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实录乾隆朝实录 - 第 556 页/共 1860 页

○诣皇太后行宫问安。   ○是日。驻跸黄新庄行宫。   ○丁丑。谕、据巡抚潘思榘摺奏、福州等府属。于七月内飓风大雨。沿溪发水。惟福安、寿宁、等邑为甚等语。该处猝被风灾。山水骤涨。民居田禾。多被淹浸。朕心深为悯恻。现据该抚照例赈恤。但念被灾贫民。盖藏无存。转瞬徂冬。生计尚多拮据。所有被灾最重之福安、寿宁、二县。著加恩将极贫人户。加赈两个月。次贫、加赈一个月。俾得接济口食。以示轸恤。该抚董率属员。实力查办。务令无遗。使贫民得沾实惠。再、该二县本年地丁钱粮。并著加恩缓徵。以纾民力。该部遵谕速行。   ○又谕、江西协济浙省米三十万石。调任巡抚舒辂、已委员督运前往。浙东诸郡、所需赈粜。及拨补仓储。为数浩繁。邻省运到米石。多多益善。但江西秋成虽属丰稔。而一时买补。恐市价因之转昂。著于本年应徵漕粮内。截留十五万石。以为拨补之用。令该抚通融筹酌。妥协办理。该部即遵谕行。   ○又谕军机大臣等、永贵前因浙东诸郡。旱象已成。请拨江楚米石接济。朕以江西米价。现在昂贵。准令楚省拨运。而舒辂接到永贵札商之咨。旋已碾米三十万石。运赴浙省。此项本可无需碾运。但业经在途。即迅速降旨。亦已无及。若使接旨运回。更多往返盘运之费。是以听其运浙。在灾地自属得济。第江西米谷。拨运既多。不可不亟为筹补。前据舒辂奏请、截漕十五万石。朕以漕粮所关綦重。该省年岁并未失收。舒辂奏报张皇。遽以截漕为请。降旨申饬。又于未接谕旨之先。请再截留合三十万石之数。益属不知缓急。但现已碾米三十万石运浙。则仓储之应补者更多。与其一时采买。使市价益昂。有妨民食。宁施恩格外。准予截留。已谕部令截漕十五万石。著传谕新抚鄂昌、令其通融拨补。妥协筹办。并谕永贵知之。令其留心撙节。勿因运到米石宽裕。一任属员冒滥开销。   ○又谕、据福建巡抚潘思榘奏称、琉球国使臣毛如苞等、进贡二号船只。在洋遭风。业经收回本岛。该国王将原船修葺完固。并将闽县遭风船户蒋长兴等、常熟县商民瞿张顺等、留养三年。给予口粮。随船护送来闽等语。中山王尚敬、素称恭顺。今进贡船只。在洋遭风。堪为轸念。又将内地遭风商民。留养三年。附送至闽。甚属可嘉。著于进贡常例之外。赏赐该国王蟒缎二疋。闪缎二疋。锦二疋。彩缎四疋。素缎四疋。以示优奖。其在船之官伴水梢人等。著该督抚分别赏赉。该部仍行文该国王知之。   ○是日。驻跸半壁店行宫。   ○戊寅。上诣皇太后行宫问安。   ○谕军机大臣等、前因永贵奏报、浙省被旱成灾。请邻省接济。经传谕江楚各督抚、通融筹办。昨舒略奏称、运米三十万石赴浙。今据阿里衮奏、将先运川米十万石。尽数运浙。并咨商川省。再为酌运数万石来楚。俟浙省再有需用。即可拨济等语。今岁浙省旱灾虽甚。自金衢而外。尚有薄收。第因一时顿乏。市价翔踊。永贵仓皇入告。朕以捄焚拯溺为心。即行传谕产米省分督抚筹办。永贵因有此谕。遂四出告籴不已。但以目今浙省情形而论。则商贩流通。米价不过二两有余。在俭岁已为平减。即外省中价。往往有似此者。永贵欲令灾地与丰年同价。如邻封何。江楚督抚。一体筹办。恤邻道固应尔。但浙省已屡被恩膏。截漕赈恤。为数已多。兼有江闽协济。外省实无需多拨。江西距浙较近。舒辂业经派员拨运。降旨恐已无及。且虑胶柱鼓瑟。将至浙境者。仍复追还。则往返益滋纷扰。姑允其拨济。至楚省动拨川米。似尚可及止。