自往京师。叩见大皇帝。面陈一切。敬候谕旨遵行。不便遽为代奏。亦即遣送来京。其接待轻重分际。悉照敦多克之例。或该夷使带有些须货物。恳求变售。亦照敦多克例。告以候旨办理。至于现在一切调遣军机。务当周防慎密。勿令得窥见情形。并饬沿途官兵弁役。毋得稍有漏洩。   ○大学士公傅恒等议覆、两广总督杨应琚等议、福建巡抚陈宏谋奏、内地贩洋人等。定以三年为限。三年不归。不许再回原籍一摺。据称、现在开洋贸易之民。源源不绝。如三年后、不准回籍。则少逾时限。即不得返归故土。应仍令船户查明缘由。出具保结。准其搭船回籍等语。臣等酌议、请交各该督抚等。凡出洋贸易之人。无论年分远近。概准回籍。仍令于沿海地方。出示晓谕。令其不必迟疑观望。至于责成船户、出具保结之处。应如所议办理。其自番地回籍、携有赀货者。如地方官役借端索扰。该上司访参治罪。从之。   ○是日、驻跸毛军屯大营。   ○丁亥。上诣福陵、昭陵、行大飨礼。   ○遣官致祭福陵昭陵之寿康太妃、宸妃、懿靖大贵妃、康惠淑妃、并公主园寝。   ○遣官致祭克勤郡王岳托、武勋王扬古利、宏毅公额亦都、直义公费英东墓。   ○上奉皇太后入盛京驻跸。至癸巳皆如之。   ○侍皇太后膳。   ○谕曰、朕恭谒祖陵礼成。所有随驾之王公。俱著纪录一次。文武大臣官员、俱著加一级。   ○又谕、盛京将军大臣官员兵丁、及盛京居住之宗室觉罗姨舅之子孙。应如何赏赉之处。著总理行营大臣等议奏。寻议、盛京将军大臣官员兵丁。应照吉林之例。分别赏给撒袋、腰刀、缎疋、银两。至宗室觉罗及姨舅之子孙。亦应分别等次。照吉林官员之例赏给。得旨、将军阿兰泰、著加赏鞍辔一副。火镰、小刀子、鼻烟壶、各一。副都统勒克、雅图、那兰图、著加赏火镰、小刀子、鼻烟壶、各一。侍郎卞塔海、德尔格、吴拜、苏章阿、府尹鄂宝、著加赏火镰、小刀子、各一。余依议。   ○吏部议准、署山东巡抚郭一裕等疏称、东平所、与东平州驻劄同城。东平州既改隶泰安府。而东平所仍属兖州府。体制未协。应改归泰安府管辖。又兰山县之元宵屯、坐落泗。水县境。亦应改隶泗水县管辖。从之。   ○旌表守正捐躯之四川巴县民魏连云妻罗氏。   ○戊子。上以恭谒祖陵礼成。率王大臣。等、诣皇太后宫行庆贺礼。   ○上御崇政殿受贺。赐诸王文武大臣官员、及朝鲜国使臣、准噶尔输诚之宰桑等宴。   ○御大政殿。赐宗室觉罗等宴。   ○谕曰、仰惟列祖创业东土。光启万年景运。山陵永峙。福佑灵长。我皇祖圣祖仁皇帝三诣陪京。躬亲展谒。礼成行庆。典册昭垂。朕寅绍丕基。时深景慕。缅自乾隆八年秋。瞻仰桥山。迄今已逾十载。追远之诚。常如一日。本年七月。恭奉皇太后安舆。由热河起銮、取道吉林、巡历辽沈。车驾所至。兵民各安本业。风俗淳朴。辇路欢迎。扶携恐后。具著忠爱悃忱。仰见先泽留贻。久而益懋。朕心深用钦慰。兹于九月初五等日。谒祭三陵。大礼告成。宜敷恺泽。其将奉天所属府州县、乾隆十九年地丁正项钱粮。通行蠲复。经过地方。前旨所免十分之三、及被水地亩应蠲钱粮。仍于明年应徵额内、补行豁除。自山海关以外、及宁古塔等处官吏军民人等。除十恶死罪外。其余已结。未结一应死罪、俱著减等发落。军流以下、悉予宽免。凡我留都士庶。尚其敬念根本重地。益务敦庞。毋忘先民矩矱。共享昇平之福。永承乐利之休。用称朕嘉惠优恤至意。   ○又谕曰、朕奉皇太后銮舆。再诣盛京。恭诣祖陵。所有直隶、奉天、及吉林等处、办差文武官员。俱著加恩各加一级。其现有降级之案者。准以所加之级抵销。   ○又谕曰、朕奉皇太后銮舆。由吉林前诣盛京。恭谒祖陵。所至地方。多有年逾耄耋、策杖欢迎者。宜沛恩膏。以彰盛典。其奉天吉林所属旗民男妇。自年七十以上。悉照从前恩诏之例。分别赏赉。用示朕引年优老至意。   ○又谕曰、朝鲜国王李昑。敬遣陪臣、前诣盛京接驾。赍表贡献。诚悃可嘉。