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实录乾隆朝实录 - 第 392 页/共 1860 页

○庚申。上诣皇太后宫问安。   ○谕、朕此次恭谒祖陵。著庄亲王、和亲王、大学士讷亲、张廷玉、在京总理事务。   ○命户部右侍郎雅尔图、兼管太医院事务。   ○是月。直隶总督那苏图奏、遵旨劝捐义仓。绅民踊跃。据各属报称、共捐杂粮粟谷一十一万二千余石。分别题请奖励外。敬陈规条。一、义仓宜分建四乡。直省社仓。分设乡镇者。十之一二。附贮城内常平仓者。十之七八。今新捐义仓。谷数既多。自应四乡建仓。使本处捐谷之人。春借秋还。民情利便。查社仓每石收息一斗。请将息谷先尽建仓。本年尚未收息谷。饬令动项鸠工。俟息谷归款。其收捐不及二千石者。令分乡赁房收贮。陆续动支息谷建仓。一、民人按捐分别奖励。旗户宜一体收捐给奖。义谷与社谷内。凡绅衿士庶。捐十石者。给以花红。三十石五十石以上者。奖以扁额。二百石者。题给九品顶带。三百石者。给八品顶带。四百石以上者。给七品顶带。捐杂粮者。亦照数画一奖励。又近京五百里内旗人。有愿在现住有产地方捐谷者。一体报捐监生。经部议准在案。今时和岁稔。旗户踊跃捐输。给奖亦宜画一。除家奴及开户人等外。其余照民人例劝奖。一、劝捐宜每岁丰收举行。仍请杂粮并收。随时易谷。旗民近依畿辅。深沐恩施。好义急公。倍于他省。捐谷皆出至诚。据州县报到。已收一十一万余石。以一岁劝捐而言。数不为少。以各贮各境而论。事应豫筹。请嗣后秋收丰稔。悉令照此次捐输。至民间种植。粟谷居其二三。高粱米豆居其七八。应听杂粮并捐。每逢春借秋收。许愿借杂粮之户。按照粮价易谷交还。照谷数加息。一、慎选仓正副经管。并酌定州县盘查交代。各社仓俱有仓正仓副。司理出纳。限年更替。期满给奖。请按各州县每乡谷数多寡。五百石以内者。设仓正一名。一千石以外者。添仓副一名。令公举端谨殷实者充。至该管州县官。应每岁于春借时听仓正副确查。无力农民。报县借给。秋收后于十二月底。逐乡同仓正副盘查一次。取结加结。详报道府。其因事交代者。接任官照常平仓谷。一体盘收。仓正副年满。令更替之人。按数盘收出结。一、口粮折耗。宜酌销息谷。以免赔累。米粮之出纳。折耗既所不免。仓正副之经理。费用又所必需。请嗣后有谷一百石者。丰年加息十石。以一石为仓正副纸张饭食。以一石为仓谷折耗。以一石为赁房之需。其余七石。存作建仓之用。俟仓廒建立。息谷源源积贮。于乾隆丁卯年为始。画一遵循。一、酌定本乡借谷人户。先须分别良莠。义仓原以惠济本地良农。必须佃耕田土。实有恒业之人。方准借给。若游手无藉者。概不准借。非仅虑有借无还。亦所以劝务本而戒游惰。仓长亦免亏赔。得旨。所奏俱悉。实力妥为之。   ○两江总督协办河务尹继善奏、太湖六桅船。由来已久。现在查点吴县、阳湖、无锡、宜兴、共船一百八只。每船舵工水手及眷属等。并无来路不明之人。向在苏、常、湖州、一带捕鱼。各船均在本县编号印烙给票。兼设渔船总甲小甲。共相稽察。最称安分。查太湖跨越两省。最易藏奸。时宜防范。湖中产鱼甚溥。扁舟不能广捕。六桅船随风捕鱼。资生即同恒产。若将伊等子孙世守之业。勒令拆卸。驱之平陆。使一旦失所。不但有佛舆情。并妨民利。应请以现在一百八只为限。此后不许再增。将各船另行挨次编号。烙印给照。开造姓名。令渔总保甲。互相稽察。地方文武。不时查点。如私增船只。及人数不符。或容留外来面生可疑之人。将船户总甲。一并治罪。得旨。览奏俱悉。有治人。无治法。惟在汝等实力行之耳。   ○署江南河道总督漕运总督顾琮奏、淮徐河务道高晋。丁母忧回旗。其印务暂委河库道姚廷栋兼署。查淮徐道员缺紧要。请即简放。抑或俟高晋百日后。仍令赴南任事。得旨。此奏意不可解。官员丁忧。自有定例。汝若以高晋为能。一时不得其人。奏请在任守制尚可。岂有如此候旨之理。识见卑鄙。汝之素也。今则愚而诈矣。且此事亦非汝所应奏。新河臣到任在即。汝何不俟之。   ○湖北巡抚陈宏谋奏、湖北冬春连得雨雪。夏收可望丰稔。各属米价平减。上年被水等处。目下正在加赈。小民不致失所。再湖北夙号水乡。全仗堤工捍卫。通省有堤工者。共二十九州县卫所。每岁民间出夫合力修筑。已饬经理河堤各官。及时查勘。督率兴工。期于一律坚固。至楚民健讼。若旧案不为速结。则新案日增。现在彻底查催。得旨。览奏俱悉。行之以实。而要之以久。朕所素训百尔者也。汝其勉之。庆复所参汝徇庇属员之事。汝亦有辩乎。今虽从宽留任。然汝不宜自满。诸事去积习而勉诚实也可。   ○湖南巡抚杨锡绂奏、查湖南协解云南本年分铜本银二十三万两。委辰州通判王敷贲等管解。至常德府属龙阳县途次。被夫役偷去一鞘。现据该县申报、解员王敷贲。将所失鞘银。如数赔足。臣当即飞饬该县。悬赏选补。上紧严拏。毋使漏网。在事文武各员。不知小心护解。实由臣率属缉匪不能尽职之故。不胜惶悚。得旨。知道了。岂惟此事。汝诸凡皆觉好名姑息。至于所严者。又琐碎可以不严之事。以后当恒以为戒。   ○河南巡抚硕色奏、开、归、陈、汝、许、所属。上年被水灾黎。叠蒙赈济。现俱得所。惟被灾五六分之户。正月以后。向不加赈。口食拮据。查粜借仓粮。例于二三月间举行。但歉收之地。粮价增昂。应请于正月下旬。粜借兼行。至归德所属。连年被水。尤与偶遇偏灾者不同。应请以平粜谷价。借给贫民。租购牛只耔粒。乘时播种。俟秋收徵还原借银两。买谷补仓。得旨。所办颇妥。督率属员。实力为之。   ○署山东巡抚直隶布政使方观承奏、东省各属上年被水。米谷缺乏。即有收之处。亦因商贩价增。查现在粮价。较价平之年。均属昂贵。所有平粜。非寻常出陈易新可比。应请将市价每石六七钱以上至八钱者。酌减一钱。其在八钱以上至一两者。统以七钱出粜。向系若再增长。均照时价酌减三钱。再上年截留漕粮。尚有赈剩米。应即酌派各属领回。先尽此项减粜。如有乏食农民。请借口粮者。并准借给。秋后按一米二谷。免息还仓。再东省开粜。多在二月下旬。灾区贫民。待食甚殷。应请于二月初开粜。得旨。甚妥。令属员等实力奉行可也。   ○又奏、据沂州府兰山县禀称、该县未被灾之北乡。因被灾之南乡。准借仓粮。聚集多人。于正月初四日赴县借领。又蜂拥至知府副将衙门。经该县晓谕。始行解散。臣复访闻是日有垒塞县署仪门之事。又该县于十三日拏获九人。有南庄民张怀敬豫伏多人。打伤差役。均未据该府县报到。现在饬司道严查。速拏首从要犯审办。其文武各官。不能弹压。并有无讳饰之处。查明参处。得旨。览奏俱悉。未据报到。非讳饰而何。交阿里衮严查办理。   ○又奏、安山湖地分拨贫民认垦升科一案。行司转饬东平州详查。据称安山湖地面宽阔低洼。运河水涨。则由通湖闸分减入湖。以保运道。各村沥水。亦均藉湖为归宿。以全民田。乾隆十一年夏秋间。通湖皆水。现犹停蓄。大概湖地必须雨水调匀。秋禾始望有收。惟二麦布种于已涸之后。收获于未发之前。小民皆愿认垦。臣查湖田多沃壤。而麦收足抵秋禾。每亩额徵银二三分。又至轻减。故虽有水患。民间亦愿升科。但升科之后。官徵民纳。例重秋收。如秋禾被水。或并未播种。则请蠲并将请赈。且或连年积水。河工需地行水。又应请豁。徒致纷烦。兼多妨碍。窃思安山、南旺、二湖。