著传谕该督抚、如运浙之米。尚未出楚境。则此项原系拨补湖北之用。著即于湖北收贮。无庸运交浙省矣。喀尔吉善等、在浙言浙。不暇计及其他。朕则天下一家。何分彼此。往复调剂。几费苦心。该督抚等、当亦未能深悉也。著一并传谕知之。   ○又谕、各省办理赈务。向无一定章程。多有冒滥中饱之弊。而实在贫民。转多遗漏。不能均叨赈恤之恩。盖地方灾赈。今在清查户口。以杜遗滥。封疆大吏。统驭全省。既难躬亲其事。即被灾之州县。其应办事务实繁。如止一隅偏灾。尚可自行查办。若灾地稍阔。必不能分身兼顾。而本处一二佐杂教职。亦难遍历村庄。势不能不假手于书役乡地。所以易滋弊混。近询之直隶总督方观承、据称该省向来、俱另委厅印、带同佐杂等官分查。视灾地之大小。以定派员之多寡。其巡查登籍。散票给赈诸法。甚属妥协周详。浙省今年被旱成灾。应赈之州县甚多。若办理稍有未善。既恐遗漏滋弊。且恐总理大员。见户口过多。率意裁减。益致向隅。而胥吏之冒滥作奸。仍复不免。灾黎何由得沾实惠。可将方观承所开说帖。抄寄喀尔吉善、永贵等、令其仿照办理。于赈务实为有益。其各省州县中。有被灾应赈者。遇奏事之便。一并抄寄。令该督抚等、酌现在办赈尚有未协之处。可择善而从。若已定有章程。大意相同。而果能信其实无弊混。亦不必因有此旨。遂复行从头另办。转致更张滋扰。直隶总督方观承、陈奏办赈事宜说帖、查向来直隶办理灾赈。俱系另委厅印、带同佐杂等官分查。视地方之大小。定派员之多寡。厅印或一员。或二员。佐杂并能办事之教官。或三四员。或五六员。各给号记一。其厅官之才干者。或一员兼管两州县。派员既定。令总理赈务之道员。照议定查户规条。带领各厅印清查一二日。俾皆领会。厅印又带同派随之佐杂教官。清查一二日。俾皆领会。然后各照派定村庄。四出分查。庶可画一。委员等各带赈票多张。上用本州县印信。加用委员号记。庶见票即知为某委员所查。委员于清查时。将票上填明极次贫户。大小口数。随查即按户散给。另用帐簿一。将一日所查村庄。成灾几分。某户极贫。某户次贫。大口若干。小口若干。逐日登记。又按一日所查共若干户口。总记于后。用本人印信戳记钤盖。查完日、通计一州县应赈确数。一面申报上司查核。一面送被灾之本州县。照簿计口。验票给赈。该管道府。仍于巡历之次。按簿抽查。如有滥遗。惟承办之员是问。至本处书吏衙役。惟按各委员派给一名。以供缮写使令。不许干与查户之事。如此、则户口无从朦混。而贫民均沾实惠矣。   ○是日。驻跸秋澜村行宫。   大清高宗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孝慈神圣纯皇帝实录卷之三百九十八 大清高宗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孝慈神圣纯皇帝实录卷之三百九十九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 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刑部户部三库事务世袭骑都尉军功加十九级随带加二级又加二级臣董诰内大臣户部尚书镶蓝旗满洲都统军功纪录五次寻常纪录十四次臣德瑛经筵讲官太子少保工部尚书纪录六次臣曹振镛等奉敕修    乾隆十六年。辛未。九月。己卯。兵部议覆、福州将军兼管闽海关事务新柱奏称、闽省驻防官兵内。有缘事革退者。因外省向无复准挑补甲缺之例。终身沦弃。