著照乾隆八年之例。加恩赏赉。所遣陪臣、一并照例加赏。   ○又谕曰、宗室嵩年、因滥责民人革职。但现在宗室内。不但武艺无出色之人。即勤学弓马者亦少。嵩年弓马尚属可观。著加恩仍留其奉恩将军。此系朕格外曲成。宗室内若骑射生疎。不得希冀如此宽典也。   ○又谕、此次盛京礼部。豫备一切祭器。俱甚潦草。且多错误。朕亲诣尚且如此。寻常祭祀。尚可问乎。陵寝事宜。所关甚重。世臣、系专司大员。且系满洲世仆。并不竭尽诚敬。草率办理。殊失满洲臣仆敬事之意。非寻常过失可比。世臣、著革职。发往黑龙江。   ○谕军机大臣等、方观承奏、永定河漫口合龙、坝台复行汕塌一摺。据称所塌三丈。下埽即可堵闭。又云来年凌汛汇注。拦河埽坝堪虞。似应稍缓堵塞等语。引河果得畅流。何至积水漫注。坝台果能坚筑。何至复行汕塌。看来该督此番办理。不免自为迁就。永定河原可无庸多设堤坝。但今既有堤坝。其漫口自不得不坚为堵御。倘以来年凌汛堪虞为言。则黄河大于永定。去年之张家马路决口。何以即时堵筑。而今岁之凌汛、并无妨碍也。且春汛伏汛继至。何时始可施工。若该督以漫口实在不能堵筑。意欲听其自然。又何妨明白言之。乃为此隐跃之词。欲待面为陈奏耶。所奏甚不明晰。著传谕方观承、将该处应如何办理实在情形。即行详悉覆奏。寻奏、引河系就旧有河形挑挖。其宽不及正河四分之一。遇大汛水、可期汕刷加宽。今势弱流缓。束水易高。以致正河之水、注积坝根。其坝、贴近引河。拦筑河中。水穿埽根。不及填土闭塞。若此时将坝口堵筑。明春凌汛时。全河汇注。引河难容。恐仍溢注。拟俟凌汛过后。河水渐至断流。于拦河坝后、坚筑宽厚土堤。再将引河挑挖宽深。大汛一至。全势归入引河。汕刷益宽。复循旧轨。得旨、总之此次所办。实属迟缓不力。   ○调盛京户部侍郎卞塔海、为盛京礼部侍郎。以盛京副都统勒克、兼理盛京户部侍郎事务。   ○己丑。上诣清宁宫祭神。   ○侍皇太后膳。   ○谕曰、朕奉皇太后銮舆。再诣盛京。恭谒祖陵礼成。奉天所属府州县、乾隆十九年地丁正项钱粮。已降旨通行蠲复。所有各庄头、及旗地、应纳粮石草束等项。自应一体加恩。以普恺泽。著将盛京户部各庄头、本年应交仓粮一万余石。概行蠲免。盛京、兴京、辽阳、牛庄、盖州、熊岳、复州、金州、岫岩、凤凰城、开原、锦州、宁远、广宁、义州、等十五处旗地。本年应纳米豆草束。免徵一半。其各壮丁应完本年丁米。亦著免其输纳。俾旗民均沾嘉惠。用昭庆典。   ○又谕、今年秋审情实人犯。著停止勾决。   ○命兵部侍郎于敏中、知武举。户部侍郎嵇璜、为武会试正考官。工部侍郎董邦达、为副考官。   ○予在洋遭风淹没之福建海坛镇标千总陈益、赠恤如例。并荫子弟一人。   ○豁免长芦永利、富国、二场。潮冲灶地二十八顷有奇额赋。浙江仁和、富阳、二县。潮冲田地七十四顷有奇额赋。   ○云南巡抚爱必达疏报、禄劝、马龙、嵩明、永平、广西、沾益、元江、镇沅、文山、会泽、新兴、等十一府州县。十八年分、开垦荒地二十七顷有奇。   ○庚寅。上奉皇太后御迪光殿。侍早膳。   ○谕、盛京为我朝龙兴重地。自定鼎以来。设立五部侍郎、及奉天尹丞等官。分理庶政。教养旗民。责任綦重。且距京师仅千有余里。方今天下一家。即在汉人中、犹不应稍存择地之见。况满洲世仆。岂可遂忘根本。世臣本属庸材。粗通腐文。徒以资深、擢用至盛。京礼部侍郎。乃其诗稿中。至有霜侵<髟丐>朽叹途穷之句。几自拟于苏轼之谪黄州。自思以彼其品其学。与苏轼执鞭。将唾而棰之。且卿贰崇阶。有何途穷之叹。又云秋色招人懒上朝。寅清重职。自应夙夜靖共。乃以疎懒鸣高。其何以为庶寮表率。又云半轮秋月西沈夜。应照长安尔我家。独不思盛京固我丰沛旧乡卿。世臣居心不可问如此。则昨之革职发遣。尚属轻典。夫纵情诗酒。最为居官恶习。以满员而官盛京。尚抑郁无聊。形诸吟咏。则从前汉人之以出关为畏途。又不足怪矣。