同为运河洩水之地。南旺湖业经奏准报垦徵租。安山湖似应一例办理。将升科改为徵租。并照直隶淀泊河滩地亩分季徵收之法。其专种一季夏麦者。于麦后徵收。兼种秋禾者。分麦禾两季徵收。地方官解交运河道库。以为河工之用。如遇水渰。查明免其输租。不得请赈。贫民每户领地二十亩。禁私相典卖。则租额毫无减于升科。而除去升科名色。官地民种。应徵应免。可以随宜办理。且富户无从兼并。贫民长沾恩泽。得旨。所见颇是。知道了。   ○管川陕总督大学士公庆复、四川巡抚纪山奏、访得川东有华银一山。内产硝磺。绵亘三百余里。界联重庆府之巴县、合州。顺庆府之岳池、邻水。深山密箐。人迹罕到。竟有匪棍聚众滋事。密饬道府查拏。现据邻水县将巨魁龚疯子、曹蜂子、彭老五、陈矮子、弋获。究出招集匪类。偷挖硝磺。并奸盗行凶等事。又获夥犯张仕俸等十数名。现在严审究拟。余党闻风逃散。将茅棚尽行烧毁。檄饬文武不时游巡。并饬道府查勘山势。应否于要处移驻员弁弹压稽查。俟会勘妥议具奏。得旨。是此皆安静地方之要图。所宜妥办者也。   ○四川布政使李如兰奏、川省向例买储仓谷。每石额定价银三钱。奉行已久。惟近来户口日增。各省流寓民人。不下百倍。若仍绳以原定之价。在恂谨州县。无力赔垫。势必贻误仓储。即明干有司。设法急公。难保无勒买派累。请嗣后川省应买仓谷。许按照各地方秋成时价。责令该管道府委员监籴。取具各结。据实报销。如有以少报多。侵渔扣克情弊。严行参究。得旨。此奏所谓因噎废食也。但知姑息属员。而川省米价之日增。必由于此矣。岂可行之。   大清高宗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孝慈神圣纯皇帝实录卷之二百八十三 大清高宗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孝慈神圣纯皇帝实录卷之二百八十四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 文华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刑部户部三库事务世袭骑都尉军功加十九级随带加二级又加二级臣董诰内大臣户部尚书镶蓝旗满洲都统军功纪录五次寻常纪录十四次臣德瑛经筵讲官太子少保工部尚书纪录六次臣曹振镛等奉敕修   乾隆十二年。丁卯。二月。辛酉朔。上诣皇太后宫问安。   ○谕、吉林地方。上年雨泽缺少。下霜太早。是以秋成歉薄。该地方屯丁应交谷石。若仍令其照旧交纳。伊等生计。未免不能接济。著施恩将应交谷石。概行豁免。以示朕轸恤旗人至意。该部即遵谕咨行该将军遵照办理。   ○吏部等部议准大学士管川陕总督公庆复奏称、川省啯噜一项。实为作恶之根。其地山水交错。到处可通。各省匪类。最易潜藏。非立赏罚。地方官必不尽心缉捕。请嗣后文武各官。有能拏获一起。查明在半年以内。照拏获赌具例加二级。半年外功过相抵。不准议叙。如在该地方容留。已过半年。并不实力查拏。或邻境拏获。或别案发觉。将失察之地方官。照失察赌具例革职。文职拏获。免同城武职处分。武职拏获。亦免同城文职处分。从之。   ○壬戍。上诣皇太后宫问安。   ○遣官祭黑龙潭昭灵沛泽龙王之神。   ○谕、据宁古塔将军阿兰泰奏称、永吉一州。设在吉林乌拉。系宁古塔将军所辖地方。该州向隶奉天府。一应办理旗民事务。俱申报府尹转咨。不但稽延时日。且于办理事件。多至掣肘。请将永吉州改设理事同知。属宁古塔将军管辖等语。著照该将军所请。永吉州改设理事同知。管理该州事务。