无计资生。请援在京八旗例。无论官兵。凡罪犯军流以下其有家计窘迫。愿补披甲缺者。验看年力强壮。弓马娴熟。俱准挑补。应如所请。通行各省驻防处。一体遵照。从之。   ○山东巡抚鄂容安奏、东省今岁被灾颇重。更有造播逆词。盗决堤工等案亟须办理。而署抚陈宏谋、未能即日到豫。是以将豫抚印务。暂交藩司富勒赫、护理。一切灾赈事宜。令其详告陈宏谋接办。臣已莅新任。东省民风狡悍。自当仰承前谕。推诚化导。若刁顽尤甚之地。不妨暂时从严。其善良率教者。即宜加意保护。务俾平日不致惊疑。遇事先知畏惧。得旨。所见甚属可嘉。勉力为之可也。   ○又奏、东省被水州县。前任抚臣准泰、先后奏报。成灾者四十八处。不成灾者二十五处。统计成灾额地八万余顷。于通省额地九十九万余顷中。止十分之一。其被灾之民。若目下日食无缺。则赈项可待冬间。但应先给赈票。以安众心。至贫乏者。自当随查随给。庶糊口有资。不至流移四出。再、水涸处。种麦为急。借助耔种。尤不可缓。现亲行查勘。其勘不成灾处。亦当量加抚恤。所有应须银谷兼赈。及专赈谷、银代谷处。俟详查定议。报闻。   ○铸给四川督标中军都司关防。从总督策楞请也。   ○是日。驻跸梁格庄行宫。   ○庚辰。上奉皇太后谒泰陵。未至碑亭。即降舆恸哭。步入隆恩门。诣宝城前行礼。躬奠哀恸。王以下文武大臣官员、随行礼。   ○诣皇太后行宫问安。   ○是日。驻跸秋澜村行宫。   ○辛巳。上诣皇太后行宫问安。   ○谕、山东济南等属。今年夏秋。被水成灾。该抚现在筹办赈恤。但查东省折赈之例。每谷一石。给银五钱。该省当积歉之后。虽连获丰稔。而民间元气。究未大复。今又值此偏灾。米价自属昂贵。若照常例折赈。恐其不敷购买。著加恩每谷一石。折银六钱。俾被灾穷黎。得资糊口。以示轸恤。该部遵谕速行。   ○又谕、山东济南府等属。今岁夏秋。被水成灾。业经加恩赈恤。更念该处被灾之后。粮价渐昂。所有各州县存仓谷石。未必尽皆充裕。其沿海之登、青、莱、等府。地属僻隅。转粟为难。尤当亟筹接济。以裕民食。奉天与该处。一水可通。著照乾隆十三年之例。暂弛海禁。令招商前往购籴。运东粜卖。俾滨海穷黎。无虞艰食。其商船出入口岸。仍令该地方官、照例给予印票。实力稽查。毋致透漏滋弊。该部遵谕速行。   ○军机大臣等议覆、山东巡抚、原任河南巡抚鄂容安覆奏、尚书舒赫德条陈、各省标营、增扣名粮、以充公费一款。查豫省除南阳镇。向有官地租息。可敷公费外。其河北镇属九营。及抚标左右二营。公费尚多不足。前请以兰阳等十县、官庄地亩一百余顷租息。分拨各营。以济公用。部议以此项租息。经前督臣王士俊、奏请归公。接济民食。未便拨归营伍。但豫省地广兵单。既难再行增扣。又无别项可筹。且官地租息无多。民食原不藉此接济。若归营伍。稍添公费。实于民无损。于兵有益。应如所请。令抚、镇、按各营额兵多寡、事务繁简分拨。其收支查核。酌定章程。妥协办理。从之。   ○是日。驻跸半壁店行宫。   ○壬午。谕曰、庶吉士寅保、前因随伊父唐英、在粤海关任内。未经散馆。著加恩赏给编修。   ○两江总督尹继善奏、前奉谕旨。密拏传播伪稿官贵震、并搜伊家书札。得捏造孙嘉淦本稿一纸。又有山东按察使和其衷幕友刘宏谟、密寄官贵震之亲戚郑鹤年札。内称据沂州府禀获讹传伪稿之犯刘恒发、究明钞得自官贵震、请咨江省解审。当即诡词向东家云。官贵震系我至亲。求与抚军商酌。将刘恒发供词。改为拾自途间。无从根究。得以从轻归结等语。是官贵震之稿底。流播东省。先有刘恒发一案败露。从轻寝息。