此地风俗素淳。甚恐为此辈所坏。嗣后盛京各官。当深以此为戒。其有不思敬供厥职。妄以诗酒陶情。废乃公事者。朕必重治其罪。可将此旨各书一通、悬之公署。令触目警心。永垂炯鉴。   ○辛卯。上诣文庙行礼。   ○谕、据哈密贝子玉素布奏称、除伊旗派出兵丁一百名外。再行添派一百名。即亲身率领。在军营效力等语。著照所请。再添派兵一百名。令玉素布带领。其一切应得之项。著永常照例给与。玉素布著赏银三百两。   大清高宗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孝慈神圣纯皇帝实录卷之四百七十二 大清高宗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孝慈神圣纯皇帝实录卷之四百七十三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 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刑部户部三库事务世袭骑都尉军功加十九级随带加二级又加二级臣董诰内大臣户部尚书镶蓝旗满洲都统军功纪录五次寻常纪录十四次臣德瑛经筵讲官太子少保工部尚书纪录六次臣曹振镛等奉敕修    乾隆十九年。甲戌。九月。壬辰。上诣皇太后宫问安。   ○谕曰、阿睦尔撒纳之盟。著赐号辉特额尔德尼诺颜部落。班珠尔之盟。著赐号和硕特清伊扎固尔图部落。讷默库、乃杜尔伯特台吉。与车凌等同一部落。著亦赐号赛音济雅哈图部落。   ○癸巳。上御大政殿。盛京宗室觉罗将军官员等、恭进御膳。   ○谕、兵部奏、沿途倒毙马驼。进京后请照例著落赔补等语。此次官兵骑用驼马。沿途屡经换给。而倒毙仍复如此之多。此皆不知爱惜所致。理应著落赔补。但念路途较远。日期亦多。前此倒毙者。俱著加恩免其赔补。嗣后如仍不加意餧养。复致倒毙。必令照例赔补。   ○甲午。上自盛京、奉皇太后启銮。回京师。   ○诣皇太后行幄问安。   ○谕曰、朕由吉林至盛京。周览山川形胜。敬稽实录所载。仰见列祖缔造艰难。维时宗室诸王。克奋忠勤。功成百战。开国翊运之勋。彪炳简册。深切景念。思盛京为龙兴重地。国初诸王。功烈懋著如此。并宜建祠、以酬旧勋而示来许。此地现有怡贤亲王祠。应将太庙配享之通达郡王、武功郡王、慧哲郡王、宣献郡王、及礼烈亲王、饶余敏亲王、郑简亲王、颖毅亲王、一并崇祀。即命曰贤王祠。令所司春秋致祭。应行典礼。该部详议以闻。祠内碑亭。可移于正中镌勒此旨。永昭我朝宗功元祀之钜典。寻议、盛京怡贤亲王祠。正宗五间。请于室内分设三龛。每龛安奉三位。中龛中、奉通达郡王。左、武功郡王。右、慧哲郡王。左龛中、奉宣献郡王。左、礼烈亲王。右、饶余敏亲王。右龛中、奉郑简亲王。左、颖毅亲王。右、怡贤亲王。每龛各设一案。每案用羊一。豕一。果实五盘。尊一。炉一。镫二。每位爵三。素帛一。钦定祠名。上谕碑文。及神牌清汉字样。交内阁、翰林院、缮写。送盛京工部制造镌刻。移建碑亭。及祠内所供龛案尊爵炉镫帐幔。并交敬谨办理。每岁春秋二季。令奉天府府尹承祭。读祝、赞礼、用盛京礼部人员。神牌入祠日。先期开列盛京五部侍郎职名。奏请遣员读文致祭。从之。   ○又谕曰、鄂宝身为府尹。修理御路草率。尚可宽恕。随围人等。屡经降旨、不许地方官稍有馈送。今知县富昌、复为向导人员、豫备饭食马匹。此虽由向导处索取。亦伊等有意逢迎。鄂宝、著交部严察议奏。向导人等、擅受地方供应物件。向导大臣、著一并交总理行营大臣察议具奏。   ○调镶蓝旗蒙古副都统舍图肯、为白都讷副都统。熊岳副都统雅图、为镶蓝旗蒙古副都统。以副都统衔哲库讷、为熊岳副都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