其作何裁改一应事宜。交与该部定议具奏。寻议、永吉州知州衙署。应改为理事同知衙署。该同知关防。应拟宁古塔理事同知字样。查船厂现有理事通判一员。今既将知州改设理事同知。其现设理事通判。应否裁汰。该州现设之州同吏目学正。应作何裁改。刑名钱谷案件。以及文武生员作何改隶之处。俱令该将军会同府尹详议具题。到日再议。从之。   ○又谕、盐山、庆云二县。地瘠民贫。朕已叠次降旨。令该督加意抚绥。且缓带徵年分。地方官遵照办理。当可望其渐有起色。但该处上年秋成。虽有六七分。而无地贫民。尚或未免拮据。今东作方兴。雨泽未降。或应平粜仓谷以资接济。或应借给籽种以惠耕甿。该督查看情形。酌量奏请。其现行之种树穿井等事。实心查办。务期于该地方实有裨益。以副轸念。寻奏、盐山、庆云、二县。现种秋麦之区。得雨二寸。又蒙缓徵。已有起色。将来麦秋可望。拟于清明后农务方殷之时。设厂平粜。以资接济。其赤贫衰老之人。借给口粮。有地无力之人。借给籽种。至种树穿井等事。已次第办理。得旨。览奏稍慰。   ○予故头等侍卫食副都统俸诺纳尔图、祭葬如例。   ○癸亥。以举行仲春经筵。遣官告祭奉先殿、传心殿。上御文华殿。讲官暨侍班之大学士九卿詹事等。行二跪六叩礼。分班入殿内序立。直讲官四人出就讲案前。行一跪三叩礼。复位。直讲官彭维新、阿克敦、进讲论语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人。四句。讲毕。上宣御论曰。问仁而曰爱人。问知而曰知人。此非啻示仁知之用。而且括仁知之体。尝谓圣人之言。大小毕赅。有如海焉。以瓶取之盈瓶。以罍取之盈罍。无不满其量。故圣门问仁者虽多。夫子各告之殊。而无非为仁之极则也。乃樊迟以仁知兼问。夫子亦惟是直指其要曰。爱人知人。似乎随所问而揭指归。于以明仁知有相成之用而已。然仁知之全体大用。无有过于此者。大哉乾元。万物资始。天地以生物为心也。圣人得乾之元以为仁。圣人之爱人。即天地生物之心也。舍生物之心。不可见乾元之资始。舍爱人。又何能见圣人之仁哉。爱人之为仁明。则知人之为知。可类推矣。余故曰。非啻示仁知之用。而且括仁知之体。讲官暨侍班官跪聆毕。兴。直讲官钱陈群、索柱、进讲周易君子以教思无穷。容保民无疆二句。讲毕。上宣御论曰。易道广大无不备。体以示其象。德以寓其理。阐天地自然之蕴者。其惟极深研几之圣人乎。试观泽上有地。临之象也。悦以强教。顺以含容。临之理也。具其象而理或乖。玩辞者其何所从焉。泽上有地。人咸知其为临之象矣。而因悦之教。与顺之容。更识临之理。教而不养。操切之政也。养而不教。姑息之为也。从古尽临。之义者。舍是其何以为治民之急务哉。且也教与养亦相资而不可离者。是故无包荒之量则振德之心。究不能至诚无斁也。鲜纳污之德。则虚受之怀。究不能广大无限也。人第知教养之宜并行。而不知教正所以为养。养正所以为教也。有临民之责者。所宜视为一事。而日勉焉勿遑也。讲官暨侍班官跪聆毕。大学士讷亲等奏曰。皇上知仁合德。集千圣之大成。教养兼施。跻万方于至治。心源接乎洙泗。道化媲乎唐虞。臣等幸侍经函。亲聆睿训。不胜钦服。奏毕。诸臣出就拜位。行二跪六叩礼。礼成。上还宫。赐讲官侍班官等宴于协和门。   ○甲子。上诣皇太后宫问安。   ○遣官祭先医之神。   ○户部议覆、福建巡抚陈大受奏称、前抚臣周学健、请于台郡采买米谷二十万石。查台郡晚稻收成只有七分。市价较定价昂贵。且该郡从前丰收之年。采买不过十万石。今收成未为丰稔。请先买十万石。余俟秋成后买贮。应如所请筹办。得旨。依议速行。   ○乙丑。