非止和其衷所奏。李仆一案也。按刘宏谟札内情形。伪稿出官贵震之手无疑。现亲行严讯。坚不承认。并牵涉多人。因密札山东抚臣。令和其衷交出刘宏谟、押解江省质讯。定拟另奏。伏思此案。早据沂州府获犯供明。钞得自官贵震。乃和其衷、准泰、通同瞻徇、删改供词、草率完结、实为溺职负恩。而和其衷闻各省传播。恐事败露。始将李仆供出官贵震情由奏闻。希图掩饰。更为巧诈。一并据实参奏。得旨。有旨谕部。谕曰。两江总督尹继善参奏和其衷。先于刘恒发传钞伪稿一案。听从幕友刘宏谟密属。删改供词。从轻完结等语。东省此案。朕初意准泰先有成见。希图苟且了事。和其衷虽隐饰于前。尚据实陈明于后。虽有心取巧。或实屈于外官院司体统。不得不然。情理尚在可恕。是以准泰案内。未将和其衷治罪。今据尹继善所奏。则和其衷已先受幕友密属。适准泰以无从根究相商。正合其意。遂从轻完结。转向幕友市恩。而准泰之涂抹发还。实堕其术而不知。迨事不可掩。则专卸过于准泰。设准泰当即欲根究入告。和其衷必且代为求宽矣。其居心阴险谲诈。一至于此。罪更浮于准泰。著该抚鄂容安、即将和其衷革职拏问。解交刑部。一并严审定拟具奏。   ○军机大臣等、遵旨议覆、通融筹办餧养官马一事。查八旗官马。二万七百七十三匹。每匹月给马乾银三两。近因豆草价值日昂。不敷购买现今京外各处草料。虽贵贱不一。较之京师。究属悬殊。请酌拨一万匹。派出餧养。在京师减马万匹。草料自可平减。而各处兵丁。所领马乾银。亦属宽裕。热河分拨一千匹。近京各庄头、分拨二千匹。此外七千匹。交总督方观承、派督提二标、及宣化等五镇、各营餧养。其草料银两。热河及庄头。由户部给发。直隶各标营。就藩库动支。于本年十月派出。至明年三月下厂前赶回。如减克草料。以致马匹疲瘦。该管官议处。兵丁庄头治罪。从之。   ○兵部以武会试中额请。得旨。这考试。汉军取中五名。直隶取中十二名。陕西取中十二名。广东取中八名。河南取中五名。山东取中四名。江南取中三名。山西取中六名。湖北取中二名。湖南取中二名。四川取中二名。广西取中二名。福建取中七名。浙江取中七名。江西取中五名。云南取中三名。贵州取中二名。   ○是日。驻跸黄新庄行宫。   ○癸未。上回銮。奉皇太后居畅春园。问皇太后安。   ○幸圆明园。   ○谕军机大臣等、前据恒文覆奏、传播伪稿案内。有江舜五供今年正月初七八间。在伊叔江华章参铺内。见江逢鏄手持奏稿。说是江西天一堂寄来等语。伪稿一案。流传数省。其传钞月日。先后不同。江舜五所供正月初七八之语。是否确有凭据。抑或记忆不清。随口供认。该犯等现在楚省。著传谕恒文、令其再加研讯。务得实在传钞月日。据实奏闻。   ○甲申。上诣畅春园、问皇太后安。   ○谕曰、尚书舒赫德、著驰驿前往江南。会同总督尹继善、查办事件。步军统领事务。著尚书哈达哈、暂行兼管。镶红旗汉军都统印务。著李元亮、暂行署理。   ○大学士江南河道总督高斌、河东河道总督顾琮奏、阳武漫口。自河唇筑坝。业将工次奏闻。嗣后大河溜势变迁。径趋东坝。水深溜急。难以施工。随移下一百五十余丈。另起坝台。两边镶埽。但恐入袖合龙。溜势太急。未免冲刷为患。钦遵前谕指示。于河唇内兜水处。另挑引河一道。分杀水势。报闻。   ○乙酉。谕军机大臣等、阿思哈奏到、拏获传钞伪稿之张联义等一摺。此案各省俱已传播。该督抚稍知大义者。即经实力严查。阿思哈直至接准廷寄。始行查出数犯。其前此之苟且塞责。并不留心可知。况在晋省传钞之犯。一查即得。又何必派员易服改装。如此拙办。