谕军机大臣等。户部议覆陈大受奏台郡采买米谷一摺。朕已批依议速行。但从前周学健曾奏台郡采买之弊。由地方官私买射利。朕已降旨训饬。并令陈大受知其情弊。以便妥办。台郡采买米谷。地方官向来视为利薮。陈大受尚未奉到朕旨。且<?艹泣>任未久。此难于采买之说。即系台郡地方官射利之私意。正周学健所指之积弊也。可传谕陈大受。令其加意体察。务除前弊。   ○大学士等议覆太仆寺卿阿兰泰等奏称、阿鲁西巴尔台地方。未种地一百二十二顷。系从前议给正红旗察哈尔官兵之项。据牧厂副总管呈称、原系镶蓝旗牧地。且水草丛深。地多咸卤。恳留牧放马匹。本翼赛尔马克特卜克等处。有水草平常。不宜牧放之地。如数换给官兵垦种。实为两便。应如所请。从之。   ○大学士等议覆、署山东巡抚直隶布政使方观承奏称、青州府属弥河。上年六月内。山水暴涨。涌至寿光。将东岸冲开一百五十丈。寿潍二县。村庄民田。多被淹浸。盐场大道阻隔。请将决口处堵筑坚固。旧河沙埂。悉行挑平。咨河臣遴委熟谙厅员。会同地方官查办。务于桃汛前完竣。至博兴、乐安、二县。未消积水。应于孙家洼之东。开挑引河。引入淄河。业令青州府前赴详加相度。或按段落。或按土方计算。并作何酌给口粮。妥议办理。均应如所请。得旨。依议速行。   ○以大学士公讷亲、大学士伯张廷玉、礼部尚书王安国、兵部尚书班第、充会典总裁官。吏部左侍郎蒋溥、户部左侍郎傅恒、兵部左侍郎舒赫德、右侍郎王会汾、刑部左侍郎钱陈群、充副总裁官。   ○丙寅。谕、会典一书。上自郊庙朝廷。行之直省州县。凡礼乐兵刑之实。财赋河防之要。城池邮驿之详。大纲小纪。无不并包荟萃必使制度沿革。本末了然。条贯井井。方足备一代之典章。垂之册府。非若词章之仅资讽咏。纪纂之但夸淹博而已。今既有事重修。尔总裁官、其敬率纂修诸臣。详悉参考。事必究其遵行。令必徵其实据。勿以案牍浩繁。而惮于检阅。致有阙遗。勿以卷帙烦重。而失于纠稽益滋舛错即如现行典制。共睹共闻。而纪叙非实。文与事戾。一经指摘。不觉爽然。又如往昔施行。屡经详定。自当檃括辞旨。略见源流。而原议旧仪。连篇并载。徒为炫目。反揜正文。其他讹误多端。繁简未当。俱宜更正。以示宪章。讵宜因就草率从事。再向者修书。祇先呈样本。余俟全帙告竣。一并进呈。既浩汗而不易披寻。亦已成而难于改作。未得编摩之要领。岂云纂辑之良规。著依明史纲目事例。将稿本缮成一二卷。即行陆续呈奏。朕敕几多暇。将亲为讨论。冀免传疑而袭谬。且毋玩日以旷时。诸臣其敬承之。   ○兵部密议、福建巡抚周学健奏请、闽省营员回避本省一疏。得旨。此所奏密议闽省营员回避本省。因周学健奏该省兵弁积习骄悍。瞻徇掣肘。就事论事。专从闽省而言。但各省营弁。俱不回避本省而独行之于闽。夫营员瞻徇掣肘之习。岂惟闽省为然。从前庆复亦曾奏滇省武员。多用土著宜为变通可见各省情形。大率相类。即所称密令该督渐次调补。虽系潜移默化之道而闽省人员不无揣测疑议。且于事理。亦未为公当。在古人官于故里。临治其乡者。史册多有。然时势不同。伊等即于民事无涉。而瞻顾亲情。在怕不免回避之例。既可行之文职。何独不可行之武臣既欲行之闽省。何独不应行之他省。除千把微员。照所议无庸更调外。其守备以上。俱应隔省补用。至水师营员。洋面情形虽别。而操防驾驶略同。且闽粤江浙。相去不远。亦应隔省调补。著兵部一并另行详悉定议具奏。国家办事。明白正大。原无可隐讳。即使稍有阙遗。亦所为君子之过。如日月之食。人皆见之。虽密亦无能揜。至于事当详慎。自有不可不为谨密之处。究之密于前而不能不明白宣布于后。是以前降旨令部院堂官。将密议事件。如何删节行文。分晰定议。看来事经交部。势即不能甚密。且机务繁多。章程难于赅括。而无知之辈不知密议自属向来所有。一似新设科条。反以滋其疑议。殊未妥协。朕思军机处系机密之地。所交密议章奏。本无宣洩。其应交该部密议者。嗣后俱交军机处存记档案。交发部议。其奏事处所奉密议事件。著亦交军机处记档转发。其应行裁节者。临时斟酌请旨。如此。则档案有可稽查。事机始终慎密。亦无由启窥测揣度之弊。前所交定议原旨不必行。   ○是日起。上以祭社稷坛斋戒三日。   ○丁卯。祭先师孔子。遣慎郡王允禧行礼。   ○谕、山东去岁被灾。朕屡降谕旨赈恤。今岁又加展月分。今闻彼地穷民。北来觅食者甚众。朕心深为轸念。著截留漕米十万石。分贮歉收州县。令巡抚阿里衮加意体察。或应酌量加赈。或应发粟平粜。以裕民食。俾灾黎接济有资。毋致轻去其乡。妥协办理。具奏以闻。该部即遵谕速行。   ○谕军机大臣等。前闻东省穷民。出外者甚众。曾传谕阿里衮多方抚恤。今特谕部截留漕米十万石。分贮被灾州县备赈。可传谕阿里衮妥协办理。先期多张告示。遍行晓谕。俾灾民早知糊口有资。不致轻去其乡。抛荒田业。一沾雨泽。即可及时耕作。以望秋成。阿里衮其善体朕意。   ○军机大臣等议覆直隶总督那苏图奏称、八旗闲散人户下屯种地一案。照原议兴造房屋。自应陆续完工。但旗户到屯。尚需时日。现届东作。若待旗户下屯。始将地亩播种。势必后时。若令各佃照旧耕种。又恐旗户到屯收地。佃户虚抛辛力。工本无偿。应豫定成规。以免彼此偏执。查秋麦系上年布种。春融加以耕耘。如旗户在三月以前到屯。应令议还工本。交出地亩。在四月到者。麦已将熟。应令主佃各半分收。其秋禾粟谷等项。在三四月布种。五六月耘锄。如旗人在五月以前到屯。偿还籽种。在六月以前到屯。偿还工本。在七月到者。收成已届。应令主佃各半分收。至籽粒工本数目。令地方官传同屯长旗佃。照本处情形。秉公议定报明。以免偏累。应如所请。从之。   ○大学士等议准、署山东巡抚直隶布政使方观承奏称、八旗内务府咨部清字事件。应行知外省者。向由承办衙门缮写。转行督抚接准后。繙绎汉文。增损错漏。实所难免。嗣后凡遇八旗内务府清字事件。行知外省。该部即译出汉文。将原咨一并知照。如系摺奏案件。奉有谕旨。及案内叙述旧奉谕旨。该部即移咨内阁。繙译汉文知照。从之。   ○礼部题、朝鲜国王李昑。遣使表贺万寿、冬至、元旦、三大节及进岁贡方物。赏赉筵宴如例。   ○兵部议覆奉天将军达勒当阿奏称、盛京三陵。各设披甲八十名。并未设领催。请每旗添设领催一名。率领披甲巡查。并掌管钱粮档册。俟奉天本旗公中骁骑校缺出。与本旗领催。一同拣选。记名补用。应如所请。但每旗一名。为数过多。应照各陵例。准其各设领催四名。从之。   ○又议覆、天津水师营都统富昌等奏称、水师营水手。原设二百名。请将每船正副舵工、正头碇、阿班、舢板、缭手等。各存留一名。船二十只。共存留水手一百二十名。拨附水师营应用。余八十名应裁。照例每人赏银三两。发回本籍。又称从前舵工水手内。有能教训勤勉者。挑取十名咨部。给与把总职衔劄付。仍留营效力三年。奏请交部议叙。现循照办理。但年限太浅。请入于存留水手内。效力五年。再行具奏。交部议叙。至教习千把总等。既经裁汰。除原派协领统辖外。应于满洲官员内。每翼各派防御一员。骁骑校一员。管辖水手。协理船务。均应如所请。从之。   ○以故巴林札萨克固山贝子达子之子萨木丕勒多尔济、袭爵。   ○戊辰。祭大社、大稷、上亲诣行礼。   ○诣皇太后宫问安。   ○上以和敬公主初定礼。御保和殿。赐蒙古诸王等宴。   ○上启銮。谒东陵。