至所获人犯。不过乡愚无知误信。别无情节。则枷责已足蔽辜。前此即将办理大概。传谕该抚。自可遵照办理。何用分别监禁。淹系囹圄。又属太过。阿思哈身任封疆。不应种种舛谬若此。著传旨严行申饬。   ○又谕曰、苏昌奏到、思陵土州阿那何村。被夷人推去土墙、占去粮田六十二片等语。从前凭祥州一案。原因土民越占夷界起衅。该督抚等、已委道员、亲临查勘办理。今思陵土州。又有推墙争占之事。如果因内地土民。侵越所致。自应惩治土民。以服外夷之心。不可长刁风而生边衅。若果系夷人乘机阑入内境。侵占粮田。而该督抚等、转因恐滋事端。将就完结。示弱外夷。则不特体统攸关。亦非郑重边防之道。惟在该督抚等、秉公酌理。据实妥办。务令远疆宁谧。再此案定长何以不行奏闻。著一并传谕询问。寻定长奏、思陵土州。被夷人毁墙拔竹一案。维时因该道府将至凭祥。查勘毁栅之事。即令就近先赴思陵。查验明确。是以未遽奏闻。嗣据覆、系该土州头人。串同隘目。希冀侵占。捏诬妄报。当即秉公质讯。厘清界址。俾土夷人等、还守旧业。其扶同妄禀之土知州韦日昱、吏目李仰高、有无听属受贿等弊。亦经会同督臣苏昌、题参究审。报闻。   ○丙戌。以山东兖沂曹道阿尔泰、为山东按察使。   ○命直隶口北道吴炜、来京。以京堂用。在尚书房行走。   ○豁免山东寿光、掖县、平度、昌邑、潍县、等五州县。被水成灾。应免起存银四千三百七十两有奇。   ○丁亥。上御勤政殿听政。   ○谕军机大臣等、据定边左副将军亲王成衮扎布奏称、准噶尔回人阿克珠勒等、带领四百人。马匹牲口四万余。至伊都克边卡。求告贸易。因使侍卫传永等、将禁止贸易之故晓谕。又遣头等台吉策卜登、与效力行走索拜、带蒙古兵前往禁止贸易等语。所奏甚是。准噶尔诡诈难信。禁止贸易之事。伊等非不闻知。今复携货来售。若以其远来辛苦。恩准贸易。伊等又习为固然。嗣后更多带货物。何所底止。且日久或致别生事端。必当速为严禁。可寄知成衮扎布、令其转谕额默根、明白晓谕回人阿克珠勒等。云、准噶尔与我大国和好以来。议定祇在肃州与京城两处贸易。后又归于肃州一处。并未有在喀尔喀贸易之例。尔等何得私带货物前来。虽称贸易已十余年。此皆下人私事。亦从无数万牲畜之多。所有从前与尔等私相贸易之人。已经查出治罪。所欠之项。亦已追出给还。尔等岂得佯为不知。自今以后。不许再来贸易。若因雪大难行。暂准卡外过冬。贸易则断乎不可。如此明白晓谕。只作成衮扎布之意。不必告以谕旨。再、准噶尔之人。诡诈多计。观其能带大队牲口前来。岂不能令大队人众行走乎。成衮扎布又一摺奏称、准噶尔乌梁海八十余户。在边卡附近游牧过冬。请照例许其过冬回去等语。由此观之。准噶尔之人。明系习惯渐进。今虽无事。若任其如此。日久恐致生事。伊等渐次向内地游牧。或窥探喀尔喀等游牧。此等处、不可不严紧防守。先期豫备。各处边卡。时加稽察。可传谕成衮扎布知之。   ○以内阁侍读学士麒麟保、为太仆寺卿。   ○以编修秦鐄、充日讲起居注官。   ○戊子。谕曰、兵部侍郎兼管顺天府府尹事蒋炳奏称、皇太后六旬万寿。敷天同庆。府属绅士。共建经坛。祝厘伸悃等语。今岁恭逢大庆。海宇同欢。辇毂近光。抒忱尤切。宜特沛恩纶。以广庆泽。其中如原任詹事黄叔琳、以康熙辛未探花。年跻大耋。重遇胪传岁纪。洵称熙朝人瑞。著从优加给侍郎衔。其原任侍郎王景曾等。休致者著照原品各加一级。革职者复还原衔。用昭行庆施惠至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